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89)
- 2023(7701)
- 2022(6065)
- 2021(5476)
- 2020(4678)
- 2019(10361)
- 2018(9840)
- 2017(18827)
- 2016(9852)
- 2015(10757)
- 2014(10404)
- 2013(10280)
- 2012(9178)
- 2011(7811)
- 2010(8164)
- 2009(7871)
- 2008(8067)
- 2007(7507)
- 2006(6628)
- 2005(6357)
- 学科
- 业(70410)
- 企(66193)
- 企业(66193)
- 济(48466)
- 管理(48402)
- 经济(48387)
- 业经(24390)
- 农(20916)
- 财(20658)
- 方法(18710)
- 务(17197)
- 财务(17194)
- 财务管理(17184)
- 企业财务(16268)
- 农业(16203)
- 技术(14597)
- 策(12118)
- 企业经济(11796)
- 数学(11535)
- 数学方法(11480)
- 划(11444)
- 经营(10707)
- 制(10694)
- 中国(10552)
- 和(10484)
- 技术管理(9911)
- 理论(9654)
- 体(9503)
- 决策(8514)
- 体制(8317)
- 机构
- 学院(145957)
- 大学(138617)
- 济(66408)
- 经济(65441)
- 管理(63627)
- 理学(54310)
- 理学院(53859)
- 管理学(53429)
- 管理学院(53155)
- 研究(42465)
- 中国(35658)
- 财(31963)
- 京(28062)
- 财经(25043)
- 农(24071)
- 江(23144)
- 经(22721)
- 科学(22471)
- 所(20326)
- 中心(19523)
- 商学(19520)
- 商学院(19370)
- 经济学(19368)
- 业大(18981)
- 农业(18643)
- 财经大学(18163)
- 州(17975)
- 研究所(17887)
- 经济管理(17773)
- 经济学院(17525)
- 基金
- 项目(91178)
- 科学(74635)
- 研究(71317)
- 基金(67789)
- 家(57739)
- 国家(56744)
- 科学基金(51003)
- 社会(48152)
- 社会科(45682)
- 社会科学(45667)
- 省(36976)
- 基金项目(35785)
- 教育(31057)
- 自然(31009)
- 自然科(30337)
- 自然科学(30329)
- 自然科学基金(29899)
- 划(28765)
- 编号(28473)
- 业(27802)
- 资助(26139)
- 创(23157)
- 成果(21833)
- 制(20633)
- 创新(20542)
- 发(20419)
- 国家社会(20225)
- 部(20196)
- 重点(19754)
- 性(19007)
共检索到2247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新芝 陈斐
领袖型的强悍企业家在公司治理上往往专横独断,偏重于人治;而那些真正优秀的企业家个人很低调,偏重法制,善于用制度管人。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一批民营企业迅猛成长,有的成为市场上举足轻重的企业集团,中国民营企业家的重要作用也日益突显出来。由于我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7月5日,中国社科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迎秋在"中国民营经济双月座谈会"上表示,当前民企发展面临新困旧惑,要解除困惑使民营企业继续轻装前进须做好三件事。刘迎秋表示,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新困旧惑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来自于企业自身发展过程的困惑,包括:后代不愿
关键词:
民营企业家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周永亮
中国民营企业的成长是我国经济中一道耀眼的风景线。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从东南沿海到西北边陲,从私营企业、乡镇企业的崛起到国有企业转制,中国民营企业的成长过程千差万别,但揭开现象可见一些成长中的共性问题。作为社会转型大环境下成长着的经营组织,他们都曾经、正在或将要面对同类的问题。应该说,由于环境的不同、创业者个性、能力的差异以及际遇的迥异,民营企业的成长模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其中确有不少共性的特征,而这些特征构成了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模式。我们根据民营企业产权结构的变化特征和产业战略的发展特征,将民营企业的成长模式归纳为六种。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汪中求
作为推动社会进化主力的企业家群体,如果没有物质追求以外的信念、理想和抱负,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很难想象。在物质财富上,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家显然已进阶或超越中产阶级。但是,他们当中一部分人的行为方式、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并未同步晋级。
关键词:
企业家 贵族精神 企业家群体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季毅 刘海建
我国民营企业正在实施转型。为了说明问题,本文设计了一个小案例,具体说明了我国民营企业发展历程中所遇到的管理障碍,并对其实质和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实现顺利转型的若干对策思路。
关键词:
管理障碍 两权分离 企业文化 核心竞争力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苏勇 高小玲
经济基础的转轨要求我国民营企业进行从思维方式到价值观念的全面变革,实现从基于血缘与亲情关系的极端均衡向企业产权高度社会化的综合平衡的转化。本文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民营企业会遭遇如利润最大化与价值增值是否矛盾,机会成本决策中伦理决策如何定位,转型期不完全市场短期与长期利润的博弈权衡,个人权威的存在与企业伦理由个人责任向企业责任转化等一系列伦理困惑。文章认为,民营企业要走出伦理困惑,必须对企业伦理进行重新定位,把价值增值作为成败的基础和伦理判断的根基;由同质关系向以社会信任为基础的弱关系方向伸展;采取具体措施为CEO和企业管理者设定道德基调;以“过程咨询”的形式通过伦理培训与设立伦理规则来达到竞争...
关键词:
民营企业 伦理困惑 伦理质量模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培源
基于企业经营特征对晋江市六大民营企业产业集群的分析表明,按照波特的产业集群发展阶段理论,晋江市的食品、陶瓷、石材和玩具产业集群的发展仍处于要素驱动阶段,运动鞋和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发展处于投资驱动阶段。缺乏依靠创新驱动的国际知名品牌的牵引和拉动,六大产业集群的主体功能只能是从事低附加值的生产制造。然而,实施以打造国际知名品牌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升级策略,可以推动产业集群步入品牌和创新驱动阶段,进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高附加值环节,成为国际性领导型产业集群。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董富华
当前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既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又充满了各种挑战。浙江民营企业为实现二次飞跃,必须避生产要素不足之短,扬体制、机制、资本、市场等方面优势之长,从体制、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方式、发展路径、经营方式、市场形态等方面实现转型。
关键词:
民营企业 转型 机遇 挑战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岱明 于丽丽
贫困地区的民营企业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有过许多误区 ,在一次创业时面对市场的乐观轻松 ,形成了对市场、对自我的虚幻认识和评价 ,而在二次创业时面对市场的重重困难 ,又丧失了对市场的清醒认识和足够的自尊自信 ,这些思维误区都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桎梏。
关键词:
思维误区 民营企业家 科学思维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邓俊荣 张宁 刘喜梅
作为企业的重要资源,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资本对企业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企业家社会资本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微观层次主要指企业家基于先赋性的私人关系指向所获得的关系网络资源,包括企业家的血缘、亲缘、学缘等,具有非常高的私人性;中观层次涉及企业家所在的行业或地区网络整体的结构性特征及网络间的互动;作为一种制度环境来考虑,宏观层次的社会资本主要指企业家所在的国家或地区的社会资本信任。实证研究发现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资本,对企业成长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文标
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有赖于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企业家精神既存在于市场中,也存在于企业内部。针对转型时期的民营企业如何保持和强化企业家精神,突破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障碍,本文在分析企业家精神表现形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培育企业家精神的对策。
关键词:
民营企业 企业家 企业家精神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曹春辉 席酉民 张笑峰
以国内民营企业领导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深度案例的研究方法,探索企业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领导行为风格的演变历程以及导致领导行为风格演变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企业家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呈现出了多元化的领导风格,并且这些领导风格有着不同的演化轨迹。通过分析个体社会化历程,发现在领导岗位的初始阶段,影响企业家初期领导风格主要因素是企业家面对的情境因素和领导特质;而随着企业的发展,对于管理专业知识的学习、领导者面临的情境因素和基于领导经验的自我性反思共同作用影响了企业家领导行为风格的演变。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艳双 朱丽娜
改革开放40年来,民营企业家是重要的时代驱动者之一,他们所发挥出的优秀企业家精神是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社会对民营企业的认知偏差、社会舆论压力过大且容错机制不健全、民营企业发展中遭遇"三座大山"阻滞、缺乏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与企业家利益保护制度等问题,制约了我国民营企业家发挥自身优秀的企业家精神。应围绕解决"三座大山"问题、营造有利于激发企业家精神的社会环境等方面提出具体的策略措施,以期更好地推动我国民营企业和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
民营企业 企业家精神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许庆高 周鸿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