- 年份
- 2024(7535)
- 2023(9999)
- 2022(8140)
- 2021(7425)
- 2020(6268)
- 2019(13644)
- 2018(13646)
- 2017(25480)
- 2016(13669)
- 2015(15301)
- 2014(14889)
- 2013(14520)
- 2012(13002)
- 2011(11311)
- 2010(11740)
- 2009(10987)
- 2008(11253)
- 2007(10729)
- 2006(9416)
- 2005(8757)
- 学科
- 业(79394)
- 企(75710)
- 企业(75710)
- 管理(61843)
- 济(58627)
- 经济(58556)
- 业经(26991)
- 方法(22834)
- 财(22725)
- 技术(22491)
- 农(21080)
- 务(18887)
- 财务(18868)
- 财务管理(18844)
- 企业财务(17814)
- 农业(15825)
- 理论(14570)
- 数学(14557)
- 数学方法(14436)
- 中国(14387)
- 技术管理(14204)
- 制(13883)
- 策(13359)
- 划(12880)
- 和(12375)
- 企业经济(12283)
- 经营(11666)
- 体(11181)
- 贸(9643)
- 贸易(9632)
- 机构
- 学院(196184)
- 大学(186059)
- 济(82386)
- 管理(82259)
- 经济(80762)
- 理学(69414)
- 理学院(68841)
- 管理学(68102)
- 管理学院(67718)
- 研究(56010)
- 中国(47262)
- 财(39677)
- 京(38854)
- 江(33369)
- 科学(31378)
- 财经(30534)
- 农(29097)
- 经(27462)
- 所(27213)
- 中心(26630)
- 州(26306)
- 业大(25127)
- 北京(24407)
- 商学(24344)
- 商学院(24138)
- 研究所(23708)
- 经济学(23528)
- 技术(23284)
- 农业(22409)
- 经济管理(22003)
- 基金
- 项目(119076)
- 科学(95827)
- 研究(94308)
- 基金(84482)
- 家(70953)
- 国家(70189)
- 科学基金(63217)
- 社会(60325)
- 社会科(57217)
- 社会科学(57204)
- 省(50562)
- 基金项目(44787)
- 教育(42659)
- 编号(39185)
- 划(38992)
- 自然(38700)
- 自然科(37869)
- 自然科学(37863)
- 自然科学基金(37298)
- 创(32782)
- 资助(32519)
- 业(32201)
- 成果(30260)
- 创新(29380)
- 课题(26944)
- 发(26694)
- 重点(26225)
- 制(25641)
- 部(25433)
- 项目编号(24690)
共检索到3092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马雪峰
在高科技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民营企业要克服对技术创新"神秘化"、"专家化"的错觉,化解民营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要善于根据自身特点进行有效的技术创新,并重视对技术创新的战略管理。不同区域、不同行业及不同发展阶段的民营企业应采取相应的创新战略。
关键词:
民营企业 优劣势 技术创新 战略管理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付梅
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也是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对于二次创业的民营企业而言,必须意识到技术创新是实现企业目标的重要手段。因此,制定和建立技术创新战略,必须在企业的整体战略框架内进行。在明确企业经营目标的基础上制定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应分析企业现有的技术能力,尤其是明确自身在同行中的技术地位。同时,考察可挖掘的技术潜力。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的演进轨迹中一般会先选择模仿创新模式,再选择自主创新模式。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还需进行有效管理:即高效组织协调技术与市场等部门的关系;建立技术创新激励制度;对技术创新过程进行风险控制;加强知识产权有效管理。
关键词:
模仿创新 自主创新 管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君华
民营企业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生力军,构建高效的激励机制,促成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和跨越,是保持其生命力的关键之举。本文重点探讨了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产权、政府激励、市场激励、企业内部激励等系统。
关键词:
民营企业 技术创新 激励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蔡地 黄建山 李春米 刘衡
本文利用第八次全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同时从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分析了政治关联对我国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并比较了这一影响是否因企业规模和所处地区制度环境的不同而发生改变。研究发现:其一,具有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比没有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更加积极地进行创新投入,并取得了更多的创新产出;其二,与大规模民营企业相比,政治关联对小规模民营企业创新活动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其三,与处在制度环境较好地区(东南沿海)的民营企业相比,政治关联更有利于促进制度环境较差地区(内陆)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上述研究结论为"政治关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正式制度缺陷对民营企业发展的阻碍"这一观点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关键词:
政治关联 技术创新 企业规模 制度环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钟敏
本文论述了技术创新价值的内涵及其实现途径,并探索了民营企业实现技术创新价值的三大战略:与大型企业抗争的“太极拳”战略、与民营企业“争食”的“级差”战略、同竞争对手互补合作的“共生”战略。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许玲玲
本文以2005-2014年的中国A股民营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及政治关联对其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显著激励了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且这种激励效应只存在于非家族企业、2008年后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认定前无税收优惠的企业中。进一步的检验发现,政治关联显著正向调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技术创新激励效应,且这种调节效应只存在于政府干预较多、金融发展水平低和知识产权保护程度低的地区。本文的检验结果表明在我国正式制度不断完善的同时,依然存在企业谋求政治关联的寻租行为,且政治关联依然发挥着重要的资源获取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许玲玲
本文以2005-2014年的中国A股民营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及政治关联对其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显著激励了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且这种激励效应只存在于非家族企业、2008年后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认定前无税收优惠的企业中。进一步的检验发现,政治关联显著正向调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技术创新激励效应,且这种调节效应只存在于政府干预较多、金融发展水平低和知识产权保护程度低的地区。本文的检验结果表明在我国正式制度不断完善的同时,依然存在企业谋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欧阳峣 生延超
我国民营企业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竞争能力差,在国外进行FDI时很难与东道国的公司进行竞争。民营企业的现状和特点决定了在技术创新时不能背离民营企业的现状,要结合企业特点采取技术合作、技术联盟等灵活多变的合作型技术创新机制。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红侠
民营企业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基于相关理论模型,本文提出,最优的环境税政策应该考虑它对民营企业生产活动产生的不利冲击、民营企业在绿色技术创新投资方面的倾向及其进行生产方式转换的能力等因素。同时,应结合运用环境税政策和绿色技术创新补贴政策,通过建立环境税返还机制,在民营企业向绿色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给予有力又有效的政策支持。
关键词:
民营企业 环境税 创新补贴 税收返还机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军
本文从融资约束对民营企业OFDI目的地的影响出发,梳理了融资约束在OFDI影响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首先以融资约束为门槛变量实证考察了OFDI影响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门槛效应,再检验不同投资目的地的民营企业OFDI和融资约束对技术创新影响的差异。研究表明:受不同融资约束的民营企业,OFDI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存在差异,随着融资约束程度的缓解,OFDI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大。民营企业投资目的地不同时,OFDI和融资约束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投资目的地为发达国家时,OFDI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马雪峰
增强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对化解民营经济发展瓶颈非常重要。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有其特有的优劣势,在高科技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民营企业要克服对技术创新"神秘化"、"专家化"的错觉,善于根据自身特点进行有效技术创新。观念、企业文化、企业家精神等非正式制度对企业成功创新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民营企业 优劣势 非正式制度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谭恒
技术创新是指企业根据市场的要求,通过对研究开放的投入,从事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的研究、开发和生产,以开拓市场、获取经济利益的活动。今天,一个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罗军
梳理融资约束通过作用于研发资金投入、人力资本积累、国际技术溢出三条渠道,进而影响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类型选择的机制。利用融资约束门槛模型,实证考察三条渠道对民营企业模仿和自主创新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第一,研发资金投入、人力资本积累和国际技术溢出对民营企业模仿和自主创新的影响存在融资约束门槛效应;第二,随着融资约束的缓解,研发资金投入、人力资本积累和国际技术溢出对民营企业自主创新促进作用逐渐增强,对模仿创新促进作用逐渐减弱。
关键词:
融资约束 自主创新 模仿创新 民营企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