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52)
2023(8919)
2022(7218)
2021(6492)
2020(5749)
2019(12828)
2018(12396)
2017(24524)
2016(12777)
2015(13888)
2014(13318)
2013(13499)
2012(12170)
2011(10485)
2010(10655)
2009(10513)
2008(10799)
2007(9928)
2006(8878)
2005(8606)
作者
(35042)
(29239)
(29229)
(27717)
(18932)
(13904)
(13118)
(11176)
(11005)
(10726)
(10293)
(9803)
(9722)
(9413)
(9385)
(8787)
(8740)
(8433)
(8367)
(8349)
(7292)
(7272)
(7166)
(6925)
(6603)
(6595)
(6577)
(6419)
(5811)
(5791)
学科
(73923)
(70677)
企业(70677)
管理(58526)
(58184)
经济(58105)
(28832)
业经(25235)
方法(22686)
(21994)
税收(20533)
(20350)
(20215)
(19706)
财务(19690)
财务管理(19673)
企业财务(18688)
农业(15352)
技术(15273)
数学(15042)
数学方法(14922)
(13462)
(13048)
(12692)
(12319)
中国(12119)
企业经济(12019)
理论(11332)
(11164)
经营(11133)
机构
学院(184017)
大学(178407)
(81598)
经济(80323)
管理(76926)
理学(65781)
理学院(65254)
管理学(64600)
管理学院(64247)
研究(56010)
(47895)
中国(46250)
(36614)
财经(35589)
(32250)
科学(31033)
(29974)
(29880)
(28035)
财经大学(26016)
中心(24660)
经济学(24579)
研究所(24388)
业大(24063)
农业(23206)
商学(23029)
北京(22961)
商学院(22834)
(22643)
经济学院(22309)
基金
项目(114210)
科学(92030)
研究(85855)
基金(85613)
(73359)
国家(72679)
科学基金(64571)
社会(57498)
社会科(54713)
社会科学(54699)
基金项目(44748)
(44343)
自然(40301)
自然科(39498)
自然科学(39489)
自然科学基金(38900)
教育(36900)
(35582)
资助(34366)
编号(33576)
(31030)
(27472)
成果(26991)
(25400)
(25036)
重点(24760)
创新(24686)
国家社会(24667)
(24388)
(23624)
期刊
(96410)
经济(96410)
研究(60962)
(42627)
中国(34694)
管理(34485)
(28458)
学报(24308)
科学(23407)
农业(19505)
大学(19376)
学学(18620)
财经(18081)
(17177)
技术(16966)
业经(16889)
经济研究(15883)
(15704)
(15578)
(15569)
金融(15569)
税务(13943)
(13113)
财会(12516)
问题(11947)
教育(11817)
技术经济(11666)
会计(10853)
(10359)
世界(9991)
共检索到2893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艳  陈鸿叶  王得力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由于所有权性质的局限性,相较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更有动机进行寻租,以获取更多的经济资源。以2008—2018年A股上市民营企业为研究对象,探讨民营企业减少合理避税对其未来获得政府补助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地方经济表现下滑以及政府面临的财政压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下,民营企业会将减少合理避税作为一种寻租手段,以便能够在未来获得更多的政府补助,且民营企业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助于抑制上述现象。本文揭示了在面临市场准入限制等困境下,民营企业仍选择减少合理避税背后的逻辑,有助于人们认识民营企业的纳税动机及经济后果,并为推动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理论和经验支持。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范润  孙雪娇  
本文基于避税代理观理论分析了企业金融化的动因,以“金税三期”刻画企业避税活动的减少并作为准自然实验,以2008~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初始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减少避税活动可以抑制实体企业金融化。具体检验其影响机制发现,减少避税活动通过降低企业可支配现金流和代理成本两条路径抑制了实体企业金融化程度。进一步证据显示,在税收征管强度较高、分析师关注度较高、内部控制质量较高以及管理层持股激励较高的情境下,减少避税活动能够更为显著地抑制实体企业金融化。研究结论对政府部门进一步优化财税金融制度、引导企业“脱虚向实”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周晓光  
我国企业重组所得税制立法以解决现实问题为主要动因,制度建构时更着眼于实际,整体设计缺乏立法目的指引。它罗列了一系列技术规范,却没有释明其中原理,导致税务机关在实践中行权方向难以把握,尺度难以拿捏。在后续的改进中,可考虑学习美国经验,将经营连续性作为适用企业重组递延纳税待遇的必要条件,将反避税的理念贯穿税制始终,一方面在技术上完善税收制度,规制反避税口径;另一方面根据企业重组的征税理念与税收特性,细化反避税规则。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付朝干  李增福  
前期研究表明,腐败降低了企业避税成本,提高了企业避税程度。在中国,按照适用所得税税率以及日常经营所受到检查监督的差异,民营企业的避税策略可分为保守与激进两种类型,而后者通过寻租实现有效避税。文章以2009-2016年中国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保守避税企业作为对照组,利用双重差分法评估了十八大以来的腐败治理对激进避税民营企业避税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这类企业的避税程度在腐败治理后反而明显提高。对此,文章提出由于税收政策设置不完善,部分执法者通过提高执法强度来谋取私利。腐败治理会抑制这种行为,降低执法强度,引起激进避税民营企业的避税程度提高。在腐败治理的同时,增强税收执法者正直执法的物质或政治激励,可同时实现消除税收腐败与降低激进避税民营企业避税程度的双重目标。文章从税务领域证明了国家近期出台的注重政治上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新措施的正确、及时和有效,也为强化行政执法者不想腐的自觉提供了理论借鉴。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行  梁娟  建蕾  
近年来,包括民营企业家在内的社会知名人士取得境外居留权的行为成为媒体和公众热议的话题,其中的一个焦点问题是:境外居留权是否会为企业的避税行为创造便利?针对这一现实问题,文章分析了中国民营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境外居留权对企业税收决策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一方面,境外居留权可能给企业实际控制人从事不合法或不合规的行为提供了"保护伞",这会使得该类企业更有可能从事避税活动;另一方面,实际控制人具有境外居留权的企业也有可能面临更严格的监管,其税收规避活动更易被发现,从而也有可能会更少地从事避税活动。实证结果显示,当民营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拥有境外居留权时,企业的避税程度显著降低了。这支持了第二种理论路...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庄序莹  周子轩  
减轻企业税负及税负粘性的“痛感”,有助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创新能力。近年来我国减税降费成果瞩目,但经济下行使各地方政府财政压力日益增大,企业依然感到“税负过重”。基于此,利用2009—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研究了地方财政压力对企业税负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税负粘性现象,滞后一期财政压力对企业税负粘性有显著影响。在地方财政压力持续增大时,税务机关可能会重点关注避税程度高以及规模大的企业,造成其税负粘性更大,税负“痛感”增强,主要表现为企业利润增加时,被关注企业所得税的边际增量显著大于利润下降时的边际减少量。因此,政府应建立减税降费和缓解地方财政压力的协同机制,加快地方主体税制建设;协调税制改革和税收征管制度,减少弹性征管空间以降低企业税负粘性。同时,企业应提高纳税遵从度,培育企业自身税务核心竞争力,合理进行税收筹划活动以降低税负粘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笑霞   李明辉  
以初始产权性质为民营的上市公司为对象,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反向混改对企业避税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反向混改程度与企业避税程度呈显著正向关系。这表明,国有资本入股民营企业,并不会导致其像国有企业一样承担过重的税负;相反,还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企业避税,从而为股东带来利益。机制性检验表明,反向混改对避税的促进作用可能是由于国资能够对企业避税行为给予保护所导致。异质性检验表明,国资入股对反向混改企业避税活动的促进作用,在市场化水平较低、政府干预程度较强、税收监管强度较高以及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较差地区更为明显。这一研究,有助于从避税的角度了解反向混改的作用,并加深对股权结构与公司避税行为之间关系的理解。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建华  
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从经济业务的实质出发,新增了对政府补助特征的描述,明确了政府补助与营业收入的区分、其他收益与营业外收入的区分,引入了净额法,使得政府补助的会计核算更加科学,更符合会计实务的需求,有利于企业提高财务报表列报质量和会计信息透明度,更好地适用税收优惠政策。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汪圣国  李炳财  
除土地财政以外,地方税收构成地方政府的主要财源,纳税大户往往在地方社会治理中拥有较强的话语权,有可能获取更多来自地方政府的补贴。基于2008~2019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本文考察了企业的纳税能力对政府补贴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绝对数量上,纳税能力越强,企业获得的政府补贴数额越多;在相对数量上,纳税能力弱的企业从政府获得补贴更加困难,容易产生补贴不足,而纳税能力强的企业更容易导致来自政府的补贴冗余。在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在财政压力大的地区,企业的纳税能力造成了更多补贴冗余现象。最后,企业获得的冗余补贴并未给企业带来未来经营绩效的改善,反而对低纳税能力企业获得政府补贴产生了挤出效应。本文从企业纳税能力的角度为政府补贴效率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明昂  陈斌开  岳林峰  
本文基于国税地税机构合作的视角,实证分析了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对提高企业纳税遵从的作用。本文利用国税地税合作示范区的准自然实验构造双重差分模型并进行回归。结果表明,国税地税合作显著降低了企业避税程度,且该影响在社会资本高的地区、地税局征管企业、政治关联企业中更强烈。进一步分析发现,国税地税合作的抑制避税作用通过提高政府部门间信息沟通、降低企业信息不对称来实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金惠红  
文章通过对浙江省嘉兴市200家民营企业进行问卷调查(部分企业辅以直接走访),分析了政策法规、生产管理、工艺技术、材料价格、市场销售和专业人才等方面的问题,其意义在于了解民营企业的信息需求状况、信息获得方式以及对政府信息服务的满意程度,探析民营企业信息需求和信息获取特点,为政府部门和信息机构更好地服务民营企业提供参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汪花香  熊燕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宝贡敏  
论涉外企业的合理避税与非合理避税宝贡敏(浙江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企业是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市场主体。企业的趋利避“害”机能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从企业的角度看,任何增加企业负担,减少企业收益的因素,都是企业之“害”.都应当尽量避免。注重长远发展的企业...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公齐  
政府行为企业化推动了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实现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同时,企业创新能力变弱和区域经济差距拉大等外部性也表现出来。因此,要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政府行为企业化要向企业性政府转变。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曹晓丽  林海燕  
本文以2009~2013年沪深两市1240个民营企业数据作为样本,实证研究了避税活动对民营企业融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的避税活动会降低企业的融资能力;避税程度越高,融资能力越低。同时,本文以网络负面报道作为声誉风险的代理变量,发现声誉风险越大,避税活动对融资能力的负面影响越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市场机制可以作为声誉机制的替代机制,在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声誉风险对于避税活动对融资能力影响的调节作用减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