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44)
2023(11586)
2022(10299)
2021(10028)
2020(8318)
2019(19219)
2018(19148)
2017(37485)
2016(20653)
2015(23370)
2014(23549)
2013(22951)
2012(21397)
2011(19192)
2010(19357)
2009(17801)
2008(17484)
2007(15383)
2006(13608)
2005(11949)
作者
(59220)
(48959)
(48615)
(46478)
(31463)
(23467)
(22192)
(19335)
(18608)
(17785)
(16802)
(16336)
(15560)
(15459)
(15157)
(15027)
(14895)
(14700)
(14033)
(13847)
(12198)
(12144)
(11861)
(11181)
(11007)
(10971)
(10820)
(10811)
(9891)
(9664)
学科
(77948)
经济(77853)
管理(60717)
(56978)
(47885)
企业(47885)
方法(35887)
数学(30674)
数学方法(30167)
(22380)
中国(20868)
(20692)
(17859)
业经(17497)
地方(16392)
(15026)
贸易(15020)
(14738)
(14585)
农业(14557)
理论(14485)
(13545)
(13240)
(13001)
财务(12932)
财务管理(12906)
技术(12496)
环境(12231)
企业财务(12208)
(11975)
机构
大学(291116)
学院(289882)
管理(116894)
(111155)
经济(108437)
理学(101034)
理学院(99910)
管理学(98089)
管理学院(97575)
研究(96125)
中国(71214)
(62282)
科学(60478)
(52148)
(48215)
(45140)
中心(43820)
研究所(43776)
业大(42744)
(42490)
财经(41318)
(39843)
北京(39716)
师范(39528)
(37442)
农业(35295)
(35006)
(34991)
师范大学(31710)
经济学(31527)
基金
项目(196247)
科学(153521)
研究(146005)
基金(140816)
(121746)
国家(120662)
科学基金(103458)
社会(89077)
社会科(84216)
社会科学(84195)
(76218)
基金项目(74599)
自然(67853)
教育(67404)
自然科(66240)
自然科学(66227)
自然科学基金(65015)
(64488)
编号(61527)
资助(58792)
成果(51286)
重点(43229)
(43206)
课题(41992)
(41330)
(40133)
项目编号(38180)
创新(37278)
科研(37069)
教育部(37015)
期刊
(124710)
经济(124710)
研究(87690)
中国(53986)
学报(45009)
管理(43056)
科学(41605)
(41585)
(38298)
教育(37127)
大学(34211)
学学(31879)
农业(29188)
技术(25416)
(25398)
金融(25398)
业经(20688)
财经(19325)
经济研究(18898)
图书(17433)
(16369)
问题(15890)
理论(15163)
(14302)
实践(14113)
(14113)
科技(14112)
技术经济(13877)
现代(13533)
(13320)
共检索到4268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艳红  
秘鲁摆脱殖民统治后,秘鲁政府试图通过同化政策实现民族整合,结果造成土著语言继续减少和消亡,同时形成西班牙文化和印第安文化二元分化格局,延续至今。本文作者以秘鲁历史为背景,以相关法律法规和统计数据为依据,回顾了秘鲁土著语言地位的变迁,分析了不同时期秘鲁土著语言政策和实施的特点。本文作者认为,土著人口比例降低和土著语言消亡并不代表民族整合的成功;秘鲁土著语言政策经历了同化到多元一体化的变迁;适当的土著语言政策是实现民族整合的重要保障。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英姿  
西方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目前正处于繁荣发展阶段,伴随着理论的深入发展,很多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得以应用,民族志方法是其中一种有效范式和方法。本文探讨民族志方法在西方语言政策研究中成功运用的原则、方法和作用。笔者认为民族志方法对我国语言生活的观察和研究有重要启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陈立鹏  张靖慧  
随着20世纪70和80年代多元文化政策的兴起,澳大利亚政府开始逐步关注土著民族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土著民族教育机会均等的法律政策,保障和维护了土著民族的教育公平。本文在深入考察澳大利亚多元文化社会历史背景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澳大利亚土著民族教育法律政策的主要内容、特点、实施成效,指出了其对加强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法规政策建设的借鉴和启示。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任会  
在世界四大海洋渔场中(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秘鲁渔场,北海渔场),唯独秘鲁渔场的形成原因与众不同。多少年来,人们一直把秘鲁渔场认为,在太平洋秘鲁沿海,那里只有寒流,没有暖流相交汇,但是那里也是世界上一个著名的产鱼区。随着科学的发展,证实了秘鲁渔场也是由暖、寒流交汇而形成的渔场。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情况呢?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陈芃  陈新军  
秘鲁鳀(Engraulis ringens)是栖息于南美洲秘鲁和智利沿岸的小型中上层鱼类,掌握其渔场变化及其与海洋环境因子的关系有利于渔场的开发。根据2005—2014年秘鲁近海秘鲁鳀的渔获数据,结合卫星遥感获得的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海表面高度(sea surface height,SSH)和叶绿素a浓度(chlorophyll-a,Chl.a)环境数据,探讨两个捕捞渔季秘鲁鳀(第一渔季:4—7月;第二渔季11—次年1月)渔场变化及其与海洋环境的关系。研究表明,不同月份秘鲁鳀渔场的适宜海洋环境因子范围不同:第一渔季的渔场SST和适宜SST范围随着月份变低,在第二渔季的渔场SST和适宜SST范围随着月份变高;两个捕捞渔季渔场的适宜SSH均为29~41cm;第一渔季的适宜Chl.a范围随着月份变低,第二渔季渔场适宜Chl.a范围随着月份变高。通过经验累积分布函数检验,海洋环境因子在大多数月份的适宜范围可表征秘鲁近海秘鲁鳀中心渔场的指标。研究表明,要进一步了解秘鲁鳀渔场变化还需注意其资源丰度年间变动及其与海洋环境变化的关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苑生龙  
目前,我国已成为秘鲁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中秘关系是中国与拉美地区国家友好合作的典范。未来两国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开发及农产品贸易等方面的合作将进一步走向深入。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姜峰  刘丽莉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于2000年出台《土著民族教育(目标援助)法案》,2004年又重新修订了该法案,旨在通过增加拨款支持土著民族教育,提供教育机会,促使其平等参与社会生活,最终实现保留和发展土著民族文化的目标。该法案重视少数民族的群体利益,促进了教育机会均等的发展,是澳大利亚多元文化主义教育政策的产物。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涛涛  顾凌骏  王诗傲  徐润  
秘鲁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近年来,中国对秘鲁投资增速迅猛,在矿业等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并呈现多元化的投资趋势。中国的投资在秘鲁引起了当地各界的不同反应,中国企业也在投资过程中逐步克服问题,积累并传递发展经验。本文在实地考察中国企业投资秘鲁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企业投资秘鲁的现状及秘鲁对中国投资的社会反应,同时,结合相关案例,分析了中国企业投资秘鲁后的能力发展现状和前景并做出前瞻预期。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涛涛  顾凌骏  王诗傲  徐润  
秘鲁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近年来,中国对秘鲁投资增速迅猛,在矿业等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并呈现多元化的投资趋势。中国的投资在秘鲁引起了当地各界的不同反应,中国企业也在投资过程中逐步克服问题,积累并传递发展经验。本文在实地考察中国企业投资秘鲁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企业投资秘鲁的现状及秘鲁对中国投资的社会反应,同时,结合相关案例,分析了中国企业投资秘鲁后的能力发展现状和前景并做出前瞻预期。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芃  陈新军  雷林  
秘鲁鳀作为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单鱼种渔业的目标种,研究秘鲁上升流对渔场的作用机制有利于人们加深秘鲁鳀渔场形成机制的理解,把握渔场状况。研究利用风场数据反演的秘鲁鳀渔场的上升流流速(upwelling velocity,UV)作为上升流的指标,同时结合港口实测渔场温度(temperature,T)和温度距平(temperature anomaly,TA)数据及秘鲁鳀的渔获数据(2005—2009年),以名义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CPUE)作为渔场的表征,对2005—2009年秘鲁鳀渔场状况与海域上升流和水温状况的规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渔汛期间,渔场上升流流速(UV)在1.42×10~(–5)~7.44×10~(–5) m/s之间,温度(T)范围在16.61~19.42°C之间,渔场的温度距平(TA)范围在–1.87~1.69°C之间。利用广义可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分析环境因子对渔场的影响发现,模型对渔场CPUE的解释率为67%,能够较好地拟合2005—2009年渔汛期间渔场CPUE的变动趋势,各个环境因子的适宜范围分别为UV小于4.5×10~(–5) m/s;T为18.4~19.5°C;TA小于0.2°C。上升流的流速小于4.5×10~(–5) m/s时,渔场CPUE随着UV的升高而基本不变,但是上升流的流速高于4.5×10~(–5) m/s之后,渔场CPUE随着UV的升高呈现下降趋势。研究表明,秘鲁鳀渔场由适宜的海表风速、上升流流速以及上升流海域适宜水温等环境条件的共同作用而形成。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陈芃  汪金涛  陈新军  
秘鲁鳀(Engraulis ringEns)是栖息于东南太平洋沿岸的小型中上层鱼类,了解秘鲁鳀渔场和渔汛的状况有助于渔情预报工作的开展进而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利用2005~2014年秘鲁各港口的上岸量数据,以上岸量(landings)、总捕捞努力量(fishing Effort)和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为指标分析秘鲁鳀渔场分布及渔汛;结合二因素方差分析(two-faCtor analysis of varianCE)探究渔场月份和纬度上的显著性差异;利用分位数的方法,找出各年的旺汛时间。研究表明,每年的4~6月和11~12月为秘鲁鳀的主汛期;主要的捕捞区域分布在7°s~13°s;渔汛...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谢晨  张坤  张译心  王佳男  彭伟  
以TPP协议下首个林业协议——美国-秘鲁林业协议为例,分析了TPP可能对林业及我国林业发展带来的影响。研究发现:美国-秘鲁林业协议具有突破性意义,它不仅使环境议题进入贸易谈判领域,而且通过贸易规则的制定,形成对贸易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国内行政管理机制、法治建设等强有力、实质性的干预和改进,充分体现了新型、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的特点。在环境、劳工等非传统安全议题进入自贸谈判的形势下,应引起我国林业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同时,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的依法治国总体改革思路下,林业协议的部分内容也可以为我国《森林法》修订以及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丽芳  
中国—秘鲁自贸区建立以来,双边贸易和投资合作都得到很快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着中秘贸易持续逆差、投资严重不平衡以及经济合作的不充分等问题。因此,分析两国贸易发展的现状及优劣势,提出新时期中秘自贸协议升级发展的对策,对我国自贸区的完善和两国贸易的发展都有很大的理论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丽芳  
中国—秘鲁自贸区建立以来,双边贸易和投资合作都得到很快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着中秘贸易持续逆差、投资严重不平衡以及经济合作的不充分等问题。因此,分析两国贸易发展的现状及优劣势,提出新时期中秘自贸协议升级发展的对策,对我国自贸区的完善和两国贸易的发展都有很大的理论意义。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陈新军  赵小虎  
根据2004年1-12月我国鱿钓船在东南太平洋海域茎柔鱼的生产统计和表温数据,按经纬度1°×1°的格式利用Marine Exlporer4.0软件,对其各月产量、平均日产量的分布以及与表温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7月产量主要集中在14°~17°S、80°~84°W海域,8-9月在9°~11°S、81°~83°W海域,12月在14°S以南海域。由此判断,作业渔场随月份进行西北-东南方向移动。全年都有较高的平均日产量,主渔汛为5-12月。作业渔场的适宜表温为18~22℃、24~25℃,其结果经过K-S检验。但适宜表温随季节发生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