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21)
- 2023(9872)
- 2022(7901)
- 2021(7407)
- 2020(6011)
- 2019(13270)
- 2018(12985)
- 2017(25115)
- 2016(13389)
- 2015(14804)
- 2014(14594)
- 2013(14696)
- 2012(13131)
- 2011(11503)
- 2010(11884)
- 2009(11457)
- 2008(11711)
- 2007(10761)
- 2006(9562)
- 2005(8658)
- 学科
- 业(88769)
- 企(72563)
- 企业(72563)
- 济(62686)
- 经济(62606)
- 管理(59354)
- 农(49127)
- 农业(32919)
- 业经(30955)
- 财(24535)
- 方法(24030)
- 务(17929)
- 财务(17907)
- 财务管理(17885)
- 企业财务(16925)
- 数学(16621)
- 数学方法(16546)
- 技术(15455)
- 制(15117)
- 策(14907)
- 中国(14140)
- 体(12621)
- 划(12527)
- 农业经济(12324)
- 企业经济(11848)
- 经营(11170)
- 贸(10938)
- 贸易(10934)
- 和(10853)
- 易(10711)
- 机构
- 学院(199252)
- 大学(185896)
- 管理(88771)
- 济(88354)
- 经济(86925)
- 理学(76585)
- 理学院(76061)
- 管理学(75418)
- 管理学院(75050)
- 研究(54981)
- 中国(47973)
- 农(46053)
- 财(41863)
- 京(36347)
- 农业(34351)
- 财经(32156)
- 江(31794)
- 业大(31690)
- 科学(29419)
- 经(29010)
- 中心(27420)
- 经济管理(26719)
- 所(25915)
- 州(24872)
- 经济学(24752)
- 商学(23990)
- 商学院(23803)
- 财经大学(22829)
- 研究所(22666)
- 经济学院(22472)
- 基金
- 项目(126823)
- 科学(103009)
- 研究(98941)
- 基金(93983)
- 家(78644)
- 国家(77708)
- 科学基金(70270)
- 社会(67205)
- 社会科(63395)
- 社会科学(63378)
- 省(52557)
- 基金项目(49972)
- 自然(42522)
- 教育(42326)
- 编号(41761)
- 自然科(41632)
- 自然科学(41625)
- 自然科学基金(40986)
- 划(40080)
- 资助(36301)
- 业(33471)
- 成果(31523)
- 创(29907)
- 制(28496)
- 发(28266)
- 部(28246)
- 农(28190)
- 国家社会(27700)
- 创新(26915)
- 重点(26567)
- 期刊
- 济(109925)
- 经济(109925)
- 研究(53527)
- 农(52890)
- 中国(38741)
- 财(36457)
- 农业(35768)
- 管理(34120)
- 业经(27533)
- 科学(25519)
- 学报(22857)
- 融(20331)
- 金融(20331)
- 大学(19626)
- 学学(19357)
- 技术(19339)
- 业(18030)
- 财经(16031)
- 问题(14922)
- 农业经济(14649)
- 经济研究(14611)
- 农村(14353)
- 村(14353)
- 经(13777)
- 技术经济(12802)
- 世界(11926)
- 教育(11552)
- 版(11195)
- 财会(11128)
- 商业(10943)
共检索到2995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伟鸿
准公共产品的均衡分析和蒂博特模型为民营企业介入农村地方性准公共产品的供给提供了理论支持。但民营企业介入农村地方准公共产品供应的"度"的问题、效率和社会福利损失与公平问题、民营企业的投资积极性问题和对农村地方准公共产品的监管问题等同样值得我们思考。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洪必纲
公共领域治理中出现的多中心治理体制否认了政府作为单中心治理者的合理性,印证了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多元化理论的正当性。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上实现多主体、多渠道和多方式共存的供给模式是解决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短缺的有效途径。通过对BOT模式的特征和民营BOT模式在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优势分析表明:完善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状况的关键在于加强相关制度设计,充分发挥民营BOT在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强大作用。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民营BOT 模式 创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廖宇翃
本文通过分析大众传媒与市场信号的关系,以及大众传媒在城乡之间非均衡分布和传播的实证研究,揭示了大众传媒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互为因果的关系。与此同时,本文还分析了大众传媒在城乡之间非均衡分布和传播存在的原因,提出了将大众传媒纳入公共产品,促进"四化"协调同步发展的新观点。
关键词:
大众传媒 非均衡传播 农村公共产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谢逢春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是国家政治生活中最基本和重要的关系之一。正确处理央地之间的关系,对于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就此,本文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为视角,通过疏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目前中央和地方之间分权的合理性,将存在的问题具体化,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农村 公共产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孔祥利 雷君
随着公民社会的建立,非营利组织或第三部门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由非营利组织提供农村准公共产品,在解决公共品生产资金不足、提高公共品的使用效率以及提升农村地区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国外非营利组织在供应农业生产生活资料、提供技术销售服务和信息服务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然而,在我国,由非营利组织提供农村准公共产品,却存在着供给规模偏小、缺乏应有的独立性、自身造血功能较弱等问题。因此,要增强非营利组织提供农村准公共产品的能力和水平,就必须努力增强其供给能力、拓宽供给渠道、创新供给形式和优化供给环境。
关键词:
农村 准公共产品 非营利组织 供给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建友
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在农村集体经济日益碎化的背景下,如何发挥除政府之外其它多元力量的供给作用日趋重要。以"联众模式"为例,以主体间性理论为分析工具,探讨了企业适度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必要条件及价值。研究认为:在重构农村共荣利益的过程中,在产业联接及足够的激励下,企业可以发挥类似集体经济的供给功能,成为以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多中心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余卫平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喻
现阶段,取消农业税政策在缓解农村社会矛盾的同时,也给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使得本已不足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面临着更大的危机。为此,本文就取消农业税后的农村公共产品提供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提出政府在取消农业税后应加快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以保证为农村提供充足的公共产品,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许安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煦照
2005年10月,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生产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特征。文章分析了民营企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了如何发展民营企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
关键词:
民营企业 社会主义新农村 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柳士双
农村公共产品自愿供给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具有缓解地方财政压力和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双重作用。在政府供给和市场供给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自愿供给是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重要途径。自愿供给是一种自愿行为,制定合理政策刺激自愿供给主体的供给行为是增加自愿供给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自愿供给 地方公共组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丽双
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重要表现之一是整体供给不足,针对此问题,本文运用西方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基本原理,从理论上分析了公共产品供给的最优规模;并运用"低水平均衡陷阱"模型,指出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强化了公共产品供给资金来源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制度创新措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高峰
市场供给农村公共产品为解决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提供了新的模式;农村公共产品由市场供给效率更高。但是,在我国,由于存在着种种阻碍因素,市场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份额一直很小。本文分析了市场供给农村产品的阻碍因素及其原因,并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市场供给 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炯 王芳
改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对相关研究进行了分析归纳,认为改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公共政策不应忽视政策对象的多层次和多样性,以及背后制度系统的复杂性。在诸多农村公共产品中,与农村居民民生状况和收入能力直接相关的是以基础教育、医疗服务和社会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公共服务。因此,统筹考虑城乡两个区域,逐渐提高农村居民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是当前改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实途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鸿渊
长期以来 ,我国在农村与城市之间实行两套不同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 ,造成农村公共产品历史性欠账较多 ,供给不足 ,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新的历史条件下 ,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重构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 ,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 ,有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 ,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
公共产品 供给不足 体制重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