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94)
2023(13594)
2022(10811)
2021(9662)
2020(7678)
2019(16907)
2018(16743)
2017(31464)
2016(16979)
2015(19097)
2014(19257)
2013(18805)
2012(17710)
2011(16320)
2010(16838)
2009(15531)
2008(15115)
2007(13602)
2006(12781)
2005(12168)
作者
(50455)
(41800)
(41576)
(39834)
(26863)
(19891)
(18892)
(16158)
(16105)
(15015)
(14488)
(14002)
(13746)
(13698)
(13086)
(12941)
(12394)
(12124)
(11957)
(11882)
(11038)
(10445)
(10170)
(9714)
(9499)
(9435)
(9339)
(9238)
(8533)
(8215)
学科
(90973)
经济(90895)
管理(41703)
(38689)
中国(28741)
地方(28420)
(28243)
企业(28243)
(23043)
方法(23016)
业经(20978)
(19486)
数学(19042)
数学方法(18861)
地方经济(16846)
农业(16205)
(15213)
金融(15209)
(15168)
(14721)
(14602)
银行(14584)
(14251)
环境(13291)
(13140)
理论(13084)
(12947)
贸易(12933)
(12355)
产业(11915)
机构
学院(248452)
大学(246719)
(108350)
经济(106013)
研究(96335)
管理(85432)
中国(73073)
理学(70688)
理学院(69694)
管理学(68449)
管理学院(67964)
科学(56977)
(54442)
(49429)
(47942)
研究所(44386)
中心(42344)
(40719)
(39501)
(38563)
师范(38203)
财经(36688)
北京(35428)
(34655)
经济学(34558)
(33025)
(32757)
业大(32206)
经济学院(30646)
师范大学(30614)
基金
项目(154836)
科学(121306)
研究(118924)
基金(107907)
(93822)
国家(92991)
科学基金(78206)
社会(76047)
社会科(71949)
社会科学(71929)
(61969)
基金项目(55584)
教育(54216)
(51620)
编号(49325)
自然(45632)
自然科(44486)
自然科学(44477)
自然科学基金(43644)
资助(42778)
成果(41959)
(41046)
重点(36325)
课题(36129)
发展(33684)
(33167)
(32951)
(31971)
国家社会(31884)
创新(30013)
期刊
(139237)
经济(139237)
研究(85633)
中国(60236)
(38509)
教育(37678)
学报(36645)
(35281)
管理(35269)
科学(34809)
(28398)
金融(28398)
大学(27999)
农业(26290)
学学(25688)
技术(24044)
经济研究(23017)
业经(22313)
财经(19090)
问题(17686)
(16720)
图书(14186)
(14051)
(13425)
技术经济(13044)
世界(13001)
国际(12636)
商业(12288)
(12157)
论坛(12157)
共检索到4103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李曦辉  
作为一个历史范畴,民族仍然是现代人类群体分类的重要依据,也是全球化时代人类认同的重要方式。民族经济学因其多源性以及抽象研究对象的缺失,至今难以形成一个被广泛认同的固定范式。在全球化时代,经济文化的全球化与民族性无法割裂,这对民族经济学的理论应对提出了要求。域观范式源起于对世界多样化价值文化与制度形态的理论观照,其基于理性、制度、文化维度的理论分析框架,为解决民族经济学带有明显民族文化色彩而不够高度抽象的学科建构难题提供了一个理论途径,也为民族经济学适应全球化提供了范式参考。进而,世界文明的多样性现实使得民族经济学可能发展成具有鲜明文明形态特征的经济学说。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燕梅  
西方发展经济学以新古典主义范式为核心理论内核,无法有效解释中国经济现代化道路进程。因此,需要进行相关经济理论的范式转换,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国情为基础、充分考虑所根植的价值文化基因的基础上,构建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域观范式”以经济理性、价值文化和制度形态三维框架为支柱,以刻画多元域态和发现域际机理为逻辑指向,为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构建提供了学术范式基础,为理解中国经济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更为有力的理论工具。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多贵  周志田  陈劭锋  王海燕  
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充满了物理学隐喻,尤其是综合应用和借鉴力学的概念、思想、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和揭示经济现象和规律。“广义梯度”理论和“各态遍历假说”理论作为经典力学中的两个理论范式,其基本概念、思想、原理和方法在发展经济学中有广泛的应用。文章提出了“广义梯度理论”,并应用该理论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作统一的理论诠释和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多重均衡态进行说明;表述“各态遍历假说”的理论内涵,提出了应用该假说对区域环境与发展的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EKC)的“临界点”进行预测的方法,并对中国的“临界点”进行了初步的理论估算。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吴垠  刘灿  
转型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形成源自不同学派的经济学家对中国、东欧以及前苏联三十余年来政治经济体制大规模变迁的观察、比较、反思以及综合归纳,转型经济学研究层次的拓展与研究主题的深化决定了转型经济学必然呈现出跨学科综合的趋势。本文评述了转型的"新自由主义研究范式"、"制度-演进学派研究范式"、"发展经济学研究范式"以及"比较经济学研究范式",认为转型经济学学科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不应是对其学科体系进行简单的内容置换,而应当是使这些既有的理论范式逐渐融合为一体并突出强调转型经济学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的理论内核、科学的方法论以及客观公允的转型绩效评价方式。这样才能使转型经济学成为一门既具有相当历史厚度,又紧贴当代...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今朝  萨米  
从科学哲学的角度看,经济发展理论不只是发展的思路,而主要是发展的范式。西方发展经济学存在结构主义、新古典主义、马克思主义三大范式。这三大范式在概念、假设、方法论、解释、制度和政策建议、预测上存在着根本的差别,从而具有科学性上的根本差异。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经济学范式的科学性是最高的,这意味着无论是西方的结构主义还是新古典主义,都不足以成为中国的经济发展的指导理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海文  
范式作为学科领域内被共同接受并交流使用的概念体系和分析方法有其自身]进的历史性和必然性。现代经济学范式在市场经济及现当代经济理论中孕育、巩固和发展起来,并有着多元化的趋向,其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也体现出科学理性的精神。然而,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的经济学毕竟有别于自然科学,尤其是其范式发展的历史性、时空适用性以及在研究中所应把握的诸多关系均表明现代经济学范式虽然在研究方法及认识规律方面取得了重大进步,但是依然不能脱离现实、夸大其普适性,这不仅有害于对现实问题的认识和把握,而且也有碍于经济学范式的创新和发展。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今朝  萨米  
从科学哲学的角度看,经济发展理论不只是发展的思路,而主要是发展的范式。西方发展经济学存在结构主义、新古典主义、马克思主义三大范式。这三大范式在概念、假设、方法论、解释、制度和政策建议、预测上存在着根本的差别,从而具有科学性上的根本差异。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经济学范式的科学性是最高的,这意味着无论是西方的结构主义和新古典主义,都不足以成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指导理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充  
世界正发生着从"旧全球化时代"向"新全球化时代"的重大转变。伴随这一时代转折,建立在传统工业文明基础上的经济学正面临着研究范式的挑战,因为它已经不能适应以高科技为先导,以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为特征的新时代所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其研究范式急需进行整合与超越,交往实践观为其提供了新的视域和新的理论范式。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金碚  
只要经济学算作是一门科学,那么,它理应同其他科学学科一样,其使命是发现和解释世界的规律和现象。经济学也是人类认识现实世界的一个理论性范式结构。就其识别和发现功能而言,经济学主要关注的是,以价格或价格化方式,对物质存在(物品)的非物质质态,即经济价值(交换价值)进行识别评价。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可以延伸到对非物质存在的识别评价。非物质存在也有其物质质态(物质载体)和非物质质态。以经济学为基础,形成了各种应用性学科,直至形成管理学体系。这些应用性学科,尽管突破了经济学范式承诺的一些限制,但归根结底还是受经济学范式承诺所规范的。经济学所面对的识别评价问题,大多数属于关于"关系存在"的经济学识别评价。关系存在的质态主要有三种:域内关系(及域类质态)、域际关系(异域交互)和域中之域(多层域类)。经济学范式承诺的变革,即在微观—宏观范式结构中引入域观范式承诺,是为了突破传统经济学范式的封闭性和狭隘性,使经济学能够包容更多的重要因素,增强对现实世界的识别评价功能,提高其现实解释力,可以开阔经济学的眼界,为经济学的学术研究开辟更大的"蓝海"。具有不同质态特征的域观经济体所构成的世界才是现实的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必须形成与此相应的识别评价逻辑体系,才能发现和解释现实世界的经济规律和复杂现象。变革范式,增强经济学之识别、发现功能和现实解释力,还经济学以科学本色,是中国经济学界进行学术创新的一个重要历史使命。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许光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外资的进入有效缓解了我国经济建设资金不足的状况,同时还从整体上提高了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然而,外资的进入在给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良好机遇的同时,也不断冲击着我国民族经济自身的成长,其一方面表现为我国民族经济核心资产主导权的缺失,另一方面表现为民族经济在与外资的博弈中始终处于技术创新体系的低端,无法形成有效的自主知识产权。为解决这一矛盾,本文在重新认识民族经济内涵的基础上,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分析了外资进入给我国民族经济的发展所带来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同时,本文就如何加快我国民族经济自身的成长提出了相关的对策性建议,以期提高我国民族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实现其在国内、国...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陈庆德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经济开发的要素投入和动力形成,都获得了价值运动的形式。而这种价值运动形式的异化,使一切经济开发活动都必须以价值运动的投入为前提。从而,各民族经济体的发展要素便紧紧同投资形成的方式、体制、特点联为一体,成为民族经济开发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投资形成主要以财政动员和银行信贷的筹集来完成。在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基础上,国家一直作投资主体参与社会经济生活,从而使财政投资一直作为我国各民族经济开发的主要形式。它的形成、演变及特点,对我国民族经济的开发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将围绕这一中心对投资形成与民族经济的开发问题作一初步探索。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卢钊  
民族经济与民族文化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对于民族经济来说,民族文化具有先导作用,一个民族只有充分重视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变迁,才能进一步实现经济繁荣,才能实现民族经济发展的现代化。对于民族文化的发展来说,民族经济的繁荣是基石,民族经济学是针对民族经济的研究,通过民族经济学能够了解当前民族经济状况,对助推民族经济繁荣、实现民族文化多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程恩富  朱富强  
本文在不否认经济全球化趋势和某种进步性的前提下 ,首先客观分析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点、利益分配和多种后果等 ,接着 ,提出我国若干应对之策 ,认为较圆满地实现利大于弊必须做到 :一是加快建立“三控型”民族企业集团 ,以应对“海外兵团”的涌入 ;二是争取对半式双赢 ,以求在全球化过程中实现利益均沾 ;三是尽快对外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 ,以为本国企业争取好的竞争环境 ;四是加大科教投入 ,创造知识资源 ,以确立应对全球化的根本之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思华  
现代企业不仅是经济实体,而且是生态经济实体,是“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无论是经济人假定,还是“新经济人”假定,都存在根本性缺陷,不可能实现人类最高利益--生态利益。为此,提出一个新的理论假说,即社会生态经济人假定,从而确立生态与经济有机统一和相互协调的现代企业理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