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13)
- 2023(14106)
- 2022(12111)
- 2021(11235)
- 2020(9494)
- 2019(21579)
- 2018(21299)
- 2017(41426)
- 2016(22452)
- 2015(25003)
- 2014(24906)
- 2013(24950)
- 2012(22889)
- 2011(20142)
- 2010(20178)
- 2009(18932)
- 2008(18664)
- 2007(16441)
- 2006(14572)
- 2005(12901)
- 学科
- 济(95405)
- 经济(95299)
- 业(88404)
- 企(79248)
- 企业(79248)
- 管理(78430)
- 方法(43329)
- 数学(33179)
- 数学方法(32841)
- 业经(30593)
- 农(30415)
- 财(27602)
- 农业(22014)
- 中国(21459)
- 务(20945)
- 财务(20886)
- 财务管理(20866)
- 地方(19927)
- 企业财务(19758)
- 技术(19321)
- 和(18880)
- 理论(18580)
- 学(18565)
- 环境(17709)
- 划(17099)
- 制(16408)
- 贸(15504)
- 贸易(15497)
- 易(14991)
- 策(14928)
- 机构
- 学院(327254)
- 大学(322593)
- 管理(135210)
- 济(127083)
- 经济(124367)
- 理学(116751)
- 理学院(115456)
- 管理学(113711)
- 管理学院(113118)
- 研究(103676)
- 中国(78408)
- 京(69504)
- 科学(66347)
- 财(57476)
- 农(54562)
- 所(51853)
- 业大(49541)
- 江(48370)
- 研究所(47267)
- 中心(46832)
- 财经(46605)
- 北京(43811)
- 范(42953)
- 农业(42799)
- 师范(42599)
- 经(42272)
- 州(39561)
- 院(37862)
- 经济学(36276)
- 商学(35961)
- 基金
- 项目(223244)
- 科学(176108)
- 研究(164276)
- 基金(161793)
- 家(140415)
- 国家(139163)
- 科学基金(120627)
- 社会(103412)
- 社会科(97919)
- 社会科学(97892)
- 省(88162)
- 基金项目(87228)
- 自然(79068)
- 自然科(77110)
- 自然科学(77090)
- 自然科学基金(75714)
- 教育(73140)
- 划(72995)
- 编号(67555)
- 资助(65639)
- 成果(53101)
- 重点(49168)
- 发(48308)
- 部(48127)
- 创(48034)
- 课题(45018)
- 创新(44074)
- 业(42899)
- 科研(42276)
- 国家社会(41774)
- 期刊
- 济(145381)
- 经济(145381)
- 研究(92049)
- 中国(56587)
- 管理(51563)
- 农(50383)
- 学报(49166)
- 科学(47636)
- 财(44888)
- 大学(36977)
- 农业(35579)
- 学学(35033)
- 教育(31869)
- 技术(27859)
- 业经(27110)
- 融(24027)
- 金融(24027)
- 财经(22208)
- 经济研究(20816)
- 业(20442)
- 问题(19200)
- 经(19020)
- 技术经济(17336)
- 资源(16940)
- 图书(16740)
- 科技(16352)
- 现代(16275)
- 商业(15169)
- 理论(14833)
- 版(14788)
共检索到4715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倩 曹安勇
我国民族地区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有机组成部分的各少数民族文化,大多植根于秀美的自然环境与悠久的社会历史之中,蕴含丰厚价值。在开发这些旅游资源时,需充分保护其文化生态,这也是发展民族旅游业的关键所在。坚持生态旅游观念,不但要保护利用好自然资源,更要保护好民族地区的文化生态,利用好文化旅游资源,发掘文化生态的市场价值。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旅游业开发 文化生态保护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段敏芳,李俊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珂 李玟慧
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和生态资源。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作为典型的西部多民族地区,在旅游业发展中应注重经济效益和文化生态保护相协调,根据旅游资源的特点和类型,打造以自然生态观光、历史文化认知、民俗风情体验、多功能综合等模式的文化生态旅游;并在开发过程中考虑环境容量、社区参与度等问题,增强生态旅游和其他产业的结合度。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夏正超 谢春山
发展民族旅游是振兴我国中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一项举措。旅游是一项跨地域的文化交流活动,这种交流具有双向传播的不平衡性,不可避免地引起了中西部民族旅游地区文化的变迁。本文基于旅游文化整合与冲突的视角,探讨我国民族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杨华荣
旅游产业作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能够超越区域生产力发展总体水平,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然而在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实践中,其独特的旅游文化资源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却不可避免地发生异化、变形,丧失其原有的审美魅力与文化价值。因此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需要科学的处理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互为依托的关系,把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区域经济优势,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实现民族共同繁荣。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刚
泸沽湖位于横断山北部山脉金沙江与雅砻江分水岭地带的川滇交界的小凉山腹地,泸沽湖周边千百年来居住着摩梭、普米、藏、汉、纳西、傈僳、蒙古、彝、壮、白、苗等民族。美丽的山水和摩梭人特殊的"走婚"风俗和"母系"继承制度,吸引众多的国内外游客。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彭延炼
民族地区旅游是随着旅游者对民族文化的消费需求而发展起来的,而影视业对民族旅游的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区的民族传统和神秘风俗习惯,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成为最具旅游开发价值与资源,为此而成为许多影视剧、MTV的拍摄首选基地。湘西利用影视作品对旅游业的推动作用,积极做好对影视业的"借势""引势""造势"挖掘民族文化,宣扬民族文化,促进了湘西民族旅游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影视业 民族地区旅游业 影响研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生斌
实现民族地区旅游业大发展大繁荣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具有战略意义,无论是实现自我改造还是提升服务品质,都需要激发民族地区旅游业服务人员更多的服务导向公民行为。本文以民族地区旅游业338名服务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层次回归模型探究了民族地区旅游业服务人员个人-组织契合对服务导向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民族地区旅游业服务人员个人-组织契合对服务导向公民行为具有正向积极作用;互补性契合较相似性契合更能激发服务人员的服务导向公民行为;服务氛围在个人-组织契合对服务导向公民行为的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当服务氛围强时,个人-组织契合对服务导向公民行为的影响显著增强,反之这种影响显著减弱。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袁翔珠 刘承焕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传播与使用为基础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它有着自身的特点及对社会各领域新的需求。中国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丰富多彩、极具特色,但其落后的经济水平与自身突出的资源优势极不相称。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在分析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优势以及知识经济时代旅游价值取向的基础上,挖掘出知识经济时代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的需求热点,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措施。
关键词:
知识经济 民族地区 旅游业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宋增文 周建明 所萌 王茜
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国家文化部落实民族文化保护精神,整体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批准设立的文化生态保护地域。基于文化生态、生态旅游等理论的研究,探索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文化生态旅游的理论渊源和理论基础。以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例,探索了热贡文化生态旅游的资源条件与市场潜力,提出了文化生态旅游发展的模式和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黄渊基 熊曦
以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和居民减贫的关联为研究对象,分析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和居民减贫的现实情况,建立Panel Data模型,利用民族八省区2001~2016年的数据,对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和居民减贫的关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特别是旅游收入增加对居民减贫具有正向作用,旅游业完成投资、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旅游从业人员的比重、国内游客年均增长比率、国内游客总花费增长比率对贫困发生率有负向影响。发展旅游业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减贫,应缩小贫富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旅游投资并提高投资效率;提升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城镇就业承载力;推进产业结构向高级化程度转变;重视当地贫困人口的参与性和受益性。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旅游 减贫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肖琼
"十一五"期间,我国民族旅游社区经济社会发展成为一大亮点,有力地带动了周围乡村及民族区域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民族旅游社区文化生态环境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十二五"时期,尤其是在我国城镇化日趋明显的总体形势下,民族旅游社区如何应对内外部压力,有效保护与传承自身优秀传统文化,以促进民族旅游社区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将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现实课题。本文从城镇化背景下的民族旅游社区文化生态环境这一研究对象入手,重点对其文化生态环境困境成因及其保护机制展开探讨。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树梅
利用民族节日"展游",结合发展贵州旅游业,能够产生"1+1(2"的协同效应。这种"展游协同"发展模式,实现了人流、资金流、技术流、管理流、信息流的有机结合,通过同质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的集群,实现了范围经济,比起单纯的旅游开发来说,更能够实现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通过交易会、推荐会、学术会、展示会、节会、赛会等展会与旅游相结合,宣传贵州旅游资源,筹措开发资金、技术和人才,能有效推动贵州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耿选珍
近年来,乡村旅游业已成为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在拉动社会消费、扩大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促进农牧民增收脱贫、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西部民族地区在乡村旅游业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融资难问题成为了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本文在概要介绍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业融资现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导致乡村旅游业融资难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和措施。
关键词:
西部民族地区 乡村旅游业 融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