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79)
2023(18716)
2022(15418)
2021(14583)
2020(11693)
2019(27025)
2018(26713)
2017(50082)
2016(27743)
2015(31286)
2014(31482)
2013(29837)
2012(26915)
2011(24028)
2010(23732)
2009(21203)
2008(20228)
2007(17600)
2006(15257)
2005(13093)
作者
(75621)
(62723)
(62234)
(59507)
(39844)
(30045)
(28657)
(24622)
(24016)
(22249)
(21376)
(20952)
(19637)
(19616)
(19443)
(18975)
(18958)
(18718)
(18047)
(17874)
(15472)
(15424)
(15067)
(14300)
(13976)
(13958)
(13932)
(13805)
(12454)
(12431)
学科
(103203)
经济(103095)
管理(77208)
(71799)
(59089)
企业(59089)
方法(47579)
数学(41365)
数学方法(40720)
中国(32732)
(30084)
(26871)
业经(25198)
教育(23735)
(23318)
地方(22408)
理论(20709)
农业(20403)
技术(17528)
(17508)
(17500)
贸易(17487)
(17412)
财务(17412)
财务管理(17377)
(16964)
企业财务(16493)
(16170)
环境(16060)
(15052)
机构
大学(380647)
学院(377442)
管理(147954)
(141102)
经济(137853)
理学(129154)
理学院(127673)
管理学(125188)
管理学院(124484)
研究(123070)
中国(85613)
(81041)
科学(76728)
(63891)
(59446)
(58360)
师范(57912)
(56591)
中心(56419)
业大(55341)
研究所(54613)
(54216)
财经(52386)
北京(50894)
(47806)
师范大学(47162)
(45229)
(44643)
农业(44067)
技术(42943)
基金
项目(266658)
科学(211429)
研究(200692)
基金(191384)
(165978)
国家(164508)
科学基金(142124)
社会(125275)
社会科(118458)
社会科学(118427)
(104965)
基金项目(101194)
教育(97714)
自然(91174)
(89527)
自然科(89079)
自然科学(89061)
自然科学基金(87417)
编号(84494)
资助(77350)
成果(69508)
重点(60429)
(59392)
课题(59093)
(57572)
(55460)
项目编号(52239)
教育部(51818)
创新(51504)
国家社会(50905)
期刊
(147028)
经济(147028)
研究(112707)
中国(73322)
教育(68329)
学报(58685)
科学(52816)
管理(51809)
(51698)
(48180)
大学(45809)
学学(41662)
技术(36658)
农业(36193)
(26527)
金融(26527)
业经(26024)
财经(24480)
经济研究(23586)
图书(23028)
(20924)
问题(19367)
(18032)
职业(17607)
(17546)
科技(17463)
理论(17283)
技术经济(16572)
(16152)
论坛(16152)
共检索到5386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柳建坤  
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是国家教育信息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2013—2014年开展的“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中少数民族学生样本数据与之后近十年陆续完善的教育信息化战略部署的分析显示,教育信息化工作对少数民族儿童的学习能力具有提升作用,特别是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女童和贫困儿童的学习能力的提升作用更大。并且认知能力是上述作用得以发挥的重要机制。这表明教育信息化工作在开展之初便有效发挥了提升少数民族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作用。不过,现行的教育信息化实施方案较少根据学科特点对数字资源进行精准开发,教师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定位与功能较为模糊,对引发教育不平等的微观机制的重视程度有待加强。因此,决策部门应创新教育资源分配方式,加大对弱势学科和弱势儿童的资源投入力度,提升教育资源分配的精准性。同时,学校积极探索适应自身情况的政策执行模式,增强教师和学生利用数字教育资源的能力,提高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边际效果。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罗江华  张诗亚  
西部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呈现出"内容为王"和"渠道至上"两种典型路径。前者以"农远工程"为代表,倡导"东部教育信息资源西部用",走的是标准化订制与推送优质教育资源之"数字内容"的路线;后者以"千乡万才工程"为典型,提出"西才东用"的口号,推崇以普及互联网来架构东部、西部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沟通平台。两者又均以信息技术能够引领西部民族地区的教育产生跨越式发展为假设。剖析上述教育信息化发展思路,当反思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技术理性及标准化取向,重点思考信息技术、教育与人之发展的关系,探讨静态的"数字内容"如何在"信息化渠道"中"活化"起来等问题。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石玉昌  
西部民族地区信息化水平与东、中部地区差距较大,信息技术应用教学效果不明显,县级信息化发展水平监测评估框架不健全,信息化思维难以从基于内容向基于数据转换等问题突出。通过总结新中国成立70年教育信息化建设历程发现,造成西部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因是基础设施普及难度大,统筹机制不健全和包括资金、技术、师资在内的支撑环境不健全。要提升西部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水平,应突破信息化建设的时间窗口,依托国家大数据(贵阳)综合实验区加强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以民族地区资源为基础,进行西部地区特色教育信息化资源开发。创新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路径,将为中国教育改革提供参照。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白亮  
当前我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中学生理科学习困难突出,教育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在高中分科选择时普遍畏惧理科而选择文科,民族类高校专业设置结构性失衡,文科专业学生所占比例远远超过理科专业学生。民族教育中的理科教育问题,不论是对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还是对民族教育质量提升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以甘肃藏区为个案,通过对影响民族理科教育质量的"民族教育体系封闭"和"民族教育质量薄弱"两方面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后,提出"接轨普通教育大循环,优化民族教育小循环"的思路,即在构建开放、融合的民族教育体系的前提下,以双语教学模式调整为基础,以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为导向,以民族地区理科师资建设为突破口,以课堂教学方式变革为辅助,多管齐下,有效提升民族地区理科教育质量。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吴晓蓉  
建立于民族性基础之上的教育是促进民族及其文化发展的有生命力的工具。从改进民族地区学校教育、设计多元文化教育课程和增进教师多元文化教育知能等角度分析,关注教育的民族性是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敏  郎军萍  
当前,我国民族地区干部教育培训还存在形式单一、针对性差、教学方法简单、激励机制缺乏等一系列问题。新时期做好民族地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应以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以资源整合、资质认证、质量评估和有效激励为切入点,构建和完善需求分析体系、生成策划体系、教学实施体系、质量监控体系、评估激励体系和成果转化体系。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向安玲   赵丽芳  
AIGC作为一种新质生产力,可有效弥合民族地区PGC(专业教育资源)和UGC(大众教育资源)的发展局限,重构民族教育理念和教育生态。从内核价值来看,AIGC既是“全知”的教育资源库,又是“全程”的教育辅助工具,也是“全能”的教育助手。但在落地民族地区的过程中仍面临诸多现实桎梏,包括技术漠视与教育模式固着性、通用场景与民族教育适配性、技术依赖与教学过程能动性。面向未来发展,意识层面的破冰、需求层面的对齐和使用边界的约束均不可或缺。在冷启动阶段,需点面协同、以点带面形成示范效应;深化应用阶段,需人机协同、人为主导形成优势互补;全域渗透阶段,需教学协同、以教促学重构教育角色。逐层递进挖掘AIGC技术与民族教育的连接痛点和亮点,才能攻克民族地区创新技术使用“意识不强”“深度不够”“粘性不足”的难关,加快民族地区教育数智化进程。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孙广颖   李姗泽  
民族地区学前儿童国家通用语言教育质量提升不仅关乎全面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程度和质量,而且关涉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保障教育公平。当前,民族地区学前儿童国家通用语言教育质量表现出倾听偏误、表达失准、理解偏差、情感淡薄等问题。基于浮现理论视域研究发现,第一语言防守机制、国家通用语言语料输入不足、语言互动情境有限、对中华文化理解欠缺是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为此,以融通国家通用语言教育于民族地区幼儿园五育活动之中、借助技术手段增强国家通用语言体认、创设国家通用语言互动空间、强化中华文化沁入为突破困境之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高岳涵  刘向梅  
立足办学定位和发展方向主动寻求最为适切的产教融合建设路径,是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实现自我发展、激发民族地区脱贫内生动力及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选择。借鉴组织社会学的合理性分析框架,本研究发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在产教融合实践中面临内在动力难以激发、价值认同缺失、法理依据不足、能力与目标双重滞后等诸多困境,较大程度上制约了产教融合的发展空间。在产教融合进程中,应坚持“动力激发为关键”“理念更新为基础”“制度设计为核心”“能力建设为保障”的深层逻辑。基于此种逻辑提出的产教融合优化路径为:强化融合意识,以价值内化增强行动自觉;加强制度设计,以统筹规划强化组织合力;关注多元诉求,以利益共享激发融合动力;重视能力建设,以共享、互赢的有效行动积聚融合实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韦妙  
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是持续推进国家扶贫战略的重要抓手。从教育成本收益的视角出发,贫困人口通过职业教育能够获得短期的货币性收益和长期的潜在性收益。然而,受限于贫困地区职业教育资源匮乏、教学质量短板、管理机制低效以及贫困群体对职业教育认可度不高等现实难题,现阶段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成效并不能被完全释放。借助信息化手段加大贫困地区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的供给,再造职业教育培训流程,优化职业教育扶贫治理体系,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才能最大化地激活贫困人口接受职业教育的各类收益,彻底释放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潜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云志  何玉宏  
随着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为目标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轮廓逐渐明晰,高职教育质量问题已引起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其中工学结合、课程建设、实践基地、师资队伍和社会满意度等成为研究的焦点。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宇宁  
高校注重内涵建设,提升教育工程质量,培育科技创新人才,是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我们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高校质量现状出发,努力把握历史方位,认真履行教育使命,指导学生创新创业、保障教育制度供给、提升服务社会能力、集思广益改革创新,积极探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路径和举措。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磊  李锦鑫  
新时代发展职业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内容。在推进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职业教育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民生保障。发展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要坚持全面性、适配性的实践遵循。实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从而赋能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需要聚焦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教学改革等,从夯实基础、特色发展、协调推进三条进路着手。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梦卿  邢晓  
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工作质量对完成我国脱贫攻坚任务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重大,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对于提升当地文化水平、就业能力以及生活质量至关重要。面对民族地区观念性贫困、物质性贫困、流失性贫困以及结构性贫困所带来的技术技能人才数量缺口、质量短板以及产业效益低下等系列问题,亟须通过健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保障机制和实施体系、完善民族地区职教补偿机制、加强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地区扶贫产业的有效对接等措施,构建一个健康、完整、有序的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系统,以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范国睿  
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主办的"公平与质量:政策视野下的教育变革"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11月10-11日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来自英国、美国、加拿大、挪威、日本和中国22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的近50位专家学者和青年学子向大会提交论文,120余位教师和研究生到会聆听大会报告并参与研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