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19)
- 2023(14757)
- 2022(12763)
- 2021(12046)
- 2020(9928)
- 2019(22956)
- 2018(22769)
- 2017(43533)
- 2016(23748)
- 2015(26610)
- 2014(26676)
- 2013(26445)
- 2012(24115)
- 2011(21856)
- 2010(21889)
- 2009(20372)
- 2008(19986)
- 2007(17794)
- 2006(15862)
- 2005(13870)
- 学科
- 济(96596)
- 经济(96456)
- 业(74853)
- 管理(68039)
- 农(52603)
- 企(51803)
- 企业(51803)
- 方法(39286)
- 农业(35437)
- 数学(34060)
- 数学方法(33655)
- 业经(26916)
- 财(25331)
- 中国(24710)
- 制(22386)
- 地方(21464)
- 学(19442)
- 贸(16094)
- 贸易(16086)
- 体(15994)
- 易(15648)
- 环境(14981)
- 技术(14915)
- 务(14894)
- 财务(14822)
- 财务管理(14789)
- 银(14730)
- 银行(14692)
- 发(14648)
- 理论(14218)
- 机构
- 学院(338503)
- 大学(337223)
- 济(135413)
- 管理(135347)
- 经济(132477)
- 理学(117610)
- 理学院(116320)
- 管理学(114446)
- 管理学院(113843)
- 研究(113257)
- 中国(85675)
- 京(71330)
- 农(71022)
- 科学(69691)
- 财(62467)
- 所(56564)
- 业大(56002)
- 农业(54259)
- 中心(52490)
- 研究所(51168)
- 江(49946)
- 财经(49037)
- 范(44878)
- 北京(44597)
- 经(44571)
- 师范(44520)
- 院(40323)
- 州(40295)
- 经济学(39140)
- 经济管理(37181)
- 基金
- 项目(233005)
- 科学(183290)
- 研究(173869)
- 基金(168826)
- 家(146729)
- 国家(145407)
- 科学基金(124702)
- 社会(109795)
- 社会科(103627)
- 社会科学(103602)
- 省(91057)
- 基金项目(90381)
- 自然(79635)
- 教育(78085)
- 自然科(77682)
- 自然科学(77668)
- 自然科学基金(76279)
- 划(75801)
- 编号(72642)
- 资助(67730)
- 成果(59149)
- 部(51760)
- 重点(51615)
- 发(50276)
- 课题(48755)
- 创(48105)
- 制(46244)
- 国家社会(45010)
- 创新(44876)
- 教育部(44090)
- 期刊
- 济(155101)
- 经济(155101)
- 研究(99802)
- 农(73080)
- 中国(67853)
- 学报(54311)
- 科学(50687)
- 农业(49554)
- 财(46967)
- 管理(46078)
- 大学(42339)
- 学学(40151)
- 教育(36800)
- 融(31386)
- 金融(31386)
- 业经(30214)
- 技术(28065)
- 财经(23363)
- 业(22858)
- 问题(21473)
- 经济研究(21389)
- 经(19777)
- 版(18767)
- 科技(16769)
- 理论(16340)
- 图书(16131)
- 技术经济(15974)
- 农村(15615)
- 村(15615)
- 现代(15590)
共检索到4994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丹 李鹏 杨璐
精准扶贫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国两项重要的反贫困制度。本文作者基于实证研究,探索了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与民族人文习俗特征的关联性,从协同治理视角剖析了低保制度与精准扶贫的联动逻辑。研究发现:民族地区普遍性贫困及民族文化习俗特征直接影响到家计调查的准确性,进而影响到贫困户识别的精准度;家计调查与收入倒排法相结合的瞄准方式体现了基层贫困治理的逻辑,兼顾了公平性与政策灵活性;自上而下的指标控制及贫困线与低保线的分离导致低保排斥;低保兜底对于贫困人口物质脱贫与心理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文中最后提出的对策建议是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海涛 陈强
精准扶贫政策和农村低保制度衔接过程的规范化、程序化运行可助力实现2020年全面脱贫目标。因二者在权利内涵、机制运行等方面存在本质区别,导致二者在标准衔接、对象衔接、管理衔接和资金衔接等方面存在严重衔接阻碍。为加快实现二者的有效衔接,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反贫困系统的整体效应,从保障贫困农民的基本权益出发,着力构建一套以代表贫困农民真实利益需求的利益代表机制、规范合理的利益表达机制、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利益协调机制以及合法高效的权益保障机制为中心的有效衔接机制,并从加快反贫困领域统一高层次立法工作、完善扶贫资金的统筹机制、构建多元可持续的扶贫工作机制以及完善衔接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等配套机制改革方面完善制度衔接体系。
关键词:
精准扶贫政策 农村低保制度 衔接机制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沈万根 马冀群
民族高校立足于民族地区,兼具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功能,在精准扶贫中发挥着拓宽农村少数民族贫困学生的受教育渠道、培养民族地区的基层干部、为民族地区农村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等作用。但是,许多民族高校在参与农村精准扶贫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对农村少数民族贫困生的培养缺乏针对性、对基层干部培养的重视不充分、对农村扶贫的科研支持能力较弱等问题。因此,民族高校要加强对农村少数民族贫困生的针对性教育,提高对民族地区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水平,提升对农村产业发展领域的科研支持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参与民族地区农村精准扶贫的能力,不断加快民族地区农村脱贫进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余海燕
现在我国在社会救助这一层面上,政府所能给予的职能表现出来是"提供"。这应划分为旧式的被动救济形式,实际上是对国民经济进行二次分配。当代社会的大潮下,社会救助要实现从被动到主动的质的飞跃,而政府能做的,是在"供给"后再度"调整",例如:调节单人、制度和社会的经济情形。
关键词:
精准扶贫 低保制度 协同共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曼琳 陈中伟
民族地区贫困呈现历史性、复杂性、脆弱性及敏感性特征。从扶贫目标精准化是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核心、扶贫目标分批分类是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基础及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目标确定需要机制化三方面分析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目标瞄准机制构建成因。文章提出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线标准、在穷人识别设计中引入土地指标、在穷人界定与细分标准中引入性别敏感指标及建立容纳穷人参与的穷人识别机制四大对策,促进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目标瞄准机制的构建。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军
民族地区扶贫具有特殊性。丰富的民族文化、天然的秀美风光、纯朴的民风民俗令各方游客神往。这为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精准扶贫打下了重要、良好基础。由于自然环境、历史等因素影响,民族地区发展相对落后,这与全面实现小康目标还有差距。全面实现小康是各民族群众都同时实现小康,通过旅游开发助脱贫对于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工作乃至全国其它地区相关工作开展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精准扶贫 民族地区 旅游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宁 吴明
产业精准扶贫是解决农村地区贫困问题的重要策略,当前我国农村地区产业精准扶贫还没有形成长效机制,还存在对产业精准扶贫重视程度不够,利益联结比较分散,风险防控有待提升,经营模式较为单一等问题。为改变这一现状,应从农村地区精准扶贫实际出发,构建和完善产业精准扶贫长效机制,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
农村 产业 精准扶贫 长效机制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赵曦 赵朋飞
贫困目标瞄准粗放、扶贫资源投入分散、管理监督评估体系欠缺、扶贫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社会主体参与机制不完善是我国传统农村扶贫机制设计的主要缺陷与障碍。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保7017万人全部如期脱贫的要求下,必须科学设计以健全精确识别机制、强化目标管理机制、创新资源整合机制、完善信息交流机制、优化监督评估机制与拓展社会参与机制为主体的农村精准扶贫机制体系,全面推进农村精准扶贫战略。
关键词:
农村 扶贫战略 精准扶贫 机制设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祝慧 莫光辉 于泽堃
文章概括分析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历程和新发展理念内涵,指出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面临的困境是生存环境与发展空间之间的落差、资源利用与实际需求之间的距离、发展能力与现代化建设之间的矛盾等。文章认为,新发展理念与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政策导向、过程导向和路径导向方面存在价值契合,应从创新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工作理念、梳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优势和难点、整合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资源、发掘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潜力、改进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方法、提升少数民族地区持续发展内生能力等六方面建构少数民族地区精准脱贫策略,以促进少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翔 李静雅 毕艺苇
通过对山东省某县38个村458户农村居民的走访调查,结果表明农村低保制度虽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贫困居民经济困难,但扶贫的针对性不足,对特困居民的身份识别不准确,"关系保"、"人情保"等仍然存在。针对这一现状,立足于精准扶贫的理念,在梳理农村低保居民经济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农村低保户身份识别指标体系,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了约简,进而建立了低保户判别的人工神经网络分类模型,同时考虑到低保政策的"兜底"特点,在模型的训练环节上进行了"非对称"处理,以降低将贫困居民判定为非低保户的错误率。实证结果表明,该模型的判别精度和判别效率显著优于标准人工神经网络、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在低保户居民身...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素梅 王祖良 谢雨萍
旅游扶贫是国家扶贫政策的主要内容,而其中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更是国家对贫困人口脱贫助困的集中体现。因此,针对精准扶贫旅游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估,可以更有利于这种模式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国内外旅游扶贫的研究现状,总结归纳了现阶段国内的几种精准旅游扶贫模式,并且对旅游精准扶贫效果的评估体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索,得出一些科学的结论。
关键词:
西南民族 乡村旅游 精准扶贫 效果评估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唐金成 曹斯蔚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都是西部贫困、偏远地区,也是灾害事故频发、保险市场欠发达的地区。中国保监会不久前颁布了《关于加快贫困地区市场体系建设提升保险业保障服务能力的指导意见》,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保险市场发展提供了新的政策保障和发展机遇,为保险业服务国家精准扶贫战略指明了方向。本文以我国广西、内蒙古、新疆、宁夏、西藏五个民族自治区为研究对象,对其保险市场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精准扶贫视角下少数民族地区保险市场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虎文华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是当前精准扶贫攻坚拔寨的主战场,农业产业发展促进贫困农民增收是精准扶贫的主要方式。职业教育通过对民族贫困地区农民进行农业技术培训,使其迅速转化为适应民族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职业农民。中职、高职与技术本科相互协调的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体系是目前研究关注的焦点所在。中职内部创业指导中心、技术服务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农场培训的有效运转,高职智力资源的优质供给,技术本科协调农业产业扶贫项目实现与农民需求的精准对接,是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体系构建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精准扶贫 农业产业化 技术培训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唐金成 曹斯蔚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都是西部贫困、偏远地区,也是灾害事故频发、保险市场欠发达的地区。中国保监会不久前颁布了《关于加快贫困地区市场体系建设提升保险业保障服务能力的指导意见》,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保险市场发展提供了新的政策保障和发展机遇,为保险业服务国家精准扶贫战略指明了方向。本文以我国广西、内蒙古、新疆、宁夏、西藏五个民族自治区为研究对象,对其保险市场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精准扶贫视角下少数民族地区保险市场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坤 王俊
职业技能培训是实施精准扶贫最有效的形式,是当前国际通行的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的主要方式。当前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对贫困人口开展的职业技能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各级财政支持力度不足,培训内容简单重复,群众参加培训的热情不高等。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边疆民族地区人力资本,促进边疆民族地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应积极建立完善的职业技能培训网络,增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提高参训人员的积极性,加强对培训质量的跟踪评价。
关键词:
边疆民族地区 职业技能培训 扶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