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765)
- 2023(19485)
- 2022(16430)
- 2021(15222)
- 2020(12686)
- 2019(28866)
- 2018(28609)
- 2017(54887)
- 2016(29704)
- 2015(33294)
- 2014(33373)
- 2013(33278)
- 2012(30770)
- 2011(27878)
- 2010(28401)
- 2009(26807)
- 2008(26502)
- 2007(23870)
- 2006(21687)
- 2005(20071)
- 学科
- 济(141128)
- 经济(140955)
- 业(104042)
- 管理(101191)
- 企(91902)
- 企业(91902)
- 方法(52443)
- 数学(41830)
- 数学方法(41432)
- 业经(38113)
- 农(37825)
- 财(37805)
- 中国(36208)
- 地方(32156)
- 制(28954)
- 学(26882)
- 农业(26406)
- 务(25335)
- 财务(25257)
- 财务管理(25218)
- 企业财务(23941)
- 和(23135)
- 技术(22959)
- 理论(22615)
- 环境(22486)
- 贸(21709)
- 贸易(21691)
- 体(21276)
- 划(21229)
- 银(21115)
- 机构
- 学院(436350)
- 大学(434314)
- 济(183985)
- 经济(180117)
- 管理(171153)
- 研究(150844)
- 理学(145695)
- 理学院(144019)
- 管理学(141887)
- 管理学院(141082)
- 中国(116025)
- 京(94368)
- 科学(90174)
- 财(87347)
- 所(76584)
- 农(70359)
- 研究所(68682)
- 财经(68016)
- 江(67391)
- 中心(67138)
- 业大(61702)
- 经(61508)
- 北京(60493)
- 范(56606)
- 师范(56113)
- 经济学(55253)
- 农业(54427)
- 院(54403)
- 州(54000)
- 财经大学(49976)
- 基金
- 项目(281753)
- 科学(222498)
- 研究(209405)
- 基金(204066)
- 家(176477)
- 国家(174913)
- 科学基金(150967)
- 社会(133507)
- 社会科(126413)
- 社会科学(126380)
- 省(110297)
- 基金项目(107931)
- 自然(96125)
- 教育(94849)
- 自然科(93812)
- 自然科学(93791)
- 自然科学基金(92145)
- 划(91694)
- 编号(85094)
- 资助(83447)
- 成果(69566)
- 发(63162)
- 重点(63038)
- 部(62034)
- 创(59836)
- 课题(59080)
- 创新(55368)
- 国家社会(54798)
- 制(54113)
- 教育部(53427)
- 期刊
- 济(221737)
- 经济(221737)
- 研究(137031)
- 中国(90673)
- 管理(69855)
- 财(69782)
- 农(65799)
- 学报(64164)
- 科学(61341)
- 大学(49474)
- 教育(47372)
- 学学(46693)
- 农业(44949)
- 融(42727)
- 金融(42727)
- 技术(39623)
- 业经(36049)
- 财经(34862)
- 经济研究(34290)
- 经(29985)
- 问题(28072)
- 业(24902)
- 技术经济(23814)
- 现代(21344)
- 贸(20770)
- 世界(20535)
- 科技(20323)
- 理论(20264)
- 商业(19965)
- 图书(19844)
共检索到6776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曾春花 伍国勇
民营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作用机制分为恶性循环机制与良性循环机制。以生态脆弱地区为例阐述民营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机制与良性循环机制,论证民营企业发展滞后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反过来,区域经济发展滞后又制约民营企业的发展;以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数据论证民营企业的迅速发展带来区域经济的迅速崛起,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为民营企业创造了更适宜的经济平台。发展生态型民营企业是开启生态脆弱地区经济进入良性循环作用机制与规避恶性循环作用机制的必然选择。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甘路有 盖凯程
发展低碳经济是生态脆弱地区缓解资源环境约束、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选择。生态脆弱民族地区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面临着生态环境的制约性与经济利益最大化之间的现实困境。要从根本上摆脱这种困境,应坚持重点开发与有效保护相结合、政府主导与市场配置相协调、结构调整与自主创新相融合,加快低碳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生态脆弱地区 民族地区 低碳经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怡楹 王俊荣
文章主要对西北地区生态脆弱贫困区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定量分析。选择我国西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陕西省吴起县作为实证分析对象,分析其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间的双重矛盾,确定其衡量指标体系及影响因素,最后对该县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定量研究。通过研究表明,我国西北地区解决生态脆弱贫困区问题,就必须打破"脆弱—贫困"的恶性循环发展模式,贯彻执行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扭转生态环境恶化局面,从而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蔡绍洪 钱怡帆 陆阳
西部是我国生态最脆弱的地区,循环经济的发展存在着发展阶段落后、资源依赖性强、产业链和创造链短、融资渠道单一、技术落后、法律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西部必须抓住“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增强合作、促进跨越式发展;发展高新循环产业园,探寻“互联网+”发展模式;鼓励合作创新,推进技术进步;搭建人才发展平台,培养、引进和留住高层次人才;壮大龙头企业、产业链和产业园,培养品牌优势;灵活运用各项融资方式,激发投资热情;制定地方政策,保障法律约束力。文章以西部生态脆弱区为背景,探寻循环经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对西部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西部生态脆弱区 循环经济 转型升级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柳卸林 郭鹏 吉晓慧 常馨之
基于创业知识溢出理论与集聚经济研究,以2015-2021年中国内地GDP100强城市为样本,建立固定效应面板回归模型,重点探究城市创业活动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进一步剖析企业多样化集聚、产业专业化集聚对城市创业活动与地区经济发展关系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城市创业活动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企业多样化集聚能够强化城市创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正向影响,并且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对于东部和西部地区,企业多样化集聚对城市创业与经济发展关系发挥显著正向调节作用,但对于中部地区没有表现出相同作用;(3)产业专业化集聚抑制城市创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辉
许多关于中国商业银行脆弱性的研究表明,政府因素是影响银行脆弱性的重要变量。通过在既有的研究基础上引入经济发展的AD模式,从一个新的视角揭示出政府行为对中国商业银行脆弱性被动积累机制的影响。在经济发展的AD模式下,产业发展是核心,国家的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都是以其为中心配合其发展的。产业结构的失衡在多方面加剧了商业银行脆弱的被动积累;并且产业结构失衡是经济发展失衡的重要影响因素,后者恶化了银行经营环境。基于此,我国应实施以补充性政策为主,重在改善银行外部经营环境的综合解决方案。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张冰 高照良 王冬
荒漠化由沙漠化、水土流失和盐渍化三个部分组成,它作为极其重要的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困扰着当今世界,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我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文章从生态经济学理论探讨了干旱沙化生态脆弱区生态经济发展模式问题。以生态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区域化为主线,以区域生态经济系统为主要研究客体,依据生态学进行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人口压力研究。同时结合陕西榆林市神木县实际,对该县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做了实证分析,旨在促进中国区域生态经济学走向成熟,为典型生态脆弱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邹丽华
近期,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再度受到社会各界关注,与以往不同的是,本轮出现流动性危机的涉事民企多为盈利能力和经营规模靠前的大中型民营企业,其中不乏知名上市公司,民企的融资链条在面对负面冲击时表现脆弱。分析其成因,与企业前期的过度扩张、商业银行风险偏好下降以及融资渠道多元化下流动性风险的跨市场传染有关。在弄清融资困境的成因后,从长短期的机制完善角度,提出改善大中型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民营企业 融资 脆弱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慧爽 张慧
脆弱性作为系统的内在特征,程度越高越不利于区域高质量发展。论文从敏感性和恢复力两个角度构建经济—社会—生态复合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实现各子系统指标到系统脆弱性的映射,分析黄河下游地区复合系统脆弱性的时空分布格局和障碍度因子。结果表明:2001—2020年,黄河下游地区各子系统和复合系统脆弱性指数均在波动中不断下降,下降幅度整体呈现逐渐放慢的特征;在空间分布上,河南省6个地市复合系统脆弱性指数整体上高于山东省9个地市;复合系统脆弱性指数的前五大障碍因素由经济因素逐渐向生态因素转变。基于此,提出应保护和建设多种类型的局部生态系统,形成互补生态,促进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持续性,合理调整复合系统的内部结构,增强复合系统韧性的建议。
关键词:
黄河下游地区 复合系统 脆弱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慧爽 张慧
脆弱性作为系统的内在特征,程度越高越不利于区域高质量发展。论文从敏感性和恢复力两个角度构建经济—社会—生态复合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实现各子系统指标到系统脆弱性的映射,分析黄河下游地区复合系统脆弱性的时空分布格局和障碍度因子。结果表明:2001—2020年,黄河下游地区各子系统和复合系统脆弱性指数均在波动中不断下降,下降幅度整体呈现逐渐放慢的特征;在空间分布上,河南省6个地市复合系统脆弱性指数整体上高于山东省9个地市;复合系统脆弱性指数的前五大障碍因素由经济因素逐渐向生态因素转变。基于此,提出应保护和建设多种类型的局部生态系统,形成互补生态,促进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持续性,合理调整复合系统的内部结构,增强复合系统韧性的建议。
关键词:
黄河下游地区 复合系统 脆弱性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黄永斌 董锁成 方婷
以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治理、资源减量利用、废弃物减排与资源循环利用五个维度构建生态脆弱贫困区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评价2005-2012年定西市七县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分析循环经济发展与扶贫开发的耦合度,并进一步指出障碍因素,为生态脆弱贫困县循环经济发展提供科学建议。研究发现:1)定西市各县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且波动较大,绝大多数县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有所提高;2)定西市各县区循环经济发展与扶贫开发耦合度表现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其与扶贫开发耦合度越高的特征;3)各县区循环经济发展障碍因素不同,水平较高县区障碍因素为贫困与生态环境的交互胁迫,而水平较低县区主要受制于资源循...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哈斯巴根 李同昇 佟宝全
脆弱性研究属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的科学问题。在区域发展人地系统研究中引入脆弱性概念,阐述生态地区人地系统脆弱性内涵。以宝鸡市太白县为例,分析生态地区人地系统脆弱性特征和影响因素,并选取2000—2010年共16个评价样本,对太白县人地系统压力、敏感性、恢复力、脆弱性进行评价分析。研究表明:自2003年太白县确立了生态强县的发展方向,脆弱性呈明显下降,2000—2010年脆弱度指数从4.62降到0.12;太白县可利用自然生态环境优势发展生态产业,形成休闲产业带动型的发展模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曹诚 陈永宁
甘肃酒泉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土地总面积19.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甘肃省的42%。酒泉市北部被巴丹吉林、库姆塔格两大沙漠包围,从东到西形成了近千公里的风沙线,戈壁荒漠及沙化土地面积占全市面积的66.8%,绿洲面积仅有2500万亩,占国土面积的8.68%。年降水量不足80毫米,蒸发量高达2300毫米,每平方公里国土面积水资源只有18万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l/17,是甘肃省乃至全国沙漠化最严重、水资源最为缺乏的地区之一,区域生态极其脆弱。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绿色信贷 酒泉市 绿色债券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郭旭文
循环经济实质上是生态经济,其出发点是减少资源损耗、保护生态、实现自然环境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企业知识资源是一种低能耗、环保、可复用的无形资源,它对循环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首先阐述了循环经济在理论上的划分层次,然后进一步阐述了企业知识资源的定义和其与物质资源的区别,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得出企业知识资源对发展循环经济的增强、服务、关联和协同的促进效应。最后从促进效应出发,探讨了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企业知识资源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
企业知识资源 循环经济 促进机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董锁成 刘桂环 李岱 李荣生 郎一环
甘肃省陇西县是黄土高原生态脆弱贫困区的典型代表,她的发展面临两对基本矛盾和两难选择。一是农业社会发展阶段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矛盾,二是社会经济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的矛盾,与之相对应必然存在两难选择(既要发展经济,同时又要保护环境)。以生态经济为核心的循环经济是解决这两大矛盾,实现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从分析陇西县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入手,研究了切合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典型区———陇西县实际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