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71)
- 2023(16989)
- 2022(14968)
- 2021(14243)
- 2020(12166)
- 2019(28223)
- 2018(28177)
- 2017(54729)
- 2016(30302)
- 2015(34586)
- 2014(35087)
- 2013(34082)
- 2012(31697)
- 2011(28525)
- 2010(28782)
- 2009(26602)
- 2008(26293)
- 2007(23618)
- 2006(20482)
- 2005(18128)
- 学科
- 济(117909)
- 经济(117769)
- 管理(86964)
- 业(82577)
- 企(67623)
- 企业(67623)
- 方法(57091)
- 数学(50049)
- 数学方法(49309)
- 农(34182)
- 财(32149)
- 中国(31823)
- 学(25728)
- 业经(25395)
- 地方(24104)
- 制(22948)
- 贸(22664)
- 贸易(22659)
- 农业(22509)
- 易(21985)
- 务(20462)
- 财务(20376)
- 财务管理(20326)
- 理论(20299)
- 企业财务(19206)
- 和(18572)
- 银(18111)
- 银行(18054)
- 环境(17818)
- 技术(17810)
- 机构
- 大学(432005)
- 学院(430166)
- 管理(168865)
- 济(168560)
- 经济(164553)
- 理学(145712)
- 理学院(144110)
- 研究(141351)
- 管理学(141268)
- 管理学院(140500)
- 中国(105893)
- 京(91584)
- 科学(89019)
- 财(78824)
- 所(72213)
- 农(72003)
- 中心(65896)
- 业大(65542)
- 研究所(65286)
- 江(65138)
- 财经(62637)
- 范(58252)
- 北京(58064)
- 师范(57728)
- 经(56709)
- 农业(56328)
- 州(52800)
- 院(51071)
- 经济学(49641)
- 财经大学(46239)
- 基金
- 项目(289129)
- 科学(225456)
- 研究(212035)
- 基金(206731)
- 家(179273)
- 国家(177741)
- 科学基金(152176)
- 社会(129756)
- 社会科(122752)
- 社会科学(122720)
- 省(114399)
- 基金项目(109687)
- 自然(100290)
- 教育(99763)
- 自然科(97889)
- 自然科学(97859)
- 自然科学基金(96067)
- 划(95920)
- 编号(88836)
- 资助(86665)
- 成果(73538)
- 重点(64485)
- 部(63732)
- 课题(61456)
- 发(61198)
- 创(59268)
- 科研(55609)
- 创新(55189)
- 大学(54798)
- 教育部(54448)
- 期刊
- 济(184585)
- 经济(184585)
- 研究(126483)
- 中国(83057)
- 学报(68236)
- 农(64739)
- 财(61353)
- 科学(61267)
- 管理(59797)
- 教育(53799)
- 大学(51703)
- 学学(47912)
- 农业(44197)
- 技术(38460)
- 融(37603)
- 金融(37603)
- 业经(30967)
- 财经(29924)
- 经济研究(28596)
- 经(25516)
- 图书(24712)
- 问题(24412)
- 业(22479)
- 技术经济(20969)
- 理论(20848)
- 版(20385)
- 统计(20301)
- 科技(19584)
- 实践(19016)
- 践(19016)
共检索到6322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周浩 李晓华 尤永红
对全国12所民族高校2012届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抽样调查显示:就业结构性矛盾较突出、部分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就业期望与现实差距大、弱势毕业生群体求职难度大。民族院校应优化专业设置,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育引导,切实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加大帮扶力度,促进政策落实。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岳昌君 周丽萍
基于2015年全国17个省(区、市)的28所高校的抽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第一,经济新常态对学生的毕业去向影响显著。2015年呈现出"已确定单位"比例与"待就业"比例"双降"的现象,同时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升学、出国出境的比例都显著提升。第二,经济发展状况是就业机会和工作状况的决定因素。东部高校因地缘优势在求职中处于有利地位。在东部地区、大中城市、新兴服务业(金融和IT)、三资企业和国有企业、从事管理和技术工作的毕业生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而这些地区、城市、行业、部门、岗位确实也是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去向。第三,人力资本对求职结果和起薪均有显著的影响。人力资本的影响突出体现在个人学历层次、学历数...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就业状况 求职结果 初职起薪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邱文琪 岳昌君
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是我国“十四五”时期的重要目标,作为重点群体之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尤为受到关注。本研究基于2013-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抽样调查数据,采用多种统计和计量回归方法,探讨本科生在高等教育阶段的能力增值对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本科生在高等教育期间的能力增值对其就业质量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认知能力增值和非认知能力增值的提升均有助于促进就业满意度的提高,且认知能力增值对于毕业生的就业起薪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进一步的分类分析发现,能力增值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学校类型差异,这一影响主要体现在非“双一流”高校学生的就业起薪上,而对“双一流”高校学生没有产生显著影响。建议高校和学生结合实际加强对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的塑造与培养,同时强化以能力为导向的市场化用人机制。
关键词:
能力增值 认知能力 非认知能力 就业质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岳昌君 杨中超
对2011年全国8个省份30所高校抽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人力资本依然是影响毕业生求职结果、起薪和工作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家庭背景对求职结果有显著影响,它不仅表现在就业机会获得方面,也表现在起薪和工作满意度上;就业结果的地区和性别差异依然存在;就业单位性质、行业状况是造成毕业生起薪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学用结合程度、户口档案解决情况和起薪等都会对毕业生的工作满意度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就业 起薪 工作满意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岳昌君 张恺
基于全国21个省份30所高校的抽样调查数据,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毕业生求职结果及起薪的影响因素统计分析。研究发现,高校毕业生的整体"落实率"为72.0%,毕业生在东部地区、大城市就业的比例更高,企业是吸纳毕业生的最主要单位,毕业生工作的相关度和满意度较高;性别、家庭状况等背景因素是影响求职结果和起薪的重要因素;劳动力市场更加认可反映群体差异的学历、证书、学校类型层级等因素,而非反映个体差异的学习成绩和求职努力程度;就业地区、行业、单位性质等均对毕业生起薪有显著影响。建议加强政府和学校的就业指导,完善劳动力市场及监督机制,扶助弱势群体,保障就业公平,破除招聘中各种限制和歧视,提高高等教育资源...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就业状况 求职结果 起薪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周丽萍 岳昌君
利用2009-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对高校毕业生行业收入差距的成因和变化趋势进行了探讨。主要发现有:第一,行业收入差距主要体现在行业间,且存在扩大趋势;第二,人口统计学特征、人力资本异质性和工作特征是解释行业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在排除这些变量影响后,只有IT和金融业存在显著的工资溢价;第三,与具有相似几率进入IT和金融业却未进入的毕业生相比,进入IT和金融业的毕业生的工资起薪至少显著高15%(约750元/月);第四,Oaxaca-Blinder收入差距成因分解结果再次证明特征相似的毕业生仅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燕子
有效平衡"硬技能"与"软实力"培育之间的关系,符合工作场所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将决定应用型高校最终的人才培养质量。以江西省9所应用型高校的7220毕业生为调查对象,通过统计数据分析发现,应用型高校毕业生由于院校属性、学科领域以及性别之间的差异,呈现出不同的软实力培养效果。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 大学毕业生 软实力 培养效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鹏 朱小军
基于全国28所高校的抽样调查数据,以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为切入点,通过建立明瑟收入函数模型,将样本变量按照性别、专业、学历、工作单位、就业区域五个类别对高校毕业生的过度教育收入效应进行测算。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过度教育使得个人教育投资的边际收益递减,学历越高,过度教育的收益损失率也会随之提升;专业性越强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优势越明显,越不容易出现过度教育现象;公共部门的过度教育收益率要高于私立部门,但是公共部门容易出现过度教育的现象,而私立部门则容易出现教育不足问题;高校女性毕业生过度教育损失率和教育不足损失率均高于男性毕业生;东部地区更容易发生过度教育,且东部地区的过度教育收益率高于中部和西部...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范皑皑
本研究利用2003-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毕业生面临的就业环境和就业状况,发现毕业生面临的是一个岗位实际技能需求有所降低但入职学历门槛不断提升的市场,所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向下职位挤压和过度教育。研究还进一步分析了过度教育发生的原因,发现追随性求职策略导致能力较弱的毕业生没有竞争优势,进而不能获得适度匹配的岗位;专业人力资本不足的毕业生需要更多的教育信号来证明个人能力,也因此而发生过度教育;更多的教育还可能成为弱势家庭子女弥补家庭社会经济资本不足的一项工具。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涛 黄少澜
近年来,超16%的高校应届毕业生选择了灵活就业,但其选择究竟是心仪之举还是无奈之举则无从判断,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摸清高校应届毕业生对新就业形态的灵活就业认可程度对于促进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22届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抽样调查数据,对其灵活就业认可程度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已就业毕业生中选择灵活就业占9.79%,未就业毕业生中愿意选择灵活就业的占74.09%,但高校毕业生对灵活就业的认可程度依然较低;(2)毕业生对灵活就业的认可程度显著影响毕业生灵活就业选择和意愿;(3)毕业生对灵活就业的认可程度受个人特征、家庭背景、学校特征、学校就业指导服务、求职心理和人力资本等多方面因素影响;(4)在影响毕业生灵活就业认可程度的诸项因素中,学校就业指导服务满意度的重要性排序最高,家庭年收入、找工作压力、找到满意工作信心等次之,个人特征最低。鉴于此,高校开展包括课程、活动、实习等一系列有助于毕业生理解和选择灵活就业的指导服务具有现实重要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贺凌 岳昌君
基于2013年和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数据,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落实情况、就业起薪的专业和性别差异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理工科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结果的性别差异高于其他专业,但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深化,经管、人文、社科专业毕业生在就业结果上的性别差异不断缩小,相关专业的女性毕业生落实工作和获得高收入的优势有所提升。另外,2015年女性毕业生整体的就业状况相对于2013年也有一定改善。建议深化产业结构转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制定和完善消除就业性别歧视的法律政策,保障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中的权益。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向兵 刘卫 胡蓉
面向树达学院、城南学院、东方科技学院、涉外学院和北津学院5所独立院校的调查表明,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就业率逐年下降、就业成本高、待业时间长、就业层次低、平均收入少、工作与所学专业脱节、应聘时自卑心理严重现状等问题。为了进一步解决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提出了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学校深化教育改革、学生多元化择业等治理方略。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少数民族 大学生 就业问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会锋
文章从河南省高校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就业实际出发,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影响学生就业的多种因素。高校作为专业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应坚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完善校企合作,按市场需求培养人才;加强正确引导,更新学生的就业观念。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胡清斌
2017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招生累计录取各类新生30.18万人,本科招生20.31万人,本科录取率61.3%,创历史新高。在江苏省高考人数逐年下降的情况下,录取比例不断提高,江苏省高等教育早已进入大众化阶段,这也为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经济学视角,大学生就业涉及劳动力市场划分、教育供给与需求、职业搜寻理论及筛选理论等多个问题。要解决江苏省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需要转变大学生就业的决策、健全政策引导、建立良好的社会需求环境、改善就业市场。
关键词:
就业 经济学 高校毕业生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志业 栾开政 李卫东
造成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高预期与现实中毕业生就业不畅矛盾的原因很多 ,但问题的本质在于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我国现阶段的产业发展状况存在很大的不适。其表现特征 ,就是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对教育过度”问题。从长远看 ,适度超前依然是我国高等教育必须长期坚持的发展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
农业院校硕士研究生就业预期分析——基于沈阳农业大学在校硕士研究生的抽样调查
基于前景理论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内部市场排斥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
大学生助学贷款与就业信用状况及信用评级研究——基于广东省六所高校的抽样调查分析
大学生助学货款与就业信用状况及信用评级研究——基于广东省六所高校的抽样调查分析
人工智能时代STEM大学生核心能力发展与教育对策:基于全国17个省区市32所高校抽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成本实证研究——以2014届毕业生顶岗实习抽样调查为例
我国科技保险市场的问题、根源及对策——基于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抽样调查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