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25)
- 2023(9241)
- 2022(7721)
- 2021(7048)
- 2020(5401)
- 2019(12375)
- 2018(12158)
- 2017(22173)
- 2016(12273)
- 2015(13775)
- 2014(13953)
- 2013(13941)
- 2012(13263)
- 2011(12389)
- 2010(12702)
- 2009(11458)
- 2008(11453)
- 2007(10501)
- 2006(9569)
- 2005(8987)
- 学科
- 济(56780)
- 经济(56722)
- 管理(32964)
- 业(30481)
- 企(21937)
- 企业(21937)
- 地方(21123)
- 中国(19980)
- 农(17557)
- 方法(15486)
- 业经(14108)
- 数学(12700)
- 数学方法(12555)
- 农业(12508)
- 地方经济(11895)
- 发(11430)
- 财(10993)
- 学(10739)
- 环境(10620)
- 制(10340)
- 融(10264)
- 金融(10260)
- 银(10192)
- 银行(10178)
- 行(9929)
- 贸(9716)
- 贸易(9703)
- 易(9255)
- 和(9248)
- 资源(8758)
- 机构
- 学院(179525)
- 大学(174563)
- 济(71850)
- 经济(70066)
- 研究(67036)
- 管理(61734)
- 中国(51273)
- 理学(51134)
- 理学院(50396)
- 管理学(49469)
- 管理学院(49124)
- 科学(41735)
- 京(39189)
- 所(35652)
- 财(33843)
- 农(32190)
- 研究所(31827)
- 中心(30598)
- 江(30414)
- 范(27312)
- 师范(27042)
- 财经(25636)
- 北京(25572)
- 州(25405)
- 业大(24996)
- 农业(24772)
- 院(24138)
- 省(23597)
- 经(23009)
- 经济学(21928)
- 基金
- 项目(112388)
- 科学(86691)
- 研究(85572)
- 基金(76723)
- 家(67189)
- 国家(66528)
- 科学基金(55545)
- 社会(52758)
- 社会科(49886)
- 社会科学(49877)
- 省(46304)
- 基金项目(40180)
- 教育(38970)
- 划(38024)
- 编号(36619)
- 自然(33544)
- 自然科(32584)
- 自然科学(32572)
- 自然科学基金(31961)
- 发(31197)
- 资助(30895)
- 成果(30439)
- 课题(26520)
- 重点(26018)
- 发展(25162)
- 展(24679)
- 部(23575)
- 创(23228)
- 性(21742)
- 国家社会(21714)
共检索到2965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玉文
对于"资源诅咒"现象最为广泛的理论解释源自于"荷兰病"模型。在对"荷兰病"进行理论解读并探讨其本质特征的基础上,从省际层面、省域内和产业层面检验和剖析了民族地区资源开发的"荷兰病"症状,据此提出了破解"荷兰病"效应以实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
资源诅咒 荷兰病 比较优势陷阱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鲁金萍 董德坤 谷树忠 常近时
一般来说,丰富的自然资源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诸多事实表明,一些自然资源富集的国家和地区并没有因此而获得经济的持续增长,从表面上看,丰富的自然资源反而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这就是所谓的"资源诅咒"。本文在对欠发达资源富集区以及"资源诅咒"、"荷兰病"效应做了简要介绍的基础上,选取贵州省毕节地区作为欠发达资源富集区的典型实例,对该地区1996年~2005年采掘业和制造业产值及其从业人员数、科学事业费、科技三项费用等指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经验判断,结果表明该类地区具有陷入"资源诅咒"困境的可能性。然后在对经典"荷兰病"模型做了一定改进后,利用SPSS12.0统...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黎平辉
在传统发展模式下,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学前教育的办学方式、保教内容与师资培养等都与实际需求脱节。因此,与村寨组织、居住分散相适应的多样化的学前教育办学方式、传承文化的农村学前教育课程开发与保教方法创新、利用当地资源并符合民族心理的农村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策略等无疑是实现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学前教育内生型发展的根本。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王伟华
结合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荷兰地方政治体制与行政体制变革的背景,对荷兰地方政府文档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进行了综述与分析,通过对相关史实材料的梳理,阐释在法国文档管理实践的影响下荷兰地方政府文档管理在文档登记制度、档案管理方式、整理与分类系统方面所表现出的变化,并进一步论证法国文档管理思想对荷兰近代档案学思想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文档管理 荷兰 法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小丽
文章基于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和测度理论,分别选取8个大项共32个指标,建立湖北民族地区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和专家赋权法,构建数学模型对湖北民族地区全部10个民族县市逐一进行增长质量测度,根据分析结果探讨提出加大扶持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扩大对外开放等四项有效路径。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增长质量 熵值法 专家赋权法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翔 毛可
从发生学上看,民族地区的返贫问题不仅缘于人口素质的相对偏低,还肇于外界多重"返贫致力"。教育一方面可以提升民族地区人口素质以斩断"贫困—脱贫—返贫"的循环链条,另一方面还能拓宽返贫韧带从而降低外烁性返贫因素的致贫力度,因而成为民族地区防范"返贫"的最优选择之一。当然,民族地区返贫问题的教育防范,重点在于发展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以防止"代内返贫"和"代际返贫"。
关键词:
民族地区 返贫问题 教育防范机制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袁明广 毕昌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闫振国
我国少数民族众多,民族地区分布广泛,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增加民族地区内生发展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升地区经济的重要路径,对于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立足民族地区乡村产业发展,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导向,对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日月藏族乡兔儿干村乡村产业发展进行分析,对存在问题和面临困境给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民族地区 乡村产业发展 路径 多元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爱玲
花卉产业是荷兰的重要的支柱产业。荷兰花卉产业的创意开发方式主要有打造花田景观,举行"花绘"比赛、花车巡游、开发主题公园等;荷兰花卉产业创意开发的增值模式为多点集聚模式,即围绕花期进行多元创意开发,形成附加值的叠加和提高。荷兰花卉产业的创意开发启示是,要注重农业产业的文化创意与传承,着力打造标志性的创意农业活动(项目),并注重创意活动的民众参与性。
关键词:
荷兰 花卉产业 创意开发 启示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戴万稳
荷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度?荷兰人,是一种什么样的性格?荷兰的企业,是如何进行管理的呢?本文从荷兰的历史、荷兰人的性格以及荷兰企业组织的管理文化等方面对荷兰社会文化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就上面的问题给出了答案。
关键词:
荷兰 社会文化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冯宗宪 姜昕 赵驰
"荷兰病"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产业突然繁荣往往会通过要素、产品和货币市场的一系列反应挤出当地制造业,使之逐渐衰退,或者难以起步,它是典型的资源诅咒传导机制之一。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荷兰病产生的原因和危害,然后借助模型分析详细解释其背后的原理,继而通过实证和案例分析说明在我国,荷兰病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并且不同于荷兰、挪威等发达国家,我国荷兰病的主要症结在于挤出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而非提高劳动力雇佣成本。最后,以现实为基础提出如何改变我国资源富集地区产业单一化和初级化的政策建议,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这些地区的资源优势,缩小东西部差距。
关键词:
资源诅咒 荷兰病 资源产业 制造业 挤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常国山
绿色营销对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地处内陆偏远地带,其农产品整体质量不高,营销观念落后,流通渠道不畅,交易方式传统。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面临国际市场绿色壁垒,增强绿色营销意识、提高农产品质量、制定绿色价格、优化产品分销渠道、注重品牌建设等策略是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农产品绿色营销的思路。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农产品 绿色营销 策略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金秋萍
文章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法,分析少数民族地区高校阅读推广人的现状和现实困境,在此基础上对其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并分析与新角色相匹配的核心素养以及应该发挥的作用,提出少数民族地区高校阅读推广人能力培育应该从培育制度和自我发展两个方面推进,以期为少数民族地区阅读推广人能力构建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陈全功 李忠斌
本文以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为调查区域,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户持续性贫困的现状与普遍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该少数民族地区现有贫困群体中有1/3左右处于持续性贫困状态,其一般特征是创收渠道少、身体健康状况不佳、受教育程度低,特殊特征是容易返贫和出现代际贫困;该区域内农户发生持续性贫困的普遍原因是自然条件恶劣、人力资本不足和制度不完善。因此,要快捷、有效地解决持续性贫困问题,必须依赖政府和农户两个方面的力量,开辟创收渠道,建立抵御市场风险冲击的防范机制,提高农户的自我发展能力。
关键词:
持续性贫困 少数民族地区 湖北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