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45)
- 2023(11130)
- 2022(8901)
- 2021(8293)
- 2020(6510)
- 2019(15164)
- 2018(14914)
- 2017(28489)
- 2016(15314)
- 2015(17440)
- 2014(17762)
- 2013(17549)
- 2012(16412)
- 2011(15087)
- 2010(15784)
- 2009(14798)
- 2008(14500)
- 2007(13361)
- 2006(12410)
- 2005(11325)
- 学科
- 济(74468)
- 经济(74392)
- 业(42098)
- 管理(38292)
- 农(31260)
- 企(28776)
- 企业(28776)
- 方法(25938)
- 中国(23598)
- 地方(22071)
- 数学(21978)
- 数学方法(21385)
- 农业(20906)
- 业经(20075)
- 制(14438)
- 发(13551)
- 银(13133)
- 银行(13124)
- 财(13006)
- 行(12751)
- 学(12614)
- 融(12387)
- 金融(12384)
- 理论(11852)
- 贸(11693)
- 贸易(11678)
- 易(11217)
- 地方经济(11072)
- 发展(10568)
- 环境(10547)
- 机构
- 学院(227677)
- 大学(220863)
- 济(90744)
- 经济(88531)
- 管理(84267)
- 研究(79952)
- 理学(70530)
- 理学院(69662)
- 管理学(68065)
- 管理学院(67629)
- 中国(63610)
- 京(48330)
- 科学(48299)
- 财(42356)
- 所(40543)
- 农(40016)
- 中心(37303)
- 江(36968)
- 研究所(36019)
- 范(34524)
- 师范(34242)
- 财经(31851)
- 北京(31763)
- 业大(31335)
- 州(30770)
- 农业(29575)
- 院(28523)
- 经(28435)
- 师范大学(27025)
- 省(26783)
- 基金
- 项目(140875)
- 科学(110708)
- 研究(107479)
- 基金(98467)
- 家(84580)
- 国家(83767)
- 科学基金(71735)
- 社会(67838)
- 社会科(64015)
- 社会科学(64000)
- 省(58147)
- 基金项目(51045)
- 教育(49284)
- 划(47357)
- 编号(45512)
- 自然(43654)
- 自然科(42592)
- 自然科学(42587)
- 自然科学基金(41741)
- 资助(41456)
- 成果(37944)
- 发(36722)
- 课题(32864)
- 重点(31690)
- 发展(29889)
- 部(29609)
- 展(29379)
- 创(28810)
- 国家社会(27163)
- 年(26886)
- 期刊
- 济(118002)
- 经济(118002)
- 研究(71592)
- 中国(53185)
- 农(42925)
- 管理(32158)
- 科学(31871)
- 教育(31351)
- 学报(30741)
- 财(30492)
- 农业(28461)
- 融(26950)
- 金融(26950)
- 大学(24593)
- 业经(23706)
- 学学(22971)
- 技术(21969)
- 经济研究(17319)
- 问题(15322)
- 财经(15029)
- 经(13009)
- 业(12700)
- 统计(12245)
- 技术经济(11327)
- 版(11270)
- 商业(11224)
- 农业经济(11203)
- 策(11137)
- 图书(10800)
- 农村(10699)
共检索到3669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曹端波 刘希磊
民族村寨旅游具有较大的潜力和优势,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环境问题、文化保护问题、经济效益问题、利益分配问题、民族发展问题等。民族村寨旅游发展模式的转型应实施整体规划,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转变旅游经济增长模式,打造特色旅游品牌。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应在保护生态环境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同时旅游的发展应注重社区的权益,为当地居民脱贫解困,真正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贵州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应坚持社区生态旅游,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亮 陆林 丁雨莲
本文选择西双版纳傣族园为案例地,在简要介绍傣族园基本概况的基础上,分析傣族园发展旅游的资源优势,指出傣族园的旅游发展先后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重点阐述了傣族园的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发展模式,主要涵盖可持续、和谐、辩证的发展理念,村寨、文化、旅游、经济四大发展要素以及“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针对该旅游发展模式提出实施整体开发战略、以人为本战略、文化制胜战略和科学管理战略,以供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参考。
关键词:
民族村寨 模式 傣族园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唐明贵 黎洪 胡静
民族村寨是延续乡愁记忆的文化空间,是传承和弘扬中华农耕文化的重要场域,是乡村振兴的基本单元。目前旅游业快速发展带来的文化生态系统失衡已成为民族村寨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深层次挑战。本文以贵州西江苗寨和肇兴侗寨为例,基于空间生产视角,提供新的分析框架:新的利益主体,由政府、企业、村民三要素转变为政府、企业、村民、旅游者、NGO和旅游资源六要素,形成权益均衡的六螺旋结构;新的空间生产模式,构建出“点—轴—圈—面”模式、“三生空间”全域旅游模式、“前台—中台—后台”模式、产业链模式和利益相关者共建共治共享模式;新的实现路径,包括民族村寨空间表征、全域发展、IP生产、产业集成和空间体验。因此,应理顺利益主体的结构关系、创新旅游空间生产机制、搭建数字空间生产平台,促进民族村寨旅游高质量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罗永常
民族村寨作为一类特殊社区,是我国乡村旅游开发的重要区域。社区参与是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而社区旅游利益的保障是社区有效参与的决定性因素。本文从旅游利益分配现状及其原因出发,基于开发的基本理念和目标提出了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的利益保障机制。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彭正波 王凡凡
伴随着乡村政权的不断调整,乡镇政府、农村社会组织和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趋于复杂化,导致农村社会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农村社会面临新一轮的治理危机。文章首先从制度环境、公共产品供需和乡村治理模式变化等角度,回顾了农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变化过程,理论上分析了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功能和问题。随后以西江千户苗寨"老人会"为例,梳理了村寨旅游开发背景下,农村社会组织与基层政府的关系由合作逐渐走向对抗,最终被解散和重组的过程,发现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和现代政治权威的发展、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和政府对社会组织的"吸纳"是影响农村社会组织发展的根本原因。最后提出基层政府应当引导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确定其参与乡村治理的辅助地位,加强与农村社会组织的互动与合作,促进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农村社会的团结稳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尹秋花
在当今社会对于历史文化的保护越来越重视,因此对民族村寨的保护与发展措施也在不断地进行改进。民族村寨这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相融合的独特文化形式,含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历史。为了更好的保护与发展民族村寨的旅游业,需要按照历史文化的保护相关制度的要求大力发展新农村,保持民族文化的原真性。
关键词:
旅游发展 民族村寨 传统文化 利用 保护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江晓云
文章以临桂东宅江村瑶寨为例,对少数民族村寨如何进行生态旅游开发进行了研究,以瑶寨为研究对象,从旅游发展优势、市场定位、产品策划、旅游形象设计、发展目标、指导思想及相关管理措施等方面,对具有资源优势而又处于贫困之中的少数民族村寨如何开发生态旅游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
少数民族村寨 生态旅游 旅游开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梁玉华
少数民族村寨在开发旅游的同时,也带来了自然和文化生态环境的破坏,要使民族村寨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生态旅游发展之路。本文针对贵阳花溪镇山村旅游开发中的问题,指出了民族村寨生态旅游开发的薄弱点,从将目前的大众旅游转型为生态旅游、加强游客管理、组织村民积极参与、完善生态旅游产品结构几方面对少数民族村寨生态旅游开发规划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少数民族村寨 生态旅游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马继刚
选择昆明市最大的苗族村寨——小水井苗族村为案例,分析了其发展旅游的资源优势和面临的问题,指出该村寨的旅游开发应定位在"实地旅游民族村"的模式上,这样,可以和现有的、较为成熟的模型化云南民族村进行互补定位,形成单一型民族村和多元化民族村对比,真实型和模型化共存互补的主题民族村格局。并从区域规划的角度,从村寨旅游开发模式、开发步骤、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系统性的构架及开发思路,包括村寨分区建设的构想、旅游接待设施硬件建设方案,以及健全组织机构、完善村规民约、社区参与等一系列系统化软件工程。
关键词:
民族村寨 旅游 开发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中奎
民族村寨的"双预"问题指的是旅游预开发民族村寨的文化保护预警问题。分析总结旅游预开发民族村寨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可以建立起文化保护的若干预警原则。在民族村寨旅游开发过程中,这些原则将有助于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乐京
民族村寨旅游涉及当地政府、村寨居民、旅游企业、旅游者等多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在旅游开发中并非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能获得自己期待的利益,因此,不同的利益主体间需要协调利益关系,寻求更多的利益共同点。文章探索积极构建各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协调机制,避免利益冲突,为民族村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对策。
关键词:
民族村寨旅游 利益冲突 利益协调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学成 李江风 蒋琴 罗永常 方世巧
民族村寨旅游作为一种新兴产业,近十年来在国内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对振兴民族地区经济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文章以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构建了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系统,对其发展的需求系统、供给系统、中介系统和支持系统进行分析和归纳,指出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是其动力机制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并提出了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调控机理。希望能促进人们更科学地认识民族村寨旅游及其内部规律,同时也希望能对我国民族村寨旅游的开发规划与实践工作有所启示。
关键词:
民族村寨旅游 动力机制 调控机理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徐永志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龙梅 张扬
本文通过对四川桃坪羌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扶贫效应进行定量和定性研究,创新性地提出用收入贫困和权力贫困双重标准来评判扶贫效应。研究认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对于民族村寨的扶贫工作具有一定的积极效应,但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旺 孙璐 吴明星
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开发,一方面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却产生了类似于公共资源利用过程中的"公地悲剧",导致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蜕化,如何实现少数民族村寨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拟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解析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的"公地悲剧"现象及其产生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