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69)
- 2023(9377)
- 2022(7303)
- 2021(6895)
- 2020(5359)
- 2019(12190)
- 2018(12771)
- 2017(21314)
- 2016(13219)
- 2015(15174)
- 2014(15896)
- 2013(14336)
- 2012(13063)
- 2011(11819)
- 2010(12205)
- 2009(10909)
- 2008(10764)
- 2007(10233)
- 2006(9280)
- 2005(8576)
- 学科
- 济(39461)
- 经济(39406)
- 管理(28224)
- 业(24415)
- 教育(21868)
- 中国(20647)
- 企(18180)
- 企业(18180)
- 农(15122)
- 学(13494)
- 理论(12745)
- 地方(11816)
- 业经(11049)
- 制(10699)
- 财(10340)
- 教学(10274)
- 农业(10129)
- 方法(10118)
- 发(9445)
- 体(8747)
- 发展(8096)
- 展(7970)
- 数学(7612)
- 银(7575)
- 银行(7545)
- 数学方法(7427)
- 行(7244)
- 融(7080)
- 金融(7072)
- 和(6695)
- 机构
- 大学(175516)
- 学院(173703)
- 研究(66151)
- 济(55628)
- 经济(53805)
- 管理(51442)
- 中国(44802)
- 理学(42242)
- 科学(41963)
- 理学院(41504)
- 京(40653)
- 管理学(40318)
- 管理学院(39973)
- 范(35674)
- 师范(35330)
- 所(34735)
- 教育(33332)
- 研究所(31305)
- 农(31219)
- 江(31106)
- 中心(29139)
- 财(28474)
- 师范大学(28422)
- 北京(26449)
- 技术(26424)
- 业大(24933)
- 州(24851)
- 农业(24340)
- 院(23982)
- 职业(22286)
- 基金
- 项目(107246)
- 研究(86910)
- 科学(82908)
- 基金(69959)
- 家(61104)
- 国家(60405)
- 社会(49544)
- 科学基金(49113)
- 教育(47642)
- 社会科(46108)
- 社会科学(46098)
- 省(45073)
- 编号(40143)
- 划(39439)
- 成果(36984)
- 基金项目(35595)
- 课题(31936)
- 自然(28992)
- 自然科(28236)
- 自然科学(28227)
- 自然科学基金(27671)
- 年(27247)
- 资助(27215)
- 重点(26214)
- 发(25448)
- 项目编号(23602)
- 部(23562)
- 性(23370)
- 规划(22693)
- 创(21877)
- 期刊
- 济(73019)
- 经济(73019)
- 研究(63198)
- 教育(59211)
- 中国(51313)
- 学报(30675)
- 农(30453)
- 科学(25181)
- 财(23627)
- 大学(23500)
- 学学(20092)
- 农业(20050)
- 管理(19456)
- 技术(19391)
- 职业(15971)
- 融(14651)
- 金融(14651)
- 业经(12732)
- 图书(12368)
- 坛(10770)
- 论坛(10770)
- 经济研究(10739)
- 财经(10642)
- 技术教育(10443)
- 职业技术(10443)
- 职业技术教育(10443)
- 业(10327)
- 版(9607)
- 经(9357)
- 问题(9310)
共检索到2900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唐曼莲
载体大众化是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内涵和必要途径与条件,其中马克思主义教育载体大众化又是基础工程。创建马克思主义载体大众化要突出目的性、可操作性、通俗性、催生性、独特性等"十性"。要精编通俗易懂、艺术价值高的读物、纪录片、小品等,要认真搭建方便快捷的网络平台,着重培养好少数民族学生和宣讲员,全力办好培训学校,组建贴近群众的宣讲队,开展寓教于乐的主题活动,办好"按需点题"的百姓讲坛等"十载体"。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教育 载体 大众化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晓群 齐爱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任务,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实效性。本文在对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就"概论"课教学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了探索。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黄书光
蒋南翔在长期革命活动和教育实践中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的探索与开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观。他注重在时代变局中赓续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家的思想精髓和把握教育的本质功能,突显学习苏联教育经验和结合本土实际的“摸索创造”,坚持“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育人导向,自觉以唯物辩证法破解教育实践中的各种矛盾症结,求索中国现代化的教育变革路向。其孜孜不倦的努力探索彰显了一位马克思主义教育家的崇高理想追求,以及他为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发展而做出的杰出贡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唐尚书 程华东
李汉俊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任教期间,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与教育工作。他将马克思主义教育引入高校课堂,在校内组建历史社会学研究会与图书资料室等,积极参加工人运动,引导青年关注社会革命现实,开辟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新境界,为革命事业培养出了一批优秀人才。
关键词:
李汉俊 高等教育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李艳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不竭动力。为探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果,使科学理论与群众需要更有效地结合,本研究从马克思主义学习、信仰、运用、宣教四个维度25个指标对效果进行评价,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施效果监测评估模型。
关键词:
大众化 效果 评估 AHP 模糊综合评判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贺善侃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即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由认知、接受到力行的过程,也是大众提升文化自觉的过程。历史自觉、理论自觉和德性自觉是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必需的文化自觉的三项主要内容。历史自觉是大众认知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前提。理论自觉是大众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先决条件。德性自觉是大众力行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保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谷平 徐立清
新文化运动以后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以及苏俄式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导入 ,给我们带来了批判旧教育的有力武器 ;新中国成立不久 ,我国将苏联社会主义教育学 ,特别是凯洛夫《教育学》作为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经典著作来学习 ,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2 0世纪 6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反思学习苏联教育学过程中的教条主义 ,积极探索教育学“中国化”,试图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由于历史的各种原因 ,这种努力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改革开放后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中国化真正走上了良性运行轨道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赛北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极为重要的一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作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核心环节,其成效如何,直接关乎培养什么人这个重大问题。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面临教育内容不够丰富、教育方法不够多元以及教育效果不够理想的问题;破解问题的关键在于关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现实性、增强实效性及把握整体性,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得以顺利实现。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 困境 出路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曹云清 尹超平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国家强大、民族繁荣、政党兴衰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对信息资源的获取和使用上。面对当前我国网络管理落后于网络发展的实际现状,应该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网络传播环境管理。坚持以习近平网络强国重要论述为指导,建立人文管理、民主管理及和谐管理科学管理机制;坚持系统管理、高效管理及创新管理等先进管理原则;构建建立牢固阵地、优化主体配合及强化参与互动的主体管理理念。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品良
史无前例的长征,不只是敌我军事的较量,也是中国革命史上一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成功尝试。长征中党和红军十分重视宣传鼓动工作、重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红军充分发挥组织的保证作用,实施了严格制度化的措施,塑造出强有力的组织传播形态保证宣传工作的落实。同时,红军依据不同民族的特点,运用形式多样、通俗易懂的传播媒介、传播渠道与传播方式,沿途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广泛宣传,取得了巨大的传播效果。这些宝贵的经验,仍然具有巨大的时代价值,值得我们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吸收与借鉴。
关键词:
红军长征 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传播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华平
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理论基础,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发展方向。研究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于准确认识、把握马克思主义,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源起、历史进程、历史规律的角度来进行研究,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视角。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源起问题为研究起点,整体审视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关问题,以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乃至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有更深刻的理解。
关键词:
五四运动时期 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田建国
理论揭示规律、明示方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是方向、导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本质是旗帜鲜明,是非分明。在高校做好理论大众化工作,最重要的就是帮助学生不断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加深对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万军 薛志清
由于高校大学生易受社会中的不良思想和不良现象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故高校马克思主义青年化面临很大挑战。在新时代,进一步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青年化应厘清其核心是理论学习和个人修养相结合,其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内置化。要通过创新课程设计,创新教学实施、实践环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革新管理模式等举措,贯彻和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力求高校马克思主义青年化取得实效,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
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青年化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兰英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革命和建设成功的基本经验之一。高校是我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阵地,是培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阵地。互联网催生的高校网络文化,已经成为各种思想文化交汇和意识形态较量的重要平台。要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就要在推进马克思主义进程中切实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高校 网络文化建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国友
高校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阵地和主渠道。高校有着2000多万的大学生,他们富有时代朝气而又奋发向上,他们思想激进而又敢于善于创新,他们注重自我价值而又负有社会责任,他们注重个人设计而又有奉献精神,他们具有竞争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