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52)
2023(4588)
2022(3874)
2021(3651)
2020(2935)
2019(6890)
2018(6447)
2017(12144)
2016(6756)
2015(7496)
2014(7548)
2013(7629)
2012(6945)
2011(5888)
2010(5910)
2009(5428)
2008(5572)
2007(4804)
2006(4062)
2005(3422)
作者
(18362)
(15713)
(15630)
(14907)
(9650)
(7737)
(7076)
(6138)
(5728)
(5707)
(5255)
(5184)
(4953)
(4946)
(4800)
(4762)
(4572)
(4557)
(4461)
(4305)
(3960)
(3752)
(3629)
(3594)
(3577)
(3439)
(3409)
(3283)
(3220)
(3192)
学科
(29491)
经济(29467)
管理(24147)
(22440)
(22175)
(17402)
企业(17402)
方法(13815)
数学(12746)
数学方法(12600)
财政(12366)
地方(10089)
(9894)
(9346)
财务(9340)
财务管理(9300)
(9076)
企业财务(8909)
中国(8383)
(7498)
农业(6563)
业经(5689)
(5569)
制度(5562)
环境(5082)
地方经济(4934)
(4910)
(4614)
(4611)
(4539)
机构
学院(92326)
大学(92046)
(39679)
经济(38953)
管理(36516)
理学(32026)
理学院(31669)
管理学(31206)
管理学院(31054)
研究(30275)
(27243)
中国(22989)
科学(18612)
(18349)
财经(17848)
(16112)
(15424)
中心(14332)
(13797)
研究所(13704)
(13376)
财经大学(12933)
经济学(12802)
业大(12744)
经济学院(11778)
(11462)
师范(11386)
北京(11291)
(10855)
农业(10591)
基金
项目(65298)
科学(51334)
基金(47632)
研究(47531)
(41463)
国家(41131)
科学基金(35499)
社会(31667)
社会科(30161)
社会科学(30150)
基金项目(25672)
(25328)
自然(21936)
教育(21484)
自然科(21461)
自然科学(21456)
自然科学基金(21019)
(20922)
资助(19229)
编号(18678)
成果(15141)
(14695)
重点(14597)
(13939)
国家社会(13814)
(13102)
教育部(12707)
课题(12623)
科研(12573)
人文(12464)
期刊
(41468)
经济(41468)
研究(30380)
(26172)
中国(18424)
学报(13651)
科学(12383)
(11664)
管理(11142)
大学(10620)
学学(10198)
财经(9122)
农业(7971)
(7833)
经济研究(7546)
教育(7323)
(7245)
金融(7245)
技术(7181)
(6813)
财政(6813)
会计(6584)
财会(6532)
业经(5837)
统计(5546)
问题(5418)
(5243)
资源(5118)
技术经济(4976)
决策(4720)
共检索到1376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肖育才  谢芬  
分税制改革以来,针对民族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断调整,形成了一个纵向逐级传递式财政转移支付模式。本文梳理了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构成及路径,并对当前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现状及效应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发现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无论是对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还是财力均等化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总体规模过小、结构不合理、转移支付路线单一、缺乏法律规范等问题,应有针对性地完善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冬梅  
在我国,民族地区多是集生态功能特殊、整体贫困、自然资源丰富等特性于一体,其生态环境保护直接影响到全国生态建设进程。财政确保生态补偿资金最重要与最直接的方式是转移支付。近些年来,中央政府对民族地区生态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从多方面展开,包括提高财政转移支付补助系数、实施生态恢复补助、支持民族地区生态工程建设、增加矿产资源开发补偿、设立基础测绘专项补助等,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现行生态转移支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晓轩  
本文阐述了转移支付带来的经济影响,转移支付导致地方政府产生财政幻觉,而公共服务均等化又要求转移支付。转移支付促进了地方政府经济增长,但却对税收的影响不同,税收返还的转移支付促进地方政府税收努力程度,而非条件转移支付减缓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收敛区域经济。在实际中存在着破坏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效应的虹吸效应。因此转移支付均等化仍然是比较复杂的经济现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珍  王宏丽  
本文通过简要梳理中央对民族地区的财政政策,以新疆为例,从定量角度对民族地区的财政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分析,反映出中央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支出规模的带动作用远大于地方财政收入的带动作用,且一般转移支付作用性更强。结合当前财税改革新要求,针对民族地区财政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从健全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完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以及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等三个方面,提出完善民族地区财政政策的思路与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珍  王宏丽  
本文通过简要梳理中央对民族地区的财政政策,以新疆为例,从定量角度对民族地区的财政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分析,反映出中央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支出规模的带动作用远大于地方财政收入的带动作用,且一般转移支付作用性更强。结合当前财税改革新要求,针对民族地区财政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从健全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完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以及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等三个方面,提出完善民族地区财政政策的思路与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鲍曙光  
本文基于县级财政数据,利用泰尔指数构建均衡系数,对我国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的均等效果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转移支付缩小了地区财力差异,但地区间财力差距仍极大,且均等效果在2008年以后有所弱化;相对于省际差距,省内差距是地区财力差距的主要组成部分,未来要重点推进省以下转移支付体系建设;转移支付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但东部地区财力差距问题凸显;一般性转移支付均等的效果和效率都是最高,专项转移支付均等效果也较强,但体制性补助和税收返还均等效率较低。最后,笔者围绕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转移支付结构和分配公式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贾俊雪  郭庆旺  高立  
本文分别利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和两情势空间德宾面板数据模型全面考察了我国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及其构成对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特别是不同类型支出的竞争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1995—2008年间,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对我国省级地方政府竞争性支出行为总体上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其中税收返还与财力性和专项转移支付的激励效应存在着明显差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凤伟  
学者们对于财政转移支付在缩小我国地区差距中的目标定位存在分歧。本文利用财政转移支付理论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分析表明,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在短期内可以缩小政府间的财力差距,在长期内能够通过影响各地的公共支出水平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齐云  刘小勇  
我国现行分税制体制通过税种划分和共享税比例划分影响了初次财政分配后的地区财政差距,财政转移支付则对总财力差距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通过数据模拟验证了三个假说,分析了税种划分、共享税比例改变对地区财政差距的影响;运用基尼系数分解方法分析了财政总转移支付及各分项转移支付对总财力差距的影响和变动效应。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余小平  吴雪  张文红  
地区发展差异及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取向余小平吴雪张文红一、我国地区差距及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差距(一)我国是世界上地区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地区不平衡发展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是我国基本国情特征之一。联合国《...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怀宏  
贫困和减贫是一个世界性课题,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不愿面对而又不得不去面对的问题,而财政转移支付是贫困治理的一种主要方式。主要阐述了公共财政转移支付对城镇减贫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经济增长、财政转移支付、经济开放度、产业结构、人力资本、城镇化这六种影响因素对于中国城镇贫困问题的解决影响巨大,其中经济增长对于城镇贫困影响最大,是解决贫困问题的关键,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程度最小。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范子英  李欣  
分税制改革强化了中央财政集权,各部委掌握的资源越来越多,地方与部委的政治关联强度会显著影响其获得的财政转移支付。本文基于2003年部长更换的自然实验,利用倍差法研究了部长的政治关联的影响,研究发现:(1)新任部长的政治关联效应会使其来源地的地级市获得的专项转移支付增加2亿元,如果是重要部委的部长,该效应上升至9.4亿元,相当于在原有水平上增加130%;(2)政治关联效应在部长的一个任期之内是非线性的,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的趋势;(3)增加政治关联和减少政治关联的效应是非对称的,部长卸任并没有伴随着专项转移支付的显著减少;(4)政治关联效应仅体现在正部长,副部长对其来源地获得的财政资源影...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石逢明  程红亮  
分税制财政体制实施后 ,建立科学、公正、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显得很重要。为此 ,我国应近快完善转移支付体制 ,实行科学、规范的管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龚锋  卢洪友  
本文提出机会平等导向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优化设计思路,即转移支付应补偿处于不利环境的地方政府,但不应补偿公共服务供给努力程度不足的地方政府。在此基础上,运用Roemer和Moreno-Ternero的机会平等分析框架,以及中国2000—2006年地级市的数据,评估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体系的机会平等效应,并对实现最优机会平等目标的转移支付配置方案进行测算。实证结果显示:(1)现有总转移支付有效降低了地方自有财政收入的机会不平等程度,但与最优配置方案相比,总转移支付过度向东部地区倾斜,其政策效应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2)专项补助的机会平等效应最高,税收返还的机会平等效应最弱,一般财力性转移支付的机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