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63)
- 2023(15015)
- 2022(12819)
- 2021(12026)
- 2020(10084)
- 2019(23496)
- 2018(23469)
- 2017(43381)
- 2016(24492)
- 2015(27956)
- 2014(28271)
- 2013(27372)
- 2012(25727)
- 2011(23465)
- 2010(23769)
- 2009(21641)
- 2008(21333)
- 2007(19254)
- 2006(16851)
- 2005(15507)
- 学科
- 济(100194)
- 经济(100085)
- 管理(62703)
- 业(60917)
- 企(47414)
- 企业(47414)
- 方法(42389)
- 数学(37532)
- 数学方法(36980)
- 中国(32872)
- 农(29224)
- 地方(26789)
- 财(23708)
- 教育(22481)
- 学(21729)
- 业经(21542)
- 农业(19741)
- 贸(17983)
- 贸易(17968)
- 制(17964)
- 理论(17669)
- 易(17337)
- 银(16102)
- 银行(16069)
- 技术(15544)
- 融(15448)
- 金融(15443)
- 行(15428)
- 发(15356)
- 环境(14948)
- 机构
- 大学(341466)
- 学院(340632)
- 济(133674)
- 经济(130574)
- 管理(124666)
- 研究(119509)
- 理学(106196)
- 理学院(104860)
- 管理学(102809)
- 管理学院(102152)
- 中国(86719)
- 京(74516)
- 科学(73142)
- 财(61678)
- 所(60773)
- 农(57231)
- 中心(55735)
- 研究所(54948)
- 江(54898)
- 范(54537)
- 师范(54079)
- 业大(49550)
- 财经(48163)
- 北京(47804)
- 农业(44586)
- 州(43808)
- 师范大学(43667)
- 经(43483)
- 院(43020)
- 教育(41802)
- 基金
- 项目(221370)
- 科学(174413)
- 研究(167036)
- 基金(155881)
- 家(135135)
- 国家(133846)
- 科学基金(113999)
- 社会(102565)
- 社会科(96963)
- 社会科学(96940)
- 省(89410)
- 教育(83678)
- 基金项目(81733)
- 划(76531)
- 自然(72575)
- 编号(70940)
- 自然科(70872)
- 自然科学(70850)
- 自然科学基金(69551)
- 资助(64292)
- 成果(59421)
- 发(52500)
- 课题(51886)
- 重点(51376)
- 部(49824)
- 创(46033)
- 教育部(42984)
- 创新(42803)
- 科研(42312)
- 项目编号(42268)
- 期刊
- 济(151156)
- 经济(151156)
- 研究(108000)
- 中国(77985)
- 教育(66655)
- 农(52254)
- 学报(51601)
- 财(48516)
- 科学(47346)
- 管理(45487)
- 大学(40128)
- 学学(36187)
- 技术(35751)
- 农业(35397)
- 融(31860)
- 金融(31860)
- 业经(25983)
- 财经(23691)
- 经济研究(23265)
- 经(20423)
- 问题(20178)
- 业(18936)
- 职业(18430)
- 图书(18255)
- 技术经济(16455)
- 坛(16298)
- 论坛(16298)
- 统计(15932)
- 版(15762)
- 贸(15535)
共检索到5278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唐先滨 李红霞
对属于少数民族地区的乌鲁木齐的考察发现,当地职业教育发展存在职业学校社会服务能力还不能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职业教育专任教师引进难、校企合作处于分散的初级阶段等问题,需要从构建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培育优质职教资源、努力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加大资金投入与教师的培训力度、探索校企合作的新型机制、深化强化依法治校意识等维度促进乌鲁木齐职业教育的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蓓
通过对乌鲁木齐市4所中职学校学生的问卷调查,清晰地了解到学生眼中的优秀中职教师应具有心平气和、真诚待人、平等待人;不使用威胁语言,并言而有信;应带头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使学习成为负担;对自己的错误勇于承认,并及时改正等教学行为;学生认为中职教师最欠缺的5个教学行为依次为:不能针对不同学生制定教学方案;不能记住每个学生的姓名;关注学生生活及品行不够;备课创新不足局限于教材;不能带领学生进入好的学习状态。通过分析得出,中职教师亟待解决的是师德、教学研究能力和课程教学评价能力的建设。
关键词:
中职学生 教师 课程教学 能力评价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海热提·涂尔逊 叶文虎 蒙雪琰 倪天麒 艾力西尔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可持续城市发展的支持系统和主要问题 ,提出了新世纪乌鲁木齐可持续城市发展战略及其目标、方针与重点 ,指出了乌鲁木齐可持续城市发展的战略模式。
关键词:
乌鲁木齐 可持续城市 发展战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唐宏 夏富强 杨德刚 黄凤 乔旭宁
基于乌鲁木齐市城市发展与水资源开发利用历史数据,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干旱区绿洲城市发展与水资源需求预警系统仿真模型,并对乌鲁木齐市城市发展的水资源需求进行多情景模拟。模拟结果显示:①现有水资源条件难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各情景下水资源对城市发展系统均存在较强约束,采用调水与节水方案,乌鲁木齐市中、高速发展情景下到2030年将分别存在5.17亿m3、30.15亿m3的水资源缺口;②节水方案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提高的效果远大于调水的效果,社会经济发展越快,节水带来的效果越明显;③适度增强城市人口和产业的集聚与规模效应,降低用水定额,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是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最有效的途径;④通...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伟 谢嫦 董远德 高益 唐亚杰
在乌鲁木齐地区要实现日光温室越冬生产,保证温室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需增加能源供应以维持温室内小气候环境达到作物生长适宜的条件。研究该地区冬季日光温室作物越冬栽培中加温对温室内小气候环境因子的影响,为乌鲁木齐生产型日光温室优化调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选取了位于乌鲁木齐地区西山农牧场的两栋结构相同的日光温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测试和分析了加温与不加温条件下日光温室内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小气候因子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室外温度维持在-14.5~3.7℃的范围时,加温可使温室内夜间空气温度提高10℃,白天提高7℃,后墙温度提高8℃。相比之下,不加温的温室在测试期间白天室内温度可保持在4.0~33.1℃范围内,夜间保持在3.9~9.5℃范围内,后墙温度维持在12.3~19.0℃之间。针对该地区冬季的实际情况,当室外每日平均气温保持在-2℃以上且日照较为充足时,可选择不进行加温的越冬种植方式。而当室外平均温度在-12.0~1.9℃范围内时,根据白天的日照条件和作物对温度的要求,可以考虑在夜间进行加温,以提高温室内的温度。乌鲁木齐地区日光温室进行安全越冬生产时需补充大量的热能,导致生产能耗和成本的增加,在了解温室内小气候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应采用有效的能耗控制策略,满足作物生长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减小能耗,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关键词:
乌鲁木齐 日光温室 小气候 热风加温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仇保兴
本文首先分析了乌鲁木齐市当前发展条件面临的城市发展目标、重大项目建设、社会环境和节能减排等四大变化,指出本次乌鲁木齐市总体规划修订需要考虑的一系列国内外背景变化趋势。最后,本文着重阐述了乌鲁木齐市规划编制应解答的城市中心优化等重大问题,以及新区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乌鲁木齐 总体规划 修订 新区建设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任华
从国内外的发展经验看,加工贸易是一个国家(地区)融入经济全球化、加速工业化的重要途径,较能反映一个地区的制造业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而设立出口加工区是我国政府为规范加工贸易管理,促进加工贸易发展,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所实行的一项十分重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新焕 徐建刚 杨德刚
以乌鲁木齐都市圈为例,基于1989—2002年的LandsatTM/ETM+卫星影像和多期城市用地信息,运用GIS空间分析功能研究了都市圈宏观与微观层次的空间变化,得出以下结论:①1989—2002年间研究区内面积增加的用地主要有农业用地、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与道路,增加的部分主要来源于裸地、天然植被和原有农业用地。农业用地、城镇、农村居民点和道路向北部冲积平原扩张的趋势明显,建设用地的迅速扩张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干旱区景观的破碎化。②1998—2006年间,都市圈内各城市用地面积总体上增幅不大,但是每个城市在某些局部方位用地增幅显著,并且有向核心城市趋近的现象。核心城市乌鲁木齐主要功能用地具有...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挺
由中国蚕学会、国家蚕桑科技专家工作委员会、江苏科技大学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厅承办的"一带一路"战略与蚕桑丝绸行业发展研讨会,于2015年7月29日在乌鲁木齐市召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厅总农艺师方侠致辞。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西省原省委书记舒惠国、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国防大学原副政委李殿仁、中国工程院向仲怀院士、江苏科技大学党委王济干书记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白祥 黄如梦
乌鲁木齐拥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近些年发展速度迅猛。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该区域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发展阶段和开发模式两方面入手,通过实地调研,对乌鲁木齐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归纳总结。通过问卷调查及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对乌鲁木齐城市居民乡村旅游需求特征进行梳理。基于需求视角,提出乌鲁木齐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面临基础设施落后、受社会环境及季节性影响明显、旅游产品及纪念品单一、娱乐活动缺乏创新、经营管理不善、定价不合理、乡村旅游宣传不够等制约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七大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乌鲁木齐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可持续发展 需求 乌鲁木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玲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问题逐渐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为了使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得到实现,城市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旅游生态文明的建设成为城市实现"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而城市旅游生态文明指标体系是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进行评价和实施的依据。构建了旅游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用于城市旅游生态文明系统的综合评估,并以乌鲁木齐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融入城市旅游发展实际中,为城市旅游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樊高源 杨俊孝
[目的]在测算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碳排放的基础上,分析其土地利用结构、经济发展与土地碳排放间的关联效应,为乌鲁木齐市低碳土地利用提供参考。[方法]改进型灰色关联度模型、环境EKC模型。[结果](1)土地利用净碳排放总量递增趋势,净碳放量的持续上升显著地受建设用地碳排放增长的影响;(2)不同地类结构变化对土地利用碳排放影响效应呈现不同特点,建设用地对碳排放影响效应呈下降趋势,而耕地则在上升;(3)经济发展促进了碳排放增长,但在20142015年之间达到拐点,验证了环境库兹涅兹曲线的存在。[结论](1)推动增汇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纯 吴莹 马程 王亚群
城市职住空间关系作为城市形态的重要指标,与交通拥堵、失业等城市问题有着直接关联,近来成为很多城市的重要规划理念。以乌鲁木齐市为例,以交通分析区为基本单元,采取人口密度、就业密度和职住比变化,考察从2010年到2014年的职住空间特征及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发现:1)居住空间郊区化趋势明显,开始呈现出多中心趋势,并在城市北部形成明显的居住次中心。2)就业空间分布向已有的就业中心集中、密度加强,在新城区出现就业次中心而形成双中心格局。3)职住空间关系在全局和局部尺度上的错位都很明显,职住不平衡进一步加剧。4)快速公交系统(BRT)建成运营后,人口沿着公交走廊向郊区疏解,而就业却更加向城市内部集中。研究对于西部城市发展政策的借鉴和启示在于,相对于人口郊区化的过程,就业郊区化更难于通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来短期内推动;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不一定能直接改善职住错位,还必须与土地利用政策结合采取综合策略,才能根本性提升城市的职住平衡。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丽扎·赛里克 孜比布拉·司马义
研究乌鲁木齐市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特征及主要驱动因素。以2001年、2006年和2011年三个时间的Landsat TM和ETM+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采用监督分类和人工目视解译的方法,分析了近十年城市建设用地空间分布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乌鲁木齐市2001年以来,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在不断扩大,面积由2001年的166.80km2增加到2010年的342.67km2;(2)自2001至2006年,建设用地面积年均增长率为7.18%,年均扩张速率为13.82km2/a;(3)自2006年至2010年,建设用地面积年均增长率为7.75%,年均扩张速率为21.36km2/a;(4)城市人口数量、...
关键词:
城市扩张 遥感监测 驱动力 乌鲁木齐市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文娟 蒲春玲 陈前利 蒋玲 苏丽丽 穆飞翔 刘祥鑫
[目的]土地利用系统的健康关系着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通过研究乌鲁木齐市的土地利用系统的健康状况,有助于实现区域内资源、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方法]基于低碳视角构建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集对模型对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1)20052014年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经历了"不健康→临界状态→亚健康"的过程。(2)系统结构和系统功能经历了"不健康"到"亚健康"过程;系统效益经历了"病态"到"初级健康"的历程。[结论]为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