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97)
- 2023(13682)
- 2022(11961)
- 2021(10980)
- 2020(9224)
- 2019(21044)
- 2018(20691)
- 2017(39581)
- 2016(21829)
- 2015(24165)
- 2014(23752)
- 2013(23508)
- 2012(21339)
- 2011(19237)
- 2010(18885)
- 2009(17164)
- 2008(16480)
- 2007(14073)
- 2006(12179)
- 2005(10260)
- 学科
- 济(85452)
- 经济(85365)
- 管理(61320)
- 业(57583)
- 企(46648)
- 企业(46648)
- 方法(41526)
- 数学(36495)
- 数学方法(36123)
- 农(23898)
- 学(20776)
- 中国(20686)
- 财(20302)
- 地方(19103)
- 业经(19099)
- 环境(17312)
- 农业(16479)
- 贸(15657)
- 贸易(15652)
- 易(15162)
- 技术(13883)
- 和(13724)
- 理论(13329)
- 务(12965)
- 财务(12906)
- 制(12903)
- 财务管理(12890)
- 划(12880)
- 企业财务(12223)
- 银(11199)
- 机构
- 大学(308963)
- 学院(307490)
- 管理(122609)
- 济(117995)
- 经济(115555)
- 理学(108301)
- 理学院(107028)
- 管理学(105037)
- 管理学院(104523)
- 研究(103535)
- 中国(72847)
- 科学(69933)
- 京(65296)
- 农(59126)
- 业大(54126)
- 所(52912)
- 财(49667)
- 研究所(49368)
- 农业(46985)
- 中心(46440)
- 江(42206)
- 财经(41565)
- 范(40494)
- 北京(40491)
- 师范(39989)
- 经(37987)
- 院(37490)
- 经济学(34842)
- 州(34771)
- 经济管理(32608)
- 基金
- 项目(226641)
- 科学(176620)
- 基金(164183)
- 研究(157870)
- 家(146773)
- 国家(145614)
- 科学基金(123495)
- 社会(99279)
- 社会科(94121)
- 社会科学(94092)
- 省(89193)
- 基金项目(88770)
- 自然(83389)
- 自然科(81382)
- 自然科学(81357)
- 自然科学基金(79895)
- 划(75942)
- 教育(71638)
- 资助(66497)
- 编号(62905)
- 重点(51150)
- 成果(48833)
- 部(48573)
- 发(48388)
- 创(47149)
- 科研(44071)
- 创新(44025)
- 计划(43722)
- 课题(42869)
- 大学(40950)
- 期刊
- 济(120119)
- 经济(120119)
- 研究(83138)
- 学报(58854)
- 农(52433)
- 中国(51203)
- 科学(50979)
- 大学(42861)
- 学学(40847)
- 管理(40845)
- 农业(36670)
- 财(34778)
- 教育(30601)
- 技术(23684)
- 业经(21022)
- 融(20343)
- 金融(20343)
- 经济研究(19302)
- 财经(19062)
- 业(18821)
- 科技(17237)
- 业大(16269)
- 经(16206)
- 问题(16065)
- 版(15829)
- 资源(15566)
- 图书(15395)
- 技术经济(14302)
- 理论(13989)
- 林业(13951)
共检索到4194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祖海 匡若兰
依据2005—2015年的相关统计数据,运用DEA模型分析民族地区的生态效率,并结合Tobit模型探讨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民族地区的生态效率呈现先缓慢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均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与全国的差距逐步缩小。(2)民族地区各省份的生态效率差异较为明显;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和水资源投入的较大冗余是影响生态效率未达DEA有效的主要因素。(3)地区因素、对外开放度与环境规制是阻碍生态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芳梅 曾冰
本文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法(SFA),基于环境约束视角,深入分析了我国民族八省区2005-2014年旅游经济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整体而言,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效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离生产前沿边界尚有较大差距,且省域间存在显著差异;(2)环境约束下旅游经济效率值比不考虑环境约束时的旅游经济效率值略低,表明忽视环境约束会造成对旅游经济效率值的高估;(3)环境约束下,旅游资源禀赋、便利的交通、对外开放度和政府政策均显著促进民族地区旅游经济效率的提升,但作用力度大小不一。该项研究不仅为民族地区旅游经济效率研究提供全新视角,而且为新常态下各省区差异化旅游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俊杰
农地生产和利用所导致碳排放大幅增加以及引发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究基于农地利用的6个主要方面碳源,测算分析表明,1993-2010年内蒙古、广西、贵州、云南、西藏、青海、宁夏和新疆等民族地区农地利用碳排放总量年均增速分别为8.59%,4.09%,3.04%,5.48%,8.20%,2.06%,6.63%和6.95%。进一步通过LMDI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分解,结果表明,效率因素、结构因素以及人口规模因素对碳排放以抑制作用为主,但效果不明显且区域间差异较大;而农业经济水平则对农地利用碳排放具有较强推动作用,与1993年相比,1994-2010年内蒙古、广西、贵州、云南、西藏、青海、...
关键词:
农地利用 碳排放 因素分解 LMDI模型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琼慧 钟慧欣 田雨柔
民族地区是西部大开发的主要阵地,提升民族地区经济韧性对于补齐我国经济建设短板,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文章基于熵权法对民族地区9省(自治区)2011—2020年的经济韧性水平进行测算,并借助时间固定的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民族地区经济韧性水平较低,呈现出在波动中上升的变动趋势、“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经济韧性区域差异有所改善;空间溢出效应显现;经济发展水平、消费能力、经济活力及创新能力能显著提升经济韧性;产业结构水平与对外贸易不能显著提升民族地区经济韧性。
关键词:
经济韧性 空间杜宾模型 民族地区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立华 成艾华
利用最近两次人口普查资料考察了民族地区省际人口流动的基本情况及主要特征,同时以"推-拉"理论为理论依据,通过构建统一的计量模型分析了民族地区各省区人口流入和人口流出的具体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民族地区在总体数量上属于人口净流出地区,但有5个省区的人口净流入量始终为正;(2)民族地区流入人口主要来自中西部邻近省区,人口流出则以东部地区为主,但各省区人口流出的目的地不仅差别大而且变化也大;(3)影响民族地区各省区人口流入和人口流出的因素及其影响力存在着明显差异。
关键词:
民族地区 人口流动 影响因素 面板数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治国 辛冲冲 刘向晖 李红
为探析西北民族地区农村资金配置效率,基于新疆2000—2013年的数据,运用DEA模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农村资金配置的纯技术效率值始终处在较优的水平上,总体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平均水平较高,但在2010年以后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并表现出规模报酬递减。运用TobiT模型对农村资金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农村金融市场交易频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是导致农村资金配置效率低的主要原因;农村社会福利和农村金融规模发展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黄健毅
厘清民族地区中小学生科学态度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是提升民族地区科学教育质量的关键。通过对我国西南民族地区的调查发现:影响民族地区中小学生科学态度的因素主要有人文环境与学校教育;人文环境的影响作用主要指向"科学的态度",学校教育的影响作用主要指向"对科学的态度";学校教育的影响作用具有更强的主动性。而在具有独特人文环境的民族地区,学校科学教育应呼唤教育之"人"性与科学之"文化"性的回归,关注学生的文化背景。
关键词:
科学态度 影响因素 民族地区 中小学生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谭灵芝 孙奎立
文章引入分析子代与父代收入位置对比的绝对和相对指标,借助双向排序法,利用对南疆地区15年的跟踪调查数据,分析了民族地区代际收入流动性特征,并使用因素分解法对影响代际收入流动性变化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子女收入排序与父母收入排序近乎完全线性关系,即南疆地区收入流动性具有很强的代际传递特征;(2)南疆地区低收入家庭代际传递具有较强的固化特征,且有向中等收入家庭延伸态势,而高收入家庭绝对流动性得以保持,因而有贫富分化加剧趋势;(3)远离城市的乡镇其代际收入流动性更低,喀什市作为唯一的地级市,其代际收入流动性最高;(4)父代受教育年限、少数民族身份、工资性收入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家庭收入流动性有显著影响,且因家庭收入分位数不同影响程度存在差异。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谭灵芝 孙奎立
文章引入分析子代与父代收入位置对比的绝对和相对指标,借助双向排序法,利用对南疆地区15年的跟踪调查数据,分析了民族地区代际收入流动性特征,并使用因素分解法对影响代际收入流动性变化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子女收入排序与父母收入排序近乎完全线性关系,即南疆地区收入流动性具有很强的代际传递特征;(2)南疆地区低收入家庭代际传递具有较强的固化特征,且有向中等收入家庭延伸态势,而高收入家庭绝对流动性得以保持,因而有贫富分化加剧趋势;(3)远离城市的乡镇其代际收入流动性更低,喀什市作为唯一的地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廖伯琴 杨玉梅
基于"互联网+科普"的通用基本范畴,紧密结合民族地区的文化传播特性编制问卷和访谈提纲,考察民族地区"互联网+科普"的渠道方式、民众参与度、科普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互联网+科普"在民族地区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民众参与明显不足;科普需求主要集中在学习与生活两大领域,健康与医疗是关注度最高的科普主题,且不同日常用语群体需求差异显著;民众网络素养不足、资源供需与实际需求脱节、语言障碍和宗教信仰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互联网+科普"在民族地区的传播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民族地区特定影响因素下的精确供需是"互联网+科普"工作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互联网背景下的技术参与和科普模式转型是实现精确供需及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线上线下有机融合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是问题解决的应然思路。
关键词:
西南民族地区 “互联网+科普” 科普教育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史俊宏 康晓虹 红花
[目的]为清晰识别边疆民族地区牧户贫困程度,为后续精准扶贫政策及牧户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方法]文章以边疆民族地区牧户为研究对象,分别以1.25美元、2美元和2 300元为贫困线标准,运用VEP估计方法对牧户贫困脆弱性进行测度,并以户主特征、家庭特征、畜牧业生产行为与草原生态政策选择行为4个层面综合构建牧户贫困脆弱性影响的Logit计量模型。[结果]牧户贫困发生率与贫困脆弱性发生率为4.07%和63.47%,其中贫困和非贫困牧户的贫困脆弱性分别为96.88%和62.06%。户主年龄、家庭规模以及绵羊、牛、奶牛、马和山羊的出栏数量与家庭贫困脆弱性呈现反向显著关系,而教育程度、家庭劳动力数量、出栏羊单位与家庭贫困脆弱性呈现显著正向关系,选择禁牧与草畜平衡牧户的贫困脆弱性更低。[结论]降低以中青年为主的牧户的畜牧业风险,构建中小牧户链接到现代农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与政策体系,鼓励牲畜种类多样化以及持续实施禁牧和草畜平衡的生态政策,是降低牧户贫困脆弱性与提升可行能力的重要路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卓 胡梦珠
本文实证研究民族地区产业扶贫效果,发现产业扶贫体制建设基本完善,但现阶段产业扶贫政策的脱贫效果不明显。以川滇彝族贫困地区为例,制度环境、资源禀赋、贫困人口素质、技能培训与小额信贷显著影响产业扶贫实施成效。建议:优化地区要素配置和区域经济政策,推动扶贫产业发展;全面提升贫困人口人力资本水平,突破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瓶颈;引入社会性别视角,完善产业扶贫政策体系,提升产业扶贫政策的精准性。
关键词:
彝族地区 产业扶贫 人力资本 资源禀赋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庞娟 何元庆 孙金岭 何则
以典型的民族地区居民为例,通过对假设关系的验证性分析,研究居民地方感、社区参与对旅游影响感知各个维度、态度及资源保护行为的影响及其机理,并就研究结果做出形影行为分析,可在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和社会风情的基础上,为促进居民持有积极的旅游发展态度并支持当地旅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基础。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江凤娟 刘晓璇
研究教师对信息技术的使用意愿,对于促进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采用技术接受模型(TAM)建立分析框架,针对民族地区7个县域87所学校开展调查。通过PLS的结构方程分析发现: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和使用态度都对使用意愿产生显著影响;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受到使用态度的调节影响;不同外部环境对感知易用性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但是对感知有用性、使用态度的影响并不显著;教师的个人特征对使用意愿产生了边际效应。由此认为,提高教师信息技术使用意愿需要关注教师的技术基础和信息化教学要求之间的差距;注重培训中信息技术易用性、有用性特征导向的活动设计;全面设计和完善外部环境并建立立体化的质量管理和效果监测体系。实证研究结果有助于为民族地区信息化教学及教师培训的设计和实施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TAM 信息技术 使用意愿 民族地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肖博华 李忠斌
本文对少数民族八省市自治区2004-2010年间的文化产业区位熵、集中值、集聚指数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民族地区7年间区位熵均值为1.7733,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年均增长率为2.26%,其中7个省市自治区处于增长状态,仅有西藏呈减少态势,总体表现为产业集聚强化。进一步回归分析表明,城市化、从业人数、教育、科研、邮电业、零售业、运输业等七个变量对于文化产业集聚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工人工资、地区文化消费、地方财政、上级拨款等四个变量影响不显著。最后,从产业结构、行业规划等方面提出促进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文化产业 集聚度 区位熵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