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319)
- 2023(20449)
- 2022(17020)
- 2021(15737)
- 2020(13086)
- 2019(29482)
- 2018(29539)
- 2017(56502)
- 2016(30590)
- 2015(34345)
- 2014(34493)
- 2013(34383)
- 2012(31774)
- 2011(28718)
- 2010(29199)
- 2009(27291)
- 2008(26730)
- 2007(24110)
- 2006(21927)
- 2005(19922)
- 学科
- 济(145653)
- 经济(145495)
- 业(106271)
- 管理(93691)
- 企(86746)
- 企业(86746)
- 方法(53723)
- 农(50868)
- 数学(43023)
- 数学方法(42633)
- 业经(39532)
- 中国(39091)
- 地方(34432)
- 财(34426)
- 农业(34123)
- 学(27346)
- 制(26450)
- 技术(23604)
- 理论(22882)
- 贸(22867)
- 和(22864)
- 贸易(22849)
- 务(22760)
- 财务(22682)
- 财务管理(22650)
- 易(22062)
- 企业财务(21417)
- 银(20486)
- 环境(20449)
- 银行(20443)
- 机构
- 学院(444622)
- 大学(440991)
- 济(189604)
- 经济(185749)
- 管理(175081)
- 研究(153858)
- 理学(149282)
- 理学院(147652)
- 管理学(145490)
- 管理学院(144666)
- 中国(118177)
- 京(95194)
- 科学(91722)
- 财(84542)
- 农(79911)
- 所(77473)
- 研究所(69745)
- 中心(69598)
- 江(69374)
- 财经(66463)
- 业大(65882)
- 农业(61080)
- 北京(60519)
- 经(60114)
- 范(58720)
- 师范(58236)
- 经济学(56696)
- 州(56535)
- 院(55134)
- 经济学院(50755)
- 基金
- 项目(289949)
- 科学(228798)
- 研究(216928)
- 基金(209075)
- 家(180450)
- 国家(178786)
- 科学基金(154261)
- 社会(138981)
- 社会科(131366)
- 社会科学(131330)
- 省(114400)
- 基金项目(111006)
- 教育(97502)
- 自然(96997)
- 自然科(94698)
- 自然科学(94677)
- 划(94200)
- 自然科学基金(93000)
- 编号(89728)
- 资助(84404)
- 成果(72864)
- 发(66071)
- 重点(64273)
- 部(63603)
- 创(61361)
- 课题(61316)
- 国家社会(57129)
- 创新(56767)
- 教育部(54608)
- 人文(54052)
- 期刊
- 济(228159)
- 经济(228159)
- 研究(137675)
- 中国(92073)
- 农(77909)
- 管理(68590)
- 学报(65839)
- 财(65792)
- 科学(63398)
- 农业(52505)
- 大学(50924)
- 教育(48593)
- 学学(47952)
- 融(44084)
- 金融(44084)
- 技术(40897)
- 业经(39998)
- 经济研究(34617)
- 财经(33348)
- 问题(30238)
- 经(28813)
- 业(27800)
- 技术经济(24683)
- 世界(22102)
- 图书(21870)
- 现代(21830)
- 版(20894)
- 科技(20844)
- 商业(20753)
- 贸(20591)
共检索到6886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小丽
本文以三次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就业结构为基准点,结合凉山州少数民族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民族地区应通过大力发展第一产业,增加民族劳动者收入,提高民族劳动者的素质,使民族劳动者真正成为各民族经济发展的主体,从而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民族经济 农业产业化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丁一 马盼盼
森林碳汇在世界贸易中越来越活跃,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创汇增收的手段之一。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国最早开始探索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的地区,同时又是长期陷于资源陷阱困境的川西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探索如何实现森林碳汇,尝试建立碳汇扶贫的模式,既为川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路径选择,又为我国碳汇项目实施参与扶贫设计了参考模式。
关键词:
生态环境建设 森林碳汇 民族地区经济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中共凉山州委宣传部课题组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发展研究所课题组 苗维亚 蓝明宗 杜刚双 李国富 张家让 杜受祜 杨钢
中国富不富 ,关键在西部。西部富不富 ,关键是农村。农村富不富 ,关键看民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买方市场的新形势下 ,西部农村少数民族的脱贫致富 ,关键是通过自身的努力 ,探索一条农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宁南县通过实行“公司 +农户”的产业化经营形式 ,使全县的蚕桑业在全国一片萧条的严峻形势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创造了农民脱贫致富、公司发展壮大、丝厂一片红火、城镇就业增加、财政大幅增收的“五赢”局面。本文通过对宁南县蚕业产业化背景的深刻透视及其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提出了若干十分重要的启示。这些经验和启示对于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农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和...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晓路 武友德 周智生
少数民族地区一般是经济发展水平滞后的落后地区,产业结构层次低,二元结构特征明显。但是这些地区往往蕴含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本文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探讨了如何在民族地区利用优势资源,依据区域现有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发展特色经济。以特色经济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缩小地区贫富差距,增加不发达地区人民的收入水平,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特色经济 产业结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佩霞
目前,民族地区贫困日益转向自然灾害威胁下的家庭生计脆弱,这一贫困性质的变化要求政策干预转向农业保险支持。考察民族地区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政策,普遍存在目标瞄准偏离、对三方农险主体激励不足、缺乏地域特殊性等问题。对此,基于反贫困需要的农业保险补贴政策的完善,需要从补贴范围、补贴力度等方面做足对农户、保险经营机构、地方政府的激励,并通过差异化的补贴标准等路径,设计具有地域特征的补贴框架。
关键词:
民族地区 贫困 农业保险补贴 凉山州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红琴
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分析高校图书馆服务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需要地方高校图书馆的介入;在分析高校图书馆所具备的优势的基础上,探索其服务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策略。
关键词:
民族地区 高校图书馆 农村社区 文化建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陆铭宁 陈璐 刘富
本文以凉山彝族自治州(简称凉山州)为例,通过分析当前民族地区农村金融扶贫现状,运用信贷交易合约模型,深入探究进一步提高当前民族地区农村金融扶贫发展空间。同时,在分析模型中加入"涉农贷款保险"因子,从理论上探寻农村金融扶贫的相关理论依据。针对当前民族地区农村金融扶贫的现状,从政府、金融机构以及农户等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韩琼慧
凉山彝族自治州资源富集,富甲天下的水能资源、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极为丰富的农业资源、绚丽多彩的旅游资源和极具魅力的民族文化资源,均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发展优势。本文以"资源诅咒"制约经济发展这一命题为前提,对"资源诅咒"效应削弱凉山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寻找原因并探索通过改进制度安排,建立有效的资源补偿机制,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等,以破解"富饶的贫困"这一现实的悖论,避免"资源诅咒"难题,为推动凉山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关键词:
资源诅咒 凉山州 经济增长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傅帅雄
深度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经济发展条件差,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生态环境脆弱,内生发展动力弱,贫困人口占比高,脱贫难度大等问题。按照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的既定目标,深度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任务异常艰巨。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典型的深度贫困地区,其贫困落后的现状是由其自身的历史条件、区位环境、自然资源以及民族文化等综合因素交织形成的,在如何实现凉山精准扶贫的问题上,需要充分考虑其扶贫攻坚的特殊性和艰巨性,并在精准扶贫的具体工作实践中聚焦问题,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途径,为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提供建议对策。
关键词:
深度贫困地区 扶贫开发 精准扶贫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何仁伟 李光勤 刘运伟 李立娜 方方
可持续生计框架是辩证思考贫困的影响因素及其形成过程的理论总结,有助于对精准扶贫进行规范化和系统化的研究。本文以可持续生计框架为蓝本,构建基于可持续生计的精准扶贫分析框架,并从影响农户生计的内因和外因视角,讨论精准扶贫的多维贫困识别指数(MPII)的基本构成。以四川省凉山州作为案例区域,建立具有本土特色的MPII指标体系;识别出420户贫困户,其中80.48%(338户)的建档立卡户与识别结果重叠;与建档立卡农户相比,所识别贫困农户在各单个维度和综合维度都几乎处于更劣势的水平,识别效果更加精准。根据贫困原因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何仁伟 李光勤 刘运伟 李立娜 方方
可持续生计框架是辩证思考贫困的影响因素及其形成过程的理论总结,有助于对精准扶贫进行规范化和系统化的研究。本文以可持续生计框架为蓝本,构建基于可持续生计的精准扶贫分析框架,并从影响农户生计的内因和外因视角,讨论精准扶贫的多维贫困识别指数(MPII)的基本构成。以四川省凉山州作为案例区域,建立具有本土特色的MPII指标体系;识别出420户贫困户,其中80.48%(338户)的建档立卡户与识别结果重叠;与建档立卡农户相比,所识别贫困农户在各单个维度和综合维度都几乎处于更劣势的水平,识别效果更加精准。根据贫困原因的相似性,可将贫困农户划分为人力资本贫困型、基础型资本贫困型、社会资本贫困型、多维资本贫困型、生计环境恶劣型等五种类型,并针对不同的贫困类型提出相应的帮扶措施。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红琴
了解农村居民的信息需求是有效开展农村信息服务的基础。笔者通过随机抽样和发放问卷,再辅以个别访谈的形式,对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两百余名农村居民的信息需求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加快凉山彝族地区农村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彝族地区 农民 信息需求 信息服务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晓 邹学军 曾鸣 晏泽文 刘强 刘宗敏 唐莎
本文通过对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优势农业资源的全方位调查研究和比较分析,确定了凉山州若干优势农业资源,并针对当前凉山州优势农产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定位、充分利用优势农业资源、突出开发重点和建立科技支撑体系等建议。
关键词:
凉山州 农业资源 农产品 优势 开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薛文田 周宇 康健 赵敏娟
[目的]杂粮产业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有重要意义。贫困地区杂粮生产粗放,技术落后的现状要求农户合理扩大经营规模,提高杂粮生产技术效率,进而带动当地杂粮产业发展,提高贫困地区农户收入。[方法]文章基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348户农户的微观数据,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准确评价了不同经营规模农户杂粮生产技术效率,并探究环境变量对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1)农户总体的杂粮生产技术效率处于低效率水平。技术效率随经营规模增大而增大,杂粮生产存在规模效应。纯技术效率是小规模农户杂粮生产的优势所在。(2)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后,农户杂粮生产的纯技术效率提高,规模效率降低,表明规模效率是制约杂粮生产技术效率的主要因素。(3)在影响技术效率的环境变量中,家庭平均受教育年限、先进播种技术和参与技术培训是有利因素,家庭人均纯收入、农业补贴和机械化生产是不利因素。[结论]提高农户杂粮生产技术效率需合理扩大经营规模,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健全技术服务体系,扩大杂粮补贴范围,提高农机服务水平,延长杂粮产业链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