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17)
2023(10789)
2022(9100)
2021(8943)
2020(7285)
2019(17007)
2018(16825)
2017(30810)
2016(17831)
2015(20241)
2014(20004)
2013(19093)
2012(18326)
2011(16873)
2010(16883)
2009(15292)
2008(14945)
2007(13180)
2006(11991)
2005(10994)
作者
(47901)
(39913)
(39654)
(38006)
(25897)
(19273)
(18218)
(15700)
(15496)
(14510)
(13670)
(13585)
(12984)
(12831)
(12806)
(12604)
(12012)
(11877)
(11726)
(11529)
(10247)
(9913)
(9679)
(9312)
(8958)
(8941)
(8932)
(8930)
(8150)
(8102)
学科
(63121)
经济(63046)
管理(40105)
(36957)
(27571)
企业(27571)
中国(26072)
方法(24927)
数学(22434)
数学方法(22114)
教育(20702)
(19719)
(15566)
(15353)
贸易(15344)
(15271)
(15013)
地方(13533)
(12799)
农业(12730)
业经(12184)
理论(11862)
(11319)
(10478)
银行(10452)
(10263)
(10144)
(10034)
金融(10029)
环境(9983)
机构
大学(243688)
学院(237799)
(98889)
经济(96754)
研究(95150)
管理(80892)
理学(68622)
中国(68143)
理学院(67630)
管理学(66397)
管理学院(65918)
科学(55593)
(55171)
(48263)
(45675)
研究所(43928)
(41625)
中心(41488)
师范(41295)
(39395)
(37023)
北京(36381)
财经(35299)
教育(34796)
(34420)
师范大学(33921)
业大(32352)
(32256)
经济学(31342)
农业(31147)
基金
项目(153708)
科学(122182)
研究(119072)
基金(109726)
(96465)
国家(95504)
科学基金(79514)
社会(73771)
社会科(69538)
社会科学(69526)
教育(60969)
(57618)
基金项目(55869)
(52341)
自然(49469)
编号(49334)
自然科(48254)
自然科学(48237)
自然科学基金(47424)
资助(46402)
成果(43998)
课题(38097)
(37087)
重点(36318)
(35486)
教育部(32090)
(31567)
(31402)
(30953)
中国(30331)
期刊
(110758)
经济(110758)
研究(86720)
中国(58858)
教育(56181)
(35703)
学报(35674)
科学(34115)
(33094)
管理(29880)
大学(27989)
农业(24927)
学学(24663)
(23164)
金融(23164)
技术(21964)
经济研究(18584)
财经(17602)
业经(15453)
(15402)
(14901)
问题(14857)
(14424)
职业(14068)
国际(13640)
世界(13601)
(12346)
论坛(12346)
图书(11380)
(11279)
共检索到3811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昺  
本文对过去30年加拿大的印第安教育政策和我国的蒙古族教育政策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其目的是为了加强两国民族教育中的平等和多元化研究。虽然中、加两国在自治、法律保障、优惠政策、额外财政支持、语言保留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在社会环境、政策过程和处理民族教育的基本方法上,还有很多不同点。本文从原住民族传统价值观出发,采用Levin提出的政策阶段分析法,对两国政策做了阶段性的分析、比较。指出了两国政策制定和落实过程中的作为与不作为情况、政策结果以及特殊做法和措施,提出了中、加两国相互学习和借鉴的建设性建议。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阿木古楞  苏德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内蒙古民族教育政策经历了以"国家体制建立"为导向的起步和探索期、以"区域经济建设"为导向的调整与发展期和以"予人平等个性发展"为导向的繁荣与成熟期三个阶段。70年间,内蒙古民族教育始终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民族政策与内蒙古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以国家核心价值为主导,以地方文化价值为特色,通过制定一系列民族教育政策,回应政治建设、经济发展、文化传承、教育公平等多元诉求,呈现出鲜明的国家性、地方性、民族性、文化性等特点,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内蒙古个性的民族教育之路。进入新时代,内蒙古民族教育政策需要把握时代脉搏,精准发力,助力民族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为国家和其他民族地区民族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内蒙古经验"。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善鑫  
政策有文化属性,政策文化属性的具体体现就是政策文化。积极的民族教育政策文化是推进民族教育持续发展的舆论保障,消极的政策文化则潜在地影响到政策的执行效果。在民族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对政策文化进行合理的扬弃涉及政策链条的所有环节和过程,政策文化也随时随地弥散在其中。这从某种程度上增加了政策有效执行的难度,但只要政策研究者意识到并确认政策文化的存在,这本身就是政策研究取得的可喜进步。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高霞  Paul S.Maxim  
加拿大政府一直努力支持其少数民族语言的教育。英语和法语是加拿大的官方语言。只有少数加拿大人是双语者,魁北克以外的法语仅能勉强存活。加拿大正式出台了多元文化政策,但是对包括原住民语言在内的非官方语言的支持非常有限。本文在分析加拿大总人口语言教育模式的基础上,认为政府在提高英法双语效率方面仅取得了有限的成功,官方对少数民族语言的支持十分有限。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陈·巴特尔  Peter ENGLERT  
中国和加拿大同属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都存在主体民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问题。如何对待少数民族,如何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与教育是双方面临的共同课题。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中国中央民族大学和加拿大第一民族大学为个案,在回顾两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历史的基础上,从这两所民族大学的建立来比较中加两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异同,在鉴别这些类同和差异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背景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为新世纪世界土著民及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比较研究开辟新的领域。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顾明远  
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发展和团结,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的问题,而教育是民族发展的基础,也是各民族交往、融合的桥梁。当前,民族教育政策的研究应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少数民族教育发展政策、双语教育政策和民族理解政策。在开展民族教育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时,必须研究该国的主流文化及各少数民族的文化。我们可采用田野研究、文献研究等方法,深入理解他国民族教育政策出台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政策出台的意义,并详细了解该项政策执行的情况和效果,切莫就事论事,妄下结论。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欧阳常青  
由中央民族大学苏德教授组织撰写的《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研究系列丛书》,2014年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丛书包括《民族教育政策:行动反思与理论分析》、《民族教育政策:文化思考与本土建构》、《民族教育政策:质性研究与案例分析》、《民族基础教育质量保障的政策研究》、《民族教育质性研究:理论、策略与实例》、《民族教育政策文化分析:以民族教育预科教育政策为例》、《民族教育政策:基层官员政策再制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刘阳  闻素霞  于海涛  
本研究考察在"民汉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群际接触数量和质量对蒙古族和汉族大学生群际内隐态度的影响。研究采用情感错误归因程序(AMP范式)测量蒙古族和汉族大学生对彼此的内隐态度,采用社会接触问卷和个性化经验问卷测量被试接纳异族的质和量。结果显示,蒙古族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生对本族的积极态度显著高于对异族的态度,表现出稳定的内群体偏好;群际接触对改善蒙古族和汉族大学生的群际内隐态度均有效,但改善两族大学生群际内隐态度的接触模式不同:群际接触的数量和质量均能改善汉族大学生的群际内隐态度,且接触质量的改善效果更佳;接触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善鑫  
今年是新中国建立60周年,对新中国的民族教育进行回顾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政策回顾上,主要以国家对民族教育的优惠政策为切入点,回顾了其实施与取得的重大成就;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主要经验是国家的主导作用、优惠政策的"雪中送炭"、全国各地的大力援助和民族地区的自力更生;未来民族教育在研究对象、政策倾斜、教育实践上将会有新的转向和突破。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舒松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和不同背景下,及时调整和发展了少数民族教育思想,制定出一系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特殊政策,并实施了大量的少数民族教育发展具体措施,从而不断推动和促进着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随着科技、交通、信息技术的发展,以西方文化为核心的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同时,随着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移民和原住民、少数民族的觉醒。以尊重争保持文化差异为核心的多元文化理念深入人心。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大约有2000多个民族.大多数国家是多民族国家.大多数原住民和少数民族无论在政治地位上、还是经济条件上都处于弱势地位,他们的语言、文化及其传统知识濒临消失。如何在全球一体化与国家一体化的双重背景下保持和发展原住民、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21世纪人类社会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也是承担各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使命的世界各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应有之义。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蒋珍莲  
民族教育政策与民族传统文化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系统,两者的协同发展,既关涉少数民族本身的发展和进步,也关乎国家统一和整个民族的和谐。协同视域下的生成理念强调各系统要素之间的合作与沟通,注重发展过程中各种关系的和谐与共生。在逻辑上,民族传统文化是人类进化的"自组织"文化存在,民族教育政策是人类发展的"他组织"文化存在,增进两者协同是人类生命存在的自我优化,并在协同共生中实现生态和谐;在现实中,通过两者的协同,实现提升民族教育政策的效应以增加各民族文化的自我生发能力,弘扬民族教育政策正能量以规避低俗民族文化滋生和扩散的价值追求。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林圣爱  
在国际大趋势与国内群众运动的双重压力下,日本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关注多元文化理念。然而,日本多元文化理念的真正意图是借助多元文化之名强化国内不同民族群体对日本文化的认同。受此影响,日本时至今日既不赋予民族学校正规学校之名,也不承认民族教育。本文通过考察二战结束后日本政府的在日朝鲜人教育政策,探讨多元文化理念在日本民族教育政策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影响,进而分析日本民族教育政策的历史演变及问题所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韩瑞娟  
<正>民族传统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民族的历史、风俗和价值观念,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民族教育政策是国家为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因此,民族教育政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促进作用尤为重要。本文将阐述民族教育政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保护与传承以及宣传与弘扬的作用,以期全面展现民族教育政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促进作用。雷召海与李资源编著、人民出版社2018年出版的《当代中国民族教育政策发展与实践研究》一书,主要是对中国共产党民族教育政策的形成和发展、内容和实践、发展规律以及民族教育面临的困境和对策研究。该书旨在全面深入地探讨当代中国民族教育政策的发展与实践,为读者了解和认识中国民族教育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