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29)
- 2023(10369)
- 2022(8301)
- 2021(7769)
- 2020(6388)
- 2019(14143)
- 2018(14198)
- 2017(26365)
- 2016(14742)
- 2015(16528)
- 2014(16834)
- 2013(16097)
- 2012(14820)
- 2011(13180)
- 2010(13421)
- 2009(12824)
- 2008(13164)
- 2007(12300)
- 2006(11054)
- 2005(10315)
- 学科
- 济(56406)
- 经济(56302)
- 管理(47382)
- 业(45278)
- 企(34823)
- 企业(34823)
- 农(21180)
- 方法(18996)
- 财(18581)
- 中国(18535)
- 制(18034)
- 数学(15458)
- 业经(15317)
- 数学方法(15172)
- 农业(15031)
- 地方(13119)
- 体(12449)
- 学(11670)
- 银(11409)
- 银行(11386)
- 行(10817)
- 务(10706)
- 财务(10664)
- 财务管理(10635)
- 融(10275)
- 金融(10268)
- 企业财务(10085)
- 体制(10032)
- 理论(9823)
- 贸(9500)
- 机构
- 大学(211044)
- 学院(210197)
- 济(83487)
- 经济(81541)
- 管理(75961)
- 研究(72940)
- 理学(64143)
- 理学院(63368)
- 管理学(62100)
- 管理学院(61722)
- 中国(56657)
- 京(45032)
- 财(44005)
- 科学(43173)
- 所(36869)
- 农(34582)
- 中心(34279)
- 江(33831)
- 财经(33221)
- 研究所(32747)
- 经(29861)
- 业大(29189)
- 范(28991)
- 师范(28704)
- 北京(28306)
- 州(27164)
- 农业(26666)
- 经济学(26139)
- 院(26129)
- 财经大学(24310)
- 基金
- 项目(135476)
- 科学(106654)
- 研究(102080)
- 基金(97531)
- 家(84919)
- 国家(84157)
- 科学基金(71772)
- 社会(65697)
- 社会科(62023)
- 社会科学(62009)
- 省(52438)
- 基金项目(50755)
- 教育(47531)
- 划(44005)
- 自然(43831)
- 自然科(42804)
- 自然科学(42793)
- 编号(42587)
- 自然科学基金(42012)
- 资助(38685)
- 成果(37282)
- 重点(30782)
- 制(30239)
- 部(29998)
- 课题(29837)
- 发(29213)
- 国家社会(27874)
- 创(27728)
- 性(26818)
- 项目编号(26335)
共检索到3343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伍文中 唐霏 陈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精准扶贫"新阶段。面对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攻坚战的新要求和新任务,财政的扶贫机制、扶贫杠杆都要进一步创新跟进。本文基于对口支援的历史实践,探寻横向转移支付精准化扶贫效果,在此基础上,尝试性设计我国横向转移支付的运行机制,包括内容结构、执行主体、资金来源等,以期实现民族地区精准化脱贫。
关键词:
民族地区 精准化扶贫 横向转移支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宋艳波
一、我国横向财政转移支付的发展分析目前,我国的横向转移支付还未上升到法律或法规层面。在现行的财政体制下,并没有相应的法律制度对财政横向转移支付进行明确的规定。因而我国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和相应的法律规范。但是,中央一直以来都鼓励地方政府间的相互支援、对口帮扶。在党中央及国务院的倡导和安排之下,各省(市)、地区之间形成了一种非制度化的横向转移支付体系。从我国的实际来看,横向财政转移支付主要体现在各种形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少强 何妮
横向转移支付是地方政府在上级政府的要求或引导下,按照一定的标准而形成的地方政府间财政资金和资源转移的一种行为,其主要目的是解决地方政府之间共同的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利益诉求,是我国现行财政转移支付体系的一种延伸和补充。横向转移支付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相互叠加作用的结果,具有导向性、匹配性和合作性的特征。作为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运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横向转移支付在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区域协同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等国家目标过程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目前,横向转移支付仍然只是作为非正式财政制度安排而存在,在实践中面临不少挑战,笔者拟从深度不确定性视角分析横向转移支付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在稳健性和自适应原则基础上提出了具体政策建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张丽丽 任建华 韩瑞娟
对口援疆给新疆各行各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进一步规范对口援疆财政资源的转移支付过程,提高对口援疆的效率,本文简要梳理了对口援疆政策的演进,并结合新形势下新疆的历史发展机遇,分析了构建对口援疆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必要性,提出了构建对口援疆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原则和建议。
关键词:
对口援疆 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建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成丹
转移支付作为财政分权体制的重要制度安排,不仅是地方政府财力的重要来源,而且是中央政府治理地方政府的重要激励机制。1994年以来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优化带来的财权进一步向中央集中,使我国转移支付规模不断扩大,地方政府对转移支付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尤其是在"营改增"弱化地方税收激励的情况下,作为地方政府重要收入来源的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进一步增强。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成丹
转移支付作为财政分权体制的重要制度安排,不仅是地方政府财力的重要来源,而且是中央政府治理地方政府的重要激励机制。1994年以来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优化带来的财权进一步向中央集中,使我国转移支付规模不断扩大,地方政府对转移支付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尤其是在"营改增"弱化地方税收激励的情况下,作为地方政府重要收入来源的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进一步增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伍文中
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各级政府间的财政再分配活动,通过富裕地区对贫困地区的资金转移来弥补贫困地区的财政缺口,从而实现地区间财政均衡。横向财政转移支付是世界各国用来调节地区间财政分配关系的通行做法,也是成熟的分税制财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其实早就存在着横向财政转移支付活动。业已实施多年的对口支援其实就是一种横向转移支付行为,其具备横向财政转移支付的典型特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曼琳 陈中伟
民族地区贫困呈现历史性、复杂性、脆弱性及敏感性特征。从扶贫目标精准化是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核心、扶贫目标分批分类是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基础及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目标确定需要机制化三方面分析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目标瞄准机制构建成因。文章提出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线标准、在穷人识别设计中引入土地指标、在穷人界定与细分标准中引入性别敏感指标及建立容纳穷人参与的穷人识别机制四大对策,促进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目标瞄准机制的构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谋贵
横向财政转移支付是在既定的财政体制下,同级的各地方政府之间财政资金的相互转移,一般是财力富裕地区向财力不足地区转移,以达到地区间相互支援、缩小地区差距、均衡财力的目的。这种方式一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晓萌
在国家范围内解决生态环境外部性问题、建立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与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密不可分。从我国生态补偿与财政转移支付的现状看,我国重要生态功能区划与地方政府财力差异度之间存在矛盾,同时,我国各种生态补偿的实践中已经显现了横向转移支付的雏形。因此,我国可以尝试构建以生态补偿为导向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作为现有纵向转移支付制度的有益补充。
关键词:
生态补偿 重点生态功能区 转移支付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郑雪梅
目前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仍是我国实现生态补偿的主要手段。与纵向转移支付相比,横向转移支付在解决区域(流域)间横向经济生态利益冲突方面更具优势。本文对德国州际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及我国省内、省际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实践案例进行分析,提出以生态基金模式为核心建立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运作机制,并完善配套保障措施,形成纵、横生态转移支付相结合、搭配使用其他补偿方式的多元化生态补偿模式。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郑雪梅
目前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仍是我国实现生态补偿的主要手段。与纵向转移支付相比,横向转移支付在解决区域(流域)间横向经济生态利益冲突方面更具优势。本文对德国州际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及我国省内、省际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实践案例进行分析,提出以生态基金模式为核心建立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运作机制,并完善配套保障措施,形成纵、横生态转移支付相结合、搭配使用其他补偿方式的多元化生态补偿模式。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恩奉
本文在对我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现状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 ,根据我国特点 ,并借鉴国际经验 ,就分税制体制下建立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及其横向转移支付的配套措施等问题提出基本构想和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杜振华 焦玉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挺 何利辉
借助于德国横向转移支付的思想,在非市场环境主义的框架下,设计针对中国横向生态转移支付制度。将全国各地区划分为生态受益区和生态保护区,采取"使用者付费"的原则,建立中国的横向生态转移支付制度,并设计相应的机制和政策,保证横向生态转移支付的可持续性和有效性,并对各地区产生激励约束效果,最终促使各个地区保护生态环境从被动变为主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