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00)
2023(7904)
2022(6834)
2021(6601)
2020(5603)
2019(13371)
2018(13455)
2017(23829)
2016(14498)
2015(16890)
2014(17706)
2013(16819)
2012(16123)
2011(14707)
2010(15404)
2009(13922)
2008(14118)
2007(13258)
2006(11402)
2005(10557)
作者
(42078)
(35205)
(34892)
(33816)
(22188)
(17049)
(16388)
(13748)
(13345)
(13025)
(11818)
(11785)
(11511)
(11325)
(11151)
(11091)
(11041)
(10464)
(10295)
(10182)
(9004)
(8996)
(8569)
(8308)
(8058)
(7971)
(7941)
(7897)
(7208)
(7165)
学科
(51197)
经济(51146)
管理(33707)
(30517)
方法(24683)
(23672)
企业(23672)
数学(21661)
数学方法(21408)
教育(21061)
中国(19504)
(15078)
(14812)
(13844)
理论(12730)
地方(10384)
农业(9859)
(9803)
(9640)
贸易(9636)
业经(9511)
教学(9465)
(9329)
(8565)
(8270)
财务(8248)
财务管理(8212)
(8013)
银行(7965)
企业财务(7677)
机构
大学(207578)
学院(203355)
研究(72970)
(72381)
经济(70339)
管理(67079)
理学(56614)
理学院(55786)
管理学(54418)
管理学院(54011)
中国(49485)
科学(46723)
(46561)
(38592)
(37373)
师范(37105)
(36728)
(34937)
研究所(34902)
教育(34431)
(34427)
中心(33068)
业大(31515)
北京(30610)
师范大学(29978)
农业(28986)
技术(27344)
(27316)
财经(27211)
(25751)
基金
项目(125346)
研究(97163)
科学(96668)
基金(84013)
(73111)
国家(72320)
科学基金(59158)
社会(55508)
教育(53353)
社会科(52052)
社会科学(52033)
(51480)
(45001)
编号(44017)
基金项目(43767)
成果(39380)
自然(37173)
自然科(36184)
自然科学(36170)
自然科学基金(35503)
资助(35268)
课题(33623)
重点(29958)
(28916)
(28145)
(27771)
项目编号(25984)
(25946)
(25408)
教育部(24831)
期刊
(82546)
经济(82546)
研究(70128)
教育(57727)
中国(50837)
学报(34592)
(32774)
科学(29457)
(29240)
大学(26310)
学学(23013)
技术(22323)
管理(21868)
农业(21572)
(15899)
金融(15899)
职业(14756)
财经(13655)
业经(13551)
经济研究(12912)
(12124)
图书(11993)
(11790)
问题(11212)
(10768)
(10713)
论坛(10713)
技术教育(9812)
职业技术(9812)
职业技术教育(9812)
共检索到3192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任苏民  
纵观语文教育改革的一系列问题、一系列纷争,无不与对语文教育的根本认识即语文教育观密切相关。没有正确的语文教育观,就会导致语文教育改革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模糊、偏执、摇摆、徘徊甚至倒退。那么,什么是正确的语文教育观呢?我国杰出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奎群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出现问题,往往是由于对语文教学的认识出现了偏差。叶圣陶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也是一位影响深远的教育家。多年的教育生涯使他对教师的品格素质、学生的思想状态等有着深刻的认识与体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叶老对语文教师的要求。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洪宗礼  
母语发展中同化与异化使母语的民族化、国际化的格局形成;母语的文化特征及母语工具性丰富的内涵,显示目标多元性;语文教育关键是用系统思想探究母语课程内部元素的科学构成关系的尝试,应受到关注;必须运用内因与外因的统一观来认识教与学的关系,从科学与艺术结合上寻求高超教学艺术;教材是教本也是学本,忽略任何一方都有失偏颇;提高语文素养的载体是教科书;应当让教科书进入"精品的天堂"。提高编写质量是关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龙年  
新中国成立后 ,叶圣陶给全国各地师生写了大量书信 ,这些书信成了我国现代教育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他的语文教育书简内容涉及面非常宽广 ,几乎涵盖了他语文教育思想的各个方面。研究叶圣陶语文教育书简 ,对推进当前的语文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唐晓萍  
由介绍WTO的特征及其对教育贸易的规定入手,概括出该组织的教育观;进而对我国加入WTO有关教育的承诺进行分析,探究了对教育本质的新认定、新表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小蓬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不但与有效教学的理念相一致,而且他已把有效教学的理念和研究角度渗透到了语文学科教学的研究之中,提出了重视历练和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和写作等一系列富有学科特色的教学策略。叶圣陶的语文有效教学思想是当前教育工作者进行有效教学研究的重要思想和实践基础。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纪大海  
汉语文教育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价值,且这功能和价值具有多层复合性,正因如此,长期以来就存在不同的汉语文教育功能观和价值观。汉语文教育功能观之争由来已久。上至古代有“文”与“道”之争,下至现代有“功利本位”与“人文本位”之争。古代“文道”之争,古人已达成共...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陈卫亚  
通过对我国少数民族学生语言使用状况及少数民族学校民族语文教学及双语教学现状的实证分析发现,少数民族学校民族语文教学和双语教学在实际运行中产生了一些问题。因此,须予以高度重视,统筹兼顾,切实实现两全其美;加强科学研究,从技术层面解决"两难"问题;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语言积极性;加强组织领导及政策法律保障。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倩  
中国传统语文教学实践的基本经验是什么?这个问题目前还有很大的探究空间。从杜威的经验观来看,经验是有机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有主动和被动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由此给予有机体各种刺激,使有机体在实践中获得反思,建构经验。观照中国汉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发现,教师自己的学习和研究实践是开展教学的重要前提;优秀教师以此为参照,激励学生也积极地展开自觉的实践和反思,创造自己的新经验;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为反思的魅力所吸引,投身于"教学相长"的情境中,这也就是理想的"乐学"境界。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毕研文  
大众文化是一种具有教育属性的文化简化形式。现代语文教育不应仅停留在课堂导入环节。相较于语文教育过程中经典科目的知识传递,大众文化具有多元性、时代性、开放性的特点。因此,应加强大众文化与现代语文教育的有机联系,让大众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成为一种常态化手段,促使学生更好地接受语言文化,贯彻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董宝良  
论陶行知的中西教育观●董宝良对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中西教育观进行整体的全面研究,是很有意义的。因为陶行知的中西教育观是其教育理论研究和办学实践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他能在从事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国难教育、战时教育、民主教育和全面教育各次运动中留下教...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乔晖  
语文教科书的多样化往往基于课程形态的多样化、课程资源的丰富性、着眼于言语活动的特色化。语文课程的变革与教学方式的转变促使我国语文教科书在实现多样化的进程中,借助于编撰策略和技术的借鉴与改进,由教者中心向学习者中心的转移,从语言学习对象到言语活动凭借的定位变换。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铁芳  
语文教育是人文教育的基础形式,语文教育的根本着眼点是立人。基于立人属性的语文教育,就是要立人于终身兴趣发展之中,立人于优美的汉语言文化之中,立人于语文所开启的审美世界之中。以立人为指向的语文教育实践需要立足个体,以优美的语文文本启发个体内心的自由,并将之转化成个体生命的创造性实践。语文教育作为人文教育实践的基础形式,不仅事关民族身份认同与个性彰显,更重要的是,事关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品质。我们需要重启以语文教育为中心的人文教育改革,需要全社会都来关注、重视以立人为中心的语文教育。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杨先武  
“工具论”是“三老”(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对我国当代语文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它使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受到“工具性”的制约,走进了科学化、技术化的误区,并导致人文精神的失落。然而,语文界至今仍有人把“三老”的教育理论视为圭臬,对于片面强调工具性所产生的弊端缺乏认真的反思。这将给正在进行的语文课程改革造成极大的思想障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朱小蔓  冯秀军  
通过对中国公民教育观的发展脉络进行溯源性追寻,可以看到,中国公民教育观与西方公民教育观在公民与国家、社会关系,公民权利与义务关系,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关系等方面呈现相向运动的趋势,与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在本体基础、教育机制、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相互融通的可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