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00)
2023(17218)
2022(14716)
2021(13841)
2020(11378)
2019(26318)
2018(25535)
2017(49659)
2016(26400)
2015(29215)
2014(28789)
2013(28262)
2012(25651)
2011(22927)
2010(22759)
2009(20943)
2008(19063)
2007(16465)
2006(14135)
2005(12164)
作者
(72998)
(60897)
(60342)
(57458)
(38475)
(29426)
(27577)
(23869)
(23228)
(21334)
(20801)
(20319)
(19058)
(19030)
(18901)
(18471)
(18068)
(17969)
(17371)
(17245)
(14809)
(14800)
(14648)
(13816)
(13699)
(13393)
(13248)
(13061)
(12137)
(11915)
学科
(107914)
经济(107805)
管理(74229)
(73066)
(59424)
企业(59424)
方法(49898)
数学(44342)
数学方法(43734)
中国(31777)
(30006)
(28360)
(27613)
金融(27607)
地方(27392)
(25874)
银行(25831)
(24841)
业经(23956)
(21306)
(21154)
农业(21091)
(18548)
财务(18466)
财务管理(18432)
(18277)
贸易(18263)
(17707)
企业财务(17574)
理论(17116)
机构
学院(362870)
大学(362532)
(146225)
管理(145639)
经济(143206)
理学(127829)
理学院(126411)
管理学(124055)
管理学院(123416)
研究(117710)
中国(91440)
(74849)
科学(72976)
(66144)
(56933)
(55816)
中心(55694)
财经(54334)
业大(53471)
研究所(52460)
(49981)
(49580)
(47711)
师范(47248)
北京(46498)
经济学(45337)
(43542)
农业(43480)
(41912)
经济学院(41240)
基金
项目(260411)
科学(206012)
基金(190421)
研究(190051)
(165757)
国家(164411)
科学基金(142431)
社会(121253)
社会科(115082)
社会科学(115052)
基金项目(101437)
(101243)
自然(92592)
自然科(90459)
自然科学(90442)
自然科学基金(88806)
教育(87605)
(85107)
资助(77954)
编号(77353)
成果(61019)
重点(58476)
(57324)
(56191)
(54214)
课题(52344)
创新(50634)
国家社会(50463)
科研(49937)
教育部(49617)
期刊
(149577)
经济(149577)
研究(103265)
中国(62401)
学报(56293)
科学(52544)
管理(50889)
(50253)
(49007)
大学(43529)
学学(41365)
(40590)
金融(40590)
教育(37745)
农业(34352)
技术(31429)
财经(25838)
业经(25255)
经济研究(24429)
(22128)
问题(19635)
理论(17292)
科技(17177)
技术经济(16810)
图书(16736)
(16599)
(16524)
资源(16332)
商业(15896)
统计(15854)
共检索到5108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邢波  
本文选取西部十二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20052014年的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结构优化对于区域反贫困的助推作用。研究发现,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在其他因素均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银行金融中介尤其是中小银行在金融市场的地位越重要,则本区域中小企业所能发挥的反贫困作用就会越大。未来应进一步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入手,实现对本区域企业自身素质的整体提升,显著发挥区域内中小企业的反贫困效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邢波  
本文选取西部十二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2005~2014年的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结构优化对于区域反贫困的助推作用。研究发现,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在其他因素均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银行金融中介尤其是中小银行在金融市场的地位越重要,则本区域中小企业所能发挥的反贫困作用就会越大。未来应进一步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入手,实现对本区域企业自身素质的整体提升,显著发挥区域内中小企业的反贫困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葛珺沂  
终结贫穷是人类的一个梦想。在整个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摆脱贫困、解决温饱、提高生活质量一直是人类奋斗的目标,也是贯穿于人类文明发展的主题。据研究,目前中国的农村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其中云南省农村贫困人口居全国前列。本文旨在分析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由于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殊性,西部少数民族的农户行为有别于中国其它地区的农户。因此,运用其他国家或者是其他省市脱贫的理论和经验以解决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会经常遇到"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困境。本文利用发展模型对云南省红河州各个县市的脆弱性做出了精确的计算,从而掌握整个地区的贫困程度和地区差异,由此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作出初步的分析...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俞茹  吉学方  
文化多样性是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多样性的重要成因之一,同时多样性的文化资源亦为经济发展、反贫困策略研究提供不同的发展模式。文章以较高的理论清晰度和实证力度审视:如何准确界定少数民族地区多样性的贫困,如何合理利用少数民族多样性文化资源来提升反贫困效果的持久性。并提出反贫困实践路径:培育主动性反贫困的内生动力机制;培育文化价值发现能力、创新文化表现形式;理解并尊重多样性的财富理念;培育反贫困的社会动力机制及公众对贫困群体的文化关怀。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汤雪梅  
贫困现象是当今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的一个社会问题。我国政府更是如此。自80年代初开始,在国家的统筹安排和领导下,我国各贫困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扶贫工作,现已取得显著成效。但我们应清楚地看到,全国、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还有许多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沈娅莉  
贫困问题列为联合国8个千年发展目标之首,也是长期困扰中国政府的问题。根据缪尔达尔的"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理论,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制度等多因素相互影响、互为因果,陷入了"贫困恶性循环",如果没有外力介入的话,这些地区的农民只能在贫困陷阱中挣扎。政府应完善有利于贫困地区、扶贫对象的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帮助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尽快摆脱贫困。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左停  李卓  赵梦媛  
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致贫因素多元复杂,表现形式特殊多样,内生动力不足已成为制约脱贫攻坚进程的关键问题。研究结果认为,在减贫与发展实践中纳入文化视角,可以帮助贫困人口树立发展自信,重塑发展文化和探寻新的发展路径。有鉴于此,文化基础上的减贫与发展,应该着重挖掘民族文化中的优秀元素为发展所用;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文化,为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提供催化剂;搭建发展的平台与空间,为激发贫困人口的发展自信创造条件,以促进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陈全功  李忠斌  
本文以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为调查区域,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户持续性贫困的现状与普遍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该少数民族地区现有贫困群体中有1/3左右处于持续性贫困状态,其一般特征是创收渠道少、身体健康状况不佳、受教育程度低,特殊特征是容易返贫和出现代际贫困;该区域内农户发生持续性贫困的普遍原因是自然条件恶劣、人力资本不足和制度不完善。因此,要快捷、有效地解决持续性贫困问题,必须依赖政府和农户两个方面的力量,开辟创收渠道,建立抵御市场风险冲击的防范机制,提高农户的自我发展能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盘美昌  
怎样才能使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和经济发展从恶性循环走向良性循环?这里,笔者仅就人口集约与超越贫困的关系来进行探讨,初步形成以下几点认识:1、过分分散的人口,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商品经济的重大障碍;2、适度集约(集中)民族地区人口,将有利于民族经济和民族地区人口的健康发展;3、民族地区人口集约的过程,必须走城镇化的道路。一、分散与贫困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郭京福  左莉  
工业社会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为基本特征的工业文明时期,现代工业体系在创造出空前的物质财富和社会繁荣的同时,也不断地消耗、破坏着自然资源和人类的生存环境。我国少数民族群众整体和谐的自然观、敬畏生命的平等观以及循环再生的生产观等生态伦理思想与生态文明的本质是一致的,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可发挥积极的作用。本文探讨了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对策,包括传承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文化,发挥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优势、完善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培养"生态公民"、提倡"绿色消费"以及发展循环生态产业和低碳产业为主导的特色经济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鲁钊阳  
本文在剖析民族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反贫困效应基础上,以我国5个省级民族自治地区的18个地级市1999~2013年的数据为例,同时运用OLS回归方法和分位数回归方法,实证了民族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反贫困效应。结果发现:民族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反贫困效应是显著的,就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化水平和人力资本存量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民族地区的反贫困;同时,在不同分位点下,民族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反贫困效应是不一样的,且随着分位点的提升,民族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反贫困的效应也越来越显著,而就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化水平和人力资本存量等系数及其显著性水平的变化则受分位点变化的影响不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林建  廖杉杉  
贫困问题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还是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如果贫困问题处理得好,则国家经济繁荣、政治稳定;否则,国家可能会因为贫困问题而走向衰败,甚至是灭亡;基于此,重视贫困问题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受历史和现实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民族地区已经成为我国贫困的重灾区,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本文在剖析财政金融政策反贫困理论基础上,以我国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地区的18个地级市1999-2012年的数据为例,实证民族地区财政金融政策的反贫困效应。理论分析表明:民族地区财政金融政策的反贫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庄天慧  张海霞  杨锦秀  
由于自然灾害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增收和反贫困的主要制约因素,本文在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灾害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利用67个少数民族村的调研数据,进行了自然灾害对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影响的路径分析。分析结果说明:自然灾害加大了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的弱质性;灾害所造成的大量经济损失和人身伤亡,使低收入农户极易陷入贫困;救灾减灾机制的不完善,农户抵御灾害的能力弱,又使大量脱贫人口返贫。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虎文华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是当前精准扶贫攻坚拔寨的主战场,农业产业发展促进贫困农民增收是精准扶贫的主要方式。职业教育通过对民族贫困地区农民进行农业技术培训,使其迅速转化为适应民族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职业农民。中职、高职与技术本科相互协调的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体系是目前研究关注的焦点所在。中职内部创业指导中心、技术服务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农场培训的有效运转,高职智力资源的优质供给,技术本科协调农业产业扶贫项目实现与农民需求的精准对接,是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体系构建急需解决的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林  武友德  骆华松  常志有  薛勇军  
本文系统概括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的总体特点,对人力资源进行了综合定量评价,分析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供求均衡的状态与趋势,通过人力资本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进一步反映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的开发效应,并且还对"内蒙古现象"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符合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点的人力资源开发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