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96)
2023(11293)
2022(8925)
2021(8271)
2020(6518)
2019(14348)
2018(14302)
2017(27434)
2016(14572)
2015(16033)
2014(15361)
2013(14716)
2012(12996)
2011(11601)
2010(11782)
2009(11063)
2008(10346)
2007(9359)
2006(8524)
2005(7495)
作者
(38628)
(32725)
(32663)
(30556)
(20391)
(15624)
(14536)
(12607)
(12404)
(11353)
(11094)
(10857)
(10179)
(10054)
(9977)
(9709)
(9701)
(9460)
(9258)
(9228)
(8034)
(8027)
(7921)
(7641)
(7393)
(7354)
(7322)
(6952)
(6549)
(6469)
学科
(59028)
经济(58949)
(46561)
(46041)
管理(33229)
农业(31042)
(25026)
企业(25026)
业经(19403)
中国(19021)
方法(16699)
地方(15427)
数学(14196)
数学方法(14055)
(12537)
(12420)
(12332)
(10726)
贸易(10720)
农业经济(10687)
发展(10554)
(10545)
(10436)
(9580)
(9563)
(9542)
(9326)
农村(9310)
(9159)
银行(9149)
机构
学院(198571)
大学(191031)
(84150)
经济(82589)
管理(74297)
研究(67731)
理学(64442)
理学院(63757)
管理学(62590)
管理学院(62247)
中国(52105)
(51921)
科学(40227)
农业(39335)
(38943)
(35434)
业大(34465)
(33275)
中心(32730)
(30589)
研究所(30114)
财经(28107)
(27359)
师范(27144)
(25655)
经济学(25197)
农业大学(24256)
(24115)
北京(23404)
(23217)
基金
项目(136148)
科学(107859)
研究(105673)
基金(97898)
(85676)
国家(84511)
科学基金(71977)
社会(68948)
社会科(64786)
社会科学(64770)
(54634)
基金项目(51972)
教育(46762)
编号(45441)
(44488)
自然(42975)
自然科(41933)
自然科学(41922)
自然科学基金(41141)
资助(36837)
成果(36155)
(32302)
(30823)
重点(30394)
课题(30054)
(29923)
国家社会(29043)
(29006)
(27541)
(27519)
期刊
(102880)
经济(102880)
(57742)
研究(57360)
中国(42422)
农业(38934)
学报(29982)
科学(28897)
(25008)
业经(24253)
大学(24011)
管理(23898)
学学(22909)
教育(22488)
(21010)
金融(21010)
(18557)
技术(15949)
问题(15008)
农村(14407)
(14407)
农业经济(14308)
经济研究(14184)
财经(12982)
世界(12315)
(11932)
(11290)
经济问题(10884)
资源(9764)
社会(9715)
共检索到2982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许华荣  
新型城镇化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其存在土地有效供给不足、"人化"问题突出、市场发育程度低、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不强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大等制约。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家庭农场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要从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拓宽融资渠道、赋予主体地位和加强政策扶持等方面发展家庭农场,促进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毅  韩琳玉  
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减贫作用弱化,资源开发成果的共享程度低,惠及民生的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贫困问题突出,反贫困已然成为民族地区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本文在分析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基础上,通过探讨城乡差距与省际差距,综合探究民族地区的贫困状况,并提出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实现反贫困的新战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徐子风  杨忠伟  王震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转型期,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且内部各利益相关方加速博弈、角力加剧,农村地区面临"内外交困"的发展困境。在快速城镇化的现实背景下,本文从剖析农村发展困境背后不同群体的发展诉求入手,在借鉴国外成长经验与结合国内发展成效的基础上,深度挖掘"家庭农场"模式的内涵要义并概括其核心要素,阐述了该模式在加快农地有序流转、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活力进而推动城镇化进程等方面的现实优越性,并探讨了当下我国推广该模式的历史机遇、现实困境,就其未来如何进一步优化发展提出相应策略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海英  
城镇化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在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分析和评价民族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并据此提出建议和措施,对提高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加快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依据国家规划构建了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质量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民族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存在不平衡问题,这种不平衡既体现在民族地区和发达地区之间,也体现在民族地区内部省区之间以及民族省区自身的新型城镇化要素之间。民族省区要立足实际,充分认识自身在新型城镇化不同维度上的优势和短板,在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化空间格局、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采取针对性的改善措施,缩小区域差距和要素差距,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周竞红  
在民族地区城镇化过程中,除了工矿业开发等兴起的城镇外,一般城镇都受到传统产业结构状况的影响,特别是受到资金、技术、劳动者素质、市场等方面的约束,培育能够全面支撑新型城镇持续发展的地方产业困难重重。相对于其他产业而言,旅游业在民族地区较易开拓,门槛相对较低,群众参与度高,有利于民族地区自然环境资源和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特别是文化旅游常常成为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内生产业发展的重要切入点,也是连接新型城镇化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桥梁,还具有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广泛的社会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品质的提升关系到民族地区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也关系到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肖应明  
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有其特殊的历史阶段和时代特征,本文试图以时代化的视角揭示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过程中的内在规律,并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动力体系和形成机理进行探析,寻求时代化背景下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加速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的实现路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毛斐  杨忠伟  丁金华  
长期以来困扰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已经造成城市和乡村发展严重失衡的问题。但是面对资本的原始逐利,面对城市已经存在的强大引力等既成现状的问题时,想要在短期内结束非均衡发展的局面是相当困难的。从我国部分地区实践中央提出的"家庭农场模式"的成效入手,分析了试以"农场模式"作为逐步改善城乡关系的桥梁的可能性;并就未来如何更好地优化家庭农场模式,使其在促成城乡良性发展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做出了相应的探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彭丹梅  
美国农场的99%为家庭农场,它们的产量占美国农业总产量的89%。家庭农场中的90%为小型家庭农场,操作着美国将近一半的农田。大型家庭农场占美国农业总产量的42%。这是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服务机构提供的2016年经济信息公告。对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农场来讲,广泛描述会忽略美国农场的多样性,本报告将农场按同一规模分类,以期更好理解美国家庭农场。分类以年收入、主要经营者、家庭或非家庭为分类条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彭丹梅  
美国农场的99%为家庭农场,它们的产量占美国农业总产量的89%。家庭农场中的90%为小型家庭农场,操作着美国将近一半的农田。大型家庭农场占美国农业总产量的42%。这是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服务机构提供的2016年经济信息公告。对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农场来讲,广泛描述会忽略美国农场的多样性,本报告将农场按同一规模分类,以期更好理解美国家庭农场。分类以年收入、主要经营者、家庭或非家庭为分类条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滕明雨  张磊  李敏  
为了更好地实现从种养大户到家庭农场的转变,学习和借鉴国外家庭农场的成长经验显得格外重要。美、英、法、日等国家庭农场的先进经验表明:清晰的农业发展思路和政府引导、适宜的土地制度、完备的农业法制建设、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完善的社会化服务是这些国家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从这些经验分析,中国家庭农场的前身——种养大户则与国外家庭农场有着不同的发展路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兴平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家庭是人类生活的最基本细胞,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带来家庭的离散化,已经成为制约城镇化质量提升的关键环节。本文在梳理相关研究基础上,基于实践调查总结界定了"家庭离散化"的基本概念和具体类型,提出了以家庭为基本单元自勺三维耦合式城镇化模式的设想,明确了"家庭区位论"的理论研究方向以及基于家庭视角的耦合式城镇化机制的政策研究方向和基本研究框架,分析了以家庭为单元进行城镇化研究的创新价值和意义,为推进家庭视角的新型城镇化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玉文  
城镇化通过合理利用资源、能源和空间,提高社会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发挥聚集效应,卸载生态脆弱区剩余农业人口等,可以产生生态增殖效应,但不合理的城镇化可能造成一系列生态胁迫效应。必须提高民族地区城镇化质量,使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建设相耦合,实现生态环境与城镇化发展的良性互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小玉  陈绍军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和城乡融合发展战略不断深入实施,农村家庭转型在居住空间、资源要素、主体性重塑等方面呈现出整体性、嵌入性、辩证性等特征。本研究从转型社会学视域出发,反思性借鉴西方家庭策略理论,构建中国农村家庭转型的空间—要素—主体三位一体分析框架。基于苏北地区的实地调查,考察农民集中居住及就地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家庭转型的经验样态和实践逻辑。研究发现:不同于市场主导的异地城镇化,在政府主导的就地城镇化过程中,村落空间消解与居住空间集聚化变迁是农村家庭整体性转型的直接驱动因素;同时,通过家庭资源整合和要素优化配置实现就地城镇化进程中发展型家庭再生产的预期目标;并在此过程中基于家庭内部代际分工和家庭成员角色扮演实现权利结构均衡化转型,最终完成新型家庭的主体性重塑。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小玉  陈绍军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和城乡融合发展战略不断深入实施,农村家庭转型在居住空间、资源要素、主体性重塑等方面呈现出整体性、嵌入性、辩证性等特征。本研究从转型社会学视域出发,反思性借鉴西方家庭策略理论,构建中国农村家庭转型的空间—要素—主体三位一体分析框架。基于苏北地区的实地调查,考察农民集中居住及就地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家庭转型的经验样态和实践逻辑。研究发现:不同于市场主导的异地城镇化,在政府主导的就地城镇化过程中,村落空间消解与居住空间集聚化变迁是农村家庭整体性转型的直接驱动因素;同时,通过家庭资源整合和要素优化配置实现就地城镇化进程中发展型家庭再生产的预期目标;并在此过程中基于家庭内部代际分工和家庭成员角色扮演实现权利结构均衡化转型,最终完成新型家庭的主体性重塑。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郎贵飞  何涛  
城镇化建设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综合素质文化提高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对于解决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和促进各民族的团结和稳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在分析民族地区城镇化现状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从社会资本的视角探讨民族地区城镇化道路的实现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