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97)
- 2023(10793)
- 2022(8924)
- 2021(8109)
- 2020(6413)
- 2019(14638)
- 2018(13814)
- 2017(26007)
- 2016(13687)
- 2015(14916)
- 2014(14771)
- 2013(14658)
- 2012(14260)
- 2011(13144)
- 2010(13743)
- 2009(12911)
- 2008(11990)
- 2007(10843)
- 2006(9950)
- 2005(9476)
- 学科
- 济(64099)
- 经济(64026)
- 业(39172)
- 管理(34829)
- 企(27285)
- 企业(27285)
- 中国(27176)
- 融(26604)
- 金融(26600)
- 银(24148)
- 银行(24129)
- 行(23575)
- 地方(23572)
- 农(21631)
- 方法(19192)
- 数学(16586)
- 数学方法(16407)
- 农业(16360)
- 业经(15809)
- 财(15504)
- 制(14211)
- 地方经济(12253)
- 学(12108)
- 贸(11536)
- 贸易(11520)
- 发(11439)
- 环境(11228)
- 中国金融(11189)
- 易(11064)
- 技术(9313)
- 机构
- 学院(199259)
- 大学(196761)
- 济(86798)
- 经济(85014)
- 研究(76579)
- 管理(69286)
- 中国(63512)
- 理学(58344)
- 理学院(57521)
- 管理学(56497)
- 管理学院(56137)
- 科学(45435)
- 京(42709)
- 财(41401)
- 所(39507)
- 农(36211)
- 研究所(35730)
- 中心(35703)
- 财经(31961)
- 江(31274)
- 范(28996)
- 经(28940)
- 师范(28705)
- 经济学(28173)
- 农业(27916)
- 北京(27736)
- 业大(27588)
- 院(27266)
- 州(26215)
- 经济学院(25512)
- 基金
- 项目(129208)
- 科学(101908)
- 研究(96414)
- 基金(92822)
- 家(81431)
- 国家(80693)
- 科学基金(68068)
- 社会(62817)
- 社会科(59661)
- 社会科学(59650)
- 省(50924)
- 基金项目(48553)
- 划(42919)
- 教育(42815)
- 自然(41192)
- 自然科(40234)
- 自然科学(40223)
- 自然科学基金(39505)
- 编号(38744)
- 资助(37137)
- 发(34942)
- 成果(32315)
- 重点(30027)
- 发展(28392)
- 部(28041)
- 课题(27966)
- 展(27908)
- 创(27224)
- 国家社会(26712)
- 创新(25551)
共检索到3242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董玉峰
发展普惠金融已成为促进民族地区减贫、振兴乡村产业、发展地区经济的有效途径。民族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相对滞后,与非民族地区差距显著,基本呈现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的区域性特征,且民族地区内部各省区亦呈现显著的非均衡状态。民族地区普惠金融减贫存在门槛特征,民族地区普惠金融的发展程度在跨越门槛前后均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但呈现边际效应递减特征。建议按照动态发展的原则,根据民族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的阶段,采取相适应的措施并合理配置资源。
关键词:
普惠金融 民族地区 减贫效应 门槛特征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黄秋萍 胡宗义 刘亦文
利用中国31个省市20072015年的数据,基于面板平滑转换模型研究普惠金融发展的贫困减缓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加上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判断,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与贫困程度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并表现出显著的单一门槛特征。在跨越门槛值之前,普惠金融发展对贫困的影响表现为显著的抑制作用;在跨越门槛值之后,贫困减缓效应随着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有所减弱,体现了边际效应递减规律。整体而言,普惠金融发展对贫困减缓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普惠金融发展减贫效应呈现出东强西弱的区域特征。
关键词:
普惠金融 贫困减缓 门槛效应 PSTR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罗斯丹 陈晓 姚悦欣
消除贫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国"十三五"期间最为艰巨的任务。发展普惠金融是金融扶贫工作的主要着力点,也是实现全面脱贫目标的有效途径。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明显,中部地区平均发展水平低于东、西部地区,各区域普遍存在着融资难问题;普惠金融减贫表现出显著的门槛特征,减贫效应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增强;经济发展、教育、基础设施、财政支农等对贫困减缓存在着正效应。政府应根据不同区域特点制定普惠金融发展策略来解决融资约束问题,并应采取积极措施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水平、基础设施水平,增加财政支农投入量。
关键词:
普惠金融 金融发展 减贫效应 门槛特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鲁钊阳
本文在剖析民族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反贫困效应基础上,以我国5个省级民族自治地区的18个地级市1999~2013年的数据为例,同时运用OLS回归方法和分位数回归方法,实证了民族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反贫困效应。结果发现:民族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反贫困效应是显著的,就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化水平和人力资本存量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民族地区的反贫困;同时,在不同分位点下,民族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反贫困效应是不一样的,且随着分位点的提升,民族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反贫困的效应也越来越显著,而就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化水平和人力资本存量等系数及其显著性水平的变化则受分位点变化的影响不大。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反贫困 分位数回归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金全 毕振豫
本文首先合成中国各省普惠金融指数,随后在经济增长与贫困减缓的双重视角下,通过系统GMM方法逐步考察了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直接效应和间接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普惠金融发展不仅能够直接遏制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同时也会通过经济增长和贫困减缓两个渠道对城乡收入差距带来间接的减小效应。为此,政府不仅要关注金融发展的深度,更要注重金融发展的广度,进一步打造更具普惠性与包容性的金融服务体系,从而促进全社会共享经济金融发展的成果。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顾宁 张甜
本文在阐明农村普惠金融减贫机制的基础上,采用2007—201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分别从发展深度、空间广度及渠道维度三个方面,实证检验普惠金融减贫的门槛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及渠道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门槛与空间层面,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的抑制作用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呈现边际效益递增的特点,且普惠金融发展整体对农村贫困减缓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在渠道层面,普惠金融减贫的直接渠道与间接作用渠道并存,直接路径中可获得性渠道发挥主要贫困减缓作用、服务质量渠道的作用尚未显著发挥,间接路径中的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渠道均得以有效验证。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熊磊 石恒贵 文泽宙
鉴于现有研究尚未就数字普惠金融是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农村减贫给出明确答案,从分工视角引出斯密定理中的交通设施、通信水平两大关键变量,基于2011—2020年我国中西部22个省(区、市)的脱贫攻坚实践和相关数据,通过分别构建线性回归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减缓农村贫困的效应。结果发现:(1)数字普惠金融有利于降低贫困地区的贫困发生率,有效减缓了农村贫困。(2)分维度看,数字普惠金融拓展使用深度的减贫效果优于扩大覆盖广度的减贫效果,而提升数字化程度的减贫效果相对较弱;分业务看,支付业务、保险业务和信贷业务的减贫效果均较好。(3)数字普惠金融在交通设施相对完备、通信水平相对较高的农村地区的减贫效果更好。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不断提升农村数字金融支付服务水平、有效发挥保险的保障作用、持续做好对“三农”的信贷支持等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姣 周颖
本文利用普惠金融发展与贫困发生率的年度数据,对中国普惠金融发展与贫困减缓的关系进行检验,结论是普惠金融发展对中国贫困减缓有明显积极作用,即普惠金融服务覆盖率大小和普惠金融服务成本高低对贫困减缓产生明显直接的正向影响,而普惠金融服务使用效率高低则对贫困减缓的影响整体上表现不明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普惠金融发展影响贫困减缓的作用机制。最后,提出普惠金融利于贫困减缓的发展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姣 周颖
本文利用普惠金融发展与贫困发生率的年度数据,对中国普惠金融发展与贫困减缓的关系进行检验,结论是普惠金融发展对中国贫困减缓有明显积极作用,即普惠金融服务覆盖率大小和普惠金融服务成本高低对贫困减缓产生明显直接的正向影响,而普惠金融服务使用效率高低则对贫困减缓的影响整体上表现不明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普惠金融发展影响贫困减缓的作用机制。最后,提出普惠金融利于贫困减缓的发展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梓榆 令狐煜婷
本文采用2012—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面板数据,就数字普惠金融的相对消费贫困减贫效应及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不仅能够抑制相对消费贫困的发生,还可以降低相对消费贫困的强度;(2)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主要通过放松流动性约束和便利支付来减轻相对消费贫困,同时流动性约束与相对消费贫困之间存在“U”型关系;(3)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相对消费贫困减贫效应在2016年之后开始凸显,且对中、低消费群体的效应更强。因此,大力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并强化其为中低消费群体提供服务的普惠导向,同时注重对居民杠杆率的监管,进而在有效遏制相对消费贫困发生的同时降低贫困强度。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梓榆 令狐煜婷
本文采用2012—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面板数据,就数字普惠金融的相对消费贫困减贫效应及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不仅能够抑制相对消费贫困的发生,还可以降低相对消费贫困的强度;(2)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主要通过放松流动性约束和便利支付来减轻相对消费贫困,同时流动性约束与相对消费贫困之间存在“U”型关系;(3)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相对消费贫困减贫效应在2016年之后开始凸显,且对中、低消费群体的效应更强。因此,大力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并强化其为中低消费群体提供服务的普惠导向,同时注重对居民杠杆率的监管,进而在有效遏制相对消费贫困发生的同时降低贫困强度。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冯彦明 毛丹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国经济的大发展,我国民族地区经济金融业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东西部的差距在拉大,多数民族地区还处在"被援助""被扶贫"的状态,自我发展能力很弱。这不仅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也影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帮助民族地区尽快脱贫致富,并实现自我积累、自我发展,不仅是民族地区当前面临的重要挑战,更是未来三十至五十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和谐社会建设面临的重点任务。以保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河池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冼海钧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发展普惠金融的要求,2014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全面做好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其实施范围为《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确定的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等11个区域的连片特困地区。笔者对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的主要区域——百色市、河池市、黔南州和黔东南州(简称"四市州")进行了调查,总结分析四市州普惠金融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卢盼盼 张长全
现有研究对普惠金融减缓贫困的促进作用进行了积极探索,却没有实证中国普惠金融减贫效应的经验研究。本文基于贫困家庭空间结构视角,构建一个理论分析框架,揭示了普惠金融减缓贫困的内在逻辑。理论模型分析表明,享受到普惠金融服务的贫困家庭可以跨过贫困线转变为非贫困家庭;而未享受到普惠金融服务的贫困家庭陷入"贫困陷阱"。在此基础上,基于中国31个省域2005—2014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NM估计方法实证中国普惠金融的减贫效应。综合来看,中国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着显著的减贫效应;分维度来看,和银行网点密度、银行从业人员密
关键词:
普惠金融 减贫效应 贫困家庭 空间结构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陈晓芝 任善英
乡村振兴背景下,金融支持是我国帮扶工作的重要制度安排,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在我国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绝对贫困已经消除,但相对贫困的问题依旧存在。本文基于2011—2019年我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广义矩估计GMM方法对数字普惠金融的减贫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包括数字普惠金融对地区相对贫困水平减缓的总效应分析,以及产业结构在此过程中的中介效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减缓地区的相对贫困,同时城镇化水平、教育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也有助于相对贫困的减缓;第二,数字普惠金融的减贫效应存在一定的中介效应,且这种效应是产业结构变迁带来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