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01)
- 2023(15303)
- 2022(12864)
- 2021(11822)
- 2020(9805)
- 2019(22081)
- 2018(21545)
- 2017(41030)
- 2016(21824)
- 2015(23861)
- 2014(23430)
- 2013(22909)
- 2012(20902)
- 2011(18797)
- 2010(18306)
- 2009(16460)
- 2008(15551)
- 2007(13148)
- 2006(11300)
- 2005(9629)
- 学科
- 济(93172)
- 经济(93084)
- 管理(58706)
- 业(58179)
- 企(44794)
- 企业(44794)
- 方法(39564)
- 数学(34449)
- 数学方法(34038)
- 农(26848)
- 中国(26298)
- 地方(25004)
- 业经(21237)
- 财(20829)
- 农业(18866)
- 贸(17593)
- 贸易(17582)
- 易(17019)
- 学(16666)
- 环境(15393)
- 技术(14702)
- 制(14439)
- 银(13655)
- 银行(13613)
- 融(13592)
- 金融(13588)
- 地方经济(13487)
- 发(13426)
- 行(13094)
- 和(12812)
- 机构
- 学院(300783)
- 大学(297117)
- 济(123381)
- 经济(121124)
- 管理(117569)
- 理学(102646)
- 研究(101904)
- 理学院(101440)
- 管理学(99660)
- 管理学院(99108)
- 中国(75349)
- 科学(64118)
- 京(61830)
- 农(54016)
- 财(53516)
- 所(50097)
- 中心(47743)
- 业大(47233)
- 研究所(46047)
- 财经(43425)
- 江(43037)
- 农业(42489)
- 范(40968)
- 师范(40438)
- 经(39696)
- 北京(38206)
- 经济学(37625)
- 院(37234)
- 州(34903)
- 经济学院(34148)
- 基金
- 项目(215030)
- 科学(170506)
- 基金(157464)
- 研究(152972)
- 家(139505)
- 国家(138333)
- 科学基金(119039)
- 社会(100000)
- 社会科(94930)
- 社会科学(94912)
- 省(84615)
- 基金项目(84597)
- 自然(78011)
- 自然科(76252)
- 自然科学(76233)
- 自然科学基金(74859)
- 划(71748)
- 教育(69833)
- 资助(62688)
- 编号(59869)
- 发(51197)
- 重点(48760)
- 部(46811)
- 成果(45899)
- 创(45527)
- 创新(42542)
- 国家社会(42108)
- 科研(41912)
- 课题(41125)
- 教育部(40126)
- 期刊
- 济(130877)
- 经济(130877)
- 研究(81652)
- 中国(55520)
- 学报(49067)
- 农(48972)
- 科学(46118)
- 管理(41686)
- 财(39323)
- 大学(37269)
- 学学(35671)
- 农业(33800)
- 教育(29310)
- 融(25599)
- 金融(25599)
- 技术(25234)
- 业经(24316)
- 经济研究(21241)
- 财经(20399)
- 问题(17767)
- 业(17700)
- 经(17624)
- 科技(14881)
- 资源(14878)
- 商业(14744)
- 版(14454)
- 技术经济(13700)
- 贸(13149)
- 统计(12854)
- 业大(12571)
共检索到4293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赖斌
基于旅游公平理论,从政府民生活动对当地居民的影响角度提出了"旅游民生感"概念和实际民生感、期望民生感、比较民生感3个测量维度,通过问卷调研数据和对应分析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民族地区居民年龄越大对其实际民生感越满意,而工人和中等学历居民则倾向于不满意;对于期望民生感,学生、工人、中低收入和距离景区近的人群趋于不满意;农民的比较民生感趋于满意,而企事业人员、中低收入者、居住地与景区距离居中的人群和高学历人群则对比较民生感趋于不满意。最后,从统筹兼顾、社区公平和弱势群体改善民生诉求3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旅游开发 旅游民生感 旅游公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赖斌
文章将改善民生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和落脚点,将"民生感"作为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影响的内生变量,并将经济效应、社会文化效应和生态环境效应作为中介变量,构建出了结构方程模型,从理论上厘清了旅游业在民族地区的惠民作用和归因路径。研究发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对民生感的影响机理包括:旅游资源开发对经济效应和生态环境效应是正向影响,生态环境效应和经济效应对社会文化效应产生正向影响,经济效应对生态环境效应有较弱的负向影响,社会文化效应、经济效应和生态环境效应均对整体民生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赖斌
文章将改善民生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和落脚点,将"民生感"作为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影响的内生变量,并将经济效应、社会文化效应和生态环境效应作为中介变量,构建出了结构方程模型,从理论上厘清了旅游业在民族地区的惠民作用和归因路径。研究发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对民生感的影响机理包括:旅游资源开发对经济效应和生态环境效应是正向影响,生态环境效应和经济效应对社会文化效应产生正向影响,经济效应对生态环境效应有较弱的负向影响,社会文化效应、经济效应和生态环境效应均对整体民生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吕惠明
如何把少数民族地区的潜在优势转变成现实的经济优势和旅游市场优势,是我国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及保障措施。
关键词:
乡村旅游 民族地区 开发模式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刚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吸引着大量游客前往,许多省市县政府已把发展旅游作为很多地区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不二选择,通过各种方式招商引资,大搞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取得了不少成绩。发展旅游在保护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居民收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面临着自然衰退、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刚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吸引着大量游客前往,许多省市县政府已把发展旅游作为很多地区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不二选择,通过各种方式招商引资,大搞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取得了不少成绩。发展旅游在保护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居民收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面临着自然衰退、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刚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吸引着大量游客前往,许多省市县政府已把发展旅游作为很多地区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不二选择,通过各种方式招商引资,大搞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取得了不少成绩。发展旅游在保护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居民收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面临着自然衰退、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马晓京
随着西部旅游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西部地区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主要吸引物的民族旅游开发也将进入一个新阶段。民族旅游资源开发给当地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将不可避免地给当地民族文化带来一系列的负面作用。本文分析了民族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的消极影响 ,探讨了西部民族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的保护问题。
关键词:
民族旅游开发 民族传统文化 民族文化保护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刚
文章考察地处四川和云南之间泸沽湖地区旅游的发展及其对当地族群关系的影响。以观察、访谈和问卷的方式,研究小组收集当地人对旅游开发后泸沽湖地区族群关系互动的认识。研究发现,旅游的发展促进了该地区族群间的交流和融合,强化了当地居民(特别是摩梭人)的族群认同。但旅游开发并没有完全消除当地族群间存在的偏见和歧视,旅游发展带来的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族群意识的加强、市场经济的竞争和贫富差距的增大,都影响当地族群关系的健康发展。文章建议,在多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推行参与式开发和包容性增长的策略。
关键词:
旅游发展 族群关系 泸沽湖 摩梭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永丽 黄燕玲 罗盛锋
旅游影响是国内外旅游研究中的重要领域,游客与旅游影响的产生密切相关。本研究以桂黔三个典型少数民族旅游地作为案例点,从游客视角出发,运用SPSS17.0软件定量研究了其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强度和差异。结果表明:游客对旅游影响整体感知较强,对正面影响的感知要强于负面影响感知;三类影响中对经济的正面影响感知最强,对社会文化影响的负面感知最弱;人口统计特征不同的游客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存在差异。本研究据此提出建立以游客为主导,涉及旅游地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调控循环机制,以实现全过程管理;在调控的具体环节上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控制,最终达到弱化旅游负面影响、实现旅游地均衡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
游客 感知 旅游影响 调控 民族旅游地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罗盛锋 刘永丽 黄燕玲 刘星
民族地区发展旅游是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但因环境破坏、民族文化蜕变、居民生计等问题,其可持续发展能力普遍下降。旅游影响是国内外旅游研究的重要领域,但是以游客视角进行探讨的文献不足。游客作为旅游活动的实施主体,与旅游影响的产生有密切联系,其对旅游影响的感知状况关系到他们对旅游的态度与后续行为。研究游客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不仅对推动民族地区居民增收、社会稳定及可持续发展等有重要意义,还有助于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该研究以桂、黔两地的3个少数民族旅游区为例,在综合调查基础上,运用SPSS19.0软件,定量研究游客在旅游环境、社会文化及经济影响上的感知异同,并对其原因进行了探析。研究发现游客对旅游影响...
关键词:
旅游影响 调控 感知 游客 民族旅游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丁健,彭华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有少数民族 5 5个 ,而每个少数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 ,如何开发利用好这些民族文化资源来发展旅游活动 ,是关系到我国 (特别是西部地区 )旅游业有无吸引力、有无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重要问题。本文对影响民族旅游开发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 ,这些因素是民族特色与民族知名度、交通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客源市场、旅游地民族感知形象、有无著名风景点或风景区、空间集聚与竞争、决策者行为、当地居民态度
关键词:
民族旅游开发 影响因素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郭山
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历史过程,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的前提条件取决于其在当下的“有用性”。对这种“有用性”的最终评估并不来自研究者或政府官员,而只能来自居于该民族传统“主位”(emic)的文化持有者的认知。换言之,传统文化是不能被处于“客位”(etic)的人的“理性”行动保护下来的,文化传承的内源性动力只能源于居于该种传统文化“主位”的它的持有者群体的“文化自觉”,而这种“文化自觉”正是对其传统文化有用性的一种界定和回应。从这一点出发,研究者能做的是为“主位”者提供智力支持,政府
关键词:
旅游开发 有用性 文化自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秀平 王立岩 王晓云
当地居民是旅游活动的重要参与者,民族地区其地理位置特殊,旅游环境系统相对脆弱,且多处于连片特困地区,因此,对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居民满意度进行测评就更具代表性。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总结的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了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居民满意度模型,对居民满意度的形成机理和行为结果进行探讨。并且,以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提出提升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居民满意度的主要举措:民族地方政府的积极引导、提升旅游者的环保素质、深化旅游开发者与经营者的可持续经营理念与培养当地居民的责任心和自豪感。该实例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秀平 王立岩 王晓云
当地居民是旅游活动的重要参与者,民族地区其地理位置特殊,旅游环境系统相对脆弱,且多处于连片特困地区,因此,对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居民满意度进行测评就更具代表性。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总结的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了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居民满意度模型,对居民满意度的形成机理和行为结果进行探讨。并且,以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提出提升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居民满意度的主要举措:民族地方政府的积极引导、提升旅游者的环保素质、深化旅游开发者与经营者的可持续经营理念与培养当地居民的责任心和自豪感。该实例是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居民满意度的一个缩影,对其他民族地区居民满意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