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51)
2023(3475)
2022(2769)
2021(2615)
2020(1871)
2019(4171)
2018(3883)
2017(7925)
2016(4141)
2015(4574)
2014(4334)
2013(4455)
2012(3879)
2011(3430)
2010(3306)
2009(3252)
2008(3223)
2007(2898)
2006(2822)
2005(2580)
作者
(10641)
(8968)
(8823)
(8755)
(5578)
(4258)
(3939)
(3358)
(3301)
(3267)
(3168)
(2966)
(2964)
(2956)
(2688)
(2679)
(2606)
(2563)
(2538)
(2427)
(2283)
(2278)
(2092)
(2061)
(2035)
(2030)
(2022)
(1958)
(1772)
(1767)
学科
(21535)
税收(20114)
(19951)
(13530)
经济(13519)
管理(11802)
(11664)
(9241)
企业(9241)
(8678)
(5893)
财政(4544)
中国(4538)
农业(4045)
业经(3982)
方法(3927)
(3878)
(3725)
财务(3720)
财务管理(3718)
收入(3705)
企业财务(3532)
(3391)
数学(3324)
数学方法(3282)
地方(3254)
(2860)
(2619)
贸易(2616)
(2566)
机构
学院(55938)
大学(53223)
(22353)
经济(21919)
管理(19367)
(18418)
研究(17746)
理学(16516)
理学院(16382)
管理学(16192)
管理学院(16091)
中国(13837)
财经(12706)
(11387)
(11049)
(10389)
科学(10131)
财经大学(9232)
(9199)
(9102)
(8787)
税务(8509)
中心(7594)
研究所(7435)
(7429)
(7246)
(7217)
经济学(7052)
(6937)
北京(6734)
基金
项目(34326)
研究(27858)
科学(26799)
基金(24053)
(20572)
国家(20373)
社会(17789)
科学基金(17289)
社会科(16893)
社会科学(16888)
(13473)
编号(12398)
教育(12144)
基金项目(12120)
(11231)
成果(10839)
资助(9588)
自然(9501)
自然科(9252)
自然科学(9251)
自然科学基金(9080)
(8793)
课题(8360)
项目编号(8211)
(8013)
(7927)
重点(7710)
(7632)
国家社会(7515)
(7384)
期刊
(26182)
经济(26182)
研究(23271)
(15020)
(14434)
(13898)
税务(13319)
中国(9397)
学报(7667)
(7333)
管理(6380)
科学(5974)
教育(5688)
大学(5656)
学学(5473)
财经(5396)
农业(4827)
经济研究(4765)
(4555)
(4469)
金融(4469)
业经(4449)
(4173)
(4173)
涉外(4173)
技术(3998)
国际(3646)
问题(3377)
(3338)
财会(3304)
共检索到905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单晨光  王映健  干莹  
税收作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和"稳定器",必然承担着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和推进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并主要在组织收入,增强财力;调控经济,调节分配,惠民富民等方面发挥作用。民生改善的税收路径选择宜从多方面入手:改革财税体制,解决现实矛盾;突破制约瓶颈,推动经济发展;培育地税主体税种,完善税制体系建设;规范税收权限划分,提升民生改善能力;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实现统筹协调发展。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马恩涛  
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本身所包含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更加重视税收手段的运用。近几年,我国政府利用税收民生政策在建设中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既涉及税收法治建设和税收制度设计方面,也涉及税收政策调整和税收征管优化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目标,提出了一些富有针对性的税收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杨  
和谐的税收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而公平与效率并重的伦理精神又是和谐税收的内在要求。本文简要回顾了伦理学对中西方税收思想的影响,提出应通过建立绿色税收体系、确定合理的税负水平、贯彻利益赋税原则、树立为纳税人服务的"依法治税"理念、营造税收诚信的社会基础等路径,构建适应于和谐社会要求的税收体系。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渊  
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极为不利。在造成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原因中,初次分配是主要原因。要充分发挥税收调节初次分配的作用,应对税收的职能重新定位,把以筹集财政收入为主的功能转向筹集财力与调节分配并重。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葛玉御  
根据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报告》和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税收对改善营商环境至关重要。税收治理"放管服"改革,通过税制设计、税收征管和纳税服务改善营商环境,在近几年取得显著进展,同时也面临一些不足。因此,需深化税收治理,以"放管服"为抓手,通过推进简政放权、加强税收管理、优化纳税服务等路径改善营商环境。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静怡  
在政府解决民生的问题上,财税制度本身属于事关民生的重要经济制度,它是帮助人们实现民生福祉的通道。在复合税制的条件下,税种的选择和优化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特别是主体税的选择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在民生背景下重新界定效率与公平,进而提出税收对效率与公平的选择及其优化的路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馨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目前政府工作的重心之一。税收是政府的基本收入手段,对于民生产生重大影响。笔者认为,长期以来,存在于我国的是"筹资税收",这是不利于民生的税收模式,目前已经到了转向"民生税收"模式的时候了。本文对计划型"筹资税收"模式、转轨型"筹资税收"模式和市场型"民生税收"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要从转变根本理念的角度思考"民生税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康明  踪家峰  
基于2010-2018年地级市面板数据,检验和分析了税收分享对地方教育、医疗以及交通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结果显示,税收分享比例提升对地方交通公共服务的供给具有激励作用,而对教育和医疗公共服务的供给具有负向影响。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税收分享对三种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在南北方地区以及不同市场化水平和财政压力的地区具有一定的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实施撤县设区改革有助于改善税收分享对地方医疗公共服务的供给激励。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姚稼强  
一、进一步加大税收支持"三农"的力度,为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有力支持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推进农村改革作出了战略部署。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在当前形势下,保持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对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具有更为重大的意义。"改善民生、拉动消费的重点难点都在农村;只有农民富国家才富,农村稳国家才稳。税收应围绕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和农业经营方式转变,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积极扶持现代农业、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翟凤梅  陈红燕  
文章以个人所得的不同形式为切入点,通过分析税收筹划的意义、必要性以及筹划的客观条件,引出税收筹划的内涵,再结合个人所得的具体形式加以例证,得出个人所得的具体筹划路径,为纳税个体提供一些税收帮助,从而达到节税的目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滕风华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落实税收法定原则",昭示出税制改革法制化的方向,对税制改革贯彻税收法定原则提出了明确要求。税收法定原则是当今世界各国通行的税法原则之一,也是法治思想在税收领域的具体体现。税收法定原则要求国家征税必须基于法律依据才能进行,"无法律,不纳税"。税收法定原则贯穿于税收立法、税收执法和税收司法等税收活动的各个环节,这意味着税制从设计到实践都受到一套健全完善的税收法律实体和程序的制度制约,譬如税收基本法、税收实体法、税收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施本植  郑蔚  
税收的国际协调问题是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相生相伴的。国际税收协调对于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强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税收协调路径的研究,不仅是国际税收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需要。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应选择从关税为主到间接税为主再到直接税为主的税收协调路径,不断深化和拓展区域内的税收协调,以推动自由贸易区经贸合作与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邹蓉  
近年来,政府决策者希望通过扩大内需来促进经济发展,而利用税收政策促进居民消费是政府刺激经济的有力工具。本文首先对促进消费需求进行了理论分析,接着阐述中国居民消费需求严重不足的现状,并分析造成中国居民消费需求严重不足的原因,最后重点从提高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及消费倾向等方面,论述了税收促进居民消费需求的具体路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谷成  刘逸凡  
不同层级政府间的权责分配是多级政府财政体制的核心问题。随着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的推进,事权与支出责任的涵义逐渐清晰,但政府间税收划分的调整并未与事权、支出责任的变化相适应,影响了地方政府公共职能的履行和辖区居民满意程度的提高。未来的改革应遵循税收划分与支出责任相匹配的原则,在理顺政府间转移支付和地方税关系的基础上,用税率分享制替代收入分成办法,实现降低国家治理成本、提高政府对社会成员需求回应性和负责性的目标。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韦宁卫  
发展低碳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市场运行过程中外部性的一种纠正,因而应该以政府为主导,而税收政策则是政府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调控手段之一。应按照低碳经济发展的目标和功能定位,在国家现行的政策范围内,强化税收政策的产业导向功能,鼓励和支持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行业和企业发展。1.发展生态农业。我国农业是典型的以家庭为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