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41)
- 2023(2998)
- 2022(2490)
- 2021(2403)
- 2020(1943)
- 2019(4444)
- 2018(4278)
- 2017(8265)
- 2016(4537)
- 2015(5410)
- 2014(5341)
- 2013(5693)
- 2012(5290)
- 2011(4350)
- 2010(4516)
- 2009(4010)
- 2008(4238)
- 2007(3475)
- 2006(2943)
- 2005(2597)
- 学科
- 财(20202)
- 管理(17981)
- 业(17365)
- 济(13622)
- 经济(13603)
- 财政(12300)
- 企(11426)
- 企业(11426)
- 政(9958)
- 务(7478)
- 财务(7474)
- 财务管理(7435)
- 企业财务(7083)
- 制(6826)
- 中国(6741)
- 服务(6401)
- 方法(5855)
- 度(5710)
- 制度(5704)
- 工作(5679)
- 数学(5225)
- 数学方法(5186)
- 服务业(4766)
- 农(4758)
- 地方(4314)
- 策(3976)
- 出(3800)
- 体(3799)
- 及其(3780)
- 读者(3595)
- 机构
- 大学(56980)
- 学院(55947)
- 济(23095)
- 管理(22717)
- 经济(22417)
- 财(21611)
- 理学(19019)
- 理学院(18857)
- 管理学(18686)
- 管理学院(18559)
- 研究(17571)
- 中国(14648)
- 财经(12345)
- 京(11753)
- 经(11065)
- 科学(9476)
- 江(9459)
- 财政(8813)
- 财经大学(8749)
- 所(8593)
- 中心(8449)
- 政(7805)
- 北京(7558)
- 经济学(7228)
- 州(7152)
- 省(7130)
- 研究所(7064)
- 图书(7010)
- 书馆(6891)
- 图书馆(6891)
- 基金
- 项目(35217)
- 研究(28619)
- 科学(27072)
- 基金(24969)
- 家(20710)
- 国家(20517)
- 社会(18734)
- 科学基金(17741)
- 社会科(17679)
- 社会科学(17671)
- 省(13223)
- 基金项目(12966)
- 编号(12810)
- 教育(12323)
- 成果(12120)
- 划(10537)
- 资助(9928)
- 自然(9493)
- 自然科(9282)
- 自然科学(9281)
- 自然科学基金(9106)
- 项目编号(8929)
- 国家社会(8007)
- 性(7969)
- 课题(7857)
- 部(7835)
- 重点(7606)
- 制(7537)
- 发(7340)
- 教育部(7062)
共检索到990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唐金倍 林翰
福建省各级财政部门通过打造"民生财政",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有效推进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福建省各级财政部门坚持把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通过打造"民生财政",加大基本公共服务领域投入力度,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有效推进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崔惠民 张厚明
"十二五"期间的民生问题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政府部门的格外关注,财政改革的"民生"色彩愈加凸显。民生财政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根本路径,是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最直接体现,公共财政到民生财政的理念转变正当其时。要建立民生财政,促使民生不断改善,就需要在财政决策上以民生为导向,明确各级政府的民生事权,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充分反映民意的利益表达机制,真正了解民生之需求,还应规范权力运作机制,为财政关注民生提供制度和机制保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凤飞 石丁 颜慧娟
随着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推进,我国的公共财政在理念和实践上愈益趋向民生财政。同时,"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也已成为我国公共财政制度建设的基本目标之一。在这一背景下,弄清民生财政建设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马国贤
一、基本公共服务最低公平——均等化的基本模式我们应怎样实现均等化?笔者总结各国做法,大体有人均财力的均等化、公共服务标准化和基本公共服务最低公平等三种模式。以下,笔者结合对各模式利弊分析来考量我国的均等化路径。(一)人均财力的均等化。这是指中央政府按每个地区人口以及每万人应达到的公共支出标准来计算向地方政府补贴的制度。该模式被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甘肃省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李堋 李兴文 刘家庆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公共财政的核心任务之一,财政通过再分配职能来缩小和熨平由于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城乡、区域、群体、个人之间在基本公共服务上的过大差距,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家永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财政责任1.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公共财政关系。公共财政是建立在市场失灵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基础之上的,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模式。公共财政的实质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弥补市场机制在提供公共产品、维护宏观经济稳定和促进社会财富公平分配方面的失灵。美国著名财政学家穆斯格雷夫认为,财政的存在首先由于存在公共产品,其供给无法按市场机制决定,只能靠政府解决;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彭健
一、引言我国在建国后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非均衡经济发展模式,形成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与此相适应,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也呈现出明显的二元特征:城市中的基本公共服务主要由政府提供,由国家财政作保障;而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烝
早在2009年,广东省就发布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0年)》,提出要建立完善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多年来,广东省财政积极发挥职能作用,调整支出结构,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5月,广东省财政厅印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0年)》(修编版),进一步拓宽了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范围,细化了实施阶段目标和措施,明确了服务项目标准与支出责任划分,健全了支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吕宝生
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水平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程度由财政供给能力、政府服务效能等多种因素决定。从河北省保定市情况看,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充分考虑财政承受能力,以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明确基本公共服务内容和基本公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戬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有效的财政政策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中,我国政府存在财政责任划分不明确、财政投入总量不足、财政资源配置不均衡、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制度不合理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就需建立权责明确的公共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改革转移支付制度。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孙文基 黄晓平
所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在基本的公共服务领域尽可能地使全体公民享有同样的权利,即政府应该尽可能地满足全体公民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基本需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既包括政府提供充足的基本公共服务,又包括使全体公民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大体均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谢芬 肖育才
以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为研究出发点的财政分权理论兴起的同时,世界各国也纷纷实行分权改革,但是各国分权改革实践的绩效却存在较大差异,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鉴于此,本文首先对财政分权理论的演进与公共产品供给的联系进行了理论回顾和分析,然后结合中国的实践,对中国式分权下地方政府行为进行理论分析,并对中国财政分权下转移支付,地方政府行为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互动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希望能为中国公共财政体制建设、"服务型政府"建设以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参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光建 刘汝兵
本文分析了目前财政在保障公共服务供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在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责任或事权的基础上,通过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调整的路径,完善关于加强地方政府,特别是县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建设的政策建议,健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长效保障机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燕凌 彭园媛
城乡"二元结构"利益固化的财政政策,导致局部地区城乡公共服务差异大,且地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因地而异。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政策,根本目标在于实现公共服务城乡统筹发展,应加快扩大国家财政"三农"支出比重、明确地方财政承担"三农"支出的责任、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并同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关键词:
财政支农支出 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俞雅乖
以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和基础设施为代表性基本公共服务进行的测算表明,我国城乡义务教育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投入、人均受教育程度、办学条件和教师水平方面;城乡社会保障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方面;城乡公共卫生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投入和医疗卫生资源分布方面;城乡基础设施差距主要表现在道路尤其是饮用水的安全方面。下一步,应从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深化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财政制度着手,设计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机制。
关键词: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 差距 均等化 财政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