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51)
2023(17607)
2022(15428)
2021(14338)
2020(12275)
2019(28597)
2018(28487)
2017(54566)
2016(29767)
2015(33931)
2014(34216)
2013(33867)
2012(31217)
2011(28080)
2010(27990)
2009(25881)
2008(25531)
2007(22631)
2006(19588)
2005(17144)
作者
(86834)
(72748)
(72153)
(68726)
(46015)
(34810)
(32938)
(28582)
(27542)
(25976)
(24596)
(24396)
(22976)
(22783)
(22430)
(22368)
(22146)
(21413)
(20815)
(20683)
(17902)
(17732)
(17716)
(16579)
(16328)
(16269)
(16065)
(15955)
(14784)
(14543)
学科
(120092)
经济(119925)
管理(85028)
(82377)
(66105)
企业(66105)
方法(57785)
数学(50711)
数学方法(50045)
(35652)
(32307)
中国(31064)
业经(27200)
(26671)
地方(25460)
农业(23661)
(23114)
(21850)
贸易(21841)
(21124)
(19193)
财务(19108)
理论(19094)
财务管理(19060)
(18332)
企业财务(18016)
(17640)
环境(17628)
银行(17584)
技术(17512)
机构
大学(426428)
学院(423617)
管理(168323)
(165435)
经济(161583)
理学(146151)
理学院(144483)
管理学(141684)
管理学院(140917)
研究(138486)
中国(103091)
(90741)
科学(88438)
(76500)
(71864)
(69806)
业大(65755)
中心(65046)
研究所(63777)
(62578)
财经(61187)
北京(57098)
(56440)
农业(56126)
师范(55911)
(55518)
(50955)
(50264)
经济学(49580)
财经大学(45413)
基金
项目(292739)
科学(228649)
研究(211688)
基金(211428)
(184414)
国家(182859)
科学基金(156562)
社会(132114)
社会科(124888)
社会科学(124854)
(114404)
基金项目(112664)
自然(102892)
自然科(100474)
自然科学(100444)
自然科学基金(98616)
教育(97184)
(96569)
编号(87368)
资助(87335)
成果(70986)
重点(65171)
(64039)
(61611)
(59840)
课题(59450)
科研(56438)
创新(55826)
教育部(54568)
大学(54485)
期刊
(178331)
经济(178331)
研究(118769)
中国(79738)
学报(70387)
(65472)
科学(63057)
(58801)
管理(57898)
大学(52850)
学学(49520)
农业(44666)
教育(44635)
技术(36742)
(34218)
金融(34218)
业经(30570)
财经(29158)
经济研究(27886)
图书(27081)
(24854)
问题(23772)
(22262)
(21060)
理论(20653)
统计(20567)
技术经济(20271)
科技(19817)
商业(19059)
实践(19030)
共检索到6127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莹  
民众在公共服务中的受益程度,关系到其在社会生活中的获得感,并影响对自身生活的满意度。本文基于天津市居民问卷调查的数据,研究居民获得感与民生公共服务、生活满意度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民生公共服务及其两个细分维度(保障型公共服务与发展型公共服务)均对居民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发展型公共服务比保障型公共服务对居民生活满意度影响程度更高;民生公共服务总体及两个细分维度通过增加居民获得感提高居民生活满意度;并且,居民获得感的影响机制在保障型公共服务与满意度关系中的作用相对更强。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相应建议:补齐保障型公共服务供给短板,满足基本民生需求;提升发展型公共服务质量,满足民众美好生活需要;促进民生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平衡,广泛提升民众获得感与生活满意度。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朱铭来  宋占军  王歆  
2012年8月,国务院六部委共同发布《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目前各地政府正在积极筹划大病保险制度的具体实施方案。本文以指导意见中关于大病保险补偿模式的规定为切入点,基于天津市城乡居民住院医疗费用数据,从起付线、报销比例、封顶线等方面模拟分析不同补偿模式设计对于减轻人民群众大病医疗负担的作用和对医保基金支付能力的影响,以期为我国各地区制定和完善大病保险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并促进我国大病保险制度的长期稳健、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天津市城乡居民精神素质和需求调查组  
天津市城乡居民精神素质及需求的调研工作,是在天津市委直接领导下进行的。承担这一任务的单位是天津市统计局城乡抽样调查队、天津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和南开大学社会学系。本课题是天津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战略研讨课题的基础性项目之一,是对不同职业、年龄、文化、区域的居民精神素质进行全面系统和实事求是的调查研究。课题组确定了开展这项研究工作的基本思想,就是从国情出发,明市情,识联系,测变化,挖症结,议决策,搞清我市城乡居民精神素质的总体水平、特征和问题,分析影响居民精神素质的因素,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邓大松  张永春  张怡  
文章基于天津市628份问卷调查的数据,用五点量表法测定居民对公共投资的满意度,通过因子分析法提取影响公共投资满意度的因素,再构建Ordinal 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影响程度。研究发现:公众对城市基础设施和教育科研类指标满意度较高,对医疗卫生指标和整体性指标的满意度较低;公众的满意度主要受公共投资资金的使用透明度和规范性、公共投资的规模、公共投资项目的范围等因素影响。因此,应当注重公共投资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和透明度、提高养老和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的可及性,来提高投资满意度。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叶胥  谢迟  毛中根  
研究目标:测度民生获得感与民生满意度,剖析两者现状与差异。研究方法:构造民生获得感与民生满意度指标,问卷测度与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第一,我国居民民生获得感与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正向相关,相关系数为0.472,但差异也较为明显。数值差异方面,民生获得感总体明显高于民生满意度,民生获得感大于、等于、小于满意度的样本数分别占总体样本的58.34%、2.3%、39.36%,且两者数值正负等级也差别明显;特征差异方面,民生获得感仅在不同的收入与年龄群体中有明显差异,而民生满意度在不同的年龄、居住环境、就业状态、收入、文化程度群体中都存在明显差异。第二,导致两者数值差异的重要原因是民生预期在民生获得感与满意度之间有负向中介调节作用、预期值越高,民生获得感提高对满意度的促进作用越弱;导致不同的年龄与收入群体均在民生获得感与满意度中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年龄与收入能够同时影响到民生获得感、满意度与预期,其他个体因素则没有这样全面的影响。研究创新:测度与分析民生获得感与满意度的差异,揭示造成差异的原因。研究价值:有助于协同把握民生获得感与民生满意度,为增强民生改善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孙玉环  王琛  王法朋  
本文基于2010年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数据,探讨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并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测算中国居民生活满意度的代际差异。结果表明: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存有明显的代际差异,而农村居民的代际差异并不明显;相比城市老年人口,收入水平对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影响更显著;农村普遍偏低的受教育水平,一定程度阻碍了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高学历人才的期望会弱化受教育程度对生活满意度的正向效应。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雷咸胜  
基于安德森(Andersen)医疗服务利用模型,本文构建了影响居民医疗服务满意度的三维分析框架,包括个体特征维度、政策环境维度和医疗资源维度。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 2015年数据,通过多元有序Logit回归发现:城乡居民医疗服务满意度呈现"倒挂"现象,农村居民的医疗服务满意度要高于城市居民,主要是由城乡医疗服务资源配置不合理造成的,优质的医疗服务主要聚集在城市地区,反而导致城市地区医疗服务利用的过度拥挤。在三维影响因素中,首先是医疗资源维度对城乡居民医疗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最大,其中影响城市居民医疗服务满意度的主要是医疗资源的充足程度,说明城市地区医疗服务利用较拥挤,城市居民希望获取更加充足的服务;而影响农村居民医疗服务满意度的主要是医疗资源获取的便利程度,说明农村地区长期的医疗服务短缺,农村居民希望获取医疗服务更加便利。其次是政策环境维度,其中认为政策的公平程度与是否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对满意度的影响较大,而且是否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对城市居民的影响要比对农村居民的影响要敏感,这主要是制度保障水平差异和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个体特征维度总体上对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满意度的影响较弱。为了提高居民的医疗服务满意度,需要医疗服务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改革同时推进,尤其是要补齐农村医疗服务供给这一短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吕洁华  刘飞  夏彩云  魏鑫  
文章基于哈尔滨、郑州、南昌三个城市的城乡居民问卷的调查数据,从定量的角度研究城乡居民生活的幸福感,通过因子分析,找出影响居民生活幸福感的因素,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索各因素之间的内部路径关系,找出社会环境因子与工作情况因子、身体健康因子与个人发展因子之间相关程度较大。通过建立幸福感测量的指标体系,对城乡居民的生活幸福感大小对比分析。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慧慧  
本文建立民生因素综合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民生因素的主要因子,构建民生因素与城乡居民幸福感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利用CGSS(2010)数据对两者的相关关系进行检验。研究发现:个人工作因子、健康因子、教育因子、生态环境因子、家庭条件因子以及社会保障因子是影响居民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其中,健康和家庭条件等因素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程度最大,生态环境和社会保障因素次之,个人工作和教育等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弱。此外,男性通常比女性的平均幸福感高,具有城镇户籍的居民比具有农村户籍的居民平均幸福感高,居民的幸福感与年龄呈现"U"型的变化态势。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托尼·塞奇  李明  
在过去三十年间,尽管中国在各个领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但是政府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仍然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在计划生育、土地利用,还是在向居民提供服务等方面,政府行为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就中国居民对政府及其官员行为的认知,以及对待公共服务的看法而言,我们知之甚少。文章基于田野调查,试图通过一些指标来测度和比较中国城乡居民对不同层级的政府及其官员绩效的满意度。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涂俊  邵天品  
基于消费者微观层面,从系统分析与供需视角出发探索居民文化消费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构建了文化消费行为决策概念模型。并以天津市居民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法与访谈法展开调查,利用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影响路径与影响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居民文化消费能力、文化消费意愿、文化消费环境感知直接影响了文化消费行为,文化需求与价值表达、文化消费性价感知、文化消费能力间接影响了文化消费行为。此外,天津市民文化消费以休闲娱乐为主,文化消费层次普遍较低,且通过网络媒介进行"线上文化消费"成为潮流与趋势。据此提出教育引导、增强消费能力、有效供给和环境优化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莉  刘宁  戴明忠  陆根法  
论文用生态足迹理论和方法,定量研究哈尔滨市城乡居民食物、生活用品、生活用能、水资源、住区和生活污染等6类消费项的环境压力,为引导城市化发展和城乡居民建立可持续消费模式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1985~2003年哈尔滨市人均生活消费的环境压力不断增大,并在此期间超过生态承载力,产生生态赤字。城镇居民生活消费及各分项足迹均大于农村居民,差距呈加大趋势。在消费构成上,城镇和农村居民的食物消费足迹最大,2003年两者分别为1.054hm~2/人和0.711hm~2/人,城镇人均动物性食物消费数量显著大于农村,是其食物足迹较大的主要原因;在生态空间占用上,耕地占用面积最大,城乡居民分别为0.947hm~...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惠雄  吴丽民  
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浙江省城乡居民快乐状况的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城市居民的快乐状况优于农村居民,且城乡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农村居民在身心健康、家庭氛围和满足度等方面的状况均劣于城市居民。本文进一步对浙江省城乡居民苦乐源分布进行比较分析,得到以下结论:个体自身的健康状况是其苦乐感最直接也是最敏感的影响因素;农村居民的家庭环境处于劣势;工作压力给城乡居民带来的痛苦多于快乐;收入对农村居民苦乐感的影响比城市居民强烈;农村居民的闲暇需求少于城市居民;城乡发展在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依然处于不均衡状态;环境因素对城乡居民苦乐感影响的敏感性较弱。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双良   赵晓霞  
保障性租赁住房是破解大城市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难题的突破口。以天津市为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分析影响大城市青年人群体保障性租赁住房居住满意度的关键因素,以期为更好地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提供政策参考。研究发现:天津市青年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满意度级别为“一般满意”,青年租赁住户对设施配置与服务、政策感知的满意度较高。针对青年租赁住户满意度较低的几个指标,应通过优选建筑材料、优化住房选址、适度开发较大面积住房、优化户型设计、合理定价以及加强社区治理等多方式提升城市青年对保障性租赁住房居住满意度。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丽艳  季奕  王咿瑾  
城市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地方吸引人才,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显示性偏好理论构建城市生活质量指数,利用《2018年天津市居民交通与住房调查问卷》与城市经济地理大数据,测度居住点的生活质量。在此基础上,探究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并进行群体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总体上天津城市生活质量随居住点到CBD距离的递增而衰减,多数城市服务设施与环境指标对生活质量存在正向影响。从分样本看,高学历人才与创意阶层对生活质量的付费意愿较高,更偏好地铁、教育医疗资源、图书馆、体育设施及良好的生态环境;不同年龄群体对城市服务设施及环境的偏好存在较大差异;流动人口对生活质量的付费意愿较低。基于此,给出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增强城市吸引力与竞争力的具体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