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22)
2023(16477)
2022(14112)
2021(13022)
2020(11137)
2019(25722)
2018(25248)
2017(49641)
2016(26581)
2015(29769)
2014(29314)
2013(29044)
2012(26372)
2011(23286)
2010(23009)
2009(21364)
2008(21187)
2007(18582)
2006(16205)
2005(14207)
作者
(74239)
(61766)
(61342)
(58319)
(39522)
(29463)
(27889)
(24232)
(23426)
(21981)
(21015)
(20737)
(19488)
(19323)
(18963)
(18819)
(18463)
(18256)
(17768)
(17640)
(15085)
(15056)
(14990)
(14207)
(13724)
(13699)
(13674)
(13554)
(12242)
(12156)
学科
(114583)
经济(114461)
(105310)
(95181)
企业(95181)
管理(93606)
方法(57017)
数学(47239)
数学方法(46703)
(37063)
业经(33693)
(33368)
(28202)
财务(28132)
财务管理(28092)
企业财务(26770)
中国(25669)
农业(23581)
技术(21363)
(21178)
理论(20059)
地方(19775)
(19590)
(19069)
贸易(19061)
(18526)
(18488)
(18417)
(17682)
(16376)
机构
学院(380464)
大学(376990)
管理(161000)
(156412)
经济(153422)
理学(140157)
理学院(138844)
管理学(136705)
管理学院(136011)
研究(113721)
中国(88240)
(78182)
(73379)
科学(68212)
财经(59836)
(57852)
业大(54820)
(54606)
(54553)
(54442)
中心(52688)
研究所(49312)
北京(48517)
经济学(46840)
农业(45286)
(44942)
财经大学(44697)
师范(44545)
(44000)
商学(43920)
基金
项目(259599)
科学(206777)
研究(191352)
基金(191200)
(164319)
国家(162894)
科学基金(143638)
社会(122552)
社会科(116370)
社会科学(116341)
基金项目(101799)
(101148)
自然(93868)
自然科(91774)
自然科学(91755)
自然科学基金(90161)
教育(87937)
(83752)
资助(79154)
编号(77830)
成果(60818)
(57951)
重点(56849)
(55865)
(54178)
课题(51756)
创新(51546)
教育部(50566)
国家社会(50410)
人文(50088)
期刊
(166927)
经济(166927)
研究(107281)
管理(62479)
中国(62138)
(60289)
学报(53043)
(52404)
科学(51208)
大学(41888)
学学(39903)
农业(36492)
技术(35390)
教育(34541)
(31731)
金融(31731)
业经(29701)
财经(29683)
经济研究(25971)
(25318)
问题(22022)
(20890)
技术经济(20748)
财会(18887)
现代(18374)
商业(18119)
理论(17915)
统计(17587)
科技(17248)
(16611)
共检索到5395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军  唐柳  
分析了中国2001~2004年上市的118家民营企业与193家国有企业IPO后的经营业绩,发现整个样本的IPO后三年的业绩都存在显著的下滑。特别是在2001~2002年中国股市的泡沫期上市的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这种下滑更加明显,而且2003~2004年上市的公司的业绩下滑无论是在程度上还是显著性上都有所减弱。进一步回归分析表明,2001~2002年上市的公司中,高科技企业和公司的规模与IPO后的业绩负相关,2003~2004年上市的公司中,服务类企业上市前利润与IPO后业绩负相关。但和其他国家的学者的发现不同,我们没有发现IPO后业绩与首日回报之间显著的相关关系。因此,我们认为泡沫期的存在影响了...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昊旻  宋静云  
结合我国的制度环境,将民营企业在要素资源获取与产品市场竞争参与方式等方面采取的与国企相类似的经营发展路径定义为民企的"类国企化"取向,并基于2000-2013年我国沪深A股民营上市公司样本,实证考察我国诸多民企的"类国企化"取向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其投资效率。研究发现,民企的"类国企化"确实会通过加剧产品市场的无序竞争进而造成其投资效率的下降;在政府干预更严重的地区,民企的"类国企化"取向通过产品市场竞争造成其投资效率损失的结果更加显著。研究发现首次为中国诸多民企的"类国企化"取向及其效率损失提供了经验证据与风险警示,同时也为我国的国企改革及其治理指明了方向,即其必须坚持市场化走向,否则还会诱导更多民企的"竞争模仿",从而造成更大的福利损失。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孔宁宁  秦蕊  
境外上市能否带来绩效的持续提升是我国民营企业境外上市战略选择的关键点。本文以内地赴香港上市的民营企业为样本,基于IPO效应和捆绑效应视角,实证考察境外上市对民营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内地民营企业的业绩在境外上市前大幅上升,在境外上市当年及之后显著下降;从境外上市后较长时间看,境外上市没有带来民营企业绩效的持续提升,即内地民营企业赴香港上市存在显著的IPO效应,但未显现出捆绑效应。本文研究结论对于准备境外上市的民营企业谨慎作出上市决策、已在境外上市的民营企业积极改善公司治理机制、政府监管部门着力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余汉  黄爽  宋增基  
国家全面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将民营企业中含有的国有股权视为一种重要的资源提供与治理机制,使用2013—2020年在A股上市的民营企业数据,研究国有股权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有股权对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将民营企业中的国有股权背景进行分类后,作为战略投资者的国有股权能够更好地推进数字化转型战略的实施,而作为财务投资者的国有股权其作用有限;国有股权在营商环境较好的城市对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表现得更为显著。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李四海  刘星河  吴伟炯  
本文基于社会嵌入性理论的研究视角,以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社会信任资本的银行贷款效应并探讨了社会信任不足的民营企业面临银行贷款困境下的替代性融资选择。本研究突破了以往融资理论"社会零嵌入"的不足,关注非经济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对企业融资行为的影响,拓展了以往融资理论的研究视野,研究结论表明,当前我国转轨经济背景下社会资本等非正式制度与机制对企业非常重要。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唐建新  卢剑龙  余明桂  
本文以1990-2008年间非金融类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银行关系和政治联系是否影响银行贷款。研究结果发现,那些聘请了现在或曾经在银行工作的人士担任总经理或董事的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但是,在没有银行关系的民营企业中,政治联系并不能促进企业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同时建立政治联系和银行关系的企业也没有能够比只建立其中一种关系的企业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这些结论表明,在中国基于非正式的关系确实可以给受到融资约束的民营企业带来银行贷款方面的融资便利。其中,银行关系相对于政治联系是一种更为普遍和有效的非正式关系。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汉  蒲勇健  宋增基  
在经济转型时期,由于计划经济思维的"惯性",政府对某些垄断性行业仍进行高度的行政化管理,加之民营经济长期受到的所有制歧视,致使民营企业在进入这些行业的过程中会遇到较高的行政壁垒。与现有文献将民营企业家参政作为重要的政治关联方式不同,笔者将民营企业中含有的部分国有股权视为一种重要的政治关联机制,以民营控股上市公司2009—2014年的财务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国有股权与法制环境对民营企业进入高壁垒行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有股权是一种比企业家政治参与更为有效的替代性机制。结合中国的现有国情,将企业所处地区的法制环境分成不同的类别,分组检验了国有股权在不同法制环境下的关联效果:在法制环境较好的地区,企业能够进入高壁垒行业,更多地基于其本身的质量;而在法制环境较差的地区,国有股权扮演了较重要的"角色"。上述研究结论将为政府部门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行顶层设计提供理论与政策方面的参考依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汉  蒲勇健  宋增基  
在经济转型时期,由于计划经济思维的"惯性",政府对某些垄断性行业仍进行高度的行政化管理,加之民营经济长期受到的所有制歧视,致使民营企业在进入这些行业的过程中会遇到较高的行政壁垒。与现有文献将民营企业家参政作为重要的政治关联方式不同,笔者将民营企业中含有的部分国有股权视为一种重要的政治关联机制,以民营控股上市公司2009—2014年的财务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国有股权与法制环境对民营企业进入高壁垒行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有股权是一种比企业家政治参与更为有效的替代性机制。结合中国的现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宋理升  任义忠  
民营企业家移民目前已成为广泛关注的话题。文章以2008-2010年沪深证券交易所的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实际控制人移民对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民营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移民会显著降低盈余质量,而政治关联会强化这种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俭  夏昭梅  
本文以深市主板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管理层持股比例等方面,对民营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正相关,但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过高或过低时都难以实现企业绩效最大化。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与企业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企业绩效会随着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和的增加而上升。较低的股权制衡度不利于企业的良性发展,不利于实现企业绩效最大化,适当提高股权制衡度可以提高公司经营效率、提高企业绩效。管理层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之间没有明显的正相关。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汉  宋慈笈  宋增基  
民营企业含有的国有股权所起的作用一直是公司治理研究的焦点问题。在当前国家大力推动发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下,文章将我国民营企业中含有的国有股权视为一种重要的创新资源提供者与组织者,使用2012-2019年A股民营控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研究了国有股权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股权能够有效促进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其机理在于,国有股权加强了企业的创新意愿,同时增加了企业用于创新研发的资源。当考虑企业所处城市的政策风险及营商环境时,国有股权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政策不确定性对民营企业创新活动产生的冲击。当企业处于营商环境较好的城市时,国有股权对民营企业创新活动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区分国有股权的特征后,国有股权作为战略投资者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表现得更为显著。这一研究为国家有关部门制定民营企业发展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肖正  翟胜宝  张静  
“处僵治困”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内容,是新旧动能转换的痛点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难点。虽然引入国有资本后能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和产权屏障,但是其成本加成效应也不容小视。本文以2008—2019年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结果显示,引入国有资本未能有效化解民营企业的僵尸化风险,从整体样本来看,反而推高了僵尸化风险,并且这一作用在劳动密集程度大、行业垄断程度高以及地区制度环境差的企业中更为明显。进一步机制检验发现,国有资本参股民营企业提高了雇员成本、代理成本以及政府补助,同时增加了管理者惰性,进而加剧了民营企业僵尸化风险。动态回归结果证实了引入国有资本在金融危机时期的积极作用。在区分不同参股主体后发现,通过相关部门直接出资的股东更加注重维护政府形象,引入这类资本缓解了民营企业僵尸化问题,而国有法人股是诱发民营企业僵尸化风险的主导力量。本文的研究结论为进一步完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优化混合所有制实施路径以及引领民营企业高质量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经验证据。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汉  宋慈笈  宋增基  
民营企业含有的国有股权所起的作用一直是公司治理研究的焦点问题。在当前国家大力推动发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下,文章将我国民营企业中含有的国有股权视为一种重要的创新资源提供者与组织者,使用2012-2019年A股民营控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研究了国有股权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股权能够有效促进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其机理在于,国有股权加强了企业的创新意愿,同时增加了企业用于创新研发的资源。当考虑企业所处城市的政策风险及营商环境时,国有股权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政策不确定性对民营企业创新活动产生的冲击。当企业处于营商环境较好的城市时,国有股权对民营企业创新活动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区分国有股权的特征后,国有股权作为战略投资者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表现得更为显著。这一研究为国家有关部门制定民营企业发展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传宪  干胜道  何益闯  
文章以2008—2010年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政治关联与过度投资的关系。研究发现:在其他同等条件下,相比没有政治关联的企业,有政治关联的企业投资支出更多,政治关联度越强,企业投资支出则越多;同时,相对于没有政治关联的企业,政治关联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会更多,并且政治关联度越高,企业过度投资行为则越严重。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贺佳   王佳瑞   郭俊汝  
基于2007—2021年中国A股民营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商帮文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商帮文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这一结论在使用工具变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稳健。机制研究表明,商帮文化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降低企业代理成本和增加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来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拓展性分析表明,在法律制度环境和信任环境较差的地区,商帮文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强。文章为评估商帮文化的影响作用提供了理论分析和证据支撑,也为探索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路径提供了一种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