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91)
2023(14897)
2022(12925)
2021(12121)
2020(9889)
2019(22793)
2018(22650)
2017(43247)
2016(23677)
2015(26336)
2014(26679)
2013(26484)
2012(24735)
2011(22347)
2010(22446)
2009(20457)
2008(19877)
2007(17515)
2006(15444)
2005(13843)
作者
(69938)
(58019)
(57677)
(54623)
(36967)
(27988)
(26236)
(22698)
(21953)
(20881)
(19947)
(19634)
(18587)
(18494)
(17951)
(17801)
(17266)
(17154)
(16653)
(16586)
(14488)
(14445)
(14014)
(13198)
(12995)
(12963)
(12906)
(12822)
(11740)
(11601)
学科
(98923)
经济(98825)
管理(63679)
(61843)
(50067)
企业(50067)
方法(41082)
数学(33807)
数学方法(33420)
中国(28726)
(27100)
地方(26753)
业经(23400)
(22354)
(21325)
农业(18748)
理论(17270)
(17055)
贸易(17041)
(16768)
(16421)
(16401)
环境(15989)
技术(15738)
(15691)
银行(15647)
(15430)
金融(15425)
(15089)
地方经济(14260)
机构
学院(336278)
大学(336255)
管理(130023)
(129182)
经济(126176)
研究(118230)
理学(111760)
理学院(110328)
管理学(108380)
管理学院(107759)
中国(86891)
科学(75545)
(73665)
(60528)
(58829)
(57051)
研究所(55199)
中心(52797)
业大(50852)
(49964)
(48528)
师范(48045)
北京(47185)
财经(46844)
农业(44554)
(43058)
(42526)
(41493)
师范大学(38893)
经济学(37733)
基金
项目(229310)
科学(179335)
研究(167569)
基金(164167)
(143914)
国家(142649)
科学基金(121252)
社会(103964)
社会科(98376)
社会科学(98354)
(90311)
基金项目(87809)
自然(79086)
自然科(77166)
自然科学(77145)
(76315)
教育(76282)
自然科学基金(75737)
编号(68683)
资助(67455)
成果(56445)
(52612)
重点(51478)
(49638)
课题(47900)
(47105)
创新(43846)
科研(43623)
教育部(42098)
国家社会(41984)
期刊
(147846)
经济(147846)
研究(100956)
中国(67325)
学报(55607)
(52683)
科学(51649)
管理(47839)
(42258)
教育(42251)
大学(41444)
学学(38822)
农业(36885)
(29823)
金融(29823)
技术(28137)
业经(25698)
经济研究(22845)
财经(22229)
图书(19611)
问题(19353)
(19096)
(18964)
科技(16941)
资源(15945)
理论(15841)
(15712)
技术经济(15484)
商业(15064)
现代(15061)
共检索到5020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杨华荣  
旅游产业作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能够超越区域生产力发展总体水平,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然而在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实践中,其独特的旅游文化资源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却不可避免地发生异化、变形,丧失其原有的审美魅力与文化价值。因此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需要科学的处理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互为依托的关系,把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区域经济优势,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实现民族共同繁荣。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爱儒  
文章通过对青藏高原发展生态旅游现实依据的分析,结合青藏高原发展生态旅游的特色优势,对青藏高原发展生态旅游进行可行性分析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礼  陈其安  
随着城市居民收入提高以及生活节奏加快,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有休闲娱乐放松工作压力的需要,而近年来中国大城市外围旅游地产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也印证了这一点。因此,社会各界应该清醒地认识并把握这个大趋势,尤其是资源禀赋较差的欠发达农村地区,依托旅游风景区的开发,积极稳步健康地推进旅游地产的发展。文章以粤北地区——广东乳源瑶族自治县大布镇为例,对欠发达地区发展旅游地产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庞娟  何元庆  孙金岭  何则  
以典型的民族地区居民为例,通过对假设关系的验证性分析,研究居民地方感、社区参与对旅游影响感知各个维度、态度及资源保护行为的影响及其机理,并就研究结果做出形影行为分析,可在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和社会风情的基础上,为促进居民持有积极的旅游发展态度并支持当地旅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基础。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先伦  金一兰  张海伟  
经济文化对旅游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在旅游产业方面具有独特的地理、民俗和文化等优势资源,但一些地区由于忽视经济文化建设,导致其在发展旅游产业时面临一些瓶颈制约。应进一步强化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在此基础上促进经济文化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切实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良性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谭运嘉  林艳  
通过对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以来我国可行性研究的引入、发展与改革过程中重要文献、理论观点的梳理和归纳,揭示了我国技术经济分析工作的发展历程。经过30年的努力,可行性研究部已经深入推进,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研究体系,后评价和区域、宏观经济评价成为了有待发展与完善的重点。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夏正超  谢春山  
发展民族旅游是振兴我国中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一项举措。旅游是一项跨地域的文化交流活动,这种交流具有双向传播的不平衡性,不可避免地引起了中西部民族旅游地区文化的变迁。本文基于旅游文化整合与冲突的视角,探讨我国民族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倩  曹安勇  
我国民族地区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有机组成部分的各少数民族文化,大多植根于秀美的自然环境与悠久的社会历史之中,蕴含丰厚价值。在开发这些旅游资源时,需充分保护其文化生态,这也是发展民族旅游业的关键所在。坚持生态旅游观念,不但要保护利用好自然资源,更要保护好民族地区的文化生态,利用好文化旅游资源,发掘文化生态的市场价值。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舒小林  
旅游业作为新兴的综合性产业,具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多重功能,发展旅游业已成为较多民族地区摆脱贫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首选举措。分析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产业集群具有资源、生态环境、市场需求等优势的基础上,总结1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产业集群模式可发现主要有综合型、核心景区带动型、公司集团型、特色产业带动型和特色乡村型五种。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实施民族文化发展战略、加强旅游产业链建设和鼓励社区参与,以实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路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罗志军  喻学才  
本文从旅游业对城市经济的拉动作用,南京市旅游资源的丰富性和垄断性,南京城市功能的定位,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大旅游意识的深入人心,旅游产业支柱地位的初步确立,旅游发展环境的显著改善等方面全面阐述了把南京建设成为旅游大市的可行性。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杨玉红  孟凡辰  
通过一个非对称二人博弈模型,给出了医院和代理公司合作开展旅游医疗的演化稳定分析。结果显示,经过长期反复博弈,学习和策略调整的结果随着双方利润分配比例的不同而变化。当医院和代理公司独自开展旅游医疗服务的净收益均为正值时,两种类型的博弈方都采取"背叛"的策略;当博弈一方独自开展旅游医疗的净收益为正、另一方独自开展旅游医疗的净收益为负时,净收益为正的一方将选择"背叛"的策略,净收益为负的一方将采取"合作"的策略;当博弈双方独自开展旅游医疗的净收益均为负数时,演化结果是,其中一方采取"背叛"的策略,而另一方将采取"合作"的策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珂  李玟慧  
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和生态资源。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作为典型的西部多民族地区,在旅游业发展中应注重经济效益和文化生态保护相协调,根据旅游资源的特点和类型,打造以自然生态观光、历史文化认知、民俗风情体验、多功能综合等模式的文化生态旅游;并在开发过程中考虑环境容量、社区参与度等问题,增强生态旅游和其他产业的结合度。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毅  贺浩浩  张琳  
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依托文化遗产资源开发旅游产业,有力地推动了区域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但不同程度存在的文化内涵扭曲、旅游资源开发过度或不足也造成文化失真、生态破坏、产业萎缩等问题。为纾解遗产保护与开发的二元矛盾,研究将可持续发展理论应用于文化遗产旅游领域,整合强、弱可持续性分析框架,构建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并对28个少数民族样本地进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从物质资源、经营管理、政策保障和文化创意四个方面探讨影响民族地区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组态机制,得出结论:(1)增进地方居民的对本民族文化内涵、价值与规律的认知理解和加强政府部门的政策保障体系建设是民族地区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2)民族地区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有以增进民生为靶向的治理路径、以业态创新为主线的产业路径、以创意介入为驱动的文化路径,从这三条相对独立的路径入手,有助于实现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战略目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尹秋花  
在当今社会对于历史文化的保护越来越重视,因此对民族村寨的保护与发展措施也在不断地进行改进。民族村寨这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相融合的独特文化形式,含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历史。为了更好的保护与发展民族村寨的旅游业,需要按照历史文化的保护相关制度的要求大力发展新农村,保持民族文化的原真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