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32)
- 2023(12308)
- 2022(10730)
- 2021(10280)
- 2020(8383)
- 2019(19609)
- 2018(19703)
- 2017(37250)
- 2016(20176)
- 2015(22763)
- 2014(22706)
- 2013(22493)
- 2012(20603)
- 2011(18485)
- 2010(18346)
- 2009(16854)
- 2008(16038)
- 2007(14009)
- 2006(12372)
- 2005(10285)
- 学科
- 济(78030)
- 经济(77940)
- 业(57642)
- 管理(55769)
- 企(43435)
- 企业(43435)
- 方法(34434)
- 农(33755)
- 数学(29408)
- 数学方法(29046)
- 农业(23076)
- 业经(21072)
- 中国(20174)
- 财(19479)
- 地方(18956)
- 学(17766)
- 制(13893)
- 理论(13669)
- 和(12715)
- 务(12474)
- 财务(12413)
- 财务管理(12393)
- 贸(12306)
- 贸易(12300)
- 环境(12171)
- 技术(11926)
- 易(11869)
- 企业财务(11720)
- 教育(11137)
- 发(10906)
- 机构
- 大学(281224)
- 学院(280886)
- 管理(115113)
- 济(103551)
- 经济(100987)
- 理学(99995)
- 理学院(98854)
- 管理学(97203)
- 管理学院(96682)
- 研究(90170)
- 中国(66553)
- 京(59595)
- 科学(57609)
- 农(48349)
- 财(46694)
- 所(43867)
- 业大(43829)
- 中心(42708)
- 江(40677)
- 研究所(40175)
- 范(39777)
- 师范(39492)
- 财经(37764)
- 北京(37319)
- 农业(36597)
- 州(36089)
- 经(34131)
- 院(32752)
- 师范大学(31800)
- 经济学(29356)
- 基金
- 项目(198719)
- 科学(155708)
- 研究(148790)
- 基金(142736)
- 家(123102)
- 国家(121956)
- 科学基金(105177)
- 社会(92012)
- 社会科(86652)
- 社会科学(86629)
- 省(78604)
- 基金项目(77363)
- 自然(68080)
- 教育(67424)
- 自然科(66415)
- 自然科学(66401)
- 划(65216)
- 自然科学基金(65187)
- 编号(63658)
- 资助(57025)
- 成果(52012)
- 重点(43401)
- 部(42838)
- 发(42315)
- 课题(42238)
- 创(40736)
- 项目编号(38707)
- 创新(37824)
- 科研(37389)
- 大学(36902)
共检索到4030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张月琴 张小倩 杨峰
本文基于查特曼信息贫困的小世界理论,从生活情境视角出发,以凉山州彝族村落的田野调查数据为依据,通过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来探究彝族村落信息贫困的形成机理。研究发现该地区的信息贫困主要受自然地理、生产方式、语言文字、社会规范和家支文化这五个因素影响,并构建了彝族村落信息贫困的形成机理理论模型,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信息贫困领域的相关研究,也为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的信息脱贫提供了政策依据。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杨峰 赵珊
信息贫困正成为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精准扶贫背景下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尤其需要对信息化过程中面临贫困的西南民族村落群体所处的生活情境进行剖析。小世界生活情境既是信息贫困在全球化格局下的微观研究背景,也是信息不平等加剧化的重要变量,本文旨在信息贫困的话题讨论下构建小世界生活情境分析框架,形成对特殊的西南民族村落信息世界的认识,为西南民族村落信息贫困的研究设想和政策运作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信息贫困 小世界 生活情境 西南民族村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佩霞
目前,民族地区贫困日益转向自然灾害威胁下的家庭生计脆弱,这一贫困性质的变化要求政策干预转向农业保险支持。考察民族地区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政策,普遍存在目标瞄准偏离、对三方农险主体激励不足、缺乏地域特殊性等问题。对此,基于反贫困需要的农业保险补贴政策的完善,需要从补贴范围、补贴力度等方面做足对农户、保险经营机构、地方政府的激励,并通过差异化的补贴标准等路径,设计具有地域特征的补贴框架。
关键词:
民族地区 贫困 农业保险补贴 凉山州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陆铭宁
通过对凉山州农村贫困的现状及特点的分析,深入探究其成因,最后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等三个层面,探究了解决凉山州农村贫困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凉山州 农村贫困 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高杰
凉山彝区具有特殊的贫困表现形式和致贫机理,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面临着区域贫困整体性与扶贫资源向贫困户集中、贫困主体发展能力有限与扶贫合作机制缺失、致贫原因交互性与外部帮扶资源单一化大幅增长、民族文化独特性与脱贫路径现代化等一系列矛盾。凉山州喜德县立足彝区独特的经济社会基础,创新精准扶贫实施路径,为破解彝区贫困问题提供了重要经验。
关键词:
凉山彝区 精准扶贫 实践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高杰
凉山彝区具有特殊的贫困表现形式和致贫机理,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面临着区域贫困整体性与扶贫资源向贫困户集中、贫困主体发展能力有限与扶贫合作机制缺失、致贫原因交互性与外部帮扶资源单一化大幅增长、民族文化独特性与脱贫路径现代化等一系列矛盾。凉山州喜德县立足彝区独特的经济社会基础,创新精准扶贫实施路径,为破解彝区贫困问题提供了重要经验。
关键词:
凉山彝区 精准扶贫 实践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林祖锐 理南南 常江 田梦思
传统村落空心化不仅造成了建筑和土地资源荒废、居住环境恶化等普通村落面临的共性问题,而且严重危及到村落的物质遗产保护和民俗文化传承。本文以阳泉市为例,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城中型、近郊型以及远郊型三种不同区位类型的传统村落空心化的分异特征,并揭示了不同区位类型传统村落空心化的形成机理和演化规律。
关键词:
传统村落 空心化 区位分异特征 形成机理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傅帅雄
深度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经济发展条件差,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生态环境脆弱,内生发展动力弱,贫困人口占比高,脱贫难度大等问题。按照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的既定目标,深度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任务异常艰巨。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典型的深度贫困地区,其贫困落后的现状是由其自身的历史条件、区位环境、自然资源以及民族文化等综合因素交织形成的,在如何实现凉山精准扶贫的问题上,需要充分考虑其扶贫攻坚的特殊性和艰巨性,并在精准扶贫的具体工作实践中聚焦问题,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途径,为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提供建议对策。
关键词:
深度贫困地区 扶贫开发 精准扶贫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陆铭宁 陈璐 刘富
本文以凉山彝族自治州(简称凉山州)为例,通过分析当前民族地区农村金融扶贫现状,运用信贷交易合约模型,深入探究进一步提高当前民族地区农村金融扶贫发展空间。同时,在分析模型中加入"涉农贷款保险"因子,从理论上探寻农村金融扶贫的相关理论依据。针对当前民族地区农村金融扶贫的现状,从政府、金融机构以及农户等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陆铭宁 吴江 侯成万 张艳
通过对凉山州农村金融抑制现象分析,运用信贷交易合约模型解释了农村金融活动中,出现金融抑制现象的原因。以凉山州为例,针对当前西部民族地区农村金融抑制的现状,从金融机构体系构建、风险分散机制建设与州财政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羚 于莫
贫困的实质是人的发展所必需的最基本的机会和选择的被排斥,对民族地区来说,这个机会最突出表现在农村市场发展机会的不充分。民族地区农贸市场分散性强、功能性弱,民族地区贫困的因素更多地显现出民族地区市场发展的不充分与政府扶贫的有效性问题。具体表现在资源短缺,地方政府市场竞争能力不足;农村商品市场薄弱,基础设施不完善;农业技术滞后,农民市场竞争力弱。因此,民族地区政府加强农村市场扶贫宜从三方面入手:深入挖掘民俗民风特色资源、特色产品,大力发展民族特色产业和特色经济,提高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的市场竞争力;优化地方性扶贫资金政策,完善金融服务,加大民族地区农村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构建较为完整的市场要素体系;...
关键词:
政府扶贫 民族地区 农村市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高静 武彤 王志章
当前,中国脱贫攻坚已到了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这与乡村振兴战略交汇叠加,深度贫困地区既要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又要稳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亟需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向度探索统筹衔接的有效路径。本文利用凉山彝族自治州3个县的366份农户、36份村干部访谈文本,根据多维贫困理论、按照乡村振兴建设总要求,分别建立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指标体系,采用交互耦合的协调度模型实证检验两者统筹衔接现状。研究发现凉山州脱贫攻坚成效显著,但二者的统筹衔接处于低协同低发展水平下的低耦合状态,协调度落入0.10~0.19的严重失调区域。根据研究结论,本文从衔接共识、制度设计、优势产业培育、人力建设四个维度提出了二者统筹衔接路径。
关键词: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统筹衔接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红琴
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分析高校图书馆服务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需要地方高校图书馆的介入;在分析高校图书馆所具备的优势的基础上,探索其服务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策略。
关键词:
民族地区 高校图书馆 农村社区 文化建设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何仁伟 方方 刘运伟
人力资本是构建农户生计的关键要素,从人力资本视角探讨农户生计选择对于推动农户生计转型、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西南贫困山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为案例区,采用2018年508个农户样本数据,应用回归模型,估算了人力资本对农户生计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是山区农户生计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同类型人力资本对农户生计策略的影响不同,且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教育文化、健康状况对非农生计策略的选择具有正向影响,且高山区>二半山区>河谷区,健康状况对河谷区农户生计选择影响不显著;非农技能培训对非农生计策略选择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高山区>二半山区>河谷区;农业技能培训对非农生计策略选择具有负向影响,且高山区<二半山区<河谷区,但其对高山区农户生计选择并不显著;青壮年劳动力倾向于选择非农生计,务农人口老龄化问题严峻,高山区表现最为突出,二半山区次之,河谷区较不明显。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探讨了人力资本、劳动力转移与乡村发展之间辩证关系及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田敏 蔡琳
乡村旅游平台是传播特色文化的载体,在文化和旅游融合中发挥重要作用,打造全区域智能乡村旅游平台有利于推动我国文旅产业发展更进一步。本文选取四川凉山州为研究对象,基于凉山州彝族文化旅游和智能乡村旅游平台的现状,从硬件网络层、数据信息层、服务系统层、应用层及用户层五个层面,构建出一个全域智能乡村旅游平台的整体技术架构。以游客和管理者为主体,设计出智能乡村旅游服务模块和管理模块,为游客提供信息查询、文化传播、商业、智能互动及个性化推荐等全方位服务,推动全域智能乡村旅游平台的顺利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彝族地区农民信息需求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以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农村为例
民族贫困地区两种主要扶贫模式的调查与分析——基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调查
民族经济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
基于可持续生计的精准扶贫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以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
民族地区绿色减贫绩效研究——以大小凉山彝区为例
西南民族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初探——以凉山州冕宁县为例
深度贫困地区农业产业资本形成推动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究——基于凉山州脱贫乡村产业发展视角
区域耕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以凉山州为例
网络扶贫的逻辑进路与现实鉴证——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
贫困地区资源承载力等级与资源配置——以四川省凉山州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