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40)
- 2023(9243)
- 2022(7374)
- 2021(6758)
- 2020(5690)
- 2019(12498)
- 2018(12178)
- 2017(22830)
- 2016(12575)
- 2015(14017)
- 2014(13949)
- 2013(13451)
- 2012(12243)
- 2011(10695)
- 2010(11066)
- 2009(10500)
- 2008(10899)
- 2007(10091)
- 2006(8999)
- 2005(8569)
- 学科
- 业(76769)
- 企(73639)
- 企业(73639)
- 管理(60635)
- 济(54342)
- 经济(54251)
- 业经(26430)
- 财(23576)
- 农(21605)
- 方法(21132)
- 务(19826)
- 财务(19813)
- 财务管理(19784)
- 企业财务(18761)
- 农业(15846)
- 技术(15676)
- 制(14406)
- 策(13499)
- 划(13222)
- 理论(13109)
- 数学(12927)
- 体(12914)
- 数学方法(12844)
- 企业经济(12514)
- 中国(12258)
- 和(12076)
- 经营(11839)
- 体制(10666)
- 技术管理(10469)
- 决策(9521)
- 机构
- 学院(183989)
- 大学(175297)
- 管理(77464)
- 济(74796)
- 经济(73335)
- 理学(65837)
- 理学院(65270)
- 管理学(64561)
- 管理学院(64214)
- 研究(51024)
- 中国(44165)
- 财(38892)
- 京(36120)
- 江(30645)
- 财经(29964)
- 农(29279)
- 科学(28350)
- 经(27035)
- 所(24662)
- 州(24160)
- 中心(24030)
- 业大(23889)
- 商学(23246)
- 商学院(23048)
- 农业(22565)
- 北京(22385)
- 财经大学(21753)
- 研究所(21301)
- 经济学(21077)
- 经济管理(20263)
- 基金
- 项目(110409)
- 科学(89259)
- 研究(86349)
- 基金(80191)
- 家(67061)
- 国家(66292)
- 科学基金(60073)
- 社会(56005)
- 社会科(52825)
- 社会科学(52809)
- 省(45695)
- 基金项目(42480)
- 教育(39513)
- 自然(37599)
- 自然科(36769)
- 自然科学(36762)
- 自然科学基金(36192)
- 编号(36059)
- 划(35467)
- 资助(31107)
- 业(30495)
- 成果(28481)
- 创(27096)
- 课题(24390)
- 制(24241)
- 创新(24183)
- 部(24174)
- 重点(24063)
- 发(23567)
- 性(22878)
共检索到2877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李世刚 章卫东
基于党组织普遍存在于民营企业的现实背景,手工收集了2004~2015年A股民营企业党组织参与董事治理数据,实证检验了民营企业党组织参与董事会治理对审计意见的治理效应。实证结果发现,民营企业党组织参与董事会治理能够显著降低企业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加强党的建设强化了民营企业党组织参与董事会治理对审计意见的治理效果。进一步研究发现,民营企业党组织参与董事会治理能够显著降低企业购买审计意见的概率,显著降低企业的审计收费和超额审计收费。上述结果表明民营企业党组织参与董事会治理的确起到了公司治理作用,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民营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提供了经验证据的支持。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文锋 张建琦 黄亮
如何发挥党的领导在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通过党的领导完善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是我国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然而,作为党的领导的重要体现与重点,我国国有企业董事会党组织治理如何影响国有企业尚未得到充分的揭示与验证。本文首次基于团队非正式社会结构的视角,集中研究我国国有企业董事会党组织治理对董事会非正式等级的影响,进而探究董事会非正式等级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及其情景边界。基于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的研究实证结果表明,董事会党组织治理对董事会非正式等级平等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一般情况下,董事会非正式等级平等化对公司绩效的正向影响却不显著。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只有在面临高环境不确定性时,国有企业董事会非正式等级平等化才正向显著影响公司绩效。研究结果具有较好的稳健性,其揭示了国有企业组织内部运作机制能够为创新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途径与方式提供重要的机会,而国有企业党组织优势在董事会的发挥单凭"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形式仍不够充分,还需与组织内外部环境相匹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文锋 张建琦 黄亮
如何发挥党的领导在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通过党的领导完善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是我国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然而,作为党的领导的重要体现与重点,我国国有企业董事会党组织治理如何影响国有企业尚未得到充分的揭示与验证。本文首次基于团队非正式社会结构的视角,集中研究我国国有企业董事会党组织治理对董事会非正式等级的影响,进而探究董事会非正式等级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及其情景边界。基于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的研究实证结果表明,董事会党组织治理对董事会非正式等级平等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一般情况下,董事会非正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柳学信 孔晓旭 王凯
本文围绕国有企业党组织与董事会"双向进入、交叉任职"这一重要的公司治理制度安排,将上市公司董事会决议公告的文本资料作为研究载体,手工收集并整理2005~2017年我国A股国有上市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发布的历次董事会决议公告,通过董事会成员在历次董事会会议中的投票情况(同意、反对、弃权),考察国有企业党组织治理对董事会决策过程的影响,以研究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的决策过程和决策机制。研究发现:国有企业党组织与董事会"双向进入"对董事会异议的影响不显著;国有企业党组织与董事会"交叉任职",尤其是党委书记与董事长由同一人担任的情况下,更可能出现董事会异议,表明这种机制安排能够为党组织在董事会决策中发挥作用提供职务保障,而且这种影响受到企业业绩的负向调节和金字塔层级的正向调节;但在讨论前置实施后,党委会在董事会决策之前进行政治把关,通过行使否决权阻止了一部分存在问题的议案进入董事会决策流程,因而在董事会决策过程中异议意见减少。进一步分析发现,对位于市场化程度较高区域的国有企业而言,党组织与董事会的交叉任职对董事会异议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位于市场化程度较低区域的国有企业影响不显著;而国有企业党组织治理对董事会异议的影响在中央国企和地方国企的差异不显著;同时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公司财务特征变量和公司治理特征变量后,国有企业党组织治理通过影响董事会异议进而发挥提升企业绩效的作用。本文的研究打开了国有企业党组织如何嵌入公司治理结构并通过参与董事会决策发挥作用的"黑箱",丰富了国有企业党组织治理的微观决策过程和作用机制的研究,对于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治理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中能够为党组织如何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提供理论指导,为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供借鉴。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马骏 黄志霖 梁浚朝
随着改革的深入,民营企业的健康成长已然攸关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但近年来频发的民营企业高管腐败问题屡禁不止,即使在高压反腐的背景下,这一问题仍然没有在根本上得到遏制。基于此,文章从基层党建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党组织参与治理对于民营企业(高管)腐败的影响机制和效果。利用2004-2017年中国上市民营公司数据,作者发现:作为正式化、制度化和常态化的治理安排,企业内部党组织的建立能够有效抑制高管腐败的发生,这得益于党组织参与企业治理过程中的监督、协调和推动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党组织参与治理还能够显著弱化高管权力集中以及家族涉入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由此,文章丰富了民营企业高管腐败和党建工作方面的研究文献,为民营企业如何更好地监督和约束高管腐败提供了实践启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程磊 郑前宏
在经济“新常态”下,民营企业建立党组织是大势所趋,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机制。本文基于2003—2021年中国A股民营上市公司数据,手工收集兼任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管的党组成员信息,实证考察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对民营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党组织参与民营企业治理程度的提高会使得企业资产回报率显著上升。在采取多种方法控制内生性问题后,这一正向促进作用依然存在。机制分析发现,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通过缓解企业信贷约束、提升企业政策认知水平以及保护企业员工合法权益提高民营企业的经济绩效。本文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民营企业党组织建设的效果及作用机制,不仅为“中国特色”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性提供了证据支持,还为非公有制企业进一步开展党建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
关键词:
党组织 企业绩效 公司治理 民营企业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谢海洋 吕振伟 陈艳霞
本文以2010—2017年沪深A股国有上市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党组织嵌入董事会与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在国有企业中,党组织嵌入董事会能够显著提高投资效率,并且主要表现在对过度投资行为的抑制上;进一步,按照国企分类改革政策将全部样本分组进行考察,研究发现:党组织嵌入董事会能够有效提高商业竞争类国有企业的投资效率,而在特定功能类国有企业和公益类国有企业中,党组织嵌入董事会对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不显著。研究还发现党组织嵌入董事会对非效率投资行为的治理效应最终能够提高国有企业绩效。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舒扬 吴蕊 高旭东 李晓华
本文研究了民营企业党组织治理参与对企业绿色环保投资的影响,以及环境规制的调节效应。实证结果发现:民营企业中党组织治理参与与民营企业的环保投资正相关,但在使用工具变量消除了党组织治理参与变量的内生性后,二者间的正向因果关系无法得到验证。然而,环境规制与党组织治理参与(工具变量)的交互效应检验显著,说明在环境规制较弱的地区,党组织参与治理的民营企业绿色环保投资更高;但在环境规制较高的地区,党组织治理参与的作用减弱了。进一步研究发现,民营企业党组织的治理参与显著促进企业绿色环保投资,而环境规制则可以进一步增强党组织治理参与对企业环保投资行为产生的正向影响。本文进一步探索了民营企业党组织治理参与在企业绿色环保行为中扮演的角色,讨论了民营企业党组织治理参与与区域环境规制之间的交互关系,并强调了民营党组织治理参与的重要性。结合稳健性检验结果,本文发现,环境规制弱化地区部分民营企业的党组织建设有待加强,这些企业应提高党组织公司治理参与程度,从而促进民营企业绿色投资行为的产生。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继德 胡月
2014年7月起,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董事会制度、混合所有制、纪检派驻等四项改革正式启动,各级政府相继披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具体方案,同年10月,试点央企也陆续向国务院国资委提交了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标志着混合所有制改革进入实操阶段。作为一种新的尝试,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董事会治理缺乏可借鉴的经验。此外,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遗留问题也在制约着改革的推进。文章通过对董事会治理基础理论研究的梳理和董事会治理机制相关研究的总结,结合国有企业董事会治理机制存在的问题,从文献综述的视角提出混合所有制企业董事会治理机制的优化对策,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顺利推行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长娥 谢永珍
层级以多种形态普遍存在于各种团体和组织中,然而现有研究却很少关注董事会团队的层级结构。在我国"关系本位"与"权威服从"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权力层级导致的个体互动差异对团队的影响尤为突出。本研究基于组织层级理论和高层梯队理论,采用非线性中介检验方法,以2011—2015年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探索董事会权力层级通过创新战略对民营企业成长的影响。结果发现,董事会正式权力层级会促进民营企业创新战略,而非正式权力层级会阻碍创新战略,正式权力层级与非正式权力层级之间存在替代作用;创新战略对民营企业成长产生先抑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夏建华
民营公司高管理薪酬与董事会特征有关系吗?文章选取2017年至2019年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董事会特征对高管薪酬的影响,通过相应的实证研究最终得出结论:董事会规模与高管薪酬呈显著正相关的关系,董事会独立性与高管薪酬也呈现显著正相关的关系。这对于完善高管薪酬的研究,改良民营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民营企业 董事会特征 高管薪酬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希泉 申俊龙
文章从公司内部治理论出发,在公司规模和董事会规模存在差异的情况下,运用门槛面板模型对民营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与企业成长性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本研究基于2004-2013年的民营上市公司数据库,对董事会治理与企业成长性进行了门槛面板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民营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与企业成长性会因为公司规模差异而呈现出显著的门槛效应,表现为当企业规模较小时,两者关系负相关,而当企业规模较大时,二者负相关的程度有所减弱。同理,在董事会规模存在差异时,董事会治理与企业成长性也会存在一定的门槛效应。修正了原来基于西方成熟
关键词:
公司治理 企业绩效 股权激励 监管动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叶永卫 云锋 袁溥
基于政策传导视角,本文系统考察了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如何影响民营企业的投资-政策不确定性敏感度。实证结果显示,当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民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抑制作用被显著弱化;且该效应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和融资约束轻的企业中更为凸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的作用效果还会因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的方式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当党组织参与公司董事会治理或管理层治理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抑制作用被显著弱化;而当党组织参与公司监事会治理时,该效应并不存在。作用机制检验发现,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有助于提升民营企业的政策信息获取能力和理解能力,从而降低了企业层面的不确定性。本文结论表明,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可以帮助民营企业及时获取并准确理解政策信息、掌握政府经济调控方向,从而缓解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投资的负向冲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任广乾 田野
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国有企业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如何与现代公司治理结构融合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从党组织建设和公司治理内涵来看,两者分属不同的研究范畴,但二者是构成国有企业组织架构的核心要素。本研究首先,剖析国有企业的特征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进而从股权利益结构、所有者虚位、内部人控制、监事会功能、经理层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总结深化改革阶段的国有企业治理问题;其次,构建党组织融入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途径和方式,分析党组织融入公司治理对国有资产流失以及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最后,总结党组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党组织 公司治理 作用机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