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72)
2023(7676)
2022(6684)
2021(6257)
2020(5693)
2019(13335)
2018(12886)
2017(25230)
2016(14449)
2015(17243)
2014(17561)
2013(16948)
2012(15988)
2011(14532)
2010(14657)
2009(13513)
2008(13556)
2007(12380)
2006(10477)
2005(9345)
作者
(40575)
(34235)
(33965)
(32758)
(21891)
(16494)
(15865)
(13310)
(12796)
(12254)
(11491)
(11421)
(10896)
(10860)
(10713)
(10674)
(10560)
(10019)
(9915)
(9914)
(8544)
(8536)
(8443)
(7804)
(7802)
(7799)
(7756)
(7634)
(6913)
(6867)
学科
(61349)
经济(61289)
管理(39300)
(38648)
方法(35115)
数学(32268)
数学方法(32023)
(30747)
企业(30747)
中国(17797)
(17267)
(15658)
(11698)
财务(11685)
财务管理(11655)
企业财务(11171)
(11118)
贸易(11118)
(10761)
农业(10730)
地方(10724)
(10662)
业经(10633)
理论(10578)
教育(10133)
(9990)
(9116)
金融(9112)
(8611)
银行(8590)
机构
大学(212779)
学院(209292)
(85989)
经济(84210)
管理(78013)
理学(67979)
理学院(67209)
研究(66089)
管理学(65982)
管理学院(65601)
中国(47535)
(43434)
(40186)
科学(38912)
(33956)
财经(32951)
(32905)
(31374)
中心(31106)
业大(30266)
(29989)
研究所(29826)
(29305)
师范(29039)
经济学(28138)
北京(27417)
农业(26986)
经济学院(25864)
(24965)
财经大学(24509)
基金
项目(136781)
科学(107727)
研究(103385)
基金(97725)
(83333)
国家(82572)
科学基金(70862)
社会(64776)
社会科(61273)
社会科学(61255)
(54560)
教育(53152)
基金项目(51706)
(46074)
自然(44510)
编号(43941)
自然科(43481)
自然科学(43465)
自然科学基金(42739)
资助(41469)
成果(37143)
(32411)
课题(31469)
重点(31265)
大学(29055)
(28732)
(28620)
教育部(28534)
人文(27304)
(26993)
期刊
(86824)
经济(86824)
研究(62753)
中国(41803)
教育(37054)
学报(32362)
(32337)
(29225)
科学(27734)
大学(25898)
管理(24915)
学学(22928)
农业(19655)
技术(19470)
(18316)
金融(18316)
财经(17625)
(15081)
经济研究(14534)
业经(13238)
问题(12339)
职业(10889)
(10851)
技术经济(10705)
统计(10638)
(10294)
图书(10065)
(9802)
理论(9720)
(9714)
共检索到3014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夏仕武  
大学生就业资本是影响大学生就业效果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全国10所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的7 936份问卷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无论是家庭资本、大学生自身资本,还是大学赋予的资本都对民族院校大学就业形式、就业地域、就业单位性质、岗位对口程度产生显著的影响。为此,要改善民族院校大学生就业效果必然要从大学生自身素质和民族院校教育教学服务等方面做出积极努力,从而从根本上改善民族院校大学生的就业效果。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周红霞  楼世洲  
大学生就业信心指数是以大学生就业质量、就业期望和职业发展为出发点,从就业能力、职业适应、就业指导、职业发展四个维度编制的反映大学生发展性就业信心的指数体系。这种分析指标体系以大学生的自我评价为基础,分析大学生就业信心状况,重新思考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期望对职业发展的影响。在长期跟踪分析的基础上,以某一所高校的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了这一指标体系,以期更加客观、科学地反映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和趋势。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余新丽  刘建新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实际就业关系密切,是影响就业指导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通过对“大学生就业能力问卷”调查结果的因素分析,发现大学生就业能力包括四个因素:应聘能力、团队能力、创新能力和个性特征;用四维结构的就业能力衡量就业指导课程培训效果时发现,参训学生的应聘能力和团队能力方面得到显著改善,而创新能力和个性特征则没有发现明显改善。通过对“上海交通大学2006届毕业生调查问卷”所得数据的回归分析,发现就业能力中三个维度———团队能力、创新能力和个性特征对就业满意度有显著的贡献。最后对研究结论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小强  
通过对8所不同层次类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实证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框、主干课程和学科专业必修课等存在高度趋同现象。专业制度可能是造成这种趋同的重要原因。学科分类基础上的专业设置严重限制了专业种数的发展,政府权威下的学科专业设置管理严重限制了高校人才培养的分化,学科专业组织的实体化严重阻碍了专业的跨学特色形成。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需要在深层次上改革专业制度,促进高校人才培养的分化和特色形成。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建武  崔惠斌  
作者针对影响即将毕业大学生保留工资的性别、户籍、技能、生活费用等因素提出假设,建立即将毕业大学生的保留工资模型,通过实证对假设进行检验。发现户籍制度和性别对保留工资的影响通过了检验,而较低的技能水平和较低的月生活费用对保留工资影响呈负相关关系。最后根据检验结果提出了相关的政策涵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敬宝  
典型调查表明:学历层次相同,北京生源毕业生的京城比、北京比和东部比较高,变化幅度较小,非京生源毕业生则较低,变化幅度较大,社会资本的作用与学历高低成反比;非京生源毕业生,高学历者的京城比和北京比高于低学历者、且有强化的态势,人力资本的作用受到生源地的影响;不同学科专业的三大比例及其变化趋势存在一定的差异,尤其在就业地区分布的稳定性方面。生源地、学历、专业成为大学生就业地区分布及其变化的决定性因素。要提高人力资本存量、改善人力资本结构、并降低社会资本的影响,促进高层次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姜世健  
大学毕业生生就业难的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从产业结构与就业弹性的视角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的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存在严重失衡,但作为大学生就业主渠道的第三产业却发展不足,所占比例较小,因此这将从客观上限制对大学生的需求,对大学生就业造成消极的影响;在我国总体就业弹性系数的持续走低的背景下,2004年以后第三产业就业弹性系数的降低,也在事实上导致了对大学生的需求减少。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梁枫  赵建敏  任荣明  
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是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两个基本视角。对上海市高校大学生的实证分析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力资本水平较低,社会资本水平较高,就业竞争力较弱,人力资本影响就业竞争力的程度高于社会资本;民族因素会弱化人力资本的影响,强化学校社会资本的影响,对家庭社会资本的调节效果不显著,但人力资本的影响仍高于社会资本。因此,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学生三方共同努力,而三方的联动能够有效地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雅莉  罗燕  
从就业过程、就业结果、就业竞争力,影响就业因素等方面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应届女毕业生在就业过程所面临的性别歧视问题进行实证分析,指出大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着性别差异,女生学习能力高于男生,但活动能力较弱,性别特征减少了女生的就业机会,降低了其就业质量。并就女大学生的就业歧视问题和提高其自身竞争力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贾友军  綦群高  王英姿  
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现实问题。本文以新疆为例,在进行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做出客观判断,为解决问题提供参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綦群高  何建忠  
由于经济、社会和历史及其他方面的原因,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难问题突出。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多方面入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多管齐下。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吐尔地·卡尤木  买买提·喀尤甫  阿依古力·阿布力孜  
本文在新疆4所高校进行的问卷调查资料基础上,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观念进行统计分析,探究就业难的主观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缓解就业难问题的建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俊波  岳昌君  
伴随着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就业过程中发生的大学生就业成本引起了社会的关注。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学校付出的努力对学生就业有显著影响,学生付出的费用对找到工作的起薪有显著影响,两者之间存在替代关系。因此,应该加大学校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的力度,重点在专科院校、高职院校和一般本科院校提升就业指导机构,以利于提高就业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杰  黄未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数据,研究了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有序Logit模型的回归结果表明,父母工作于传统"体制内"行业的毕业生有更大的可能性实现就业,毕业生的个人社会资本积累,比如积极参加兼职和实习活动同样有助于大学生实现就业。同时,社会资本对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单位性质也有影响,家庭社会资本和个人社会资本的积累都有利于毕业生更好的实现就业,获得更高的薪酬,并且有更大的可能性在国有部门就业。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地域、户籍等社会排斥政策的废除是实现公平就业环境的重要措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迪杰  
从基础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环境竞争力三个维度出发,构建就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广东省某农科院校为例,针对该校282名2017届应届毕业生展开调查。调查显示,当前农科院校大学生存在基础竞争力薄弱、核心竞争力不突出、环境竞争力差距大的现象。随后,以是否签订就业协议为衡量就业竞争力高低的参考标准,并以其作为解释变量,通过回归模型分析,验证了大学生的学业成绩、实践经历和社会资本存量三个因素对其自身就业竞争力的高低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