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98)
- 2023(6876)
- 2022(5632)
- 2021(5502)
- 2020(4395)
- 2019(10023)
- 2018(9954)
- 2017(16792)
- 2016(10693)
- 2015(12275)
- 2014(12470)
- 2013(11189)
- 2012(10238)
- 2011(9501)
- 2010(10003)
- 2009(8969)
- 2008(8832)
- 2007(8153)
- 2006(7342)
- 2005(7082)
- 学科
- 管理(30106)
- 济(27054)
- 经济(26987)
- 业(23191)
- 教育(21204)
- 企(20378)
- 企业(20378)
- 中国(15516)
- 制(12009)
- 财(11762)
- 理论(10196)
- 方法(8696)
- 教学(8505)
- 体(8273)
- 农(8061)
- 学(7936)
- 业经(7726)
- 体制(7045)
- 数学(6969)
- 数学方法(6820)
- 技术(6786)
- 务(6542)
- 财务(6523)
- 财务管理(6504)
- 银(6234)
- 银行(6227)
- 企业财务(6116)
- 融(6022)
- 金融(6017)
- 行(5937)
- 机构
- 大学(140939)
- 学院(138645)
- 研究(49119)
- 济(47054)
- 经济(45667)
- 管理(42655)
- 理学(35586)
- 理学院(35066)
- 管理学(34338)
- 管理学院(34038)
- 教育(31526)
- 中国(31470)
- 京(31079)
- 范(28746)
- 师范(28607)
- 财(27770)
- 科学(26510)
- 江(24132)
- 所(23788)
- 师范大学(23376)
- 中心(21114)
- 研究所(20865)
- 职业(20783)
- 北京(20576)
- 财经(20575)
- 技术(20474)
- 州(18584)
- 经(18481)
- 院(17898)
- 农(16162)
- 基金
- 项目(83509)
- 研究(73212)
- 科学(67417)
- 基金(55846)
- 家(46438)
- 国家(45851)
- 教育(43936)
- 社会(43757)
- 社会科(40956)
- 社会科学(40950)
- 科学基金(38869)
- 省(34510)
- 编号(33490)
- 成果(31567)
- 划(30710)
- 基金项目(28093)
- 课题(27725)
- 年(24107)
- 制(22846)
- 资助(22026)
- 自然(21379)
- 性(21061)
- 部(21037)
- 自然科(20829)
- 自然科学(20825)
- 重点(20789)
- 规划(20574)
- 自然科学基金(20459)
- 项目编号(20363)
- 教育部(19325)
共检索到2313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伍淑花
我国民族院校肩负着为民族地区培养各类具有法制观念和法律知识人才的使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培养大学生法制观念和法律素养的重要渠道,对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法制观念和民族法律法规知识具有重要的作用。民族院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应重视、加强民族法制教育,充分发挥该课程的民族法制教育功能,将其作为加强和改进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使大学生学习、掌握以《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主要内容的民族法制知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引 魏晓玲
文章指出了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实效性需要以教材为基础,联系社会实际,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了加强该课程实践教学实效性的目标与原则;最后,阐述了实施该课程实效性的四种路径: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学分的计算方式,提升校领导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知,提升思政教师的专业素质与教学能力,尽量多发展校外思政实践教学基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秦苏滨
依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作用和性质,在备课时教师应准确把握其课程目标定位;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精髓;深入了解学生的各种需要和认知基础;关注社会热点,消解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采取启发式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认真编写教案,并不断充实更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雷继元
如何运用案例教学法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是一个值得认真探索的问题。文章围绕这一主题,论述了案例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运用的意义,探讨了运用案例教学法需要抓好的三个关键环节和处理好的三个重要关系。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案例教学法 运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方心如
针对高职院校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开展实践教学碰到的问题,提出了建立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分主题建立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建立实践教学的制度保障体系以及完善实践教学的考评机制等主要对策措施。
关键词:
《基础》课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沈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为使课程能够真正成为让学生终身受益的课程,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需要,调整教材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用鲜活的内容启迪学生、用人格的魅力感染学生、用真挚的情感打动学生、用生动的形式吸引学生,使课程具有导向性、示范性、感化性、开放性,切实增强课程的实效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小兵 陈敏
随着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的普及,为有效开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视频案例教学,迫切需要建立相关的视频案例库。入选视频案例库应遵循典型性、时效性、"三贴近"以及系统性原则。在运用视频案例库进行教学时,应注意处理好与文字案例、视频时长以及与其他教学方法手段相结合的问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姜友维
为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实践中,结合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实际、师资实际和学校实际,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探索用专题教学模式建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体系,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真正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疑难问题,使该门课程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辛金钦 王英姿
文章通过对在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状况的调查分析,总结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基本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提出了强化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
课程 法律意识 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樊玲 周彬
高职教育的定位表明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必然有别于本科院校。从教学目标定位、教学内容选取、教学方法改革、评价体系改革和改革指导思想五个方面对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进行初步探索。
关键词:
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学改革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由体
课堂教学是完成"基础"课教学任务的主要途径。精心设计并有效运用教学情境是增强"基础"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举措。高职大学生的学情现状以及课程性质、教学规律、教学内容和方式等因素决定了"基础"课教学必须重视课堂教学情境的设计与运用。设计方式一般包括生活化情境、问题化情境、活动化情境和多媒体教学情境的设计。实施策略主要有:选准授课切入点,激情引趣,层层推进;把握主次,突出呈现好关键性的教学情境;妥善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实现从课内到课外的迁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霞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课程,对每一位任课教师都是一个崭新的挑战,要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创新性教学。创新性教学要求教师要做到以教材为本,创新教学内容;以学生为本,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以规范化为本,完善教学环节;以和谐为本,营造具有知识魅力、人格魅力、艺术魅力的课堂教学氛围;以科学评价为本,改进考试方法。通过创新性教学,才能保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少兰
本文围绕高职德育"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目标,阐述了在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教学改革的思路、实施方案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
学习设计 教改实践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潘春丽
调查表明,高职生对学校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基本认同,但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脱离现实、缺乏感染力等问题。提高其课程教学实效性,必须处理好讲授内容与教材的关系,增加与学生成长阶段紧密联系的教学内容,采取专题教学、案例教学、课堂讨论、辩论赛、社会调研等形式,注重平时考查与社会调查,强调理论知识考核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考核相结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左妮红
整合后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把高职高专学生培养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为切实提高本门课程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关键。应把原来的“注入式”教学方法转变为具有开放性、启发性、参与性,强调师生之间双向互动交流的“互动式”教学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经验
教学设计视阈下的高职“基础”课学情实证研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从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的五年实证研究
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方法探析——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
思政课教学与“职业精神”培养:理念与路径——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材优势转向教学优势探析
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理实一体”教学改革探讨
高校理工科院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改革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之核心教学要素探析——以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
发挥心理疏导的“催化剂”作用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