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69)
2023(18611)
2022(15652)
2021(15085)
2020(12166)
2019(28207)
2018(28095)
2017(52201)
2016(29114)
2015(32988)
2014(33115)
2013(32087)
2012(30193)
2011(27473)
2010(27932)
2009(25189)
2008(24627)
2007(21837)
2006(19575)
2005(17894)
作者
(81751)
(67497)
(67121)
(64177)
(43464)
(32349)
(30775)
(26614)
(25924)
(24543)
(23028)
(23027)
(21722)
(21498)
(21110)
(20995)
(20209)
(19990)
(19444)
(19343)
(17161)
(16726)
(16202)
(15514)
(15196)
(15179)
(15106)
(15071)
(13689)
(13565)
学科
(114871)
经济(114742)
管理(77130)
(72279)
(58227)
企业(58227)
方法(45980)
中国(39980)
数学(38854)
数学方法(38358)
(33020)
地方(27592)
(26765)
业经(26541)
教育(25380)
(25264)
(23025)
贸易(23005)
(22352)
理论(22343)
农业(21984)
(21589)
(19496)
银行(19455)
(18816)
(18653)
技术(18642)
(18540)
金融(18536)
环境(18120)
机构
大学(407229)
学院(403448)
(162380)
经济(158669)
管理(151931)
研究(146025)
理学(129804)
理学院(128171)
管理学(126023)
管理学院(125253)
中国(108197)
(90166)
科学(87151)
(74789)
(73576)
研究所(66593)
中心(64847)
(63078)
师范(62604)
(62120)
(61529)
北京(58913)
财经(58378)
业大(55280)
(53167)
(52616)
师范大学(50830)
(49963)
经济学(48545)
农业(48015)
基金
项目(264644)
科学(209002)
研究(202660)
基金(188779)
(163016)
国家(161481)
科学基金(137710)
社会(126092)
社会科(119195)
社会科学(119168)
(102304)
基金项目(98341)
教育(98045)
(87667)
自然(86123)
编号(84599)
自然科(84104)
自然科学(84086)
自然科学基金(82587)
资助(77881)
成果(72566)
课题(61315)
(60217)
重点(60185)
(59854)
(54885)
教育部(52275)
项目编号(51400)
国家社会(50979)
创新(50871)
期刊
(186810)
经济(186810)
研究(134587)
中国(91924)
教育(74578)
学报(59555)
管理(58741)
(57944)
科学(56537)
(54325)
大学(46575)
学学(42164)
农业(40591)
(39270)
金融(39270)
技术(38298)
业经(29992)
经济研究(29911)
财经(28705)
(24750)
图书(23959)
问题(23843)
(21746)
(20356)
(19457)
论坛(19457)
职业(19217)
世界(18784)
技术经济(18751)
科技(18537)
共检索到6308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韩瑞娟  
<正>民族传统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民族的历史、风俗和价值观念,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民族教育政策是国家为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因此,民族教育政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促进作用尤为重要。本文将阐述民族教育政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保护与传承以及宣传与弘扬的作用,以期全面展现民族教育政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促进作用。雷召海与李资源编著、人民出版社2018年出版的《当代中国民族教育政策发展与实践研究》一书,主要是对中国共产党民族教育政策的形成和发展、内容和实践、发展规律以及民族教育面临的困境和对策研究。该书旨在全面深入地探讨当代中国民族教育政策的发展与实践,为读者了解和认识中国民族教育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蒋珍莲  
民族教育政策与民族传统文化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系统,两者的协同发展,既关涉少数民族本身的发展和进步,也关乎国家统一和整个民族的和谐。协同视域下的生成理念强调各系统要素之间的合作与沟通,注重发展过程中各种关系的和谐与共生。在逻辑上,民族传统文化是人类进化的"自组织"文化存在,民族教育政策是人类发展的"他组织"文化存在,增进两者协同是人类生命存在的自我优化,并在协同共生中实现生态和谐;在现实中,通过两者的协同,实现提升民族教育政策的效应以增加各民族文化的自我生发能力,弘扬民族教育政策正能量以规避低俗民族文化滋生和扩散的价值追求。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许可峰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理论是中国特色的多元文化理论,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其中关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意义、根本、方法和教育内容的论述,对民族教育政策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善鑫  
今年是新中国建立60周年,对新中国的民族教育进行回顾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政策回顾上,主要以国家对民族教育的优惠政策为切入点,回顾了其实施与取得的重大成就;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主要经验是国家的主导作用、优惠政策的"雪中送炭"、全国各地的大力援助和民族地区的自力更生;未来民族教育在研究对象、政策倾斜、教育实践上将会有新的转向和突破。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姜峰  刘丽莉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于2000年出台《土著民族教育(目标援助)法案》,2004年又重新修订了该法案,旨在通过增加拨款支持土著民族教育,提供教育机会,促使其平等参与社会生活,最终实现保留和发展土著民族文化的目标。该法案重视少数民族的群体利益,促进了教育机会均等的发展,是澳大利亚多元文化主义教育政策的产物。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舒松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和不同背景下,及时调整和发展了少数民族教育思想,制定出一系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特殊政策,并实施了大量的少数民族教育发展具体措施,从而不断推动和促进着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顾明远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教育科学研究创新体系是我国民族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历史使命,以哈经雄教授为代表的当代优秀民族教育专家贡献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对其进行系统总结有利于传承学术薪火和促进我国民族教育研究的深入发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阿依提拉·阿布都热依木  
民族教育政策是多民族国家民族政策价值取向的具体表现,是妥善解决民族问题、发展民族教育、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重要手段。不同时期的民族政策直接影响着民族教育政策的变化和发展。苏联和俄罗斯时期的民族政策始终围绕着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文化自治政策而得以发展。在其推动下,俄罗斯的民族教育政策经历了从没有自主权的统一管理模式到扩大地方教育自主权、保护民族文化传统、体现民族教育优势、回归民族语言教学的发展过程。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吴明海  
中国共产党民族教育理论—政策—实践互动机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族教育事业取得的重要历史成就与成功经验,其理论基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根本理念是立德树人、全面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该机制包括实事求是与理论自信相结合的基本理论建设子系统、普常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兴学理论—政策—实践互动子系统、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课程建设理论—政策—实践互动子系统、"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结合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理论—政策—实践互动子系统、优先发展与协调发展相结合的教育扶持理论—政策—实践互动子系统。该机制是历史性与时代性、初心与使命、有领导性与群众性、中国共产党三大优良传统、自洽性与开放性及可持续发展性等关系的辩证统一;不仅能为中国民族教育事业智慧导航,且能促进教育事业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双向建构、和谐发展,是推进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有生力量。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欧阳常青  
由中央民族大学苏德教授组织撰写的《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研究系列丛书》,2014年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丛书包括《民族教育政策:行动反思与理论分析》、《民族教育政策:文化思考与本土建构》、《民族教育政策:质性研究与案例分析》、《民族基础教育质量保障的政策研究》、《民族教育质性研究:理论、策略与实例》、《民族教育政策文化分析:以民族教育预科教育政策为例》、《民族教育政策:基层官员政策再制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吴明海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古代中国历代政府在多民族教育政策方面都进行了承前启后的有益探索,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模式,即:"德化怀柔、协和万邦"是政策的基本理念,是根本出发点与最终归宿点;"一核多元,中和位育"是总的实践原则,具体实践原则有:核心辐射,边缘内附,双向建构;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因势利导;多元互动,相互学习,相得益彰。这一模式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多样性的特点,对促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已积淀为中国风格的多元文化主义教育传统。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善鑫  
面对新的时代环境和条件,国家民族教育政策关照的重点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文章对民族教育政策取得的成就及当前民族教育政策环境进行深入分析后认为,民族教育政策正在进行着新的时代转向,政策支持的重点将由"硬件"转到"软件";政策执行中,将由政策"强制"转到政策"认同";政策取向上,由"倾斜"政策向"特殊"政策过渡。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马戎  
新疆是我国西北一个非常重要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当地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一直为政府和学术界所关注。本文通过对相关统计资料和研究文献的梳理.试图对新疆民族教育的基本模式和发展历程予以分析。并利用2007年在南疆喀什地区实地调查所得到的信息,对南疆维吾尔族聚居区近年来在双语教育方面的发展及实践中反映出的问题展开讨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苏德  国建文  袁梅  
中国民族教育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研究领域到学科独立的发展历程,在学科自身建设与学科外部建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科自身建设逐步走向规范化轨道,学科外部建制逐步形成群落化生态。反观现实,民族教育学学科发展进程中仍然存在学科性质偏离、学科研究对象不定、学科概念模糊以及学科研究方法固化等学科规制中的基本问题与学科外部建制的学科化问题。展望未来,中国民族教育学学科势必要持续、深入开展民族教育学的元研究,促进民族院校乃至普通高等学校民族教育学学科建制的学科化,努力构建中国特色民族教育学学科话语体系,进而构建全新的民族教育理论框架,建设中国特色的民族教育学。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尹玉玲  唐小平  
多元文化主义作为"一种思想,一种哲学观点,一种价值取向,一种教育改造行动",对当代世界尤其是教育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并直接导致了多元文化教育观。随着多元社会的发展,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在教育实践中被付诸实施,其中尤以对少数民族和移民的教育政策影响最为突出。比较西方多元文化教育和我国少数民族教育,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对我国民族教育政策的制定可以提供一定的借鉴。从我国现有民族教育政策的发展需要来看,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可有助于完善我国的民族教育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