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52)
2023(10423)
2022(8753)
2021(8152)
2020(6730)
2019(15166)
2018(14400)
2017(26128)
2016(15200)
2015(17241)
2014(16865)
2013(15877)
2012(14569)
2011(12999)
2010(12904)
2009(11311)
2008(11165)
2007(9630)
2006(8320)
2005(7126)
作者
(43761)
(36382)
(36263)
(33938)
(23094)
(17686)
(16534)
(14231)
(13971)
(13012)
(12523)
(12413)
(11749)
(11596)
(11276)
(11212)
(10988)
(10757)
(10493)
(10438)
(9225)
(8967)
(8775)
(8438)
(8276)
(8210)
(8003)
(7997)
(7608)
(7351)
学科
(50642)
经济(50577)
管理(37437)
(34673)
(28214)
企业(28214)
方法(22782)
数学(19094)
数学方法(18818)
(15587)
中国(15577)
业经(13247)
(12356)
地方(12188)
(11999)
理论(11438)
教育(11198)
农业(10991)
(10909)
贸易(10905)
(10561)
技术(9844)
环境(8458)
(8331)
(8165)
教学(7989)
产业(7905)
(7237)
财务(7225)
财务管理(7214)
机构
大学(207371)
学院(206342)
(72453)
管理(72146)
经济(70821)
研究(69984)
理学(63744)
理学院(62791)
管理学(61267)
管理学院(60891)
科学(47546)
中国(47511)
(44028)
(42216)
业大(36289)
(35735)
农业(33859)
研究所(33338)
(32574)
师范(32155)
(31481)
(31449)
中心(31445)
北京(26808)
财经(26057)
技术(25968)
师范大学(25936)
(25346)
(25105)
(23711)
基金
项目(147987)
科学(115751)
研究(106206)
基金(104291)
(93532)
国家(92637)
科学基金(77803)
社会(65729)
社会科(62104)
社会科学(62087)
(61069)
基金项目(56296)
教育(52770)
(52155)
自然(51636)
自然科(50450)
自然科学(50430)
自然科学基金(49542)
编号(43678)
资助(40581)
成果(35556)
重点(34442)
课题(32255)
(32214)
(31991)
(31815)
创新(29481)
大学(28872)
科研(28670)
计划(28471)
期刊
(75025)
经济(75025)
研究(58425)
中国(44486)
学报(41337)
教育(40070)
(37239)
科学(35054)
大学(31370)
学学(28296)
农业(25639)
管理(23813)
(23187)
技术(17350)
(14319)
业经(13066)
(12831)
金融(12831)
(12304)
经济研究(12255)
财经(12247)
业大(11517)
图书(11426)
职业(11274)
科技(10930)
(10646)
问题(10508)
资源(10158)
农业大学(9845)
(9221)
共检索到2944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闫建敏  杨长喜  
本研究通过编制"民族院校学生跨文化能力水平与培养调查问卷"收集数据,采用SPSS 18. 0和Amos 17. 0进行统计分析,对民族院校学生跨文化能力水平及培养情况、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民族院校学生跨文化能力整体为中上水平,且二、三、四年级学生的跨文化能力水平呈逐渐上升趋势;民族院校课程与课堂、课外实践两个主渠道对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有显著正向作用,其中课程与课堂的作用更大;民族院校学生的民族、专业、母亲受教育程度等背景因素对其跨文化能力水平具有显著影响,其中母亲受教育程度因素的影响高于民族因素和专业背景因素;民族院校的国际化活动对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影响作用不大。建议民族院校继续深化课程与课堂、课外实践等人才培养主渠道的质量内涵建设,大力提升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进一步强化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的优势与特色。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小青  曲垠姣  陆伟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高速发展四十年,伴随着本土国际化进程加快,中国大学生"在国内留学"的规模悄然增长。聚焦不同住宿模式如何影响跨文化情境中的中国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发展,以有30余年历史的中美文化研究中心为例,采用混合研究法对234名毕业生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发现:中外学生混住模式的中国大学生比中国学生合住或独居模式学生在跨文化知识方面有明显优势,外语技能和批判性思维在访谈中得到有力回应,但跨文化态度方面处于劣势,两组学生在内在收获和外在收获方面无显著差异;是否为独生子女、父亲职业、父亲受教育程度、项目类别等大学生个体特征对跨文化能力存在不同程度影响,入学前的海外经历对跨文化能力没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丹  
以150名蒙古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英语课堂开展为期两个学期的民族文化翻译教学试验,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别描述试验前后受试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民族文化翻译成绩的变化,并将民族文化翻译笔试后测成绩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后测数据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蒙古族大学生民族文化翻译测试成绩与跨文化交际能力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其中对跨文化交际能力、交际意识与交际技能有较明显的正向影响。因此,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应创建融合民族文化翻译的跨外语教学模式,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跨文化翻译实践活动,增加大学英语考核体系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评价,完善突出民族特色的多元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郭乃照  
对山西省8所高校的186名英语教师和462名学生"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学生文化信念"调查研究表明,大学英语教师教学的文化输入状况不够理想,影响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以分析大学英语教学文化输入现状为切入点,探讨外语教师文化素养提升的路径,构建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丹  
依据跨文化能力的情感能力、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三层面,以CBI教学理论中"4Cs"框架为结构,构建了外语课堂跨文化能力培养模型。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经统计分析结果证明:CBI外语课堂模式较之传统跨文化教学模式,能更加显著地提升大学生的跨文化能力。此模式将跨文化能力、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实现语言、文化和交际完美融合,保证CBI教学理论和跨文化外语教学无缝对接,不仅帮助大学生提高外语各项技能应用能力,还可循序渐进地促进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发展。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史薇  
为了解当前高校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的特征、水平及影响因素,本文使用"首都高校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调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从货币支出和时间支出两个维度对网络信息消费水平进行测量,并按网络信息消费用途的不同,将总体时间支出划分为学习、生活、沟通交流、休闲娱乐四项内容上的具体支出。在此基础上,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探讨不同层面网络信息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最后,基于本实证研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史薇  
为了解当前高校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的特征、水平及影响因素,本文使用"首都高校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调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从货币支出和时间支出两个维度对网络信息消费水平进行测量,并按网络信息消费用途的不同,将总体时间支出划分为学习、生活、沟通交流、休闲娱乐四项内容上的具体支出。在此基础上,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探讨不同层面网络信息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最后,基于本实证研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史薇  
为了解当前高校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的特征、水平及影响因素,本文使用"首都高校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调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从货币支出和时间支出两个维度对网络信息消费水平进行测量,并按网络信息消费用途的不同,将总体时间支出划分为学习、生活、沟通交流、休闲娱乐四项内容上的具体支出。在此基础上,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探讨不同层面网络信息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最后,基于本实证研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月秀  
本文通过对华南地区农业院校的调查发现,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意愿受个体背景如性别、年级、专业、社会兼职、是否参加创业实践、是否家庭创业等因素影响,而学生干部、生源地等因素对创业意愿影响不明显。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创业意愿主要受八种因素的影响,进一步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人脉和资金支持、自学能力、创业氛围与创业教育、风险承担与挑战意愿以及事业心对创业意愿影响最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索成秀  
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使国与国的联系更紧密,"地球村"的高度互联切实增强人们的联系与互动,不同文化的沟通与协作成为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新常态。多元化发展为大学生提供越来越多的跨文化学习交流机会,也对其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语言作为沟通工具和文化载体,英语学习不应停留在单纯的语言知识学习层面,更要进行不同文化间交际能力的培养。在专业知识过硬的基础上,跨文化交际能力强的人才能获得更多就业机会,更具竞争优势。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章小童  阮建海  
[目的/意义]基于实证调查分析,探究大学生数学建模团队信息行为特征、信息行为模型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大学生数学建模团队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提供科学参考。[方法/过程]以大学生数学建模团队为研究单元,通过对数学建模团队信息行为的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获取个案数据,主要采用话语分析法和归纳性内容分析法对数据进行挖掘分析。[结果/结论]大学生数学建模团队以电子信息需求为主,信息查寻以专业数据库为主、搜索引擎为辅;主要通过全文或关键词检索方式来进行文献检索;通过结果分享模式实现团队合作信息查寻;偶遇信息利用对问题解决和数学模型质量起重要作用;大学生数学建模团队信息行为有其一般行为模型。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郭英剑  
民族院校的大学生组成有其多民族、多语言和多文化的特殊之处,因而,对他们的大学英语教学也必然与其他普通高校的大学生有所不同。作为"民族院校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研究"这一课题的总括与概述,本文在已经取得的相应成果的基础上,以中央民族大学为例,主要说明如何针对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在发现不同类别、不同层次学生所出现的不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白勇  丁汀  
本文探讨了就业能力的概念,结合工作实际从实务角度提出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毕业后两个月内毕业生获得工作的能力。按照曼茨.约克的观点,从专业素养、技能和品质、自我效能感三个方面对民族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中的作用等三条途径。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周丽华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不断加强与东盟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与跨文化教育,有助于促进我国和东盟各国的理解互信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本研究以跨文化适应论为基础,从东盟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跨文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形式、跨文化交流活动等三方面对广西民族大学东盟留学生跨文化教育情况进行实地访谈与调查,发现留学生教育存在跨文化适应的环境支持不足、跨文化课程的地方特色不显著、跨文化活动的系统性不强等问题,提出从跨文化教育理念、跨文化教育教学、跨文化教育资源开发等三方面进行改善的建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任俊  彭年强  
为了解大学生乐商的发展及影响因素,采用自编的《大学生乐商问卷》调查了733名大学生。结果发现,大学生乐商结构包括快乐指数、品味能力(从积极事件中获取快乐的能力)、消极事件体验力(从消极事件中获取快乐的能力)、快乐感染力4个维度;各维度在年级、性别、所学专业类型、家庭教养方式、归因风格类型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为了提高大学生的乐商水平,建议:(1)营造良好的家庭积极教育氛围;(2)开设积极教育的课程;(3)注重多层次差异培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