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14)
- 2023(10669)
- 2022(9549)
- 2021(9026)
- 2020(7530)
- 2019(17589)
- 2018(17589)
- 2017(33679)
- 2016(18887)
- 2015(21599)
- 2014(21711)
- 2013(21097)
- 2012(19062)
- 2011(17243)
- 2010(16979)
- 2009(15034)
- 2008(14338)
- 2007(12237)
- 2006(10555)
- 2005(9039)
- 学科
- 济(69022)
- 经济(68945)
- 管理(48991)
- 业(48199)
- 企(38371)
- 企业(38371)
- 方法(34154)
- 数学(29730)
- 数学方法(29380)
- 农(21313)
- 中国(17313)
- 学(16015)
- 财(15490)
- 业经(15456)
- 理论(15068)
- 农业(14543)
- 地方(14059)
- 教育(12049)
- 贸(11620)
- 贸易(11616)
- 技术(11446)
- 和(11300)
- 易(11233)
- 环境(11115)
- 教学(10917)
- 制(10548)
- 务(10067)
- 财务(10009)
- 财务管理(9993)
- 划(9685)
- 机构
- 大学(259794)
- 学院(259522)
- 管理(103679)
- 济(94173)
- 经济(91902)
- 理学(91118)
- 理学院(90063)
- 管理学(88392)
- 管理学院(87936)
- 研究(83517)
- 中国(57683)
- 京(55213)
- 科学(54658)
- 农(43852)
- 业大(41838)
- 所(41218)
- 财(40650)
- 范(38381)
- 研究所(38168)
- 师范(38049)
- 中心(37569)
- 江(36743)
- 北京(34512)
- 农业(34277)
- 财经(33712)
- 经(30781)
- 师范大学(30701)
- 技术(30547)
- 院(30294)
- 州(30092)
- 基金
- 项目(185689)
- 科学(144933)
- 研究(138235)
- 基金(131538)
- 家(114372)
- 国家(113365)
- 科学基金(97140)
- 社会(83056)
- 社会科(78565)
- 社会科学(78544)
- 省(74628)
- 基金项目(71210)
- 教育(66567)
- 自然(63892)
- 划(62714)
- 自然科(62342)
- 自然科学(62329)
- 自然科学基金(61206)
- 编号(58609)
- 资助(53833)
- 成果(47739)
- 重点(41633)
- 课题(40960)
- 部(40847)
- 发(39336)
- 创(38768)
- 创新(35954)
- 项目编号(35534)
- 科研(35370)
- 教育部(35063)
共检索到3608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诗雅 马少云
提升民汉双语教师专业素养是提升我国双语教育质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双语教师在素养结构上具有比普通教师更加复杂的特点与要求。本研究以专业素养为切入点,在教师学科教学知识框架与课语整合式学习理论分析框架下,首先系统设计了民汉双语教师专业素养框架结构,其次对素养结构各个要素进行梳理和建构,据此勾勒出民汉双语教师"三圈层、多交叉"的,融汇教师素养、知识与技能等多维度、多层面立体交叉的框架结构。研究认为,我国民汉双语教师应该融汇三大发展领域,即语言学、学科专业、教育学;三大发展维度,即专业情怀、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三大发展阶段,即基础素养、核心素养与拓展素养。这一框架不仅能为民汉双语教学建立一种愿景,即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同时关涉文化、语言与学科知识;还能使教师更好地理解在双语教育实施过程中所蕴含的文化体系、语言体系与知识体系;更能为我国民汉双语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遴选及职后培养提供参照依据。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杨忠君
以"素养"为内核的教师专业成长更具内在性、终极性、根本性和统领性,有利于实现由"被发展"到自觉自愿发展、由理想化跃升到人性化成长以及由片面发展到整体性成长的转变。实现以"素养"为内核的教师专业成长,要尽力营造有利于敦促和激励专业成长的氛围,建设养料充足和益于专业成长的平台,谋求自觉自愿和提纲挈领式的自主性成长,重视教师专业精神、专业修养、专业伦理和专业态度的成长。
关键词:
素养 内核 教师专业成长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陆俊杰
关于中职教师专业素养的研究是职业教育教师能力和标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教学能力是其中的关键内容。既不能固守学科化又要从根本上提高中职教师的专业素养,需要处理好专业性与拓展性的关系,并在实践中进行立体化安排。
关键词:
中职教师 专业素养 教学 观念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惠中 徐雄伟
社区教育专职教师专业素养是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文献研究和实际调研,提出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具有管理者、教学者和研究者三位一体的职业角色,并从其工作职责出发,分别对他们应具备的品质素养、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进行了阐释。
关键词:
社区教育 教师专业素养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周淑琪
教师评价素养是教师专业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许多国家在教师专业标准中,描述了不同发展阶段教师应具备的评价素养。本文总结分析澳大利亚、英国、美国、新西兰等国的教师专业标准,分析了新手教师应具备的五项基本评价素养。与新手相比,专家型教师拥有更加良好的评价知识结构,并能更好地将各种可利用的知识组织起来运用到评价和教学中。制定针对性的表现标准、一体化的教师教育、开展教学研究与课堂实践是促进新手教师提升到专家型教师的重要策略和途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丁陈娟
教师专业化成为世界各国政府提升综合国力的一个标准,也是促进学科教学与教师成长的重要的因素,在新的形式与环境下,对于高职教师的专业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教师的专业化严重影响到教师的素养。从教师的专业化入手,探讨教师的素养与专业化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
教师专业化 教师素养 实现途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周文叶 周淑琪
教师专业标准规定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须达到的专业要求,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教师职业所应具备的专业素养之研究成果的共识。教师评价素养是各国教师专业标准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标准内容看,教师评价素养即选择并运用适当的评价方式收集、分析和使用评价信息促进学习、改进教学的意向、知识和能力。同时,各标准中的教师评价素养集中体现了以下基本理念:(1)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2)评价引领教师的教学;(3)评价贯穿于教与学的始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熊明
美国经过多次师范教育改革,形成了多样化、系统化的职前教师素养培养模式,在诸多方面为国家整体师资水平的提高提供了较大的支持。首先介绍了美国对职前教师专业素养培养的迁变历程,之后详细阐述和分析了美国培养职前教师专业素养的主要内容与途径,最后从加强师范生教育价值观与职业精神、拓宽知识结构、提高教学技能等角度出发,探索了美国职前教师专业素养培养的经验,并提出对我国职前教师专业素养教育的相关启示。
关键词:
美国 职前教师 教师专业素养 培养经验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黄友初
教师专业素养是教师在先天条件基础上,经历养育、教育和实践等各种后天途径逐步养成,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有着显著影响的素质和修养,是教师从事符合时代发展的职业活动所需心理品质的总和,具有专业性、统领性和发展性等特征。采用扎根理论,对2167个调查原始数据进行分析表明,教师品格、教师知识、教师信念和教师能力被认同程度较高,可视为教师专业素养的一维构成要素,进而分为教育情怀等12个二维要素。在比较了教师专业素养5种常用的测评方式后,认为可以通过建立有效机制提升教师专业价值,构建以教师专业素养发展为核心的教师教育体系,以及培养教师在实践中的自我反思能力等路径,更好地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郑孝梅
入职前培训和对在校师范生进行专业培养,是我国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主要途径与方法。主体认知论是影响教师培训和在校师范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具身认知理论重新论述人类的认知和学习,提出身体作用于环境,环境塑造了认知。身体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主动构建了认知、情感、态度、思维等心理活动。心智的本质是身体体验。具身体验决定了学习的性质和特点。身体是心智的基础,是心智的起源。为了走出传统认知理论忽视身体主体性的困境,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完善在校师范生的教育理念,本文以具身认知理论为基础,使用复杂思维和关系思维,研究了教师专业素养的本质和结构,阐述了具身认知理论应用于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优势。
关键词:
具身认知理论 教师专业素养 师范生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何淑贞
内尔·诺丁斯(Nel Noddings)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和经验,将宏大的教育哲学思辨转化为回归生命的意义和联接。她独创的关怀理论向人们传递学校教育不是通往上流社会的阶梯,而是通向智慧的道路。而对于高职教师来说,其专业素养的养成必然会离不开教师博大的胸怀。
关键词:
内尔·诺丁斯 关怀理论 教师专业素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艳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培养出适应21世纪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必须要构建核心素养框架,基于国外的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和我国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学生应该具备工匠精神、技术应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人际关系与团队合作能力、外语能力、职业规划发展能力等八大核心素养。政府、学校和学生必须通力合作,从人才培养目标、学业质量评价标准、课程、教学、教师、学风、个人意识等方面综合入手,全面推动高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钟嘉月 李娅玲
职业教育教师政策文本中关于职业教育教师专业素养的论述反映了国家对职业教育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运用扎根理论对1993年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教师政策文本进行编码分析发现,职业教育教师政策文本中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主要集中于师德与专业理念、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基础教学能力、实践教学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这六个方面共同构成了指向"双师型"目标的职业教育教师专业素养的基本结构。为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国家层面要营造有利的政策环境,职业院校层面要建立有效的师资培养培训机制,教师个人层面要实现自主的教师专业素养发展。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全礼
对238名培智学校教师的调查发现:89.6%的教师是本科以上学历;入职前,44.1%的教师专业对口;教师学历提升后的专业与所教学科和所从事工作的吻合度较低;不到三分之一的教师知道智力落后儿童的高级神经活动特点和关于智力落后儿童的数学水平与汉子识字量的研究;教师的学科素养不理想,7.6%的教师了解算术应用题的三个类型,34.5%的教师了解辅助阅读的四个类型。建议:加强特殊教育教师的职前培养管理和职后继续教育管理,提升培智学校教师的专业素养。
关键词:
培智教育 教师 专业素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