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41)
2023(8355)
2022(6535)
2021(5824)
2020(5026)
2019(11008)
2018(10598)
2017(21197)
2016(10733)
2015(11773)
2014(11436)
2013(11526)
2012(10302)
2011(8854)
2010(9288)
2009(9414)
2008(8848)
2007(8200)
2006(7265)
2005(7110)
作者
(28889)
(23793)
(23729)
(22244)
(15407)
(11367)
(10774)
(9139)
(8954)
(8691)
(8077)
(8061)
(7880)
(7511)
(7351)
(7327)
(7037)
(7017)
(6700)
(6599)
(5855)
(5759)
(5696)
(5492)
(5341)
(5322)
(5294)
(5288)
(4702)
(4534)
学科
(71842)
(69125)
企业(69125)
(52301)
经济(52241)
管理(50510)
业经(25792)
(25718)
金融(25718)
(22843)
(22399)
银行(22399)
方法(21885)
(21745)
(19534)
财务(19522)
财务管理(19508)
(19153)
企业财务(18558)
中国(17414)
(15454)
农业(15253)
数学(14777)
数学方法(14742)
技术(14488)
(12422)
(12040)
企业经济(11805)
理论(11276)
(11064)
机构
学院(157170)
大学(148280)
(73971)
经济(72799)
管理(67879)
理学(57402)
理学院(57024)
管理学(56644)
管理学院(56357)
中国(45438)
研究(42812)
(38633)
财经(30111)
(29220)
(27265)
(24409)
(23386)
经济学(22854)
中心(22352)
财经大学(22221)
商学(21697)
商学院(21524)
经济学院(20847)
(20839)
科学(20639)
(20457)
金融(20384)
(20214)
(20028)
银行(19765)
基金
项目(93829)
科学(76751)
研究(73136)
基金(70393)
(57953)
国家(57320)
科学基金(52887)
社会(49857)
社会科(47605)
社会科学(47593)
(38292)
基金项目(37232)
自然(32151)
教育(31494)
自然科(31461)
自然科学(31456)
自然科学基金(31012)
(29152)
编号(28979)
资助(28232)
(28151)
(24298)
成果(21848)
创新(21633)
(21392)
(20959)
(20832)
国家社会(20825)
重点(20330)
(20010)
期刊
(85943)
经济(85943)
研究(47835)
(35180)
(34470)
金融(34470)
管理(31426)
中国(28893)
(23389)
科学(16552)
业经(16376)
财经(16175)
技术(15390)
农业(15318)
学报(14049)
(13864)
经济研究(13314)
大学(12309)
学学(12238)
财会(11439)
技术经济(10927)
问题(10429)
(10418)
现代(9528)
商业(8841)
会计(8836)
世界(8764)
(8264)
经济管理(8182)
国际(7789)
共检索到2471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姜宝珍  潘申彪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营经济获得了高速增长,特别是用较少的金融资源投入得到了相对多的产出。我国取得的经济成就与民营企业的发展密不可分,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全国工商联统计,截至2003年初,全国私营企业户数12年里增长了24倍,同期个体工商户增长了79%;民营经济注册资金增长了58倍,达到2.8万亿元。民营企业在总量快速发展的同时,个体质量方面也有显著提升。根据全国工商联上规模民营会员企业分析报告,企业年营业收入1.2亿元以上的有1582家,其中最多的已达355亿元;企业平均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7%,远高于同期GDP的年均增长率。民营企业的总资产、销售、净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靳小翠  
随着债券市场的发展,民营企业在债券市场上的融资规模急速扩大。为了研究担保和政府担保对民营企业债券融资的影响,文章以我国2015—2017年三年内民营企业发行的企业债和公司债为研究对象,使用Logistic和OLS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担保和政府担保对民营企业债券评级和融资成本的影响效果。通过分析发现,担保和政府担保可以提高民营企业债券评级,从而帮助民营企业降低债券融资的难度,但不能帮助民营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民营企业债券担保的力度,从而帮助更多民营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进行融资,缓解民企融资约束问题。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沈伟基  蔡如海  
股权融资对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已无需我们再去做更多的论证。在伯利和米恩斯(BerleandMeans)那本具有重大影响的著作出版之前,人们通常更多地关注股权融资在快速聚集资本方面的作用,公司经营者通常也被认为是股东利益的忠实代表,为了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而行事。但伯利和米恩斯在其著作中告诉人们,公司经营者通常并不是在追求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而是在追求自身的利益。从那以后,人们才逐渐开始关注在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公司制企业中存在的代理成本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许梅英  
企业债券融资有其自身的优势,发展企业债券融资势在必行。但目前仍存在难点需要解决。为此应建立企业债券市场化的管理模式,提高企业债券的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周孝坤  
推进林业融资改革,是强化金融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支持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林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企业债券融资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直接融资的重要渠道之一,当前林业资金投入后劲不足,林业企业可以尝试利用企业债券融资,以拓宽融资渠道,增加企业持续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来源。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韩旺红  
企业债券融资具有积极的宏观金融学效应。企业债券市场发育迟缓的主要障碍是我国企业的信用状况不佳及其导致的债券配给。既要大力推进债券融资,又要正视企业的现状,企业债券只宜渐进式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祝兰  
发达国家的公司债券市场,尤其是美国和日本,在发展中积累了不少经验,这些经验对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借鉴和指导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和总结美、日等国公司债券的发展及其经验,从中得出为我所用的若干启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何志刚  胡滨  
本文通过回顾和分析企业债券融资对银行业影响的理论和国际实践,结合我国银行业的具体实际,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分析认为,企业债券融资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对银行新增长期贷款上,表现为一定的替代性,同时,企业债券融资具有维护银行的稳定性,防止银行危机的作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漆涛  
发达国家的公司债券市场发育比较成熟,积累了不少经验。本文通过透视美国公司债券的发展与经验,分析了我国企业实施债券融资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提出了放宽企业债券融资准入门槛、加大监管力度、建立独立严格和客观的信用评级制度、进一步加大机构投资者培养力度、提高债券的流动性等建议,以期对我国发展企业债券融资起到借鉴作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夏  
通过考察信用风险缓释凭证对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缓解效果、作用机制及效果变化,以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民营企业短期融资券及超短期融资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表明,信用风险缓释凭证的创设可以直接降低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成本,并可以通过影响投资人对于标的债务违约风险认定,间接降低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成本,从而发挥部分中介效应,缓解融资难题。但进一步研究显示,信用风险缓释凭证的缓解效果逐渐下降,主要在于参考实体重复创设较为普遍,且向高评级发行人集中。基于此,应多措并举进一步扩大市场投资者参与积极性,提高对于民营企业的风险识别能力及认可度,扩大参考实体及标的的债务覆盖范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田牛  
作为重要的直接融资方式,债券融资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资金支持作用。但由于企业债券资信度低于政府债券,企业债券融资成本普遍较高,有效控制债券融资成本、保证生产经营活动顺利开展成为企业当前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对企业债券融资成本受证券法修正与支持诉讼的影响程度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证券法修正与企业债券融资成本之间显著负相关;支持诉讼与企业债券融资成本之间显著负相关;证券法修正能够增强支持诉讼与企业债券融资成本之间的相关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翟智群  
本文从企业治理结构的基本问题分析入手 ,探讨了企业融资结构与企业治理模式的关系 ,进一步分析了企业债券融资对企业治理结构的影响 ,从而提出发展企业债券融资 ,完善企业治理结构的思路。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宁静  周坚  万魏  
本文利用2010—2021年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和企业债、公司债以及企业外债数据,全面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企业债券融资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企业所在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可以促进企业通过企业债、公司债等方式融资,但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企业外债融资。造成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企业内债(企业债和公司债)和外债差异性影响的原因是,企业所在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会促进企业在当地或国内金融市场融资,削弱了企业通过外债融资的需求,从而导致企业在境外融资规模的下降。第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中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三个维度因素对企业债券融资存在异质性影响。其中,覆盖广度对企业债和公司债的影响最大,数字化程度对企业外债融资影响最大。第三,与大企业和国有企业相比,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中小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债券融资的促进效果更好。基于此,本文从提升企业融资质效的视角,提出了完善我国数字普惠金融体系的相关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邱华炳  苏宁华  
文中认为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落后于股票市场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发行主体局限于国有企业 ,发展企业债券市场的关键在于打破企业经济性质 ,按照市场条件进行审批 ,其中特别指出民营企业在目前已具备做为债券发行主体的市场条件 ,并为完善企业债券市场提出了一些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