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37)
- 2023(13950)
- 2022(11735)
- 2021(10738)
- 2020(8833)
- 2019(19686)
- 2018(19589)
- 2017(36153)
- 2016(19571)
- 2015(21941)
- 2014(21276)
- 2013(21126)
- 2012(20017)
- 2011(18210)
- 2010(18341)
- 2009(16655)
- 2008(16342)
- 2007(14695)
- 2006(13314)
- 2005(12084)
- 学科
- 济(81625)
- 经济(81554)
- 业(55042)
- 管理(55022)
- 企(43675)
- 企业(43675)
- 方法(27300)
- 中国(26580)
- 地方(26234)
- 农(25562)
- 技术(22981)
- 数学(22084)
- 数学方法(21815)
- 业经(21273)
- 农业(18164)
- 学(17545)
- 财(14730)
- 制(14419)
- 技术管理(14374)
- 环境(14006)
- 理论(13974)
- 地方经济(13821)
- 发(13815)
- 贸(13785)
- 贸易(13768)
- 和(13693)
- 银(13358)
- 银行(13305)
- 融(13237)
- 金融(13232)
- 机构
- 学院(275234)
- 大学(273112)
- 济(108283)
- 经济(105770)
- 研究(103037)
- 管理(100943)
- 理学(85647)
- 理学院(84451)
- 管理学(82871)
- 管理学院(82329)
- 中国(76456)
- 科学(66195)
- 京(60887)
- 所(53779)
- 农(53694)
- 研究所(48816)
- 中心(46716)
- 财(46515)
- 江(45312)
- 业大(43797)
- 农业(42086)
- 范(40836)
- 师范(40362)
- 北京(38881)
- 院(37611)
- 州(36575)
- 财经(35784)
- 省(34742)
- 技术(33365)
- 师范大学(32364)
- 基金
- 项目(185571)
- 科学(144982)
- 研究(136229)
- 基金(129806)
- 家(115584)
- 国家(114490)
- 科学基金(96258)
- 社会(84729)
- 社会科(80123)
- 社会科学(80104)
- 省(76687)
- 基金项目(69314)
- 划(63993)
- 教育(61889)
- 自然(61555)
- 自然科(59997)
- 自然科学(59978)
- 自然科学基金(58943)
- 编号(55269)
- 资助(50878)
- 发(46573)
- 成果(45356)
- 创(43819)
- 重点(42909)
- 课题(40362)
- 创新(40083)
- 部(39075)
- 发展(36686)
- 展(36076)
- 国家社会(34691)
- 期刊
- 济(130649)
- 经济(130649)
- 研究(83885)
- 中国(69719)
- 农(50117)
- 学报(47446)
- 科学(44644)
- 管理(40723)
- 教育(40295)
- 大学(34982)
- 农业(34699)
- 财(34468)
- 学学(32327)
- 技术(27004)
- 融(25679)
- 金融(25679)
- 业经(22818)
- 业(20016)
- 经济研究(19712)
- 图书(17737)
- 财经(17275)
- 科技(17205)
- 问题(16590)
- 资源(15341)
- 经(15205)
- 技术经济(15053)
- 坛(14742)
- 论坛(14742)
- 版(13640)
- 书馆(13035)
共检索到4382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白俊奎
技术创新,特别是技术自主创新对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在一些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及民间资源的开发中,技术创新尚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和重视。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观念相对滞后、聚族而居的村庄型生活方式及传统的自然经济模式、缺乏良好的投资环境等。这些阻碍民族地区民族文化和民间资源开发的技术创新的因素,应引起政府决策部门和研究者等的重视。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民族文化 民间资源 技术创新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白锦秀 边世平
随着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玉树州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规模和收入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民族文化旅游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玉树州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分析玉树州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玉树州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和开发模式,以促进当地民族文化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化 旅游产业化 青海玉树州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白俊奎 毛远明
湘鄂渝黔巫文化在丧葬习俗及歌谣中有很多体现,其与巫文化相关的民俗与民歌的诸多相似是文化渊源相通的明证。湘鄂渝黔"瓦乡话"神歌、鄂西北《待尸歌》、湘西北《梯玛神歌》、湘鄂渝黔苗族丧葬《招魂词》及"创世纪史话"、广东省青嶂山云峰寺天池童谣都表达了对死者的缅怀、尊重和哀悼及灵魂永生的观念。渝东南酉水流域酉阳大溪老寨犀牛潭的传说、距今六七千年的石器时代男女合葬墓传达的图腾崇拜等,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在历史学、人类学等方面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马晓京
随着西部旅游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西部地区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主要吸引物的民族旅游开发也将进入一个新阶段。民族旅游资源开发给当地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将不可避免地给当地民族文化带来一系列的负面作用。本文分析了民族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的消极影响 ,探讨了西部民族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的保护问题。
关键词:
民族旅游开发 民族传统文化 民族文化保护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沛林,Geoff Wall,张玉冰
湘渝黔边区是指以传统的"武陵山区"为核心区域的3省邻近地区,大致包括湖南境内的张家界市、湘西州、怀化市,重庆的黔江区,贵州的铜仁地区和黔东南州等6个地州市,是苗族、土家族、侗族等少数民族集中聚居区,也是全国典型的老、少、边、穷山区,归属于国家"西部地区"。区域文化上的趋同性、区域旅游资源上的互补性、区域脱贫任务的紧迫性和区域旅游开发的无序性,使湘渝黔边区民族文化旅游区的建立显得十分必要。同时,具备一定基础的旅游开发现状、逐步形成的区域旅游交通网络、各地政府关于旅游业发展认识上的渐趋统一以及区域旅游中心的初步形成,使湘渝黔边区民族文化旅游区的发展成为可能。湘渝黔边区民族文化旅游区的形成,必须着手进行以下工作:迅速编制总体规划,完善旅游交通网络,建立旅游环线,推出区际旅游联合体和共同市场,多渠道吸纳资金,建立特色文化保护区等。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运芳
从1929年私立明德中学诞生之日起,明德中学80年的历程表明,学校始终都在传承民族文化中得以形成和发展,深厚的中华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底蕴赋予了明德中学特有的气质;发展民族教育的十大举措促成了学校由二级一等完全中学到全国民族中学示范校,再到昆明市中心城区优质民族中学的一步步发展,从中也总结出了成功办学的七条经验。
关键词:
明德民族中学 民族文化 传承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万兆彬
[目的]立足于黔东南州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现状调查,探讨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对策,以期为黔东南州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提供借鉴。[方法]文章采用实地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对黔东南州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现状进行调研,了解黔东南州旅游市场游客满意度、民族文化元素对旅客的吸引力和游客对民族文化元素的期待程度。[结果]在对黔东南州旅游市场游客满意度调查的11个项目中,游客满意度较高的是景区规划、路标指示和演出项目,满意度较低的是交通状况、产品开发、购物环境和产品定价;游客对这11个调查项目的满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娟 鲜耀
校内、校外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上发挥着各自的功能。我们在强调学校教育重要性的同时,社区教育在普及文化、整合文化资源、开展文化活动中的功能不可忽视。社区教育是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工作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使民族文化以一种"活"的方式传承下来。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徐红梅 罗江华
民族文化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民族教育的重要依托。但考察应用信息技术推进民族文化教育资源建设工作的现状,发现应用信息技术推送的多为与主流课程相适应的学科课程,民族文化数字教学资源严重匮乏。因而重点应从信息技术与民族文化课程知识表征的方式、课程实施策略的选择、效果反馈的获取、资源共享的实现等方面探讨信息技术在民族文化课程开发中的应用途径。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民族文化课程 开发 应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贵卿 黄萍
四川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在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的同时也存在人才素质滞后的现状。为了让有限的资源发挥出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从开发、利用、保护好四川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资源,促进民族旅游持续发展角度,制定出资源与人才匹配的基本思路和发展对策。
关键词:
民族文化生态旅游 资源开发 人才 匹配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管宁生
云南纳西民族在其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自己独具特色的、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其古老、神奇而又灿烂的东巴文化中蕴涵着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应充分挖掘,为发展旅游事业作出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
云南丽江纳西民族 文化旅游资源 东巴文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石惠春,程国栋
民族文化旅游日益成为现代旅游的重要内容,受到各国各地区的普遍重视。宁夏是我国唯一的省级回族自治区,回族伊斯兰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独特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为宁夏开展民族文化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根据旅游资源分布现状、集中程度、主导资源特色将宁夏伊斯兰文化旅游资源划分为四个大区,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宁夏伊斯兰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分区定量评价,为合理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构建了四大回族伊斯兰文化旅游区近期和中远期开发目标及战略规划。
关键词: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宁夏 旅游开发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标 宋乃庆
少数民族文化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在开发与利用的实践中表现出教师对少数民族文化不熟悉、课程资源意识不强及开发能力弱、主要以艺术类课程资源开发为主、各方的支持力度不足等问题。转变这一局面需要教师树立多元文化教育理念,提高课程开发能力,拓宽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渠道,寻求政府、学校和家长的广泛支持等。
关键词:
少数民族教育 民族文化 课程资源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蔡淑兰
当前课程改革给少数民族教师专业成长带来了双重困境,使他们面对传统课程理念与新课程理念、学习主流文化与传承民族文化的双重矛盾。少数民族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需要把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通过某种合理的方式融合起来。而民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帮助教师实现多种课程文化的整合,从而实现教师专业成长和促进民族教育事业的双赢。
关键词:
少数民族教师 专业成长 文化困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黄骏
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文化的开发与创新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南宁作为广西少数民族自治区的首府,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其城市文化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颇具典型意义。认真研究南宁城市文化建设的得失,十分有利于我们深刻认识少数民族地区城市文化建设的规律,正确选择少数民族地区城市文化开发与创新的路径,更好地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社会建设。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城市文化 民族文化 广西南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对湘鄂渝黔少数民族地区特殊体育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
基于能力结构、生态势的资源区域合作开发战略研究——以川渝地区资源开发为例
湘黔渝川边缘地区民俗生态旅游合作开发研究
易地扶贫搬迁与脱贫户生计脆弱性:降低抑或加剧?——来自湘鄂渝黔毗邻民族地区的例证
精准扶贫政策对脱贫农户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来自湘鄂渝黔毗邻民族地区调研数据的例证
特色农业资源开发中技术创新因素缺陷分析
西部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开发问题刍议——以四川小凉山彝族为例
广西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类型与语文课程资源开发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景区低碳转型评价研究——以湘黔桂“侗文化”旅游圈为例
论民族交界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形成及开发——以湘西凤凰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