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02)
2023(16563)
2022(14082)
2021(13128)
2020(10597)
2019(24313)
2018(24176)
2017(46100)
2016(24891)
2015(27866)
2014(28056)
2013(27919)
2012(25939)
2011(23565)
2010(23907)
2009(22106)
2008(21155)
2007(18667)
2006(16811)
2005(15365)
作者
(73213)
(60961)
(60470)
(57524)
(38846)
(29262)
(27433)
(23887)
(23147)
(21918)
(20817)
(20680)
(19560)
(19480)
(18775)
(18746)
(17975)
(17639)
(17432)
(17280)
(15324)
(15127)
(14684)
(13919)
(13711)
(13593)
(13505)
(13376)
(12381)
(11880)
学科
(118559)
经济(118457)
管理(68843)
(63963)
(50233)
企业(50233)
方法(43062)
数学(36903)
数学方法(36527)
中国(32109)
地方(31061)
(30583)
业经(25700)
(25255)
(22521)
农业(21350)
环境(20073)
(18953)
贸易(18938)
(18663)
(18222)
地方经济(17742)
(17431)
(17081)
金融(17076)
(16938)
银行(16893)
理论(16716)
(16316)
(16269)
机构
学院(357787)
大学(357311)
(149146)
经济(145928)
管理(137277)
研究(129195)
理学(117374)
理学院(115946)
管理学(114066)
管理学院(113424)
中国(96103)
科学(79266)
(77918)
(65995)
(65856)
研究所(59706)
(57799)
中心(56946)
(53468)
财经(52034)
业大(51999)
北京(50212)
(49600)
师范(49170)
(47116)
(47037)
经济学(44725)
农业(44571)
(43794)
经济学院(39876)
基金
项目(239480)
科学(187384)
研究(177726)
基金(171220)
(149190)
国家(147903)
科学基金(125741)
社会(111716)
社会科(105735)
社会科学(105709)
(93820)
基金项目(90687)
教育(80408)
自然(79728)
(78904)
自然科(77705)
自然科学(77688)
自然科学基金(76259)
编号(73105)
资助(69836)
成果(60012)
(55760)
重点(53968)
(52025)
课题(51105)
(49166)
创新(45864)
国家社会(45644)
发展(44835)
科研(44813)
期刊
(176909)
经济(176909)
研究(112956)
中国(73801)
学报(55415)
(53897)
科学(52084)
管理(51989)
(47868)
教育(42574)
大学(41717)
学学(39214)
农业(37468)
(32796)
金融(32796)
技术(31711)
业经(28538)
经济研究(28324)
财经(25396)
问题(22626)
(21820)
(19023)
图书(19012)
技术经济(18440)
科技(17427)
资源(17191)
理论(16966)
现代(16607)
(16602)
世界(16026)
共检索到5491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松涛  
民族地区的生态开发与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和持久性。但随着全球化、现代化、工业化的影响,民族地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正经历着急剧变迁,特别是对正处于工业化初期,或者正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度的民族地区来说,如何才能控制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这是一个时代课题。为此,文章试图在分析民族地区自然与文化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的物质生产论、矛盾统一论、环境危机论分析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以期探索出两者的协同发展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松涛  
民族地区的生态开发与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和持久性。但随着全球化、现代化、工业化的影响,民族地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正经历着急剧变迁,特别是对正处于工业化初期,或者正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度的民族地区来说,如何才能控制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这是一个时代课题。为此,文章试图在分析民族地区自然与文化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的物质生产论、矛盾统一论、环境危机论分析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以期探索出两者的协同发展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马胜春  张天宇  高睿  
依据经济增长及发展经济学相关理论建立民族地区经济增长模型;基于2003—2018年民族地区相关数据,运用Lasso回归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对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进行解析,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水平提高对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具有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固定资产投资对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具有较显著的推动作用;内贸水平、人口数量、城镇化水平对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也很显著。基于对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分析并结合新发展理念,进而提出民族地区未来高质量增长的路径:大力推进对民族地区的财政支持;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推动民族地区技术创新;推动民族地区产业嵌入全国产业链,实现高级化协调发展;促进民族地区内外双循环。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茜  葛扬  刘雅晴  
高等教育一直是科技与经济进步的主要推动力,随着私人教育需求量的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是否应该进行调整,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如何协同发展。文章选取教育强省江苏省为例,运用神经网络模型,基于1996年-2013年面板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发现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呈一定规律,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茜  葛扬  刘雅晴  
高等教育一直是科技与经济进步的主要推动力,随着私人教育需求量的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是否应该进行调整,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如何协同发展。文章选取教育强省江苏省为例,运用神经网络模型,基于1996年-2013年面板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发现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呈一定规律,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钟林  权哲男  朴基石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主要分布在内陆边境地区,虽然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普遍滞后。在我国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大环境下,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少数民族地区面临着既要实现经济高速增长,又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艰巨任务。在此背景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杂志社和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联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史玉丁  
民族地区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城镇化建设之间的互动关系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重要导向。调研发现,贵州民族地区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城镇化建设之间存在较大的偏离度。因此,促进贵州民族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城发展协同共进,应以产业需求为引导,增设与区域产业相配套的民族特色专业;以城镇建设为引导,增设与新型城镇化相配套的新专业;以产业升级和产城发展为指引,改造删并与产业升级、产城发展不协同的旧专业。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任宜海  
民族区域商贸流通与居民消费能力的协同发展,对促进民族地区发展意义重大。现阶段,我国部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商贸流通产业与当地居民消费经济之间的协同发展存在局限性。由此,完善我国民族区域商贸流通发展与消费经济的协同关系,成为我国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借助协同关系计算公式,通过实证模型,对我国民族地区商贸流通业与居民消费能力协同发展进行评估,并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就影响二者协同发展的相关因素展开研究,最后提出了二者互动协调发展的新途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任宜海  
民族区域商贸流通与居民消费能力的协同发展,对促进民族地区发展意义重大。现阶段,我国部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商贸流通产业与当地居民消费经济之间的协同发展存在局限性。由此,完善我国民族区域商贸流通发展与消费经济的协同关系,成为我国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借助协同关系计算公式,通过实证模型,对我国民族地区商贸流通业与居民消费能力协同发展进行评估,并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就影响二者协同发展的相关因素展开研究,最后提出了二者互动协调发展的新途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翠  罗江  李茜  
近年来,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迅速,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也日益严峻。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有: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经济落后,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西部地区人口过多,贫困现象严重,生态环境恶劣,相关制度制约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环保工作的协调。文章提出产业结构的生态化转型,建设特色技术支撑机制,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和实行节能减排,提高环境金融财税相关政策的合理性等四大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柳劲松  
本文选取五个民族自治区和其他各省市中的民族自治州、县(以下简称民族自治地方)1992年至2006年各项贷款额、金融相关率等反映金融发展与GDP等反映经济增长方面的数据,利用灰关联分析法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民族地区GDP与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正相关,各产业发展与金融发展正相关。民族地区对各产业信贷支持的优先序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当前民族地区的金融机构在促进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方面的效率有待提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忠江  艾巧玥  
文章基于对京津冀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探讨了该地区生态农业协同发展的路径和对策。研究发现,京津冀地区在农业发展方面各具优势,河北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和供给基地,北京在林业、天津在渔业方面也具有相对优势,这就为京津冀地区农业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而在生态农业的发展方面,京津冀地区既具有人才、自然和政策优势,也具有资源、发展和合作劣势,所以其生态农业协同发展应遵循如下路径:多地区"小生态农业"共同发展,跨地区园区或基地生态农业的发展,一体化的生态农业协同发展体系。为了实现这一路径,应该从建立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完善法律法规、创新农业组织形式和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四个方面采取对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国春  梁勇  
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同性关系的研究,发现总体上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协同性逐年降低。从高等教育分类分析来看,少数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协同性也逐年降低。但前者的协同性整体上略高于后者,即少数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不协调程度更为突出。因此,需要通过差别化加大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投入;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应努力寻求适合于不同少数民族发展的教育模式,重视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科学引导;充分利用发展机遇,开放办学,促进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水平提高,提高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同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乌力吉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乌力吉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性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一重大战...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白凌婷  
生态文明建设是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立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目前仍存在保护与发展长期矛盾与短期问题交织,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等一系列问题。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长期以来各少数民族和汉族共同开发祖国的辽阔疆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