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86)
2023(19146)
2022(15945)
2021(14865)
2020(12085)
2019(28063)
2018(27679)
2017(53198)
2016(28757)
2015(32525)
2014(32490)
2013(31789)
2012(28701)
2011(25665)
2010(25861)
2009(23606)
2008(22818)
2007(20349)
2006(17874)
2005(15251)
作者
(81760)
(68117)
(67658)
(64671)
(43496)
(32827)
(30836)
(26718)
(26110)
(24305)
(23544)
(22844)
(21691)
(21412)
(21112)
(20675)
(20234)
(20207)
(19669)
(19650)
(16768)
(16760)
(16490)
(15864)
(15320)
(15262)
(15004)
(14965)
(13666)
(13328)
学科
(117703)
经济(117573)
管理(80645)
(79918)
(63646)
企业(63646)
方法(54236)
数学(46942)
数学方法(46164)
(40178)
中国(31655)
业经(28829)
(27843)
农业(26563)
地方(24797)
(24176)
(21578)
理论(20699)
(19410)
贸易(19397)
(18786)
(17624)
技术(17558)
财务(17534)
财务管理(17490)
环境(17228)
(17227)
(16973)
银行(16936)
(16867)
机构
学院(407621)
大学(405500)
管理(162254)
(158396)
经济(154807)
理学(140772)
理学院(139217)
管理学(136401)
管理学院(135645)
研究(131748)
中国(99136)
(85841)
科学(82012)
(72062)
(66745)
(64449)
(63079)
中心(61175)
业大(60804)
研究所(58723)
财经(58258)
(55582)
师范(55045)
北京(53346)
(52992)
农业(51045)
(48864)
(48300)
经济学(47310)
师范大学(44268)
基金
项目(281613)
科学(222145)
研究(207129)
基金(203759)
(176870)
国家(175375)
科学基金(151896)
社会(130447)
社会科(123404)
社会科学(123368)
(110927)
基金项目(107752)
自然(98745)
自然科(96450)
自然科学(96430)
教育(96337)
自然科学基金(94641)
(92337)
编号(85841)
资助(83966)
成果(68784)
重点(62730)
(61461)
(60007)
课题(58844)
(57941)
创新(53995)
科研(53489)
国家社会(53364)
教育部(52968)
期刊
(175801)
经济(175801)
研究(116058)
中国(76908)
(63850)
学报(63045)
科学(59125)
管理(58903)
(54508)
大学(49059)
教育(48262)
学学(46120)
农业(43180)
技术(37685)
(35990)
金融(35990)
业经(32110)
财经(27968)
经济研究(26798)
(23852)
问题(23089)
(20818)
图书(20787)
(19972)
技术经济(19560)
科技(18872)
理论(18867)
统计(18359)
商业(18268)
资源(18116)
共检索到5907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吕宛青   兰洪超  
立足于新时代促进共同富裕的大背景,如何从“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支持日益成为民族旅游地发展的核心命题。文章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基于丽江甲子村28年发展历程的探索式理论建构,提出市场化授益模式概念,系统探究民族旅游地市场化授益模式及实现路径。研究发现:(1)市场化授益模式是一种能力发展型授益,遵循“机会配置-机会开发-机会共生”机会逻辑,驱动案例地受益方实现“可行能力激活-组织能力迁移-动态能力生成”能力进阶,进而依托市场化路径实现民族旅游地内生发展的模式;(2)市场化授益模式逻辑起点是机会配置,具体包括机会配置下的可行能力激活、机会开发下的组织能力迁移和机会共生下的动态能力生成;(3)市场化授益模式的实现路径是机会与能力协同演化的结果,机会逻辑为能力的生成与演化提供了“干中学”基础,新生成的能力基础则推动了机会逻辑的演进;(4)市场化授益模式强调以包容性的方式接纳和巩固市场和创业机会开发的成果,以内生性共创共享的方式来实现共同富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彭丹  黄燕婷  
旅游地意象已成为旅游研究的新热点,国内外关于旅游地意象的实证研究不断涌现。旅游地意象不等同于旅游地形象,该文首先对意象的概念进行了剖析,随后,基于"认知-情感"模型,提出了旅游地意象的四维结构,旨在进一步提升旅游地意象概念的可操作性,为后续旅游地意象的测量和评价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文章选取云南丽江古城作为研究案例地,以网络游记为分析文本,利用内容分析法对网络文本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旅游地意象的具体维度由景观意象、文化意象、地方意象和情感意象组成;(2)旅游者对丽江古城旅游地意象要素的感知表现出动态与静态、传统性与现代性相结合的特征;(3)旅游者对丽江古城旅游地的情感评价以积极情感为主,负面情感相对较少;(4)丽江古城旅游地意象的主题可以归纳为3类,包括本真性的意象、浪漫性的意象以及商业化的意象。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余可发  吴海平  金明星  陈颖康  
打造品牌生态圈对于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学术界对此认识和研究并不深入。本文基于资源行动视角,采用案例研究方法,选取江西婺源篁岭旅游目的地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市场压力和领导者驱动双重关键要素作用下的资源配置行为及行动特征,并最终归纳出资源行动视角下旅游目的地品牌生态圈形成机制模型。研究发现:(1)旅游目的地品牌生态圈的形成会经历核心圈构建、产业圈完善、生态圈形成三个阶段;(2)旅游目的地品牌生态圈的形成过程中,资源行动会经历由资源拼凑到资源编排再到资源协奏的演变历程,资源利用能力也会经历由重构能力到整合能力再到协同能力的跃迁;(3)旅游目的地品牌生态圈打造的目的是突破产业及组织边界,达到多元主体赋能和价值共创,最终形成系统性竞争优势。本研究结论拓展了品牌成长和品牌生态理论,为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实践提供了有益的管理启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宗晓莲  
20世纪70年代法国学者亨利·勒菲弗尔(HenriLefebvre)提出“空间生产理论”,认为空间是在人类主体的有意识活动中被不断生产出来的。如果以勒菲弗尔(Lefebvre)空间生产概念为分析工具,旅游地空间也是在发展旅游业刺激民众消费、获取经济效益等社会背景下被创造、生产出来的。人们以符号的制造与运用赋予地方价值,再把地方意象赋予实质可消费物品,提高商品的交换价值。旅游生产系统通过销售“地方”,获取多重服务与消费之后的利润;游客则借由消费内含了丰富地方意象的物质商品和服务而消费地方。文章以社会学和旅游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唐明贵  黎洪  胡静  
民族村寨是延续乡愁记忆的文化空间,是传承和弘扬中华农耕文化的重要场域,是乡村振兴的基本单元。目前旅游业快速发展带来的文化生态系统失衡已成为民族村寨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深层次挑战。本文以贵州西江苗寨和肇兴侗寨为例,基于空间生产视角,提供新的分析框架:新的利益主体,由政府、企业、村民三要素转变为政府、企业、村民、旅游者、NGO和旅游资源六要素,形成权益均衡的六螺旋结构;新的空间生产模式,构建出“点—轴—圈—面”模式、“三生空间”全域旅游模式、“前台—中台—后台”模式、产业链模式和利益相关者共建共治共享模式;新的实现路径,包括民族村寨空间表征、全域发展、IP生产、产业集成和空间体验。因此,应理顺利益主体的结构关系、创新旅游空间生产机制、搭建数字空间生产平台,促进民族村寨旅游高质量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清燕  白凯  杜涛  
健康是人类关注的永恒话题,旅游和健康本源上存在密切联系,近年来已成为旅游学及其交叉学科关注的研究热点。旅游地如何促进旅游者健康体验、幸福感甚至社会福祉,是亟待回答的学理和实践命题。基于此,文章将旅游地日常生活与旅游者健康体验联系起来,以丽江古城客栈主与旅游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明晰旅游情境中日常生活对于旅游者主观健康体验的积极作用。研究发现:(1)旅游地从空间、时间、社会实践3个维度营造了特定时空中的生活新范式与典范形态,建构了环境、日常生活与健康交互新面向;(2)旅游地日常生活为旅游者提供了物质、社会和心理多重资源,形成了生理、心理和精神、社会人际交往能力三维康复性意义结构;(3)旅游地日常生活的康复性意义是在旅游者与旅游地复杂性、动态性关联中建构的,并从生产与消费两端对康复性意义进行共同塑造与整合。研究从微观层面的日常生活出发,以实证分析回应了旅游、日常生活、健康体验之间的互动关联,为深入理解旅游的意义提供了新思考,也为旅游业实现美好生活需要提供现实指导。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江帆  蔡晓云  
文化遗产是我国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丽江古城作为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资源,拥有其独特的旅游文化与契机。但随着丽江古城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与发利用,丽江古城的发展模式与同属大研古镇重要构成部分的白沙古镇的发展模式差异愈来愈明显。文章旨在从丽江古城与白沙古镇旅游发展模式现状及发展差异情况做出对比研究分析,针对两者的发展模式现状,提出一些相应的见解。希望将丽江古城与白沙古镇二者的旅游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与利用,并将白沙古镇的原始生态文化资源优势作为对丽江古城旅游经济模式发展的一个有益合理补充。立足于白沙古镇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得到使二者科学合理的互补发展模式,最终实现其真正的生态旅游经济发展目标与要求,...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张睿  姬长旭  
知识转移是乡村旅游产业与人才双振兴的有效途径。文章选取广西龙脊梯田景区为案例研究对象,探究其近30年旅游发展历程中乡村旅游职业农民知识转移动态演进过程。研究发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职业农民知识转移经历了“萌芽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三阶段演进过程,其中政府在知识转移萌芽阶段占主导地位;第一批乡村旅游创业者在知识转移发展阶段起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外来经营者是知识转移成熟阶段主要推动力量。在该演进过程中,知识转移推动农民实现了“传统农民-亦农亦旅的‘两栖农民’-乡村旅游职业农民”的职业转换。文章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本土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川  
研究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进行丽江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路,以探索丽江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分析了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以认识红色旅游相对其它旅游的区别。分析了丽江当前旅游资源现状,以了解丽江旅游业的发展状况。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下丽江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路,以促进丽江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红色旅游资源是民族精神的有力体现,对民族精神的传承有着积极的意义。丽江具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但红色旅游发展缓慢,需要探索一条能够促进丽江红色旅游开发的有效路径。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借助丽江当前旅游业的基础,采用融合式发展,突出红色旅游品牌打造,加强红色旅游商品开发,能够较好地实现丽江红色旅游资源的有效利用,进而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娟  
引用生态位态势理论和生态位扩充模型,以丽江为案例分析点,对丽江地区的游客量生态位和旅游收入生态位以及旅游生态位扩充率进行测算,得出丽江旅游目前的发展状况存在明显的旅游生态位扩充现象,为研究旅游地发展情况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和分析视角。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王丽娟  李云霞  
丽江已成为云南旅游的优势骨干品牌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但古城旅游环境将面临巨大的压力,而且资源禀赋不可替代,如继续沿用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资源将难以为继,环境将不堪重负。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是其必然选择,也对同类世界遗产地的保护和利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旅游业循环经济在不同的层面上有不同的模式,包括企业层面的小循环、区域层面的中循环和社会层面的大循环。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璐  周琪  苏敬勤  长青  
选取蒙草生态为案例研究对象,通过商业模式更新迭代过程中战略导向与动态能力对资源行动的作用分析,揭示新创企业商业模式的形成机理及创新路径。首先通过对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蒙草生态)商业模式的创新过程进行纵向案例分析,进一步探讨企业如何通过战略导向选择和动态能力构建进行资源配置和行动模式选择,剖析并最终归纳出资源行动作用下新创企业商业模式的形成机理及创新路径。研究发现:新创企业资源行动受战略导向与动态能力协同匹配的作用影响,且会经历"拼凑—编排—协奏"的演化过程;资源行动带来的有效资源整合和流程创新促进企业商业模式形成,并随资源行动演化实现"市场需求型商业模式—技术创新型商业模式—共享开放型商业模式"的创新演进过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云皓  徐志杰  辛璐  王志凯  卢静  
随着生态产品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演进,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作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市场化路径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理论研究逐步走向试点实践。论文基于国家试点项目研究,总结了EOD模式下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实施要点,并结合案例分析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土地利用”“矿山修复治理+存量资源经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生态种养”“荒山荒地综合整治+清洁能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四个典型类型。建议随着EOD模式试点的不断推进,应进一步强化理论与方法研究、市场化运作机制实践、关键政策制度创新等,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市场化转化新模式、新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云皓  徐志杰  辛璐  王志凯  卢静  
随着生态产品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演进,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作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市场化路径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理论研究逐步走向试点实践。论文基于国家试点项目研究,总结了EOD模式下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实施要点,并结合案例分析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土地利用”“矿山修复治理+存量资源经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生态种养”“荒山荒地综合整治+清洁能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四个典型类型。建议随着EOD模式试点的不断推进,应进一步强化理论与方法研究、市场化运作机制实践、关键政策制度创新等,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市场化转化新模式、新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云皓  徐志杰  辛璐  王志凯  卢静  
随着生态产品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演进,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作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市场化路径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理论研究逐步走向试点实践。论文基于国家试点项目研究,总结了EOD模式下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实施要点,并结合案例分析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土地利用”“矿山修复治理+存量资源经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生态种养”“荒山荒地综合整治+清洁能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四个典型类型。建议随着EOD模式试点的不断推进,应进一步强化理论与方法研究、市场化运作机制实践、关键政策制度创新等,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市场化转化新模式、新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