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60)
- 2023(8093)
- 2022(7041)
- 2021(7117)
- 2020(5827)
- 2019(13854)
- 2018(14278)
- 2017(24780)
- 2016(15038)
- 2015(17080)
- 2014(17291)
- 2013(16412)
- 2012(15547)
- 2011(13940)
- 2010(14456)
- 2009(13245)
- 2008(13309)
- 2007(11830)
- 2006(11081)
- 2005(10292)
- 学科
- 济(48053)
- 经济(47978)
- 管理(32042)
- 业(29526)
- 企(22928)
- 企业(22928)
- 教育(21031)
- 中国(19963)
- 农(18313)
- 地方(17038)
- 方法(14441)
- 制(14172)
- 学(13496)
- 财(13014)
- 理论(12638)
- 农业(12036)
- 业经(11940)
- 数学(11782)
- 数学方法(11348)
- 教学(10420)
- 体(10014)
- 银(8330)
- 银行(8313)
- 发(8226)
- 融(8153)
- 金融(8148)
- 行(7927)
- 体制(7824)
- 和(7696)
- 地方经济(7443)
- 机构
- 大学(194646)
- 学院(191930)
- 研究(74887)
- 济(64114)
- 经济(61987)
- 管理(61394)
- 中国(52627)
- 理学(50657)
- 理学院(49809)
- 管理学(48360)
- 管理学院(47976)
- 科学(46944)
- 京(44677)
- 所(39433)
- 范(39137)
- 师范(38898)
- 研究所(35127)
- 教育(34967)
- 农(34912)
- 江(34793)
- 财(34340)
- 中心(34019)
- 师范大学(31701)
- 州(29953)
- 北京(29621)
- 业大(27688)
- 省(27221)
- 农业(26635)
- 院(26569)
- 技术(26091)
- 基金
- 项目(116067)
- 研究(93356)
- 科学(89985)
- 基金(76213)
- 家(65617)
- 国家(64722)
- 科学基金(53532)
- 社会(52593)
- 省(50960)
- 教育(50243)
- 社会科(48990)
- 社会科学(48970)
- 划(42525)
- 编号(42435)
- 基金项目(40000)
- 成果(39140)
- 课题(33606)
- 自然(33359)
- 自然科(32448)
- 自然科学(32437)
- 自然科学基金(31774)
- 资助(30956)
- 年(28651)
- 重点(27679)
- 发(27038)
- 部(25667)
- 性(24814)
- 规划(24620)
- 项目编号(24446)
- 创(23398)
- 期刊
- 济(87623)
- 经济(87623)
- 研究(72714)
- 教育(59633)
- 中国(58259)
- 农(33426)
- 学报(30696)
- 财(27672)
- 科学(26731)
- 大学(23780)
- 管理(23602)
- 农业(22503)
- 技术(21204)
- 学学(20176)
- 融(19104)
- 金融(19104)
- 职业(15214)
- 业经(13984)
- 图书(13306)
- 业(12096)
- 发(11674)
- 财经(11656)
- 问题(11396)
- 经济研究(11158)
- 坛(10733)
- 论坛(10733)
- 经(10174)
- 技术教育(10129)
- 职业技术(10129)
- 职业技术教育(10129)
共检索到3330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沈沫 李俊
综合改革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总定位。受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等因素影响,推进民族教育综合改革既面临一般问题,也存在特殊困难。根据对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调研,民族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在统筹力量给予支持与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之间、保持教育的非功利性与增强教育的实用性之间、不同学段双语教学模式的选择之间、立足本土培养师资与引进人才之间、维持民族地区学生相对独立升学路径与拓宽学生成才通道之间,存在一些持续张力和"两难",是综合改革应当着力突破的重点和难点。要不失时机地推动资源配置方式、人才培养模式和政府管理方式改革,采取有效政策工具,稳妥解决这些"两难"问题,使各族学生共享教育公平。
关键词:
民族教育 综合改革 甘肃省 甘南 藏区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侯馨茹 祁进玉
地方性知识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与道德教育具有密切关联,但在实践中两者关联性存在问题:一是民族地区学校道德教育缺乏地方性相关知识的支撑,二是地方性知识传承缺乏德育课程开发路径。本文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Z藏族中学为田野观察点,在教育人类学视域下,通过观察和访谈等多种途径收集资料,以学校德育和地方性知识的关系为切入点,将地方性知识所蕴含的道德教育知识深入挖掘并融入学校德育课程中,为两者的融合呈现一个完整的案例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两者融合进行了策略性思考和讨论。研究发现,唯有以深度挖掘地方性知识中的道德教育理念为切入点,才能基于地方性视角帮助学生逐步认知道德思想,筛选地方性知识作为道德教育课程内容帮助学生内化道德观念,最终回到地方性知识生产和践行的原生"场域",达到践行道德品质的目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林军 李快满
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为例,在着重分析甘肃省民族地区小微企业发展所面临的规模小、效益低、结构不合理、融资困难、创业积极性不高等现实困境的基础上,提出其进一步发展所应采取的策略措施,如加大扶持力度,实现规模化、特色化发展,提高整体竞争力;拓宽融资渠道,破解融资瓶颈;加大创业政策宣传,营造创业氛围等措施。
关键词:
甘肃民族地区 小微企业 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周克全
生态保护与贫困问题相互交织,长期困扰甘肃乃至全国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为样本,对甘肃民族地区生态与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作对策性研究,针对生态环境、生态移民和经济与社会发展三大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
民族地区 生态保护 生态移民 扶贫
[期刊] 征信
[作者]
郭常民 梁荣 彭峰
2016年,甘南藏族自治州建立了兼具藏区地域特色和经济发展特征的农牧户信用信息系统。中国人民银行甘南藏族自治州中心支行以农牧户信用信息系统数据为样本,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神经网络的组合模型(AHP-ANN)对农牧户信用状况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甘南藏族自治州农牧户信用信息系统体系完整,能够精准地表征全州农牧户信用等级水平。建议进一步优化评估模型,完善农牧户信用信息系统数据库,建立农牧户信用信息数据共享机制,为全国建立统一规范的农牧户信用评估体系奠定基础。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雪雁 赵海莉
社会资本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资本,已引起学术界与决策层的广泛关注。本研究以甘肃省张掖市、甘南藏族自治州、临夏回族自治州为研究区,从网络、普遍信任、制度信任、规范等维度出发建立了社会资本测量量表,基于入户调查资料,对比分析了汉、藏、回族地区农户的社会资本特征。研究发现:①甘南州农户的社会资本总指数最高、临夏州次之、张掖市最低,与其他维度相比,张掖市与甘南州农户的普遍信任度欠缺,而临夏州农户的制度信任度欠缺;②临夏州农户的网络水平高于张掖市与甘南州,张掖市农户参与率最高的协会/组织为医疗合作组织,而临夏州与甘南州为宗教协会;③甘南州农户的制度信任度远高于张掖市与临夏州;④甘南州农户的普遍信任度...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方圆 赵雪雁 田亚彪 侯彩霞 张亮
生态补偿是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种经济激励手段,农户是否愿意参与生态补偿项目,不仅影响生态补偿项目的绩效,更影响生态补偿项目的可持续性。本文以甘肃省的张掖市、甘南藏族自治州和临夏回族自治州为研究区,基于农户调查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社会资本对农户生态补偿参与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临夏州社会网络指数最高(1.624),张掖市次之(1.328),甘南州最低(1.196);临夏州规范指数最高(2.345),甘南州次之(2.300),张掖市最低(1.635);张掖市信任指数最高(2.532),甘南州次之(2.487),临夏州最低(1.716);②甘南藏族自治州农户生态补偿参与意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雪雁 侯彩霞 路慧玲 张方圆 张亮
社会资本是继"人力资本"后另一个解释经济、社会发展差异的重要工具。为了深入解析社会资本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需要研究不同民族地区的社会资本及其影响因素。本文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基于入户调查资料,运用因子分析法,测算了该区农户的社会资本存量,分析了农户的社会资本特征,并解析了影响农户社会资本的因素。结果表明:①甘南藏族自治州的社会资本总量为3.42;②甘南藏族自治州州农户社会资本得分最高的是信任维度,最低的是社团参与维度;③影响信任维度的主要因素有区内农户的财富差异、区内农户的异质性和户主受教育程度;影响社团参与维度的因素主要有户主受教育程度;④在影响社会资本的因素里,宗教信仰对...
关键词:
社会资本 甘南藏族自治州 农户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生荣 李巍 王录仓
文章通过构建人地关系状态模型和人地关系演进与城镇化关系分析模型,对甘南州人地关系状态演进、人地关系演进与城镇化发展的关系和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甘南藏族自治州人地关系演进状态系数从1978年的0.205增大到2010年的0.308,年均增长1.57%,资源环境压力逐年加大,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区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②甘南州城镇化率与人地关系演进状态值相关系数为0.878,说明在人地矛盾日益突出、资源环境承载力下降的情况下,农牧村对人口城镇化的推力加快。③甘南州城镇化率与城镇生态环境的表征值相关系数为0.593,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甘南州城镇人地关系相对较好,城镇生态环境容量潜力相对较大。④城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生荣 李巍
城镇化是少数民族地区实现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路径,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在影响城镇化的诸多因素中,制度制约着城镇化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方向。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甘南州城镇化历程的梳理,探讨制度变迁对甘南城镇化的作用;并从草场承包制度、牧民定居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对甘南城镇化的制度困境进行详细分析,得出只有把草场承包制度、牧民定居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等制度充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甘南城镇化的持续发展;基于此,文章从土地流转制度、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提出了甘南城镇化的创新思路。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卓玛措 刘梅芳
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特色产业的支撑,农村小水电建设近年来成为甘南州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农业发展银行甘南州分行支持水利及小水电建设取得一定效果,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具体践行。同时也存在诸如各级政府和水利部门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认识不足、有效管制缺乏、贷后监管难度大等问题。文章提出了加强贷款管理,搭建水利投融资平台、降低运营风险等对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曾颂耀 王泽民
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草场的生态功能具有涵养水源、固碳吐氧、水土保持等功能,这些生态功能的价值需要通过会计估算体现出来,而价值的实现则需要通过生态价值的补偿来实现。制约生态价值补偿的因素则是补偿的依据,一直以来都是按照草场的等级、面积来进行生态价值补偿。通过对甘南牧区草场生态价值的会计估算,得出草场生态价值的总价值,为生态价值补偿机制的建立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
关键词:
生态会计 草场 生态价值 补偿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胡政平 路宏
从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的理念转变既对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是这一概念在中国背景下本土化的生成过程。城镇化究其本质是人的城镇化,尤其在民族地区的城镇化进程中,关注族群社会融入及族群社会心理适应问题是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标识和应有之义。从城镇化的内涵演进入手,结合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具体现状,对当前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建设及族群心理社会适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族群心理的社会适应是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族群心理的文化调适是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方面,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民族地区 族群 心理适应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胡政平 路宏
从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的理念转变既对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是这一概念在中国背景下本土化的生成过程。城镇化究其本质是人的城镇化,尤其在民族地区的城镇化进程中,关注族群社会融入及族群社会心理适应问题是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标识和应有之义。从城镇化的内涵演进入手,结合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具体现状,对当前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建设及族群心理社会适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族群心理的社会适应是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族群心理的文化调适是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方面,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以族群心理的社会适应为基础,促使族群文化心理与新环境有机融合;另一方面,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应以族群心理的文化调适为重要内容,重构族群心理的文化认同,进一步促进城镇化进程中族群心理的社会适应。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民族地区 族群 心理适应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大胄 刘尚旭 李世存
藏族地区中小学理科教育质量问题,是影响藏区整体教育质量和藏族学生核心认知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关乎藏民族能否较快融入现代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本文采用调查法对甘南藏族自治州中小学理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影响因素进行了调研和分析,结果显示:理科教师队伍来源单一,"藏汉双语型"教学人才缺乏,综合素质偏低;文理学生比例失衡,理科学生知识面窄、思维能力差且缺乏自主学习意识;理科教学实验严重不足;理科课程教材的适应性较差。由此提出主要对策:加强教育经费的投资力度;构建开放融合的教育体系;逐步解决理科师资及"藏汉双语"师资
关键词:
甘南藏族自治州 藏区 中小学 理科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紧扣反腐倡廉主题 力促内审工作发展——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交通运输局内部审计工作侧记
藏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流入生计研究——基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的调查
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对村民自治的支撑分析——以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草岔沟村为例
基于路网结构的甘南藏族自治州旅游资源可达性评价
基于能值分析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农业生态经济评价
甘南藏族自治州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及驱动力
甘南藏族自治州城镇居民消费行为调查及对策建议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甘南藏族自治州景观生态风险评估
基于“供给侧”的高寒民族地区村庄发展研究——以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为例
多维整合:藏区本土文化课程开发的新途径——以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玛艾镇藏族小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