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21)
- 2023(14201)
- 2022(12556)
- 2021(11906)
- 2020(10061)
- 2019(23417)
- 2018(22838)
- 2017(44097)
- 2016(24178)
- 2015(27776)
- 2014(27727)
- 2013(26564)
- 2012(24241)
- 2011(21640)
- 2010(21482)
- 2009(19177)
- 2008(18226)
- 2007(15689)
- 2006(13401)
- 2005(11195)
- 学科
- 济(92841)
- 经济(92735)
- 管理(68873)
- 业(63862)
- 企(53337)
- 企业(53337)
- 方法(49309)
- 数学(43835)
- 数学方法(43260)
- 中国(24818)
- 农(24015)
- 财(23679)
- 业经(19680)
- 学(18971)
- 地方(18330)
- 理论(17511)
- 农业(16294)
- 贸(16284)
- 贸易(16279)
- 易(15720)
- 务(15643)
- 教育(15626)
- 财务(15575)
- 财务管理(15541)
- 技术(15438)
- 企业财务(14782)
- 和(14510)
- 制(14465)
- 环境(14105)
- 划(12516)
- 机构
- 大学(334496)
- 学院(331252)
- 管理(133817)
- 济(126681)
- 经济(123929)
- 理学(117929)
- 理学院(116623)
- 管理学(114287)
- 管理学院(113702)
- 研究(102543)
- 中国(73168)
- 京(69564)
- 科学(64187)
- 财(56831)
- 业大(49313)
- 农(48877)
- 所(48727)
- 中心(47786)
- 财经(47371)
- 江(46516)
- 范(46267)
- 师范(45883)
- 研究所(44786)
- 北京(43411)
- 经(43335)
- 州(38404)
- 经济学(38291)
- 农业(38107)
- 院(37820)
- 师范大学(37108)
- 基金
- 项目(237129)
- 科学(187767)
- 研究(176347)
- 基金(171475)
- 家(147798)
- 国家(146527)
- 科学基金(127655)
- 社会(110017)
- 社会科(104171)
- 社会科学(104145)
- 省(93201)
- 基金项目(91452)
- 教育(85283)
- 自然(83470)
- 自然科(81572)
- 自然科学(81552)
- 自然科学基金(80089)
- 划(78584)
- 编号(73402)
- 资助(71030)
- 成果(59113)
- 部(53106)
- 重点(52814)
- 课题(50707)
- 创(49639)
- 发(49211)
- 大学(46818)
- 教育部(46403)
- 创新(45993)
- 科研(45595)
- 期刊
- 济(126386)
- 经济(126386)
- 研究(95814)
- 中国(60929)
- 教育(51509)
- 学报(51096)
- 科学(46602)
- 管理(46515)
- 农(42616)
- 财(42347)
- 大学(40748)
- 学学(36985)
- 技术(31364)
- 农业(29914)
- 融(23753)
- 金融(23753)
- 财经(22652)
- 业经(21354)
- 经济研究(20263)
- 经(19217)
- 图书(19044)
- 问题(16622)
- 科技(15971)
- 理论(15695)
- 技术经济(15213)
- 统计(15027)
- 业(14905)
- 版(14840)
- 实践(14499)
- 践(14499)
共检索到4624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贾九平 郭郁烈 闫伯汉
促进各民族学生之间的融合,营造各民族共生的育人环境,是民族院校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本研究基于对西北民族大学本科生的调查,采用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相结合的方式对各民族学生间的关系状况进行测量。主观指标的测量以学生自评的方式进行,客观指标的测量通过朋友之间民族属性特征的比较分析进行,得出了各民族学生之间关系较为融洽、民族融合程度较高的结论,同时提出了营造各民族共生共享的校园文化氛围和调整生源民族属性结构比例及寝室人员安排的建议。
关键词:
主观指标 客观指标 朋友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雨恒 李明磊
使用倾向分数匹配法探讨民族院校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机会、投入和收获的影响,发现民族院校为相对弱势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供了更多入学机会,促进了其行为层面的学习投入和学习收获,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发展产生了有价值的影响。建议继续加大对民族院校的支持力度;对不同民族学生"精准施策";继续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与扶持。
关键词:
民族院校 少数民族大学生 倾向分数匹配法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马钟范 郑喜淑
大学生就业难已日渐引起人们和社会的关注,存在的问题不少,如大部分大学生缺乏"吃苦"精神;在择业观念上过于追求实利;考虑就业问题的时间较晚;在校期间未能为走向社会做必要的准备等等。笔者认为各民族院校应该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择业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加强对民族院校毕业生的公共就业服务;进一步开展自主创业教育并大力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加强对民族院校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建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配备专业指导人员;建立健全毕业生的跟踪和反馈机制等。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高爱华
清华大学少数民族学生调查高爱华为了加速我国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文化建设,培养更多的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四化建设人才,按照国家教委“1980年在部分全国重点高等学校试办少数民族班的通知”的精神,清华大学每年在吉林、广西、云南...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段金菊
民族院校大学生受网络信息的影响越来越大,笔者通过对民族院校大学生网络学习信息素养现状的调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以期提高民族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升民族院校大学生网络学习能力。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马智群 罗小男
为了探讨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与语言态度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选取新疆1100名少数民族大学生为样本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的归属感较强;民族认同在性别、年级、民族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态度、语言水平和民族认同维度之间存在积极相关;通过进一步的多元回归分析发现,语言态度能够正向预测民族认同,并且通过语言水平间接影响民族认同,语言水平在民族认同与语言态度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 民族认同 语言态度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姚显志 丁汀 白勇
本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中央民族大学预科生和本科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抽样调查。基于调查结果,本研究认为民族院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存在以下特点:职业价值取向多元化,职业理想趋于实际;认知更加理性,但期望仍不够合理;自我意识与家庭依赖相互交织。针对上述特点,提出加强和改进民族院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几点建议: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和理论研究;将职业价值观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发挥家庭教育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充分发挥网络在职业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
民族院校 大学生 职业价值观 调查分析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杜丽娉
本研究调查了浙江省3所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交际意愿以及影响交际意愿的因素,比较了3所院校间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交际意愿及相关影响因素水平,探究了少数民族大学生课堂内英语交际意愿的性别差异和族别差异。调查发现:交际意愿的强烈程度受内部和外部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总体上,被研究对象的自我评价较低,英语交际意愿偏弱;交际意愿和自我评价之间呈显著意义的正相关性,且自我能力能很好地预测交际意愿;少数民族男女生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和汉族学生存在高度显著差异。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胡科 李莎
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已成为改善高校教学质量关注的焦点,提升课程挑战度也成为民族院校课程改革的重点。基于清华大学"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调查(CCSS)问卷2019"数据和对课程挑战度这一概念的理解构建课程挑战度评价三维指标,即课程目标高阶性、课程教学创新性和课程评价挑战性,运用M民族大学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整体上M民族大学课程挑战度不高,课程目标高阶性和课程教学创新性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课程评价挑战性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在不同学科、年级、民族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课程挑战度对学生学习收获存在正向显著性影响,其中课程目标高阶性对学生能力收获和价值观塑造影响最大。因此,民族院校要增加课程挑战度,进一步提升课程目标高阶性、教学创新性和评价挑战性,以提高学生学习收获。
关键词:
课程挑战度 民族院校 学习收获 “金课”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钟志勇 李亚龙
本文以中央民族大学为个案,在分析转专业学生关于专业的情感与态度、学习策略以及学习效果的基础上,对民族院校学生转专业政策进行了反思。研究结果表明:转专业政策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学习动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调动学生进行深层次的专业学习;民族院校转专业学生民族分布欠均衡,学生在适应专业学习的过程中面临一系列问题,致使转专业学生在教育收获上并未因专业调整而有明显提升。应在充分考虑学校与学生实际的前提下,使这一政策更臻完善。
关键词:
民族院校 本科生 转专业 学生学习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淑琴
文章通过调查成都某高职院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大学英语课程的现状,剖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英语教学质量的策略:培养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加大课程改革力度;探索教学与考核模式;设置民族班等。
关键词:
少数民族大学生 英语学习 策略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原一川 胡德映 冯智文 李鹏 尚云 原源
本文采取实证定量问卷的方法考察了对云南省跨境民族学生三语教育的态度。调查发现:云南跨境民族学生在三语教育中,具有很强的民族身份认同和自信心,认为自己不仅能学好自己的民族语,还能学好汉语和英语,但自己的汉语水平和英语水平亟待提高;对三语教育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赞同三语教育能促进跨境民族地区的民族团结、稳定和安全以及社会和经济发展。
关键词:
三语教育 态度 云南跨境民族学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俊
本文使用压力应对方式量表对云南某高校的309名少数民族大学生和187名汉族大学生进行了测查,以了解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的特点。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承受着来自就业、学业和经济等方面的较大压力,并且能更多地采用积极应对方式、韬光养晦和以退为进的理性中庸的应对方式来解决问题;少数民族大学生倾向于使用中庸的思维和方式来应对困境和压力;宗教信仰对积极的应对取向有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少数民族大学生 压力源 应对方式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安德源
词典使用策略是指语言学习者假定有或应该具有的能够查阅词典及运用词典所含信息的能力。本文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汉语词典使用策略进行了调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
少数民族大学生 汉语词典 使用策略 研究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陈·巴特尔 李双龙
根据国内外多元文化能力理论,在"中国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维度及评价量表"的基础上,建构了新疆少数民族多元文化能力问卷,该问卷包括了技能、认同、认知3个因子、21个问题项目,同时进行了探索性因子分析及验证性分析,较为全面地调查了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多元文化能力构成中的技能、认同、认知等维度。利用该问卷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测试实证研究,发现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多元文化能力具有多维性与不均衡性,特别是不同生源、不同学科类别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差异显著。
关键词:
新疆 少数民族大学生 多元文化能力 问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何以可能——基于51所大学本科课堂现状的实证研究
青海省高校少数民族大学本科生就业观调查分析
基于用户信息行为调查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实证研究——以广西民族大学和广西大学为例
高等院校本科教学质量满意度与忠诚度实证研究——基于648位大学本科生的调查数据
中美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学习经历满意度的比较研究——基于SERU调查的实证分析
“90后”少数民族大学生身心素质评价的实证研究——以湖北省民族高校为例
中美研究型大学本科学生基本能力比较研究
超级中学并不“超级”——基于厦门大学本科毕业生学习经历的实证调查
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参与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七所在京高校的实证研究
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研究——基于上海市高校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