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69)
2023(17405)
2022(15017)
2021(13971)
2020(11510)
2019(26223)
2018(26126)
2017(49294)
2016(27111)
2015(30608)
2014(30957)
2013(30653)
2012(28561)
2011(25931)
2010(26312)
2009(24715)
2008(24403)
2007(22119)
2006(19938)
2005(17874)
作者
(80278)
(66725)
(66345)
(63100)
(42652)
(32223)
(30122)
(26121)
(25423)
(24182)
(22937)
(22582)
(21470)
(21298)
(20687)
(20369)
(19831)
(19717)
(19244)
(19071)
(16892)
(16635)
(16201)
(15329)
(15145)
(14997)
(14903)
(14846)
(13572)
(13289)
学科
(112839)
经济(112686)
管理(79940)
(77614)
(61763)
企业(61763)
方法(44262)
(38190)
数学(36809)
数学方法(36318)
中国(33072)
(28786)
业经(28333)
地方(27837)
(25851)
农业(25329)
(24089)
(19852)
银行(19805)
(19622)
贸易(19606)
(18999)
理论(18972)
(18958)
(18955)
金融(18949)
环境(18001)
(17567)
技术(17332)
(17240)
机构
大学(392648)
学院(391988)
(153363)
管理(150898)
经济(149681)
研究(135888)
理学(128587)
理学院(127043)
管理学(124807)
管理学院(124076)
中国(103636)
(85647)
科学(83731)
(74265)
(69087)
(67040)
研究所(62056)
中心(61615)
(60718)
业大(57657)
财经(57379)
(54950)
北京(54884)
师范(54434)
(51807)
农业(51260)
(49271)
(49142)
经济学(45011)
师范大学(43890)
基金
项目(257314)
科学(201570)
研究(191195)
基金(184463)
(160022)
国家(158577)
科学基金(135572)
社会(119770)
社会科(113214)
社会科学(113188)
(101255)
基金项目(97666)
教育(87382)
自然(86355)
(84518)
自然科(84295)
自然科学(84278)
自然科学基金(82741)
编号(79102)
资助(75854)
成果(66220)
(57784)
重点(57253)
(56259)
课题(55382)
(52720)
创新(49216)
(49093)
国家社会(48647)
科研(48202)
期刊
(184442)
经济(184442)
研究(121494)
中国(85940)
(65602)
学报(62114)
科学(57901)
管理(57430)
(56706)
教育(49495)
大学(47831)
学学(44728)
农业(44293)
(39311)
金融(39311)
技术(34266)
业经(31831)
财经(28155)
经济研究(27015)
(24018)
问题(23778)
(21339)
图书(21163)
(19680)
理论(19125)
科技(18959)
技术经济(18692)
现代(17733)
实践(17374)
(17374)
共检索到6076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乐京  
民族村寨旅游涉及当地政府、村寨居民、旅游企业、旅游者等多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在旅游开发中并非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能获得自己期待的利益,因此,不同的利益主体间需要协调利益关系,寻求更多的利益共同点。文章探索积极构建各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协调机制,避免利益冲突,为民族村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对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罗永常  
民族村寨作为一类特殊社区,是我国乡村旅游开发的重要区域。社区参与是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而社区旅游利益的保障是社区有效参与的决定性因素。本文从旅游利益分配现状及其原因出发,基于开发的基本理念和目标提出了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的利益保障机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磊  陆林  杨钊  
由于利益分配不均而引发的多元利益主体冲突已经成为旅游地发展过程中的普遍问题,旅游规划是协调不同主体之间利益冲突的重要途径。以安徽省温泉旅游规划为例,通过田野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识别了温泉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政府、企业、社区居民和旅游者四类利益主体,总结了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探讨各利益主体在温泉旅游规划中的功能作用,提出调控不同利益主体间冲突的方法,并通过引入中介组织,对利益冲突问题实施监督,最终形成温泉旅游规划利益冲突的协调机制。研究成果对于指导安徽省温泉旅游有序发展,促进温泉旅游发展成果共享,实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海燕  
随着旅游业发展的深入,旅游企业与社区居民的利益冲突及协调问题成为影响旅游业发展的重点问题。从旅游企业和社区居民的单次博弈入手建立模型,并通过重复博弈模型分析,探索实现利益协调的路径。提出完善社区居民旅游开发参与机制和构建收益均衡分配机制,解决旅游企业与社区居民的利益协调问题。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钟洁  李如嘉  唐勇  
社会转型加速期,四川作为我国西部一个重要的多民族大省,屡屡发生民族村寨社区居民与地方政府,社区居民内部以及社区居民与旅游者之间的旅游社会冲突现象,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并严重阻碍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本文选择甲居藏寨为案例点,旨在正确认识四川民族村寨社区旅游社会冲突问题的基础上,积极探寻旅游社会冲突的调控机制,以期推动四川乃至西部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孙伟  邓峰  
国际环境问题的特点之一就是任何一个国家的环境退化都会影响到另一个国家的福利 ,这种越境环境影响要求通过多边合作加以解决 ,没有这种合作 ,各国将需要更多资金才能解决问题 ,造成资源浪费。因此 ,首要问题是设计出一种有效的刺激机制 ,使各个国家的利益达到一定程度的兼容性 ,促使有关方面合作。切实有效地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是 :环境规范的统一 ;合理运用“绿色壁垒”政策 ;提供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援助 ;建立“环境服务”市场 ;完善“承诺和检查”制度 ,在一定限度范围内实施债务与自然互换。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若凝  孙刘伟  朱玉芳  刘艳萍  
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一个涉及多个利益主体的高度整合的社会、经济系统,利益分配是旅游开发相关利益主体关注的焦点,如何协调各主体间利益成为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由于目前我国缺乏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开发商收益过高,收益与保护责任不对等,当地居民收益相对较低,居民与旅游资源开发冲突等问题产生。本文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层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完善风景旅游资源开发利益分配机制的措施。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任绍斌  
结合城市更新的类型和模式的划分,重点分析不同类型和模式城市更新中的利益主体构成、利益冲突形式以及利益冲突的焦点,认为城市更新中利益冲突的焦点集中在政府、开发商和产权人之间的规则性冲突、分配性冲突和交易性冲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更新中规划协调的公平性、全局性和伦理性立场,并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规划协调策略。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雷世富  
分析了新时期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形式与特点,揭示了研究生社会实践中的参与各方及 其利益冲突,并探讨了解决的办法,以推动研究生社会实践深入持久地开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江晓云  
文章以临桂东宅江村瑶寨为例,对少数民族村寨如何进行生态旅游开发进行了研究,以瑶寨为研究对象,从旅游发展优势、市场定位、产品策划、旅游形象设计、发展目标、指导思想及相关管理措施等方面,对具有资源优势而又处于贫困之中的少数民族村寨如何开发生态旅游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曹端波  刘希磊  
民族村寨旅游具有较大的潜力和优势,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环境问题、文化保护问题、经济效益问题、利益分配问题、民族发展问题等。民族村寨旅游发展模式的转型应实施整体规划,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转变旅游经济增长模式,打造特色旅游品牌。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应在保护生态环境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同时旅游的发展应注重社区的权益,为当地居民脱贫解困,真正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贵州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应坚持社区生态旅游,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彭正波  王凡凡  
伴随着乡村政权的不断调整,乡镇政府、农村社会组织和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趋于复杂化,导致农村社会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农村社会面临新一轮的治理危机。文章首先从制度环境、公共产品供需和乡村治理模式变化等角度,回顾了农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变化过程,理论上分析了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功能和问题。随后以西江千户苗寨"老人会"为例,梳理了村寨旅游开发背景下,农村社会组织与基层政府的关系由合作逐渐走向对抗,最终被解散和重组的过程,发现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和现代政治权威的发展、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和政府对社会组织的"吸纳"是影响农村社会组织发展的根本原因。最后提出基层政府应当引导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确定其参与乡村治理的辅助地位,加强与农村社会组织的互动与合作,促进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农村社会的团结稳定。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马继刚  
选择昆明市最大的苗族村寨——小水井苗族村为案例,分析了其发展旅游的资源优势和面临的问题,指出该村寨的旅游开发应定位在"实地旅游民族村"的模式上,这样,可以和现有的、较为成熟的模型化云南民族村进行互补定位,形成单一型民族村和多元化民族村对比,真实型和模型化共存互补的主题民族村格局。并从区域规划的角度,从村寨旅游开发模式、开发步骤、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系统性的构架及开发思路,包括村寨分区建设的构想、旅游接待设施硬件建设方案,以及健全组织机构、完善村规民约、社区参与等一系列系统化软件工程。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中奎  
民族村寨的"双预"问题指的是旅游预开发民族村寨的文化保护预警问题。分析总结旅游预开发民族村寨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可以建立起文化保护的若干预警原则。在民族村寨旅游开发过程中,这些原则将有助于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旺  孙璐  吴明星  
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开发,一方面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却产生了类似于公共资源利用过程中的"公地悲剧",导致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蜕化,如何实现少数民族村寨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拟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解析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的"公地悲剧"现象及其产生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