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38)
- 2023(7581)
- 2022(6390)
- 2021(6021)
- 2020(4967)
- 2019(10743)
- 2018(10463)
- 2017(19811)
- 2016(10484)
- 2015(11382)
- 2014(10582)
- 2013(10044)
- 2012(9135)
- 2011(8194)
- 2010(8345)
- 2009(7980)
- 2008(7702)
- 2007(6551)
- 2006(5648)
- 2005(4965)
- 学科
- 济(36169)
- 经济(36126)
- 管理(30093)
- 业(27247)
- 企(23300)
- 企业(23300)
- 方法(14406)
- 学(13117)
- 数学(11655)
- 财(11556)
- 数学方法(11424)
- 农(10496)
- 中国(9507)
- 业经(8927)
- 务(7956)
- 财务(7942)
- 财务管理(7933)
- 理论(7734)
- 企业财务(7501)
- 制(7256)
- 贸(7248)
- 贸易(7244)
- 农业(7099)
- 易(7031)
- 环境(6562)
- 和(5981)
- 银(5786)
- 融(5772)
- 金融(5770)
- 银行(5765)
- 机构
- 大学(144253)
- 学院(143981)
- 济(53872)
- 经济(52799)
- 管理(51808)
- 研究(47376)
- 理学(44802)
- 理学院(44227)
- 管理学(43211)
- 管理学院(42942)
- 中国(34896)
- 科学(30117)
- 京(29198)
- 财(26654)
- 所(23687)
- 农(23525)
- 研究所(21586)
- 财经(21552)
- 中心(21281)
- 江(21029)
- 业大(20864)
- 范(20619)
- 师范(20413)
- 经(19600)
- 农业(18680)
- 北京(17716)
- 经济学(17230)
- 院(17078)
- 州(16847)
- 师范大学(16416)
- 基金
- 项目(97882)
- 科学(77201)
- 研究(72156)
- 基金(71436)
- 家(62808)
- 国家(62310)
- 科学基金(52989)
- 社会(46109)
- 社会科(43601)
- 社会科学(43590)
- 省(37965)
- 基金项目(37233)
- 自然(33979)
- 教育(33652)
- 自然科(33195)
- 自然科学(33183)
- 自然科学基金(32581)
- 划(32501)
- 编号(29741)
- 资助(28085)
- 成果(24719)
- 重点(22474)
- 部(21334)
- 创(20900)
- 发(20706)
- 课题(20056)
- 创新(19484)
- 国家社会(19296)
- 科研(18995)
- 制(18783)
共检索到2066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学成
减损规则作为民事责任的一般规则,其法理依据在于民法的诚实信用原则。减损规则不仅适用于合同法,而且在侵权法中也有广泛适用的余地。我国《侵权责任法》未规定减损规则,实为法律漏洞,应当通过类推适用和诚实信用原则予以补充。
关键词:
减损规则 类推适用 诚实 信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家军 杨艺伟
课程文本理解的边界是课程文本理解活动中各构成要素对课程文本理解的规范性约束,并使其有别于其他形式的文本理解活动。作为一种动态的规范性要求,具有鲜明的历史性与时代性。无边界约束下的课程文本理解活动容易出现理解秩序混乱、理解过程失真的失序现象。依据课程文本理解的实际境况,借助中外解释学理论,可以构建课程文本理解边界的要素分析模型,并基于此探究课程文本理解的边界。课程文本内容的官方性与思想的完整性构成了课程文本理解的文本边界;作者的意图和写作文本的时间间距构成了课程文本理解的作者边界;标准读者的属性和特定的理解旨趣构成了课程文本理解的读者边界;意义符合性原则和理解现实性原则构成了课程文本理解的规则边界。探寻课程文本理解的边界旨在澄明课程文本理解活动的发生机制,为课程文本意义寻觅一个合适的栖息地。
关键词:
课程文本 解释学 文本理解 边界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力毅
保险事故如已经发生,基于最大诚信原则之贯彻、道德危险之防免、社会财富最大化之追求等政策考量,《保险法》第57条确立了被保险人的减损义务。现行法存在的明显漏洞在于,如被保险人违背减损义务,从条文文义而言似乎不用承担任何不利的法律后果,但这显然不符合该条的规范目的。为填补该漏洞,主要存在两种解释论方案,其一为个别类推《民法典》合同编当一方违约时,守约方违背减损义务的法律后果,其二为总体类推《保险法》当保险事故已经发生,被保险人违反不真正义务所需承担的法律后果。基于构成要件之考量,尤其是保险给付不同于损害赔偿,加之特别法类推优于一般法类推、总体类推优于个别类推理念之贯彻,不真正义务体系下总体类推方法之适用更为妥适。未来应以《保险法》修订为契机,借鉴上述解释论上的合理结论将这一漏洞彻底予以填补。司法实践虽然已经意识到法律漏洞的存在,认可被保险人违反减损义务时保险人免责的可能性,但基本没有回归可能的类推适用方法之运用并予以详细的说理,解释论共同体之构建仍需努力。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淑宝 王爱霞
近年来,数字图书馆用户侵权案件已取代数字图书馆自身作为责任主体的侵权案件,成为相关著作权侵权案件的主要类型,但此类研究仍然匮乏。本文对数字图书馆用户著作权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形态、法律责任承担方式、损害赔偿依据和损害赔偿额评估方法等进行探究,目的是加强对数字图书馆用户民事法律责任的认识,进而用法律引导和规范用户信息行为,保护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促进数字图书馆有序发展和更好地发挥新型知识传播中心的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毕贝
普通消费者个人性的3D打印行为使得现行专利侵权制度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国内学界的应对之说莫衷一是。从专利质量诉求的角度入手,根据利益平衡及权利限制原则,将专利侵权构成要件之"为生产经营目的"改为"牟利目的",并恰当适用"合理使用"规则,既可增强专利权保护以应对3D打印技术下专利保护受到的冲击,又可将专利保护限制在一个合理范围,从而满足公众的正当利益诉求,并有利于社会对优质专利之诉求的实现。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吴琼 姚伟
哲学解释学有关"理解"的理论阐释对我们反思当前教师评价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从"理解"视角分析当前我国教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评价的管理和控制倾向严重,评价标准忽视个体差异,评价过程中缺少真实的对话和交流,评价结果缺少全面的反馈和解释。针对这些问题,教师评价应彰显"理解"的意蕴,评价目标应定位于在"理解"中促进教师发展,评价标准应是评价双方达成的"理解"共识,评价过程应是主体间的对话,评价结果应是一种"理解"性阐释。
关键词:
“理解” 哲学解释学 教师评价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洪修 刘笑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数字技术发展推动了教科书呈现方式的变革,也重构了教科书的理解图景。哲学解释学是一门揭示精神活动中“理解”问题的哲学。从哲学解释学的视角审视数字教科书理解的潜在风险,能够为数字教科书的科学建构提供理论支持。当前数字教科书在知识选择、内容组织以及学生使用等方面受数字技术影响颇深,学生对数字教科书的理解存在被异化的风险。因而,基于理解取向的数字教科书研究需要以理解主体为本位,明确数字教科书知识选择标准;以教育逻辑为组织依循,把握数字教科书理解的整体性;以对话为基本方式,促进数字教科书的教学方式变革。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魏子华 马擎宇
《民法总则》第16条规定"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该条文首次明确了胎儿民事权利能力问题,具有积极意义。文章认为还应当完善我国胎儿利益保护范围,构建我国胎儿侵权损害赔偿制度,并从损害赔偿请求权行使时间、主体、对象、范围4个方面明确请求权的内容与行使规则。
关键词:
侵权 民法保护 胎儿 利益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安之楠
尽管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未明确承认土地承包经营权具有可继承性,但在维护和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政策背景以及制度演进趋势下,通过法解释学的方法,可以证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财产权属性,亦能够通过对既有立法做体系性解释的方法找寻到土地承包经营权可被继承的合法性依据。在具体案件裁判中,法官可采取"以理找法"的逆向推理路径,借助类推适用的法律漏洞填补方法、利益衡量方法,得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具有可继承性的合法的裁判结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韦保宁
我国有关未成年学生人身损害侵权责任的立法存在法律效力较低、责任不明确、免责事由和归责原则不统一等问题。《侵权责任法》的出台为此种侵权责任的承担提供了最高法律依据,并对责任确定、归责原则、补充责任等问题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未成年学生人身损害的处理应明确教育管理保护的职责和过错原则以及法定的免责事由,有关的地方性立法应作修改和完善。
关键词:
未成年学生 人身损害 侵权责任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冯茁 曲铁华
教育对话问题的探讨是对话哲学在教育领域中的一种回应。从作为教育方法的"对话"到作为教育思维方式的"对话",教育对话的内涵在不断地拓展和深化。由于缺乏对对话的本体论诠释,使得理论和实践对于"教育对话是什么"的追问始终没有结束。本文从哲学解释学的视角重新审视教育场域中的各种对话关系,在本体论层面上透析教育对话的深层内涵。
关键词:
对话 教育对话 哲学解释学 理解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维平 王海龙
《资本论》是马克思最为成熟的代表作之一,而解释学为《资本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一般解释学"无视《资本论》研究的"解释学处境",呈现出绝对主义倾向。在"哲学解释学"视角下,"语言""间距""视域""解释学循环"和"经验"等成为《资本论》研究过程得以正常展开的基本条件。只有立足于社会实践,通过解释学方法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的结合,利于避免《资本论》的"哲学解释学"陷入主观主义困境,从而挖掘和发现《资本论》的不朽价值,推进中国特色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经济哲学研究。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冯德淦
涉及自愿责任保险的多数人侵权理论和实践存在争论,无论是多数人侵权责任的体系,还是保险人责任的承担都未能明晰。应当明确,多数人侵权分为共同侵权和分别侵权,连带责任不仅适用于共同侵权,分别侵权中的"可能原因力"案型也应当适用。在多数人侵权承担外部连带责任时,保险合同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时,自愿责任保险人应当就被保险人的外部责任进行赔付。在保险合同充分告知的情况下,明确约定了"按份赔付"条款,该条款应当有效,保险人仅需就内部责任进行赔付。《保险法司法解释(四)》第16条在文义上未能清晰表述,需要以责任保险的内涵和目的为基础,结合上述结论重新阐释。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许轶冰
英国学者伯内尔和摩根总结了四种社会学理论范式,即功能主义范式、解释学范式、激进人文主义范式和激进结构主义范式。本文针对其中的解释学范式提出了四条方法论指导原则,即同情原则、谨慎原则、逻辑原则和顺应原则。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光陆
在我国当前的教师教育中,教师的实践智慧的研究逐渐成为一个热点。实践智慧是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一个概念。哲学解释学大师伽达默尔后期有一个重大的转向,即从单纯作为本体论哲学的解释学到作为实践哲学的解释学的转向,旨在重新恢复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的概念,实践智慧于是成为后期哲学解释学的核心概念。本文首先区分了实践智慧与实践知识以及技术性知识;其次,以其为基础,阐释了反思性实践和操作性实践的区别;再次,指出教师的自我理解是其实践智慧生成中的必要条件,并反思了以自我理解为基础的教师"实践智慧"的局限性。
关键词:
实践智慧 反思性实践 自我理解 参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