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95)
2023(10185)
2022(9165)
2021(8806)
2020(7430)
2019(17170)
2018(17096)
2017(33282)
2016(18113)
2015(20398)
2014(20455)
2013(20308)
2012(18647)
2011(16638)
2010(16394)
2009(14863)
2008(14298)
2007(12224)
2006(10708)
2005(9041)
作者
(52189)
(43314)
(42861)
(40818)
(27541)
(20769)
(19389)
(17072)
(16319)
(15295)
(15001)
(14343)
(13756)
(13695)
(13285)
(13128)
(12996)
(12843)
(12377)
(12150)
(10775)
(10460)
(10283)
(9832)
(9616)
(9594)
(9560)
(9464)
(8654)
(8610)
学科
(70393)
经济(70302)
管理(50025)
(47935)
(39282)
企业(39282)
方法(34947)
数学(29454)
数学方法(29118)
(19663)
(17339)
(17065)
中国(16625)
业经(15742)
地方(14855)
农业(13625)
理论(12866)
(11823)
贸易(11817)
(11657)
(11445)
环境(11224)
(11080)
技术(10795)
(10503)
财务(10446)
财务管理(10428)
企业财务(9898)
教育(9745)
(9631)
机构
大学(257156)
学院(255533)
管理(106314)
(95667)
经济(93480)
理学(93064)
理学院(92013)
管理学(90403)
管理学院(89953)
研究(82409)
中国(59948)
(54766)
科学(53828)
(42710)
(40813)
(40809)
业大(39892)
研究所(37687)
中心(37501)
(35733)
师范(35414)
(35340)
财经(35144)
北京(34664)
农业(32076)
(31903)
(30140)
(29503)
师范大学(28893)
经济学(27381)
基金
项目(182208)
科学(143109)
研究(132637)
基金(132321)
(115488)
国家(114508)
科学基金(98473)
社会(82310)
社会科(77833)
社会科学(77814)
基金项目(71838)
(70525)
自然(65519)
自然科(63955)
自然科学(63944)
自然科学基金(62781)
教育(60392)
(59655)
编号(55048)
资助(54533)
成果(43720)
重点(39997)
(39924)
(38444)
(37376)
课题(36658)
科研(34962)
创新(34754)
教育部(34059)
项目编号(33852)
期刊
(101538)
经济(101538)
研究(71608)
中国(42569)
学报(40594)
科学(38641)
(36171)
管理(35804)
大学(30410)
(29655)
学学(28599)
教育(27898)
农业(25620)
技术(20193)
(18259)
金融(18259)
业经(17824)
财经(15703)
经济研究(15370)
图书(14592)
问题(13413)
(13219)
理论(13092)
科技(12822)
(12682)
资源(12482)
实践(12288)
(12288)
技术经济(11590)
(11479)
共检索到3544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范莉娜  
旅游地发展中居民态度及相应行为意愿已被认为是旅游产业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当前,民族旅游地居民的分类通常都是从对旅游业发展态度的角度来考虑,尚未出现依据个体对本族原文化及旅游者主流文化偏好来展开的研究。文章以心理学视域下的文化适应为理论基础,利用两个经典模型,通过对贵州黔东南处于旅游发展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3个典型侗寨居民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后得出:主客跨文化互动中利用SL-ASIA文化适应单线性模型可以把居民分为整合、同化、分离3种类型;利用Berry文化适应双线性模型可以把居民分为整合、同化、分离、边缘4种类型。在文化适应不同线性模型下存在理论间的竞争和互补,基于居民文化适应客观行为与认知状态的单线性SL-ASIA测量模型与基于居民文化适应理想状态的双线性Berry策略模型在分类人数、状态及旅游支持行为意愿上皆有差异,并且这种差异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总体来看,高文化适应的居民对待旅游者会更加热情,也更愿意为目的地进行推荐宣传。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范莉娜  
旅游地发展中居民态度及相应行为意愿已被认为是旅游产业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当前,民族旅游地居民的分类通常都是从对旅游业发展态度的角度来考虑,尚未出现依据个体对本族原文化及旅游者主流文化偏好来展开的研究。文章以心理学视域下的文化适应为理论基础,利用两个经典模型,通过对贵州黔东南处于旅游发展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3个典型侗寨居民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后得出:主客跨文化互动中利用SL-ASIA文化适应单线性模型可以把居民分为整合、同化、分离3种类型;利用Berry文化适应双线性模型可以把居民分为整合、同化、分离、边缘4种类型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建兴   吴茂英   郭英之   李秋成  
旅游地居民环境责任行为研究是近年来旅游学界关注的新议题。居民作为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利益主体,对旅游地生态环境影响更为深远持久,但学界较少系统梳理旅游地居民环境责任行为的相关研究。为更好追踪旅游地居民环境责任行为研究动态,文章检索并整理了2001—2021年78篇国内外期刊文献,对概念内涵、测量量表、影响因素、理论视角等内容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并对指标体系、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研究对象等方面展开述评与展望,特别对影响旅游地居民环境责任行为且尚未被主流研究所重视的传统文化、本土化背景因素等展开了讨论。该文有助于理解旅游地居民环境责任行为研究脉络,并为未来该领域的学术发展和政策创新提供参考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谷明  
本文将以大连大长山岛为例探究旅游地居民——家庭旅馆经营者对旅游给当地社区带来影响的看法与感知,以及不同的社会人口统计特征如何影响这些家庭旅馆经营者对旅游的感知。根据因子分析法,家庭旅馆经营者感受到的旅游影响包括七个方面:经济影响、旅游业与其他产业部门的相互作用、生活质量提高、常见的自然环境恶化、沙滩退化、海水污染和安静生活被打扰。同时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将所有接受调查者按照不同的社会人口统计特征分为四组群,并建立了四组群与旅游影响之间的相关关系。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胡小海  黄震方  
以周庄古镇为例,通过构建居民文化保护行为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情感因素、认知因素、利益因素、政策因素对居民文化保护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情感因素、认知因素、政策因素对居民文化保护行为影响显著;利益因素对居民文化保护行为影响不显著,在古镇保护开发的过程中,由于居民不参与利益分配,导致居民收益和文化保护行为无明显相关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伽红凯   吴嘉玲   卢勇  
引导居民实施环境责任行为是推进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地生态文明建设及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和重要推手。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刺激—机体—反应理论,构建纳入旅游影响感知和生活质量的居民环境责任行为理论分析框架,选择东部地区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和中部地区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作为案例地,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地居民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机制及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第一,积极旅游影响感知对生活质量和环境责任行为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消极旅游影响感知对生活质量和环境责任行为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第二,生活质量对环境责任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在居民积极旅游影响感知和消极旅游影响感知对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第三,基于多群组分析,区域变量在不同群组间的效应存在显著差异,东部地区更为显著。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玉玲  张捷  赵文慧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及频繁爆发的自然灾害事件,越来越多的旅游地生态环境受到人为及非人为活动的干扰。生态环境是旅游业得以正常运行与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之一,因此旅游地环境保护研究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研究以旅游地社区居民为案例借助NAM模型(Norm Activation Model)研究居民环境后果认知对保护旅游地环境行为的驱动机制,并对青城山-都江堰与九寨沟居民样本进行对比分析。经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得到以下结果:①青城山-都江堰与九寨沟两组模型中均表现出因变量保护旅游地环境后果认知对环保道德规范作用最强,因变量灾害后果认知对环保道德规范影响次之,因变量旅游环境影响认知对环保道德规范无影响...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何学欢  胡东滨  粟路军  
基于公平理论和关系质量理论,文章构建以旅游地居民感知公平(程序公平、分配公平、互动公平)为前因变量,关系质量(社区满意、社区认同)为中介变量,环境关注为调节变量的旅游地居民环境责任行为形成机理整合模型。通过对厦门市鼓浪屿旅游区居民调查获取453份有效数据,对整合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发现:(1)旅游地居民感知公平是关系质量的重要前因变量;(2)感知公平通过关系质量影响居民环境责任行为;(3)环境关注在关系质量对环境责任行为影响中没有调节作用。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从而证实了基于公平理论和关系质量理论的整合模型在预测旅游地居民环境责任行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研究建立了社区居民环境责任行为形成机理新的理论框架,为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阁芝  周国林  刘博  
游客是旅游地环境保护的关键利益相关者。引导游客在旅游地实施环境责任行为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研究从社会支持视角探讨驱动游客环境责任行为的旅游地情境要素,构建包括旅游地支持、自我效能、地方认同、游客环境责任行为的综合模型,采用混合研究方法,通过两项研究进行实证探索和检验。研究一明确了制度支持、工具支持、信息支持、情感支持4个旅游地支持维度,形成旅游地支持的测量量表;研究二分析旅游地支持对游客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结果表明:旅游地支持既直接促进游客环境责任行为,也能通过自我效能、地方认同,经由个体认知和人地情感双重路径间接促进游客环境责任行为。在管理实践中,旅游地应注重社会支持系统构建,为游客实施环境责任行为提供相应的制度、工具、信息支持,使身处异地他乡的游客感受到旅游地对其环境责任行为的关注、重视和价值认可,营造有利于游客环境责任行为的“硬环境”和“软氛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忠军,唐晓云  
文章以龙胜国内游客行为研究为例对民族旅游地国内游客行为进行研究,通过大量的文案调研和问卷调研,重点分析了龙胜国内游客的人口统计学特征、需求与消费行为、游客的时空分布。在对游客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的同时,探讨了游客行为研究在市场导向型旅游规划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陆林  
旅游业的发展必然对旅游地社会、经济、环境产生影响。通过旅游地居民态度调查研究,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旅游对旅游地影响的性质和影响程度。本文在较详尽的实地调查基础上,以皖南旅游区为研究案例,尝试进行旅游地居民态度研究,以期较准确地了解皖南旅游区居民对当地旅游发展的态度。为皖南旅游区发展、规划提供有益的咨询。并希望以此为国内旅游地居民态度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兴柱  王群  
综合国内外居民参与研究的成就,本文提出了传统型、行政主导型、居民政府共同参与型和居民全过程主导参与型等4种居民参与旅游规划与发展模式。并从城市和乡村旅游地角度,比较了中山市和四顶山旅游地的居民基本特征和居民参与旅游规划与发展的差异。根据居民参与旅游规划与发展差异,四顶山旅游地采用行政主导推动型模式,中山市旅游地采取居民政府共同参与型模式。在此基础上,从政府、规划师、居民教育及信息交流4个方面提出了居民参与实施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忠福  张利  
随着旅游规模的不断扩大,旅游给旅游地带来的经济影响、环境影响和社会文化影响日益明显,这些影响较长时期作用于旅游地居民,引起旅游地居民相应的心理体验和态度反应,形成其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旅游地居民的支持与否对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旅游地的开发、规划与管理具有深刻的影响力。文章对旅游地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及感知影响因素研究加以综述。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玉宗  李东和  黄明丽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研究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感知和态度逐渐成为国外旅游影响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国外《AnnalsofTourismResearch》和《TourismManagement》两种SSCI引用的旅游期刊所发表的相关文献的梳理,较为系统地对国外相关研究进行了归纳和评述,其研究焦点集中在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居民对某些特殊旅游产品的感知和态度、居民旅游感知和态度的影响因素、相关理论以及基于居民旅游感知和态度差异的群体聚类等五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旅游地居民旅游感知和态度研究进行了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汲忠娟  蒋依依  谢婷  
居民作为旅游地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其感知和态度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受到学者的研究重视,成为测度旅游业对旅游地影响最常涉及的关键内容。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以1975-2015年国内外主要核心期刊研究成果为基础,从旅游地居民感知和态度的研究内容、影响因素、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内容和结果的总结,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研究认为:不同影响因素与居民感知、态度之间的关系受发展阶段与条件的左右,需进一步结合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特殊形态进行实证研究;中国学者在相关领域进行了本土化探索,但鲜有理论构建,可在审视旅游现象的过程中,推动理论抽象与创新;需要将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以深入探索现象背后的本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