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65)
2023(8787)
2022(7656)
2021(6883)
2020(6189)
2019(14578)
2018(14126)
2017(27909)
2016(15284)
2015(17830)
2014(17916)
2013(18174)
2012(17530)
2011(15885)
2010(15840)
2009(14890)
2008(14936)
2007(13493)
2006(11568)
2005(10390)
作者
(48030)
(40560)
(40247)
(38453)
(26036)
(19895)
(18443)
(15791)
(15419)
(14523)
(13793)
(13734)
(13044)
(12969)
(12917)
(12827)
(12550)
(11964)
(11925)
(11654)
(10295)
(10154)
(9892)
(9265)
(9246)
(9120)
(9080)
(8913)
(8300)
(8197)
学科
(73461)
经济(73384)
(41948)
管理(41398)
方法(37915)
数学(34635)
数学方法(34374)
(31859)
企业(31859)
(20879)
(19946)
地方(17423)
中国(17095)
(15310)
农业(13943)
(13767)
贸易(13761)
(13290)
业经(12803)
(11763)
(11137)
财务(11123)
财务管理(11087)
收入(10574)
企业财务(10557)
(10159)
金融(10154)
(9690)
环境(9677)
(9562)
机构
大学(234653)
学院(231268)
(98525)
经济(96619)
管理(86155)
研究(82524)
理学(74630)
理学院(73717)
管理学(72430)
管理学院(72019)
中国(60936)
科学(52231)
(49576)
(46179)
(44883)
(43471)
研究所(39687)
中心(37923)
业大(37753)
农业(36781)
财经(35939)
(34760)
(32652)
经济学(31759)
北京(31275)
(29990)
师范(29601)
(29401)
经济学院(29109)
(27591)
基金
项目(156857)
科学(122144)
基金(114941)
研究(108943)
(102788)
国家(101986)
科学基金(85180)
社会(69317)
社会科(65683)
社会科学(65660)
基金项目(60750)
(59628)
自然(56606)
自然科(55216)
自然科学(55193)
自然科学基金(54230)
(52057)
教育(50464)
资助(48611)
编号(42686)
重点(36182)
(35700)
成果(35112)
(34311)
(31596)
科研(30962)
计划(30154)
教育部(30138)
课题(29957)
创新(29718)
期刊
(103719)
经济(103719)
研究(67525)
学报(42646)
中国(42574)
(40504)
科学(37286)
(34969)
大学(31211)
学学(29640)
管理(28519)
农业(26961)
教育(20814)
(20680)
金融(20680)
财经(18597)
技术(18173)
经济研究(17303)
(15934)
业经(15705)
(15037)
问题(14629)
(12196)
(12063)
统计(12010)
技术经济(11930)
资源(10783)
理论(10582)
商业(10382)
(10358)
共检索到3387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施玉  潘玉君  童彦  
改革开放以来,民族自治区的经济、社会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但是民族自治区的发展水平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背景下,如何提高民族自治区人民的生活水平,缩小地区间的收入差距,就成为我国目前民生问题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在参考同类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购买力平价重新计算了1990—2010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均收入,得到反映居民真实生活水平的综合可支配收入及表示区域差距的变异系数。数据表明:我国各地区长期存在收入差距较大的态势,一些民族自治区的收入水平远低于东部地区甚至全国的平均收入水平。对此提出了提高民族自治区居民的收入、改善实际生活水平、缩小与全国和东部地区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跃平  甘雨  徐传武  
文章对五个民族自治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计量分析,发现其规模庞大且转移程度低,进而利用面板模型计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农民收入水平影响巨大,提出解决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问题必须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捷  刘淑芹  苗红  
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其地区的经济发展有某种程度上的决定作用。本文将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当前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实施情况、实施效果做简要评析,并针对广西民族自治区在西部大开发背景下,加大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丁延庆  
本研究利用2000年全国教育财政基层报表数据,对全国民族自治地区和非民族自治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生均支出进行了简要分析。研究发现,民族自治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生均教育支出水平低于非民族自治地区;在民族自治地区比较集中的"二片"和"三片"地区,特别是在小学层次,民族自治地区和非民族自治地区的生均支出水平并无明显差距;在初中阶段,两类民族地区的生均支出水平也非本片地区最低的。研究的描述性统计分析还发现,在义务教育阶段,民族自治地区学校相对于非民族自治地区学校,总支出中来自预算内的比重较大(即民族自治地区的教育支出相对于非民族自治地区来说,更依赖预算内收入,而较少从学生家庭和社区汲取教育资源)。多元回归...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潘明清  李文启  
学界对民族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意见不一。以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1978—2012年的数据为例,采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民族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显示,民族地区的金融发展抑制了经济增长,金融发展水平每提升一个单位,会降低经济增长0.2201个单位,这与民族自治区的金融体系不完善、服务功能较弱密切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在民族自治区之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存在显著的差异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伟民  
一、全国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变动人们的感觉是,“六五”以来,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转轨以及改革开放的全面开展和不断深入,国家对地区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并实施了对东部或沿海的布局优先、政策倾斜的发展战略,从而导致了总体上的地区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这是以两个地区或两个地带间的绝对距离作为衡量收入差距的方法得出的结论。如1978年和1989年东部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洋  
我国东部地区是我国工业的主要分布区。结合区域经济学中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廖什的市场区位论等经典理论,针对我国东部地区的工业区位选择与布局的客观状况,从成本因素、集聚因素、市场因素等主要影响因素角度,对我国东部地区工业区位选择与分布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荣  
资本市场具有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集聚形成、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等特殊功能,如何依托资本市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破解经济发展瓶颈,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新疆、宁夏、内蒙古、广西、西藏等民族自治区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资本市场发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多元化、宽纬度、多领域的角度提出解决对策,以期为相关区域的发展提供有益对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万广华  张藕香  
针对我国农村地区收入差距的文献,本文归纳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即设定收入模型为线性函数形式;用人力资本对收入的边际效应来说明它对区域差距的影响;忽略面板数据的性质。本文同时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思路,用以分解地区差距,并通过实例说明了不正确的分析方法可能带来的偏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天舒  
本文在分析少数民族人口社会流动性特点的基础上本文在分析少数民族人口社会流动性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对拥有49个民族的内蒙古自治区为期3个月的实地调查个月的实地调查,从代际差异的视角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代际差异的视角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少数民族地区代际流动存在着:两代劳动力职业分布由传统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集中三产业集中,两代劳动力职业没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等特点。文章同时分析了文化程度、家庭成员影响、就业质量等因素对职业流动的影响量等因素对职业流动的影响,进而提出了畅通少数民族劳动力职业流动渠道、建立健全就业机制等合理化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邢治国  
利用我国2002-2012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房地产年度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对商品房价格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结论:居民可支配收入、商品房供应面积、土地价格三个影响因素中,居民可支配收入对房价影响最大,商品房供应面积对房价有负向影响,土地价格对房价有正向影响。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梅建明  袁玉洁  
本文基于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3375份农民工调研数据,考察了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愿望强烈的农民工和持有无所谓或不知道态度的中间人群这三类人群的群体特征,通过建立Logi st i c回归模型对影响其市民化意愿的各类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在众多因素中,农民工个体特征、收入消费水平、社会生活状况等因素对其市民化意愿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政策建议:重视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代际差异,尤其要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险等利益诉求;统筹推进城乡改革,消除体制性障碍,形成有利于城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加大对农村地区高中及以上阶段教育财政投入力度,切实提高农民工工作技能...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朱凤果  叶阿忠  
运用1987-2005年的面板数据引入制度变量——市场化指数,对全国以及东中西三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考虑教育变量内生性的基础上,发现固定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有明显正向作用,人力资本是影响地区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其中健康对经济增长作用较显著,高等教育比初等教育作用大。市场化对经济增长影响为正,且比较显著,另外,国有经济职工比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正,地方财政支出和其他经济职工比例的影响不确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沈毅俊  潘申彪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我国对外开放向纵深化发展,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程度逐渐加剧。文章用我国1987-2003年各主要省份的Panel数据,对地区开放与地区内收入差距扩大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并且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进行了因果检验,认为地区对外开放程度是导致地区内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邱宜干  
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分析表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收入差距随着时间的变化在不断扩大,特别是进入90年代后,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城乡吉尼系数已突破0.4。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居民素质的差异,国家政策对地区的倾斜和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地区收入差距扩大的三个主要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