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82)
- 2023(13281)
- 2022(11395)
- 2021(11237)
- 2020(9033)
- 2019(21420)
- 2018(21136)
- 2017(39193)
- 2016(22269)
- 2015(25220)
- 2014(25504)
- 2013(24356)
- 2012(22220)
- 2011(19938)
- 2010(20237)
- 2009(17909)
- 2008(17355)
- 2007(15294)
- 2006(13635)
- 2005(12219)
- 学科
- 济(77581)
- 经济(77491)
- 管理(57474)
- 业(52766)
- 企(43893)
- 企业(43893)
- 方法(33656)
- 数学(28533)
- 数学方法(28063)
- 中国(27135)
- 教育(23884)
- 农(22638)
- 财(19528)
- 学(19250)
- 理论(18123)
- 业经(18063)
- 地方(16758)
- 农业(14995)
- 制(14564)
- 贸(13801)
- 贸易(13792)
- 技术(13605)
- 易(13364)
- 和(12830)
- 务(11930)
- 财务(11856)
- 教学(11841)
- 财务管理(11830)
- 银(11713)
- 环境(11696)
- 机构
- 大学(299876)
- 学院(297882)
- 管理(112686)
- 济(106955)
- 经济(104164)
- 研究(101065)
- 理学(97099)
- 理学院(95903)
- 管理学(94004)
- 管理学院(93432)
- 中国(70294)
- 京(66165)
- 科学(62467)
- 所(50566)
- 财(50471)
- 范(49874)
- 师范(49576)
- 研究所(45744)
- 江(45081)
- 中心(44868)
- 北京(43136)
- 农(42858)
- 业大(41613)
- 教育(40714)
- 师范大学(40296)
- 财经(39912)
- 州(37121)
- 技术(37095)
- 院(36751)
- 经(36155)
- 基金
- 项目(199645)
- 科学(157451)
- 研究(156436)
- 基金(139728)
- 家(119778)
- 国家(118560)
- 科学基金(101047)
- 社会(93775)
- 社会科(88379)
- 社会科学(88353)
- 省(79955)
- 教育(78667)
- 基金项目(73646)
- 划(68569)
- 编号(68083)
- 自然(63609)
- 自然科(62064)
- 自然科学(62052)
- 自然科学基金(60866)
- 成果(58554)
- 资助(56738)
- 课题(49723)
- 重点(45781)
- 部(44771)
- 发(43681)
- 项目编号(41825)
- 创(41595)
- 年(41353)
- 教育部(39173)
- 规划(39083)
共检索到4499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秋丽 张俊豪
通识教育是新时代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关键。针对民族院校通识教育历史变迁、存在问题及提升路径进行理论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民族院校通识教育大致经历了从开设文化素质课程、推进通识教育实施到建立通识教育平台、完善通识教育体系以及凸显通识教育特色、创新通识教育理念等几个历程。当前民族院校通识教育发展存在顶层规划设计不足、主体认知存在差异、各级目标阐释不清、课程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从落实通专结合理念、加强顶层规划设计,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促进主体认知共识,厘清通识教育目标、形成三级目标体系,构建协同课程体系、打造特色核心课程等方面给出提升路径。
关键词:
民族院校 通识教育 民族高等教育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亚群 向亚雯
加强通识教育是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实现民族院校办学使命的重要路径。民族院校通识教育的变革具有三重价值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厚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育人为本,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立足民族文化之根,传承各民族优秀文化。其实施特点包括实行通专结合的培养制度,采用分布必修的通识教育课程模式,重视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实行大班授课,发展在线教学,彰显校园文化的民族特色,发挥潜在的育人功能。一方面,其改革举措推动了民族学等相关学科建设,提升了民族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了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另一方面,受教育理念、教育评价方式等因素影响,民族院校通识教育也存在课程模式单一、轻隐性课程等问题。调整通识教育教育发展策略,需树立全面的通识教育发展观,改革课程模式和教学评价方式,拓展育人路径,促进教育交流和经验借鉴。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静 钟海青
民族院校在我国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历史性和特殊性内涵,对保证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求同存异"的通识教育理念强调的是通识教育普遍性与民族教育特殊性之间的协同。在民族院校探讨文化自觉发展脉络中通识教育"求同存异"理念的适切性,可作为推动民族院校通识教育本土化发展的重要逻辑起点,并体现通识课程的多样化发展指向。因此,有必要厘清通识教育在民族教育中的理论关系,调和通识教育与民族教育的"求同"理念与"存异"诉求,把握多元共生的通识课程发展边界,寻求文化自觉意义下民族地区和民族院校的通识教育发展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崔建平
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与通识教育教学现状,加强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十分必要,其目标定位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较强职业通用能力和较大自我发展潜力的高职人才。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内涵、现状和必要性,并重点探讨了其目标定位和实施策略。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通识教育 目标定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志贤 莫虹 林春波
教育部发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后,部分高校在转型过程中片面强调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作为"完整的社会人"的教育。针对这种现象,从树立正确价值观、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关系、教师队伍培养以及教育方式的探索等方面探讨了通识教育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 通识教育 价值观 专业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文蕾 曹鸿涛
借鉴杜威的"职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整合"思想,结合我国高职院校现状,从通识教育内涵、实证分析、政策建议三方面,论证通识教育与个体职业能力持续发展的关系,对提升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与再就业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通识教育 职业教育 就业 再就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丹
在教育全球化的背景下,通识教育已经成为世界的主流。本文通过分析通识教育的内涵及其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意义,指出了我国高校实施通识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
通识教育 内涵 改进路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恒亮
通识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于上个世纪的40年代才开始引入我国,通识教育的作用一直受到高校的重视。随着互联网和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过于精细的专业划分已经打破了知识的完整性,导致大学生知识面的狭窄,以至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变革。当前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尽管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也面临不少困境,这需要教师通过不
关键词:
通识教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钰亮
作为我国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和实践成果,书院制教育模式得到越来越多高职院校的青睐。从生活、学习、交流3个维度,分析国内外通识教育发展,总结书院制育人模式下高职院校开展通识教育工作的特点,并提出通识教育工作改革与创新的建设意见。
关键词:
通识教育 书院制 高职院校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路荣平
当前,在高职开展通识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是企业界与学生们的需要。文章以A大学与B学院为例,发现综合性大学与高职院校在开展通识教育的出发点、理念、课程设计、教学方法以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方式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由此,作者提出了高职开展通识教育的策略:正确处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通识课程内容;改革现有通识课程教学方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通识教育 通识课程 综合素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振天 杨雅文
通识在本体论与认识论层面 ,是对常识、对科学的超越 ,在人生观与价值观层面 ,通识是对人的生命本然、终极目的与理想等意义世界的观照。在物质化与科技化的今天 ,人类需要特别关注通识。然而 ,达至通识之境并非自然自发过程 ,而是一个自为自觉过程。人类的通识 ,需要教育的参与、引导、培育和建构
关键词:
通识 价值 教育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金伟良 彭卫
对西方教育史和中国教育史进行了简单的梳理,探寻教育变迁的哲学基础,尝试从教育价值的视角对通识教育的意义进行初步的哲学分析。在总结了欧美国家通识教育模式和国内几所大学通识教育模式之后,明确了不同类型高校的学生都应该接受通识教育;德性的养成需要从基础教育开始;以人为本,注重人才的全面培养;整体设计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通识课程体系;注重教育效果,严格课程审批制度等问题。
关键词:
通识教育 教育价值哲学基础 教育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常斐
港台高校在实施通识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为大陆高职院校提升通识教育质量提供借鉴。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其应以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为切入点,统筹规划通识课程资源,明确区分通识类课程与专业课程,注重课程质量,采用多种方式实施通识课程考核。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港台高校 通识教育 课程设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宇珊
随着社会对医学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和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医学院校通识教育重要性愈发凸显。然而,医学院校通识教育在理念、制度、课程设置和师资等方面仍存在问题。为此,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调查了广东地区五所医学院校的通识教育现状,并针对其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
医学院校 通识教育 现状 对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聂强 蓝菊
高等职业院校通识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方面。从争议的存在与观念的缺乏、借鉴的不同步与体系的缺乏、课程数量、质量和学时量的缺乏等角度讨论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现状,并从观念的调整、课程的设计、师资建议与资源共享等方面提出策略,以期重建我国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观念与体系。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通识教育 反思 重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