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70)
2023(4045)
2022(3289)
2021(3300)
2020(2575)
2019(6037)
2018(6097)
2017(9829)
2016(6165)
2015(7218)
2014(7541)
2013(6702)
2012(6115)
2011(5645)
2010(5833)
2009(4835)
2008(4877)
2007(4479)
2006(3936)
2005(3644)
作者
(15374)
(12410)
(12255)
(11748)
(7919)
(6010)
(5895)
(4901)
(4872)
(4814)
(4308)
(4156)
(4065)
(4038)
(3952)
(3817)
(3803)
(3756)
(3590)
(3555)
(3304)
(3262)
(3070)
(3038)
(2979)
(2976)
(2851)
(2743)
(2709)
(2637)
学科
管理(16503)
(13273)
经济(13245)
(13187)
(12211)
企业(12211)
教学(7673)
理论(7672)
教育(6688)
中国(5752)
学法(5055)
教学法(5055)
技术(4897)
(4870)
业经(4728)
(4709)
(4647)
(4500)
学理(4100)
学理论(4100)
方法(3996)
(3990)
学校(3564)
(3372)
地方(3320)
农业(3239)
(3210)
财务(3200)
财务管理(3179)
工作(3147)
机构
学院(77260)
大学(72267)
管理(23873)
研究(21944)
(19315)
理学(19161)
理学院(18878)
经济(18361)
管理学(18357)
管理学院(18201)
(16090)
中国(16026)
师范(15974)
(15882)
职业(15645)
技术(14908)
(14803)
教育(13908)
科学(13701)
(12647)
师范大学(12313)
(11588)
中心(11195)
职业技术(11155)
技术学院(11011)
(10659)
北京(10299)
研究所(9112)
财经(8282)
(8256)
基金
项目(43643)
研究(41030)
科学(33219)
基金(25468)
教育(24132)
编号(22174)
社会(20740)
(20691)
成果(20586)
国家(20358)
(19835)
社会科(19317)
社会科学(19315)
科学基金(17078)
课题(16468)
(16329)
(15311)
项目编号(13749)
基金项目(13113)
规划(11443)
研究成果(11419)
(11379)
(10539)
重点(10491)
(10353)
(10203)
(10192)
阶段(10160)
资助(9766)
(9730)
期刊
教育(31530)
(27826)
经济(27826)
研究(25744)
中国(24694)
技术(11882)
职业(11224)
(11013)
管理(10047)
图书(9212)
学报(8983)
科学(7926)
(7874)
技术教育(7306)
职业技术(7306)
职业技术教育(7306)
大学(7110)
书馆(6563)
图书馆(6563)
(6330)
论坛(6330)
(6159)
金融(6159)
学学(5758)
业经(5204)
农业(5190)
情报(5077)
财会(4239)
成人(4214)
成人教育(4214)
共检索到1293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静  张俊豪  
本研究采用教育叙事探究的方法,以一位优秀的民族院校教师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具备怎样的实践性知识,以及这些实践性知识背后所隐含的教育意义。研究表明,该教师拥有关于自我的知识、学生的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以及教育的信念五个方面的实践性知识,具体表现为:该教师将教书育人看作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理解自身文化身份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对自身专业发展过程有清晰的认识,熟知学生的文化特点、民族特点、心理适应、学习基础和能力、认知特点等方面的知识,并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适切性的教育教学方式,秉持平等的师生观念和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对学生的"理解"和"包容"、"关心"和"关怀"、"负责"和"耐心"始终贯穿于其民族教育教学实践中。本研究可以为民族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和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全印  韩亚成  
本文叙述了一位老教师教学生涯中9个体现其实践智慧的、耐人咀嚼而又令人回味的故事,从中窥见一个教师的专业历程、专业追求和专业信念,从而引发我们对中国教育传统特质、教育现态改革和教育发展趋向等方面进行深层把握和深度反思。在叙事方式上,采用"三人转"和叙事"案语"等方式,探索教育叙事的本土形式。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陈德云  
本文在分析教育中叙事研究案例的基础上,论述了实践—反思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和叙事研究,做出结论:教育研究者对教师的叙事性研究可以促进教师对实践的反思。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梁  
实践性知识是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成长的关键性知识,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知识基础。本文采用叙事研究的方式,以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为例,探讨了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构成要素和养成机制,认为师范生的实践性知识需在问题情境中激活,在情境对话中成长,在行动反思中提升。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康纳利  克莱丁宁  丁钢  
此文主要勾画了叙事研究的理论源头,对教育中的叙事研究给出简明的描述,并且对叙事探究描述了合适的方法论,以及区分现场、现场文本和研究文本等叙事研究的文本,进而提出恰当的研究标准。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姜美玲  
教师信念是课程改革能否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的关键。论文采用“叙事探究”的方式,通过对一位优秀高中语文教师的描写,从自我角色、课堂管理、学生需要、课程设计与实施、课程资源等方面综合展现了其教师信念与教学实践,并分析了阻碍教师实践信念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教师信念与新课程理念基本相吻合,但教师信念与教学实践具有不一致性。研究建议,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调整和重塑教师信念,一是教师加强自我反思,二是新课程教师培训切实关照教学实践,从而促使教师信念与教学实践达成一致。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汪贤泽  
教师实践性知识作为一种独特的教师知识形式是与其职业环境密切相关的。理解教师的实践知识是如何在他们的工作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又如何对他们的工作产生影响,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的旨趣所在。在对教师专业的重新理解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性质、特征、表征的形式,以及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发展途径。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姜美玲  王赛凤  
"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作为实践者在具体教育情境里发现和洞察自身的实践和经验之中的意蕴的活动,它具有实践性、个人性、综合性、缄默性、情境性等特征;教师的形象、隐喻和信念是理解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基本术语;教师的个人生活史、学生时代的经验、教师的教学经验、职前培训和在职培训经验等因素影响着实践性知识的形成。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董江华  陈向明  
一个以教育工作者为成员的合作探究群体在面对真实的教育困境时,如何通过对话探究生成实践性知识?研究发现:不论是教育研究者还是实践者都不能在掌握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后自动获得有关教育行动正当性与有效性的判断力;指向行动改变的学习要以他们原有心智模式浮现为前提,而这有赖于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激发。此外,"习惯性防御"普遍存在于群体中,成员对此必须有所警惕,并设法创设一个安全、宽松的学习氛围,以减少成员的防御。此类以行动科学作为理论基础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促进教育工作者反思自身既存现况,以增加自己专业行动的有效性,而且能够为构建学习型组织提供理论与实践借鉴。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向明  
通过对北京市若干中小学教师进行追踪调查发现,优秀教师表现出一种对教与学的整体性理解以及知行合一的行动样态,这些思维和行动特征组成了他们安身立命的个人哲学。中国教师本土的思维和行动特征需要得到学术界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更多重视,因为这是教师针对本校具体情境对外部变革理念进行"再情境化"的必然媒介。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需要更多整体性、情境化,甚至默会的校本专业学习途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丁钢  
迄今为止,关于教育叙事的理论阐述一直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本文试图从人文与科学的思维方式、序列与位置的时空关系、诠释与解释的不同取向、主观与客观等四个方面,对教育叙事研究本身的基本理论进行探究,力求为教育叙事研究及其方法论厘定其理论基础。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彩霞  马利红  
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切入点是职业院校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职业院校教师实践性知识是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关键所在,实践取向的实践性知识也是教师知识构成的重要部分。依据文献调研、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及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理论和实践教学的特殊性,职业院校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主要由教育信念、策略知识、情境知识、专业技能知识、人际知识及反思实践知识构成,经过深入研究表明,这些实践性知识主要可以通过实践体验、分享交流、感悟反思三个维度的15个具体途径生成。职业院校教师在其实践性知识提升中依据具体情况可借鉴本研究成果,有效地提升专业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毛毛  宋改敏  
隐喻性实践性知识是实践性知识的一类表现,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教学内容,采用隐喻辅助教学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技巧的知识。本研究通过对职业院校Z老师进行课堂跟踪和采访,深描在教学过程中有关教学信念、课堂管理以及教学策略的隐喻性实践性知识,发现教师的个人生活经历、个人爱好、教学经验以及同行观摩学习,是影响教师隐喻性实践性知识形成的重要因素。教师对隐喻性实践性知识的运用是教育教学能力的一种体现,教师在运用隐喻过程中,需要把握隐喻的"源域"和"目标域"的相似度,要丰富教师自我的知识库,要考虑学生的文化背景和生长环境,才能更有效地传达教学内容,使学生更能理解和吸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彩霞  李瑶  任艺  
工匠精神的提出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职业院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离不开实践性知识,文章通过定量分析的手段,了解职业院校教师实践性知识现状,并运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不同教师群体实践性知识的共性和差异。通过实践性知识的共性与差异,可以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提出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路径,也为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陈柏华  
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课堂情境和实践困境中实施有目的行动的知识。近年来,西方教师实践性知识在研究视角上,重视专业知识场景、生态学及话语等不同角度的研究;在研究主题上,侧重教学知识、教师实践性知识推理,以及教师身份、信念与实践性知识的融合研究;在研究方式上,倡导合作分享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主张多元方法与理论的综合运用;在研究价值取向上,试图超越知识的纯粹个体性,探寻知识的个体性与普遍性、情境性与抽象性相统一的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