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47)
- 2023(15244)
- 2022(13236)
- 2021(12652)
- 2020(10680)
- 2019(24457)
- 2018(24096)
- 2017(46183)
- 2016(25168)
- 2015(28046)
- 2014(27864)
- 2013(27644)
- 2012(25499)
- 2011(22762)
- 2010(22860)
- 2009(20900)
- 2008(20587)
- 2007(17879)
- 2006(15736)
- 2005(13785)
- 学科
- 济(93449)
- 经济(93323)
- 管理(73183)
- 业(71782)
- 企(56774)
- 企业(56774)
- 方法(43959)
- 数学(38513)
- 数学方法(38140)
- 财(35728)
- 农(29744)
- 中国(28740)
- 贸(22600)
- 贸易(22592)
- 易(22105)
- 学(20920)
- 业经(20598)
- 制(20180)
- 农业(19957)
- 地方(18737)
- 务(18462)
- 财务(18394)
- 财务管理(18337)
- 企业财务(17340)
- 银(15865)
- 银行(15800)
- 技术(15270)
- 行(14993)
- 出(14812)
- 环境(14707)
- 机构
- 大学(356513)
- 学院(353691)
- 济(140378)
- 管理(138395)
- 经济(137472)
- 理学(120345)
- 理学院(119003)
- 研究(118938)
- 管理学(116991)
- 管理学院(116377)
- 中国(88547)
- 京(75668)
- 科学(75444)
- 财(72215)
- 农(62474)
- 所(60773)
- 业大(56382)
- 研究所(55288)
- 财经(54710)
- 中心(53120)
- 江(50292)
- 经(49696)
- 农业(49334)
- 北京(47803)
- 范(45335)
- 师范(44822)
- 院(42758)
- 经济学(42344)
- 财经大学(40617)
- 州(40587)
- 基金
- 项目(243070)
- 科学(188631)
- 基金(175843)
- 研究(174249)
- 家(155659)
- 国家(154112)
- 科学基金(130081)
- 社会(109374)
- 社会科(103560)
- 社会科学(103529)
- 省(94182)
- 基金项目(94108)
- 自然(85413)
- 自然科(83336)
- 自然科学(83308)
- 自然科学基金(81813)
- 划(79827)
- 教育(79285)
- 资助(71902)
- 编号(70752)
- 成果(57418)
- 重点(54245)
- 部(53424)
- 发(51241)
- 创(50416)
- 课题(48083)
- 创新(47062)
- 科研(46966)
- 教育部(45375)
- 国家社会(44957)
- 期刊
- 济(150917)
- 经济(150917)
- 研究(105454)
- 中国(65272)
- 学报(62584)
- 农(56769)
- 财(56757)
- 科学(54111)
- 管理(49013)
- 大学(46607)
- 学学(44167)
- 农业(39054)
- 教育(35888)
- 融(29541)
- 金融(29541)
- 技术(27312)
- 财经(26437)
- 业经(25125)
- 经济研究(25012)
- 经(22450)
- 问题(20744)
- 业(19702)
- 科技(18080)
- 版(18007)
- 贸(17718)
- 图书(17564)
- 理论(17251)
- 技术经济(16367)
- 业大(16168)
- 商业(15897)
共检索到5162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晓嘉 蒋承 胡涟漪
研究目标:分析民生性财政支出对我国家庭多维贫困的作用机制及减贫效应。研究方法:利用2004~2015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面板数据,测度我国家庭的长期多维贫困指数,并构建多层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当前我国的多维贫困主要是能力贫困;民生性财政支出对我国家庭的多维贫困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对农村家庭的减贫效应比城镇家庭更为显著;投资性民生支出的减贫效应比转移性民生支出更为显著。研究创新:动态分析了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家庭多维贫困的影响,并控制了个体内、个体间和地区的异质性。研究价值:政府既需要完善社会机会的政策安排,注重对贫困人口持续发展能力的支持,也需要加强防御性保障制度的建设。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林昕 刘穷志 李宇 温逸露
本文研究的是政府援助农村贫困家庭的民生效果。通过构建二重差分法,并运用家庭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短期的收入增长大部分被储蓄起来,长期只有适度的消费增长;教育程度较高的贫困人口受政府援助的负面影响较小而正面影响大,民生状态较好;贫困人口的产业援助效果参差不齐。纠正选择偏差后,主要结论是稳健的。文章的政策建议是,纠正扶贫过程中加大援助力度就能改善民生的幼稚想法,确定援助的最优规模;改善援助结构,加大教育投入,重点援助家庭饲养业,提高援助的长远与当前效果。
关键词:
贫困 政府援助 民生 效应评估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姜扬
从经济增长总量和经济增长质量两个角度来衡量经济发展水平,并利用2004—2014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考察了民生性财政支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民生性财政支出比重的增加对经济增长总量的影响不显著,但却显著提升了经济增长质量;民生性财政支出效率的提高可促进经济增长总量和质量的同步提升;民生性财政支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存在地区性差异和阶段性差异,各分项支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存在异质性。为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应完善财政支出结构,提高民生性财政支出效率,充分发挥民生性财政支出在"保增长"和"惠民生"方面的双重作用。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江依妮 张钰
家庭经济条件是制约贫困家庭教育支出的重要因素。我国政府通过费用减免和现金资助的方式构建了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学生教育资助体系。基于CIEFR-HS2017数据,采用多元回归和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分析发现,减免学费和免费午餐等减免形式的资助有效缓解了城乡贫困家庭教育负担,对其校内支出和某些校外支出产生了挤出效应;而奖学金、助学金等现金形式的资助,则起到了促进贫困家庭校内物质支出增长的挤入效应。此外,教育资助对农村贫困家庭的影响大于城镇,对家庭校内教育支出的影响强于校外教育支出。
关键词:
贫困家庭 教育资助 家庭教育支出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胥兴安 张梦 杨懿 王雪逸
本文根据国家财政支出及国内旅游消费数据,通过建立三个双对数模型,定量分析了国家财政民生性支出对旅游消费的影响。研究表明:(1)长期内,国家财政民生性支出对旅游消费有挤入效应,国家财政民生性支出每增加1%,全国居民旅游消费、城镇居民旅游消费、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分别增长0.66%、0.63%、0.76%;(2)国内旅游处于高速发展阶段;(3)城乡居民旅游消费弹性存在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发展旅游改善民生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国家财政 民生性支出 旅游消费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陆乃菁 叶金阳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城乡消费差异日益加大,如何才能减小城乡居民间的消费差异,推动全面共同富裕目标的发展,需要社会制度的不断完善。本文基于民生的角度关注政府财政支出结构,通过对城镇居民与乡村居民消费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城乡居民消费增长的差异化,并提出相关建议意见。
关键词:
财政支出 居民消费 消费结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鹏 吴明朗 张翔
贫困被视为人类幸福的敌人。我国脱贫攻坚战略在取得成效的同时面临返贫风险,财政对阻止返贫的机制及效用值得重视。本文探讨返贫发生机制及财政“阻返”作用机理,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18年数据,在A-F多维贫困测量的基础上识别家庭的多维返贫情况,并使用多元logit模型分析家庭财政转移支付的“阻返”效应。结果显示:家庭财政转移支付中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能显著阻止脱贫家庭返贫的可能,现金转移支付的“阻返”和阻止致贫或持续性贫困效果不明显。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高艳云 马瑜
如果仅考虑一个时点的贫困,很难把握贫困的动态变化特点,在政策制定上也不能做到有的放矢。本文首先在多维视角下,选用了9个指标识别出家庭在某个时点是否贫困,然后将家庭在不同时点贫困状态的变动分为三种类型,并采用有序响应probit模型,着重从家庭层面和区域层面来揭示什么样的家庭容易慢性贫困,什么样的家庭不容易贫困。研究认为,加强教育等人力资本投资、改善人口结构、平衡地区发展差距等都是改善贫困的重要方面。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强 张全红
研究目标:分析教育因素对长期多维贫困的影响。研究方法:结合Foster(2009)持续时间分析法和A-F双界线法构建了长期多维贫困指数,并选取混合效应回归模型、明瑟收入方程及其改进形式,重点分析家庭教育因素对长期多维贫困的影响。研究发现:教育已经成为长期多维贫困的主要贡献因素,其贡献度随着贫困持续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教育水平不同导致教育回报率差异进而影响贫困家庭贫困剥夺深度和贫困持续时间差异,并且高中及以上学历的教育回报率呈明显递增趋势。研究创新:将多维贫困在静态时点上的测度拓展到跨期的动态测度,并从微观家庭所在社区(村)拥有的教育资源和各级教育回报率差异等方面剖析了家庭陷入长期多维贫困的原因。研究价值:为构建长期多维贫困指数和促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强 张全红
研究目标:分析教育因素对长期多维贫困的影响。研究方法:结合Foster(2009)持续时间分析法和A-F双界线法构建了长期多维贫困指数,并选取混合效应回归模型、明瑟收入方程及其改进形式,重点分析家庭教育因素对长期多维贫困的影响。研究发现:教育已经成为长期多维贫困的主要贡献因素,其贡献度随着贫困持续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教育水平不同导致教育回报率差异进而影响贫困家庭贫困剥夺深度和贫困持续时间差异,并且高中及以上学历的教育回报率呈明显递增趋势。研究创新:将多维贫困在静态时点上的测度拓展到跨期的动态测度,并从微观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储宇强 韦邦荣 孟范范
为量化分析安徽省财政支出的增收效应与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效果,提高安徽省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率,以皖北地区8个国家级贫困县为例,运用DEA模型对该区域财政扶贫效率进行测算。并结合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安徽省各项财政扶贫支出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贡献率。结果表明:皖北地区财政支出总体效率处于较高水平,但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规模效率是影响综合效率变化的重要因素;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和医疗卫生支出对皖北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显著的正向效应。最后,结合实证研究结果,给出了关于如何提高安徽财政支出效率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秦建军 戎爱萍
随着社会的深入发展,中国农村相对贫困呈现出上升趋势。通过采用相对贫困指数测算法和GLS线性回归法对农村相对贫困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近年来农村相对贫困持续走高;而农村相对贫困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联性不强;劳动力价格差异对农村相对贫困具有决定性作用;而财政支出结构偏向,特别是加大对农村低收入群体的基础教育支出和医疗卫生支出对缓解农村相对贫困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财政支出结构 农村 相对贫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永友 沈坤荣
随着中国贫困结构的变化,相对贫困问题变得日益突出。本文基于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的经验数据,对中国的相对贫困问题进行了实证描述和分析。研究显示:(1)在时间上,中国的相对贫困水平有逐步上升的趋势,但城乡内部相对贫困水平的上升速度存在差异,在空间结构上,城镇与农村的相对贫困具有共同运动的特征,不仅如此,不管是农村还是城镇,相对贫困与经济的发展速度有关,而与经济所处的水平没有关系;(2)中国相对贫困的产生和日趋严重主要来自于财富初始分配环节中劳动力要素价格在不同行业之间存在的较大差异,而财政在减缓初始分配环节造成的相对贫困方面作用又非常有限,尤其是医疗卫生支出某种程度上还进一步扩大了相对贫...
关键词:
财政支出 相对贫困 经济增长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辉 郭新华 刘子兰
构建包含异质性家庭和内生财政规则的DSGE模型,考察家庭债务对财政支出效应的影响和不同财税工具的效应差异。结果表明:家庭债务是影响财政支出效应的重要因素,引入家庭债务后,长期政府消费性支出乘数由-0. 183上升为-0. 121,长期政府投资性支出乘数则由0. 343上升到0. 721;政府消费性支出和投资性支出的正向冲击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前者会挤出居民消费、私人投资和产出,后者短期内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但其长期政策效果欠佳;短期内,增加投资性支出的政策效果较为显著,但从长期来看,通过减税政策所带来的产出和消费增长效果要明显优于财政支出扩张效应;异质性家庭的经济行为对财政支出和减税冲击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异,有财产性收入的借出家庭在政府大规模投资计划中获益更多,降低一次性税收则有利于增加借入家庭的消费。基于此,政府应审慎对待大规模的财政刺激计划,并注重财税工具的长短期结合运用。
关键词:
家庭债务 财政支出效应 减税 异质性家庭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虹 李玉恒
文章基于全国性大规模实地调查数据,使用含工具变量的IVProb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了义务教育财政支出对农村相对贫困代际传递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义务教育财政支出可以显著降低农村相对贫困代际传递的发生概率;义务教育财政支出更有利于较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的农村家庭免受相对贫困代际传递的影响;义务教育财政支出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更有利于防止东部地区的农村居民发生相对贫困代际传递,但是对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居民而言,并不能产生显著影响;义务教育财政支出具有家庭收入累积效应,义务教育财政支出通过提高农村家庭总收入,可以间接抑制农村相对贫困代际传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